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带状疱疹患者疼痛与疱疹愈合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2月至2020年2月龙岩市第二医院接收治疗的带状疱疹患者94例,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7例。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疼痛评分变化、疱疹愈合情况以及疗效。结果 护理前,观察组VA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止疱时间、止痛时间、结痂时间和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高于对照组的8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针对性护理干预能帮助带状疱疹患者快速缓解疼痛,防止感染加重,促进疱疹愈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的临床影响。方法选择患者80例,分为两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本研究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发生并发症及疱疹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高血糖、低血糖、严重疼痛影响睡眠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结痂时间、疼痛缓解时间及痊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合并带状疱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水平,促进临床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整体化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术后恢复情况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宫颈癌手术患者60例,均行子宫切除术。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宫颈癌围手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整体化护理干预。记录两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整体化护理干预能够促进宫颈癌术后患者恢复,护理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带状疱疹患者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90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行常规的治疗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个性化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疱疹愈合时间,疼痛消失的时间,患者的舒适感和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止痛时间、疱疹愈合时间、舒适感、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舒适护理在带状疱疹护理中的应用,可以增强患者康复疗效,增加患者舒适感,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提高了医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周芳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1):157-159
目的探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在结肠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1年3月~2013年3月本院81例行手术治疗的结肠癌患者按不同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本科结肠癌患者常规围术期护理服务,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SA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手术耐受优良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观察组的伤口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干预后SA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结肠癌患者中施行围术期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术后耐受及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6S管理模式在ICU重症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将本院ICU2011年7月~2012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接受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和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的12.00%(P〈0.05),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和平均住院费用明显少,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6S管理模式指导下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平均住院时间,减少平均住院费用,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带状疱疹患者疱疹愈合和局部神经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初次发病,发病不超过一周的住院带状疱疹住院患者62例,分为干预组32例,对照组30例,两组一般抗病毒治疗相同,干预组在抗病毒治疗的基础上,加上认知、心理、饮食、行为等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将两组患者分别进行疱疹愈合时间和局部神经痛程度的评定,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带状疱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疱疹愈合时间和局部神经痛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10月至2012年1月收治的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50例采用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情况、拆线时间、感染的发生率以及远期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优良率为84.0%显著高于对照组58.0%,P〈0.05。且观察组的切口甲级愈合率、拆线时间、感染的发生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应用有利于保证手术疗效,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黄志强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5):95+97-95,97
目的观察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1年12月本院皮肤科确诊的带状疱疹患者4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对照组予更昔洛韦注射液250mg,每日1次静滴。观察组更昔洛韦注射液250mg,每日1次,静滴;泼尼松片晨起顿服20mg,共4d,第5天起减量至晨起顿服10mg,连用4d后停药;疗程8d。比较两组的疗效及皮损结痂天数、疱疹消退天数、疼痛缓解天数。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4%、71.4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264,P〈0.05)。观察组皮损结痂天数为(7.65±1.44)d、疱疹消退天数为(6.11±1.08)d、疼痛缓解天数为(7.78±1.34)d,对照组皮损结痂天数为(9.23±1.22)d、疱疹消退天数为(8.51±1.19)d、疼痛缓解天数为(9.26±1.80)d,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观察组3例出现发热、头痛以及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症状,减少药物剂量之后反应消失,全部完成治疗。结论更昔洛韦联合泼尼松治疗带状疱疹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凤莉 《中国基层医药》2014,(12):1916-1917
目的观察饮食护理干预对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肾病综合征(NS)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NS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抗凝、控制高血压、利尿、保护胃黏膜、补钙和调脂等常规治疗措施,并采用激素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6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0%(χ2=6.05,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24h尿微量白蛋白、BUN、Cr均降低(t=12.73、7.47、16.31、21.67、5.47、17.83,均P〈0.05),且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明显(t=14.23、5.73、11.27,均P〈0.05)。结论对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NS患者采取饮食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腺苷钴胺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合并老年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38例合并老年糖尿病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以腺苷钴胺500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对照组以维生素B12500μ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4周。2组患者同时口服阿昔洛韦片200 mg,每日5次,共7天。结果:治疗组止疱、结痂、疼痛缓解及痊愈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治疗第28天,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痊愈率分别为73.9%和37.7%;有效率分别为89.9%和69.6%,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两组分别为10.1%(治疗组)和30.4%(对照组),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腺苷钴胺联合阿昔洛韦治疗合并老年糖尿病带状疱疹起效快、疗效高、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2.
