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对2012年8月~2013年8月ICU病房32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术患者回顾性分析,通过文献检索对其存在的护理问题及潜在的并发症进行评估论证,应用循证护理理论对实施的的护理措施加以具体指导。结果32例患者通过循证护理,置管进程顺利,未发生任何因护理不当所至的置管并发症。结论循证护理是一种科学的护理方法,它有效的提高了护理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有效的保障了患者的治疗进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98例行中心静脉置管治疗的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对照组各49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护理,对实验组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比较相同时段2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中心静脉置管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3.
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红 《中国实用医药》2010,5(8):195-196
对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的预防和护理进行探讨,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护理工作。通过阅读相关护理文献,结合临床护理实践,对导管留置时间、穿刺处换药、封管液的使用、封管的方法、并发症的预防进行循证分析,并提出导管留置期间的护理要求。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时间的长短,与护理质量密切相关,加强导管的护理是预防导管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将科研结论与其临床经验以及患者的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1]。中心静脉(Central Venous Catheter,CVC)是危重症患者术中及术后监测、补液输血、全肠外营养、输入各种抢救药物及中心静脉压力监测的重要通路,与普通输液相比具有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能避免药物对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食管癌根治术患者中心静脉置管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 136例因食管癌根治术留置中心静脉置管的患者随机分为预见性护理组和常规组,每组68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预见性护理组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给予患者及家属相关健康教育、对导管进行妥善固定、积极防止感染发生、防止导管堵塞、积极防止血液反流出现、合理安排输液顺序。记录两组患者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预见性护理组患者中心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6.7%,远低于常规组的38.9%,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避免和处理各种并发症高危因素,有效减少了中心静脉导管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中心静脉置管常见并发症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心静脉置管系指将导管置于上腔静脉或下腔静脉作为监测或治疗通路的技术。近几年来,中心静脉置管术在临床上应用已非常广泛。然而,此项技术毕竟不同于周围静脉穿刺,如果操作护理不当,可造成各种并发症的发生,严重时可影响对病人的抢救、手术、治疗等,甚至导致插管失败。为了提高中心静脉置管术的成功率,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通过临床应用情况,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中心静脉置管(CVC)减轻了病人因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为抢救病人赢得了时间,同时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越来越受到医护人员及患者的欢迎。我院自1999年1月-2000年12月共有58例病人行CVC术,由于技术操作及护理措施得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病人住  相似文献   

8.
张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9):2969-2969
循证护理又称实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过程中将科研结论、临床经验、病人需求相结合用实证对病人实施最佳护理的过程。我们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对52位行股静脉置  相似文献   

9.
颈外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的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颈外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从颈外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适用于长期静脉输液、肿瘤化疗、肠外营养、老年患者输液、NICU患者及反复采血、输入血制品者。但此技术对护理人员的操作技术、无菌观念、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300例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分为研究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用循证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生率、炎症因子水平、患者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CRBSI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WBC、CRP、TNF-α水平高于本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前后WBC、CRP、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WBC、CRP、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证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相关性感染护理中应用可降低...  相似文献   

11.
张玉芬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123-124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方式对癌症患者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80例癌症需要化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提高了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癌症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了其并发症发生率,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胸腔积液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引流的观察与护理体会。方法对2008年4月至2009年1月收住的胸腔积液118例患者术前通过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因人因病施护,让患者充分了解手术目的、必要性、方法和此治疗措施的优点,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使其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术后通过加强引流管的护理、引流液的观察、穿刺点的保护,确保导管固定通畅,无感染发生,从而保证治疗过程顺利。结果本组患者均一次穿刺置管成功,引流过程中患者无疼痛不适,置管时间5—40d,平均(18.1±3.4)d,治疗完毕拔管后穿刺部位皮肤伤口1d内愈合,患者均无感染、胸腔出血、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胸腔积液的临床应用效果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在尿激酶疏导深静脉导管血凝性堵管中实施循证护理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间在广州市胸科医院接受各种深静脉导管治疗患者72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62例为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中心静脉导管(CVC)血凝性堵管,男37例,女25例,年龄22~73(41.53±4.10)岁。根据研究方案,其中31例采用三通开关负压技术通管,31例采用2 ml注射器负压技术通管,均采取尿激酶疏通方案并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所有数据采用XLS统计并采用SPSS 18.0软件总结分析62例患者的导管再通率及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变化情况。结果 经实施循证护理干预,三通开关负压疏通法复通率达到83.87%(26/31),2 ml注射器负压疏通法复通率达到100.00%(31/31),两种疏通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055,P<0.05)。凝血功能指标中D2聚体指标正常者9例,偏高者53例;纤维蛋白原指标正常者12例,偏高者50例;血小板检测结果显示正常者50例,偏高者9例,偏低者3例。未对临床治疗产生影响,未对导管功能造成影响,未造成导管损伤。结论 经长期临床实践研究证实,实施循证护理可显著提升PICC、CVC等深静脉导管的再通率,保障临床治疗顺利实施,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外科患者术后静脉置管发生并发症的原因及其护理对策。方法针对100例普外科手术术后行中心静脉穿刺并发症的原因采取对应的护理措施,并与100例进行常规护理患者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置管并发症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7%,显著高于对照组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置管后患者SAS、SDS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生活质量评分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真分析静脉置管术后并发症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患者中心静脉导管感染因素并采取有效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20例患者的中心静脉导管留置情况并进行调查。结果留置中心静脉导管最长23 d,最短4 d,平均时间8.3 d,导管尖端进行细菌培养,20例培养出葡萄球菌,56例培养出真菌,4例培养出葡萄球菌合并真菌。结论严格无菌操作,仔细观察,合理使用抗生素,正确选择穿刺部位,定期更换敷料及接头,可以有效预防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胸腔积液的疗效及护理.方法:166例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4例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行胸腔闭式引流,对照组82例采用传统胸腔穿刺抽液.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比较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用于胸腔闭式引流.方法简便,操作安全.  相似文献   

