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男性乳腺癌在临床上少见,发病率远低于女性乳腺癌,与乳腺癌家族史、BRCA2基因突变及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等因素密切相关。以手术、内分泌治疗、放疗、化疗为主的多种治疗手段在治疗中综合应用,使该病疗效明显提高。现就男性乳腺癌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少见且特殊的男性恶性肿瘤,由于生理因素等差异,其发病率远低于女性乳腺癌(FBC)。多项研究发现,在调整了肿瘤分期和年龄等因素后,MBC的预后与FBC类似,但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ER-2)、Ki-67和BCL2的表达存在巨大差异。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步,乳腺癌基因组学的研究前景将更为广阔,对FBC和MBC之间的生物学差异的认识也会逐渐清晰。对MBC患者来说,这些差异对于肿瘤的预后和综合治疗可能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MBC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概述,以进一步加强临床医师及患者的了解和重视。  相似文献   

3.
男性乳腺癌     
1962~1963年期间,瑞典肿瘤登记处收到39例男性乳腺癌的报告。在同一时期,女性乳腺癌的总例数为5,526例;因此,男性乳腺癌占乳腺癌总例数的O.7%。39例中有34例获得长期随访结果,本文根据此34例进行分析。结果。病人于诊断时的年龄为40~89岁,中位数年龄为65.3岁。  相似文献   

4.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的最早文字记载可追朔到5000年前的古埃及,但由于该病罕见,对其临床和病原学等方面了解不多.近年来对MBC回顾性研究及分子生物学方面的探讨丰富了对MBC的认识.现回顾近年文献,综述如下.1 MBC的流行病学和病因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为诊断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研究2000年至2009年Ⅰ期、Ⅱ期、Ⅲ期、Ⅳ期共16例男性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及治疗过程。结果本组病例平均年龄为54岁,其中Ⅰ期1例,Ⅱ期10例,Ⅲ期2例,Ⅳ期3例,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术后有11例患者行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10例患者得到随访,术后随访显示:共4例死亡,其中3例死于复发及转移,1例死于心血管疾病,生存期为3~14年。结论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高,晚期病例多,预后差,应以手术根治或改良根治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综合治疗是乳腺癌治疗的方向,也是乳腺癌治疗成功的关键.内分泌治疗是辅助治疗首选。  相似文献   

6.
男性乳腺癌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男性乳腺癌较为罕见,其发病率在男性人群中约为(0.85~1.30)/100000,在所有乳腺癌病例数中〈1%,在所有男性癌症病例数中亦不足1%。最近20年内,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在美国,每年新诊断的男性乳腺癌约为1600例,每年约有400例病人因其死亡,男性乳腺癌仍具有较高的病死率。本文结合近年来国外相关文献对男性乳腺癌的流行病学、分子生物学、诊断及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疾病,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由于难以开展大宗的临床研究,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基本参照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数据。外科手术以全乳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或前哨淋巴结活检为主。多数男性乳腺癌激素受体为阳性,因此,应用他莫昔芬是标准辅助治疗方法。辅助放射治疗和化疗的适应证参照女性乳腺癌标准。内分泌治疗是转移性男性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化疗和抗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治疗对部分病人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发病年龄往往较大,预后较女性乳腺癌差。近年来随着发病率的增加而越来越被重视。由于本病的特殊性,早期常因被忽视而导致延误诊治。本文就MBC的发病情况、分子生物学特征、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比较罕见,原因尚不明了,其生物特性与女l生乳腺癌相同,但发病年龄较女性为高,常因诊断的贻误而影响预后的改善。对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原则衍生于女性乳腺癌随机试验组的经验。 一、流行病学  相似文献   

10.
男性乳腺癌是一种少见疾病,其发生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遗传、职业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多数患者以乳头乳晕下无痛性肿块就诊,临床病情可缓慢或快速进展。病理类型以浸润性导管癌多见,其他类型少见但不排除。检查手段主要是乳腺彩超、X线,MRI可提高男性乳腺癌的检出率。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辅助化疗、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其中,内分泌治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男性乳腺癌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相似文献   

12.
患者男,50岁。偶然摸到左腋窝有一肿块就诊。体检:左腋窝摸到直径3.5cm肿块,质中等,无触痛,与皮肤不粘连。两侧乳房均未触及肿块、颈部、甲状腺、胸、腹及四肢均无异常发现。于1986年4月10日在局麻下作腋窝肿块切除,病检:淋巴结转移性腺癌。经本院和外地医院反复检查,乳房及其它部位如胸背、甲状腺、消化道等均未发现可疑病灶。坚持化疗和放疗。两年后发现左乳晕下2枚米粒大小硬结节。病理诊断:原发性乳腺癌。由于患者体弱,仅作单纯乳房切除加双侧睾丸切除术,术后1年死于肿瘤脑转移。  相似文献   

