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两组腭裂术后语音治疗的患儿均采用系统的语音训练和治疗,实验组在语音治疗的同时给予心理护理,比较治疗后两组间差异。结果:大多数患儿通过系统的语音训练和治疗后语音功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而实验组患儿在给予心理护理后更敢于说话,逐渐树立了自信,加快了发音的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在腭裂术后语音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2.
141例唇腭裂修补术的手术室整体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唇腭裂系先天性疾病 ,所有的病人都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 ,这种心理障碍给手术室护理增添了难度 ,因此 ,为了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手术 ,首先要同情、鼓励他们 ,使之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同时要熟悉病史 ,提出护理诊断和护理配合要点 ,做好预防措施 ,完善整体护理。我院 2 0 0 1年 6月 1日~ 2 0 0 1年12月 30日共施行 14 1例唇腭裂修补手术 ,取得较满意效果 ,现报告手术前后手术室整体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本组先天性唇腭裂 14 1例 ,男 95例 ,女 4 6例 ;年龄 1~35岁 ,平均 14 .5岁。单侧完全性唇腭裂 2 9例 ,单侧不完全性唇腭裂 2 8例 ,双侧完全… 相似文献
3.
4.
唇腭裂患儿25例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唇腭裂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畸形,不仅对容貌造成影响,还不同程度影响患儿生长发育:外科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合理的护理直接影响到手术治疗的成败。2004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唇腭裂患儿25例,通过手术治疗及精心护理,均安全度过麻醉期,顺利康复,疗效满意,现将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6.
7.
先天性唇腭裂是较为常见的颌面部发育畸形,这种畸形虽然可以通过整形手术进行修复,但仍会对患者及其家属在生理、心理、工作及生活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通过对106例0~23岁先天性唇腭裂患者术后随访,调查及与其患者家属进行交谈,结果表明:先天性唇腭裂畸形, 相似文献
8.
自 2 0 0 1年 6月以来 ,我院已施行 72例小儿唇腭裂修补术 ,该手术的麻醉有小儿外科麻醉的常识 ,也有口腔外科手术麻醉的特点 ,现就小儿唇腭裂修补术麻醉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1 术前用药的选择合理适量的术前用药 ,能使患儿得到充分的镇静 ,减轻患儿对手术和麻醉的紧张情绪 ,使麻醉诱导及苏醒平顺 ,有利于术中管理 ,特别是呼吸道管理。由于唇腭裂患儿迷走神经张力相对较高 ,且多因营养不良而发育欠佳 ,患儿经常处于上呼吸道感染状态 ,口腔分泌物较多 ,而且小儿的基础麻醉常用氯胺酮 ,易使口腔分泌物增多。我们认为于术前 30分钟应用阿托品0 .… 相似文献
9.
2002~2004年 ,我院口腔科对216例唇裂腭裂患儿进行手术修补 ,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唇裂患儿122例 ,男76例 ,女76例 ,年龄6个月~9岁98例 ,10~18岁24例 ,腭裂患儿94例 ,男48例 ,女44例 ,年龄2~9岁189例 ,10~18岁27例 ,麻醉方式用全身麻醉。2护理2 1术前护理2 1 1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通过对唇腭裂患儿血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其血常规检测参数的变化,为选择麻醉方法和手术时机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5月~2012年8月住院治疗的505例唇腭裂患儿血常规检测结果进行调查统计分析,按畸形和治疗程度不同分为唇裂(A组)、腭裂组(B组)和唇腭裂组(C组);以1岁以内正常婴儿(D组)、1~5岁正常儿童组(E组)共计180名作为对照。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血小板(PLT)和淋巴细胞百分率(L%)。同时跟踪调查36例唇腭裂患儿唇裂修复前后的血象变化。结果与同一年龄段正常儿童比较,A、B、C3组的WBC和L%均显著高于正常儿,A、C组的RBC显著低于正常儿,A、1岁以内单纯腭裂未经修复(B1组)、C组的HGB显著低于正常儿,A、B1、1岁以内唇腭裂已进行唇裂修复但未经腭裂修复的患儿(B2组)、C组的PLT高于正常儿。36例跟踪调查的唇腭裂患者在唇裂修复后WBC、PLT有显著性降低,RBC、HGB有显著性提高,淋巴细胞百分率无显著性变化。结论唇腭裂患儿更易发生病毒感染或急慢性炎症,表现为某些血象指标的异常,对麻醉和手术可能有一定影响,应该慎重选择手术适应证。唇裂合并腭裂患儿在唇裂修复后,血象指标可能趋于正常。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对胎儿唇腭裂显像的优劣。方法 对生育唇腭裂患儿的23例孕妇,对照其产前行二维超声检查以及实时三维超声检查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结果 二维超声和实时三维超声诊断技术,在观察胎儿唇腭裂时.图像各有优劣。二维超声成像快速、手法易掌握,实时三维超声诊断要获取理想的图像,在操作方法上有一定的技巧和经验积累,懂得这些技巧和方法、运用该技术行临床诊断将会更得心应手,可以用最短的检查时间、取得最理想的目的图像。结论 产前超声检查时,实时三维超声与二维超声联合应用.配合完善,可为产科临床提供更可靠的技术保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腭裂术后语音不清的患者中运用压舌法矫正舌根音异常,探讨提高腭裂术后舌根音清晰度的方法。方法进行常规语音训练的基础上,在舌根音训练中加入行为治疗压舌法,采用压舌尖后推的训练方法对20例腭裂术后语音异常的患者进行3个月内每周3~4次训练,然后对收集的语音资料进行舌根音语音清晰度评估。结果患者语音清晰度从训练前的(40±8)%提高到训练后(83±6)%,平均提高(4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压舌法在矫正腭裂术后舌根音异常可达到提高语音清晰度,改善语音功能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畸形儿唇腭裂整复术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择期畸形儿唇腭裂整复术术畸形儿7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8例。麻醉诱导插管后,治疗组用瑞芬太尼+丙泊酚持续靶控输注,对照组用羟丁酸钠+氯胺酮靶控输注治疗。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治疗组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比对照明显缩短。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在畸形儿唇腭裂整复术全程静脉麻醉中的应用,可使畸形儿血压维持在稳定的低水平状态,且具有术后拔管与苏醒快及并发症低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16.
