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武林高手讲究外力强劲、内功深厚,人体内也有一个"内外兼修"的特殊器官,今天就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个独特的器官——胰腺。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位于十二指肠内侧,主胰管走行其中,约有20条次级分支收集胰液,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的oddis括约肌的收缩和舒张将胰液排入十二指肠。"外功":外分泌即胰腺分泌胰液排入十二指肠。胰液由各种消化酶组成,包括胰淀粉酶、胰脂肪酶、蛋白酶,用以消化人体摄入的糖类、脂肪、蛋白质三大营养物质,以及糜蛋白酶、弹力蛋白酶、羧基肽酶、胰磷脂酶等。  相似文献   

2.
乌司他丁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 (Ulinastatintrypsininhibitor ,UTI)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抑制胰液的分泌、预防和治疗胰瘘的作用。方法 对照组 :45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未应用乌司他丁 ;实验组 :3 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常规应用乌司他丁 10万U溶于 2 5 0ml生理盐水 ( 2h内滴完 ) ,Bid ,连续用 5~ 8d。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均采用Child术式。结果 对照组术后胰液分泌为( 2 48 5 6± 10 6 75 )ml/d ,实验组术后胰液分泌为 ( 13 8 2 6± 114 74)ml/d ,实验组术后胰液分泌比对照组显著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对照组术后发生胰瘘 6例 ,未应用乌司他丁治疗 ,死亡 6例。实验组术后发生胰瘘 2例 ,常规应用乌司他丁治疗 ,无死亡病例。结论 乌司他丁用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术后抑制胰液分泌、预防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的发生和治疗胰瘘疗效可靠 ,能够降低术后胰瘘的发生率和术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中,胰腺空肠吻合是非常重要的环节。术后早期主要的并发症是胰瘘,瘘出的胰液、胆汁可引起严重的腹膜炎。胰腺持续的外分泌状态和Roux-en-Y袢功能性梗阻期滞留的胰液、胆汁(含有被激活的胰酶)致使胰肠吻合口愈合困难,发生胰瘘。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时行胆管胰管双重外引流预防胆漏、胰漏的临床疗效。方法2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23例采用Child方法重建消化道,4例采用Whipple方法重建消化道,1例采用空肠胰腺捆绑式吻合重建。胰管内插入适当粗细塑料管并与胰管缝扎固定,T管一侧短臂经胆肠吻合口放入肝总管,另一短臂放入肠腔,T管长臂及胰液引流管经桥袢肠腔距胰肠吻合口15~20cm处肠壁分别引出、固定。10~14d胆汁、胰液适时回输肠道,带管3周拔除。结果28例患者无1例发生胆漏、胰漏,1例胰腺残端出血,1例粘连性肠梗阻非手术治愈。结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采用胆汁、胰液双重外引流,能有效降低吻合口张力,消除胆汁、胰酶侵蚀作用,预防胆漏和(或)胰漏,方法简单、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预防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胆漏的发生原因。方法 对 4 8例胰头癌、壶腹癌患者 ,随机分成2组 ,一组为传统Child术式 2 7例 ,另一组为胆汁T管外引流并胰液胶管外引流的Child术式 2 1例。结果 传统Child术式发生胰胆漏 6例 ,引流的Child术式组无胰胆漏发生。结论 胆汁T管外引流并胰液胶管外引流在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 ,能有效地预防胰、胆漏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胆囊是浓缩和贮存胆汁的器官.肝脏每日可分泌600~1000毫升胆汁(胆汁的成分主要是水分,还含有胆盐、胆酸、胆固醇、胆色素、卵磷脂等物质),胆囊可将其浓缩4~10倍。当脂肪及蛋白质分解物经过十二指肠时,通过神经系统反射引起胆囊收缩,浓缩的胆汁经胆管排入肠内,通过胆汁、胰液的进一步消化,蛋白质、脂肪分别分解成氨基酸和脂肪酸,由血液运送至肝脏转化后,再运到人体细胞、组织中,进一步利用、代谢、转化。胆汁也帮助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7.