17.
杨晋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1):167-168
目的探讨提高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留置双腔导管的护理质量的方法。方法对本科2004年8月~2007年12月共34例维持规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带涤纶套双腔右颈静脉置管术38例次,实施以下护理措施:置管前了解患者血管状况。置管时实行心电监护、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导管固定前用0.9%氯化钠溶液清洗穿刺口,采用高举平台法固定导管和无张力法黏贴敷料。严密观察局部是否出血。导管使用时密切观察血流情况,严防导管开口的直接污染。透析结束,先予0.9%氯化钠溶液冲管后再用肝素盐水封管。采用脉冲式冲洗导管和持续正压封管。实施全程心理指导和健康宣教等。结果 38例次中36例次置管过程顺利。2例次置管不顺利,改变置管静脉后成功置入。1例男性患者在置管过程中出现了烦躁、大汗、呼吸困难、心动过速,对症处理后症状消失。本组总留置时间为228个月,平均留置时间6.5(2~22)个月,最长12个月。结论规范的护理干预对提高双腔深静脉置管的成功率,减少感染和堵管,预防并发症,延长置管寿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观察有效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我院住院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每组各100例,使用PICC途径的为A组,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的为B组.A组采用PICC技术置管的护理方法;B组采用外周静脉留置针置管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置管时间等情况.结果 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90例(90%),平均置管操作时间为(23.8±6.6)min,B组一次性穿刺成功92例(92%),平均置管操作时间为(5.5±2.8)min.主要并发症如静脉炎、感染、导管阻塞、导管脱落等,A组6例(6%)出现并发症,B组13例(13%)出现并发症.A组留管时间为(12±1.5)天,B组留管时间为(5±1.0)天.结论 PICC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置管中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可有效减少穿刺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陈新  宣之东  祝志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1):1652-1653
目的 探讨经中心静脉导管介入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72例腹部外科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并发腹水23例、胆漏19例、胰瘘8例、胰腺组织坏死7例、腹腔脓肿15例,均行超声或CT引导下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引流治疗.结果 72例患者均一次性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成功,导管留置时间2~37 d,5例患者带管出院,定期至门诊复查.3例腹水患者导管滑脱行重新置管;发生导管堵塞17例,经冲洗和导丝疏通后解除;胰腺组织坏死2例和胰周脓肿1例行多次穿刺并更换大口径导管后治愈.胰腺组织坏死2例、外伤性胰漏1例、阑尾炎1例患者均行开腹手术;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例行胆道内支架治疗;重症胰腺炎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转入ICU治疗.结论 超声或CT引导下在腹腔置人中心静脉导管治疗腹部外科疾病并发症,安全、有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在持续腰大池脑脊液引流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6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人被随机分为2组,分别采用硬膜外导管及中心静脉导管进行持续腰大池引流,比较置管术中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种导管一次性置管成功率均较高,但在置管过程中均易出现下肢及会阴部异感不适等神经刺激症状,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硬膜外导管组相比,中心静脉导管组出现引流不畅、导管脱落、感染及脑脊液漏等不良反应明显降低(P〈0.05或P〈0.01)。结论中心静脉管能保证引流通畅,容易控制流速和流量,适合持续腰大池引流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