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唇腭裂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小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诱导、维持及苏醒的临床效果。方法50例唇腭裂患者,ASAⅠ-Ⅱ,年龄2月-12岁。6岁以下患儿采用七氟醚快速吸入麻醉诱导,七氟醚5—8vd%+吸入氧6L/min,待疼痛消失后,经口异型管(oral)气管插管;6岁以上患儿静注芬太尼1μg/kg,同时吸入七氟醚5—8vol%+吸入氧6L/min,待疼痛消失后,经口异型管(oral)气管插管或喉罩(LMA)置入,待麻醉诱导完毕,术者做眶下神经阻滞。术中七氟醚维持2—3vol%,+吸入氧1-3L/min,保持患者自主呼吸存在。记录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术后苏醒时间,观察幼儿是否合作,诱导期患儿是否合作,有无咳嗽、屏气及喉痉挛,有无术后躁动及恶心呕吐等并发症。记录诱导前、睫毛反射消失时、气管插管时、术中、术毕各时间点MAP、HR、SpO2%、PETCO2的变化。结果睫毛反射消失时间(48.5±13.5)s,疼痛反射消失(147±23.5)s苏醒时间(3.82±1.25)min。6岁以上患儿中2例术中体动,追加异丙酚0.5mg/kg后麻醉平稳。无一例术后恶心呕吐及躁动。插管时MAP和HR稍有增快,插管后恢复诱导前水平,SpO2、PETCO2均无显著改变。结论七氟醚具有气味芬芳,诱导迅速,术中可不需肌松弛剂,麻醉维持平稳,苏醒快,不良反应少,是理想的吸入麻醉剂。 相似文献
17.
布比卡因、吗啡复合液对小儿唇裂术后疼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布比卡因复合吗啡注射液应用于眶下神经阻滞对小儿唇裂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5例确诊为唇裂并行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双盲分为布比卡因组(B组)47例和布比卡因、吗啡复合组(BM组)48例。常规诱导气管插管后,B组取0.25%布比卡因2ml;BM组取0.25%布比卡因2ml+1μg/kg吗啡注射液;两组均行双侧眶下神经阻滞,每侧1ml。观察两组术后FLACC疼痛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儿术后3、6小时FLACC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2、24小时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48小时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B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89%,BM组16.67%。结论采用布比卡因、吗啡复合液行眶下神经阻滞对小儿唇裂术后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且不良反应少,麻醉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多参数联合检查在孕中晚期诊断胎儿唇腭裂畸形的价值.方法 采用多参数联合筛查,对64 340例孕15周以上妇女进行检查,同时通过原位培养法检测染色体异常.结果 25岁以下(低年龄)和36岁以上(高年龄)孕妇胎儿唇腭裂发生率较高.唇裂者多合并其他畸形和染色体异常.多参数联合筛查唇裂的阳性预测值达100%.结论 胎儿上唇回声连续中断是胎儿唇裂的主要征象,上唇结节回声消失、鼻小柱向健侧移位和患侧鼻樊内陷是唇腭裂的常见声像图表现.及早发现胎儿唇裂,为诊断先天性畸形或发现一些隐性畸形提供信息,有助于产科处理和追踪观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rs11466285位点与东北地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病关系。方法采用基因芯片检测166例患者(病例组)和150例正常志愿者(对照组)rs11466285的基因型,并进行χ2分析。结果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在病例组与对照组中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中国东北人群转化生长因子α基因rs 11466285多态与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樊建群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1,13(7):14-15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成像、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相结合对胎儿唇腭裂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西门子Acuson Antares全数字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580例16~40周的胎儿鼻唇部进行二维探测及实时三维超声重建。结果发现唇(腭)裂12例,漏诊1例。二维超声成像、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相结合成像率达100%,诊断率达99.8%。结论二维超声成像、实时三维超声成像相结合可明显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