13.
病人男性,34岁。右腋窝发现杏核大肿物3个月,伴右上肢麻木感。肿物质硬,界限不甚清楚,与皮肤略粘连。基层医院以粉瘤行肿物局部切除。术后标本经多家医院病理医生会诊,诊断副乳腺增生恶性变。我院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方式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对1986-1999年收治的15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中腋窝淋巴结转移率66.7%,5年生存率46.7%,Ⅳ期2例均在1年内死亡,接受标准根治术与改良根治术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50.0%和44.4%。结论 男性乳腺癌预后较差,其治疗方式应采取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男性乳腺癌(MBC)是一种少见且类型特殊的乳腺癌,约占乳腺癌的1%。我市1986~1999年共收治MBC15例,占同期收治乳腺癌的1.4%,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本组15例MBC,年龄36~75岁,平均55岁;均以乳晕区肿块为主要症状,肿块直径2~6cm,平均3.0cm,其中伴有疼痛者5例,有乳头回缩及皮肤粘连者8例,乳头溢液者4例,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者9例。按TNM分期,Ⅱ期8例,Ⅲ期5例,Ⅳ期2例。 2.治疗方法 15例均行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标准根治术,9例行改良根治术。10例…  相似文献   

16.
男性乳腺癌42例分析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Shao Z  Shen Z  Han Q 《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0):592-593
为探讨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评价预后的指标,作者对1960年至1996年诊治的42例男性乳腺癌患者进行了随访分析。经过6年4个月的中位随访期,5年总生存率为64.3%,无瘤生存率为57.1%。在预后指标单因素分析中,发现腋淋巴结转移为唯一的临床预后指标,而肿瘤大小、年龄等因素都对预后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男性乳腺癌(MBC)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表型,提高对MBC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5例MBC患者的临床表现、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病理形态学及免疫表型等特点.结果 MBC占同期男性乳腺疾病的25%,占同期乳腺癌的1.19%.患者平均年龄为57.5(30~78)岁.从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为1个月至10年,平均13.9个月.53.33%(8/15)的MBC位于左侧乳腺,26.67%(4/15)位于右侧,双侧者6.67%(1/15).肿块<2 em者4例,2~5 cm者7例,5~10 cm者4例.86.67%(13/15)为非特殊型浸润性导管癌,6.67%(1/15)为乳头状癌,6.67%(1/15)为浸润性小叶癌.MBC的形态学特点为伴有乳头的巢团状结构,粉刺样坏死少见.33.33%(5/15)的MBC伴腋窝淋巴结转移.9例行免疫组化检测显示:ER阳性6例(66.67%);PR阳性7例(77.78%);CerbB-2阳性4例(44.44%);p53阳性4例(44.44%);Ki-67细胞增殖指数<25%者4例(44.44%),25%~50%者3例(33.33%),>50%者1例(11.11%).结论 MBC发病比例低,年龄偏大,就诊已属晚期,临床表现为无痛性的乳腺区域肿块.组织学上以非特异型浸润性导管癌为主,具有乳头的巢团状结构,淋巴结转移较少.  相似文献   

18.
正男性乳腺癌发病罕见,约占男性恶性肿瘤的1%,而在全部乳腺癌患者中却不足1%~([1])。但在过去的25年中,男性乳腺癌的发病率却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给男性身心产生极大影响。影响男性乳腺癌预后的因素主要有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方法及就诊时有无淋巴结转移。欲改善男性乳腺癌的预后,关键在于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本文对男性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做一综述。1病因学及危险因素1.1激素水平男性体内雌雄激素水平失衡可增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男性乳腺癌的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总结13例男性乳腺癌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结果男性乳腺癌发病年龄偏晚(平均58岁),病程长,腋窝淋巴结转移发生率为43%,肿块大小及淋巴结的转移程度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男性乳腺癌的手术治疗应注重彻底清扫腋窝淋巴结,术后须辅以放化疗及内分泌治疗。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66岁。以"左乳房肿物一年"人院。患者于一年前无明显诱因左乳房红肿,无疼痛,无发热,遂于当地以"左乳腺炎"应用抗生素治疗,半月后红肿消退,原红肿处遗一肿物约黄豆大小,无疼痛及其它不适,未予注意。三个月前左乳房肿物明显生长,增至鹅卵大小,偶觉隐痛不适,无发热,乳头无溢液。体检:双侧乳房不对称,左乳房外下象限略隆起,皮肤尤发红,无破清,无静脉怒张,无桔皮样外观,乳头大溢液,左乳头轻度内陷,左乳房外下象限触及一类圆形肿物,直径约2.dem.质硬韧,形状不甚规则,无明显触痛,表面不光滑,边界不清楚,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