边吃边看 吃饭时口咀嚼,唾液腺分泌;咽吞咽,食道蠕动推进食团入胃;胃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元,胰分泌胰蛋白酶元、糜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胆囊收缩经胆管将胆汁排入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分泌多种消化酶;整个消化系统各个器官各司其责,密切配合,以保障吃进的食物  相似文献   

8.
在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中有五种是常见的,即胃癌、食管癌、肝癌、结肠癌及胰腺癌。胰腺癌虽排行在后,其发病率却有逐年增高的趋势。80%以上的患者是在40岁后发病,发病原因与其他肿瘤一样,并不十分清楚。 胰腺位于人体腹部的左上方,与胃、十二指肠、肝、胆管相邻(图)。其外形与胡萝卜相似。人们习惯  相似文献   

9.
正有一些人长期"胃痛",但胃部检查一直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最后却被查出患有胰腺癌。这是怎么回事呢?胰腺是人体第二大消化腺,在整个消化道内,胰腺也是最重要的分泌腺之一,兼有内外分泌的双重功能。胰腺的内分泌功能是通过胰岛分泌各种激素如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生长抑素等物质来实现的,参与人体的生长调节和物质代谢,最为人熟知的作用就是调节血糖。胰液则是胰腺外分泌的产物,由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应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预防胰瘘的价值。方法在36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均采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预防胰瘘。结果36例中出现胰瘘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肾功能衰竭。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胰管置管胰液外引流可有效地预防胰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正>胆结石在我国发病率为10%左右,发病部位包括胆囊和胆管,其中胆囊结石多于胆管结石。胆结石形成的原因较多,与饮食、环境及个人身体素质等因素相关。正确认识胆结石,对其防治起着重要作用。什么是胆结石胆汁是由肝脏分泌后储存在胆囊,进食后胆汁又通过胆囊排出,作为消化液来消化食物。肝脏每天分泌胆汁800~1000毫升,  相似文献   

12.
胆汁是由肝细胞生成。生成后的胆汁一部分从肝管流出经总胆管到十二指肠(这种由肝内直接分泌的胆汁称为肝胆汁);另一部分胆汁由肝管转入胆囊管而贮存于胆囊,当消化食物时,再由胆囊排出至十二指肠(这种在胆囊中贮存过的胆汁称为胆囊胆汁)。肝细胞是不断地分泌胆汁的,但在非消化期间,肝胆汁都流入胆囊内贮存。胆囊可吸收胆汁中的水分和无机盐,使肝胆汁浓缩4~10倍而成为胆囊胆汁。所以肝胆汁和胆囊胆汁的基本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分析外引流胆汁和胰液回输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患者的影响,评价其在预防和治疗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应用价值。方法93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成外引流胆汁和胰液回输组(68例)和非回输组(25例),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7d肠内营养相关指标、肝脏功能、术后并发症以及住院时间、花费等。结果回输组患者的转氨酶、总胆红素和乳酸脱氢酶降幅与非回输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前白蛋白在术后均下降,但回输组患者治疗7d后出现回升,转铁蛋白含量在手术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回输组患者腹部感染发生率2.9%(2/68)低于非回输组的44%(11/25)(P〈0.01);回输组患者肺部感染率7.3%(5/68),与非回输组患者48%(12/25)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输组患者胰瘘的发生率1.5%(1/68)低于非回输组[36%(9/25)](P〈0.01)。回输组的胰液和胆汁日均引流量在术后7d低于非回输组(P〈0.05)。非回输组患者住院时间以及花费较回输组增多(P〈0.05)。结论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进行术后外引流胆汁和胰液回输,可改善肠内营养,促进肝功能的恢复,并降低感染及其并发症,术后患者住院时间缩短,费用减少,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十二指肠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腹内伤,约占腹内脏器损伤的3%~5%。