更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更昔洛韦胶囊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60例带状疱疹随机分为观察和对照两组,观察组137例,以更昔洛韦胶囊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对照组123例,用更昔洛韦胶囊治疗,两组同时加用维生素B1、维生素B12,比较两组疗效,后遗神经痛发生率及止痛、止疱、结痂时间。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0.6%,对照组63.5%,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后遗神经痛发生率6.6%,对照组22.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平均止痛、止疱、结痂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更昔洛韦联合半导体激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好,后遗神经痛发生率低,止痛、止疱、结痂时间短。  相似文献   

13.
康丽  马孝  杨义成  付敏  吴海斌 《中国医药》2014,(8):1191-1193
目的 探讨康复新液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广州医科大学附属深圳沙井医院的89例带状疱疹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10 ml口服,3次/d,联合泛昔洛韦0.25 g口服,3次/d治疗,对照组单独采用泛昔洛韦0.25 g口服,3次/d.2组疗程均为7d,观察2组总有效率,患者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及皮疹干涸结痂时间、有无神经后遗痛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7d时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84.8%(39/46)比62.8%(27/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61,P<0.05).观察组疼痛减轻时间、疼痛消火时间及皮疹干涸结痂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1.3±0.5)d比(3.4±1.2)d,(4.2±1.6)d比(6.3±1.5)d1,(6.5±1.9)d比(8.2±1.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观察组患者未出现后遗神经痛及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2例后遗神经痛,2例胃肠道不适.结论 康复新液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与泛昔洛韦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2月~2012年3月收治的96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窄谱中波紫外线与泛昔洛韦联合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泛昔洛韦单独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止疱及疼痛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9%,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止疱及疼痛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窄谱中波紫外线联合泛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显著,病情控制时间短,有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于耳前瘘管治疗后反复感染的影响。方法将106例耳前瘘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抗炎、排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治疗后比较2组脓肿愈合时间及手术率。结果观察组脓肿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手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利于耳前瘘管患者脓肿穿刺后的愈合,可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6.
胡彩珍 《中国当代医药》2014,(32):147-148,151
目的:比较集束化护理和常规护理在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中的效果差异。方法选取本院ICU收治的112例腹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肛周皮炎发生率、严重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和护理费用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肛周皮炎发生率为8.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0.4%(P<0.05),观察组的Ⅱ、Ⅲ度皮炎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创面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护理费用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集束化护理用于防治ICU腹泻患者肛周皮炎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减轻肛周皮炎程度,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7.
周天恒 《中国当代医药》2014,21(27):127-128,131
目的 探讨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及可行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收治的72例急性带状疱疹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7 d后,两组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7 d镇痛药使用总量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疱疹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灸联合药物治疗急性带状疱疹效果显著,安全系数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耳带状疱疹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30例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平均治愈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32,P<0.05);两组临床症状治愈平均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4、7.72、7.70、6.21,均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耳带状疱疹比单纯西药治疗效果好,并能够缩减治疗时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中药(复方板蓝根颗粒丹参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临床确诊带状疱疹的69例老年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观察组.两组常规预防感染和对症治疗观察组35例视情况给予阿昔洛韦滴眼液外涂患处,同时服用板蓝根颗粒;对照组34例口服阿昔洛韦片、维生素,观察用药后老人的症状和体征.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7.6%.疼痛消退时间和结痂出现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阿昔洛韦滴眼液联合中药治疗老年带状疱疹疗效明显优于口服阿昔洛韦片,而且早期应用阿昔洛韦滴眼液能迅速止痛、止疱,并且采用中药治疗有利于神经恢复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对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