十二指肠与肝、胆、胰及大血管毗邻.因此,十二指肠损伤常合并一个或多个脏器损伤。同时十二指肠接纳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手术难度大,损伤后愈合能力差,并发症多,死亡率高。作者总结本院及浙江省建德市第一人民医院自1991-08-2003-05问采用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治疗十二指肠损伤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胰十二指肠联合伤负压封闭引流的胰液经空肠造口管回输的疗效,探讨胰液回输的护理措施,提高胰腺、十二指肠损伤后患者的生命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胰十二指肠联合伤术后患者行负压封闭引流胰液回输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临床资料。结果 15例患者中无管道脱出,负压封闭引流的胰液经空肠造口管回输均安全有效,无发生腹腔感染,无明显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结论负压封闭引流的胰液经空肠造口管回输对患者术后康复非常重要,加强该治疗措施的护理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日前,南京医科大学消化内镜研究所研发出一款治疗肥胖症及糖尿病的十二指肠套管和输送器。十二指肠套管由钛合金骨架和管道构成,当它被无创植入人体时,上端固定于十二指肠与胃交界处,下端位于屈氏韧带下。胃内的食物从套管腔内通过,胆汁及胰液隔离于套管外,阻断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经T管胰液引流预防胰瘘的方法、并发症、死亡率及疗效。方法分析44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后在Child术式基础上经T管胰液引流的病例资料。结果本组术后无胰痿发生,3周左右拔除胰管引流管。发生并发症14例(31.8%),肺部感染4例,右胸腔积液3例,消化道出血2例,胃排空延迟2例,局限性腹膜炎2例,腹腔脓肿l例,予相应处理后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经T管胰液外引流可避免胰肠吻合口处胰液的积聚及胰酶对吻合口的腐蚀,采用稳妥的胰肠吻合。对预防胰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是指胰腺组织发生的炎症,是胰腺分泌的消化酶产生的自身消化作用,也可伴有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主要表现为急性腹痛、恶心、呕吐,可伴有发热、出血与尿淀粉酶增高,是常见的消化系统急诊之一。常见的发病原因为胆道疾病,大量饮酒亦为主要病因,饮酒可使胰液分泌增加,加之排泄不畅,使胰管内压力增高造成腺泡破裂,致有活性的胰酶进入胰腺,而且酒精本身也加重胰腺损伤,从而导致了酒精性胰腺炎的发生。其他病因还有胰管结石或蛔虫、胰管狭窄、肿瘤、暴饮暴食、胆胰或胃手术后等等。暴饮暴食是急性胰腺炎的诱因。这是因为暴饮暴食可使胰腺分泌过度旺盛,还可引起十二指肠乳头水肿,而使胰液排泄不畅;同时,暴饮暴食引起剧烈呕吐时,十二指肠内压力骤增,致十二指肠液反流,使胰管内压力增高,这样即可诱发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一种新术式预防胰瘘的疗效及其并发症和病死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5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在Child术式基础上经T管胰液外引流预防胰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1例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16例(31.4%),其中肺部感染5例,右胸腔积液3例,消化道出血3例,胃排空延迟2例,局限性腹膜炎2例,腹腔脓肿1例,予相应处理后治愈,无死亡及胰瘘发生.结论 采用稳妥的胰肠吻合,同时经T管胰液外引流,可避免胰肠吻合口处胰液的积聚及胰酶对吻合口的腐蚀,对预防胰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0.
急性胰腺炎的诊断确立后,应立即开始内科治疗,由于急性胰腺炎的主要发病机制是胰液对胰腺及其周围器官组织自体消化(Autodigestion)的结果,所以治疗的重要原则是抑制胰腺分泌,在抑酶同时要解痉止痛、抗休克、抗感染、纠正水电紊乱等治疗,本病既要考虑局部又要照顾全身,兹分述如下: 一、抑制胰腺分泌 1.禁食及胃肠减压,因食物和胃酸进入十二指肠后,刺激肠粘膜分泌促胰胆液素,促胰胆液素刺激胰腺分泌胰酶。禁食和吸出胃液后,可减少胰酶分泌,从而降低胰酶对胰腺的自溶作用,使胰腺有修复的机会。一般主张持续胃肠吸引至腹痛和腹部压痛消失为止。 2.氟脲嘧啶:Johnson(1973)在动物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