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FXYD3蛋白组在肝门胆管癌组织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酶亲和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SABC)法检测43例肝门胆管癌及相应癌旁组织中FXYD3蛋白的表达,分析FXYD3表达与肿瘤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 胆管癌组FXYD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7.44%( 29/43)显著高于癌旁组32.56%( 14/43,P<0.01),且前者的FXYD3蛋白表达与其组织分化程度明显相关(P<0.01),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TNM分期及糖链抗原(CA19-9)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 FXYD3蛋白表达与肝门胆管癌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可能在肿瘤细胞初始转化及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肝炎病毒感染与肝门部胆管癌发病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Liu X  Zou S  Qiu F 《中华外科杂志》2002,40(6):420-422,T004
目的 探讨乙型肝炎 (乙肝 )和丙型肝炎 (丙肝 )病毒感染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病中的作用。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 6 8例石蜡包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手术标本中乙肝病毒X蛋白和丙肝病毒C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6 8例肝门部胆管癌中乙肝病毒X蛋白阳性率为 8 8% (6 / 6 8) ,丙肝病毒C蛋白阳性率为 35 3% (2 4 / 6 8) ,两者均阳性 1例(1 5 % ) ;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的肝门部胆管癌在分化程度 (χ2 =8 7,P <0 0 1)、浸润程度 (χ2 =6 7 8,P<0 0 1)、淋巴结转移 (χ2 =4 3,P <0 0 5 )、根治程度 (χ2 =5 1,P <0 0 5 )与非病毒感染的肝门部胆管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结论 乙肝病毒X蛋白、丙肝病毒C蛋白可能在乙肝、丙肝病毒感染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病原因中起重要作用。乙肝、丙肝病毒感染的肝门部胆管癌恶性程度高 ,可能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抗调亡基因BCL-2在肝外胆管癌和良性胆管疾病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胆管癌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46例肝外胆管癌,10例胆总管囊肿,5例慢性胆管炎胆管壁组织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胆管癌BCL-2蛋白表达阳性率为(43.3%)。其中高分化腺癌BCL-2蛋白阳性率为(64.3%),中分化腺癌BCL-2蛋白阳性率为(42.8%),低分化腺癌BCL-2蛋白阳性率(18.1%)。10例胆总管囊肿及5例慢性胆管炎的胆管壁组织均无表达。结论:1.BCL-2蛋白在胆管癌与良性胆管疾病中表达有显著差异,它的过度表达与肝外胆管癌的发生有关。2.胆管癌分化程度越高,其BCL-2表达越高,而分化程度越低,其BCL-2表达越低。提示BCL-2蛋白在肝外胆管癌表达与细胞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检测肝门部胆管癌中错配修复基因hMLH1,hMSH2失表达情况,研究其与肝门部胆管癌临床特征的关系,并探讨其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54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25例正常胆管中hMLH1,hMSH2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随访统计资料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 (1)在54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hMLH1蛋白阳性表达24例,其阳性率44.4%;25例正常胆管组织中,hMLH1蛋白阳性表达23例,其阳性率92.0%;hMSH2蛋白癌组织阳性表达21例,其阳性率38.9%;hMSH2蛋白在正常胆管组织阳性表达21例,其阳性率84.0%.hMLH1,hMSH2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减少,二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根据统计学检验,hMLH1,hMSH2表达与肝门部胆管癌Bismuth分型(P>0.05)、病人性别(P>0.05)、年龄(P>0.05)、肿瘤大小(P>0.05)无关,但与病理分级(P<0.05)和淋巴结转移(P<0.05)具有显著相关性.(3)hMLH1表达阴性组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阳性组(15%VS 45.4%,P<0.05).hMSH2表达阴性组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表达阳性组(23.5%VS44%,P<0.05).结论 hMLH1,hMSH2在肝门胆管癌中的失表达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移中起重要作用,是判断预后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 β 连环蛋白异常表达和c myc阳性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 4 2例肝门部胆管癌及 10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的 β 连环蛋白和c myc蛋白进行检测 ,并结合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β 连环蛋白在 10例胆管良性病变组织中均呈正常表达 ,且c myc均呈阴性表达 ;而在 4 2例胆管癌患者中 30例癌组织细胞胞浆内的 β 连环蛋白的异常表达率明显高于胆管良性病变组织 ,且异常表达率与肝门部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 (P<0 .0 5 ) ,而与肝门胆管癌大小、分化程度和侵袭状况无关 (P>0 .0 5 )。胆管癌中c myc表达阳性率与肝门胆管癌的大小、侵袭状况及淋巴结转移无关 (P>0 .0 5 ) ,而与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P<0 .0 5 )。β 连环蛋白异常表达与c myc阳性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中呈显著的正相关性 (r =0 .32 4 ,P<0 .0 1)。结论 肝门部胆管癌细胞中存在 β 连环蛋白异常表达和c myc蛋白阳性表达的现象 ,与胆管癌的一些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β 连环蛋白的异常表达可能是肝门部胆管癌转移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构成型光形态建成同源亚基3(COPS3)在肝癌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及RT-PCR法检测肝癌组织中COPS3表达情况。结果肝癌组织中COPS3蛋白表达阳性率〔46.7%(14/30)〕明显高于正常肝脏组织〔23.3%(7/30),χ2=5.654,P=0.017〕及肝硬变组织〔36.7%(11/30),χ2=4.979,P=0.02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肝癌组织中COPS3 m RNA的转录水平亦明显高于肝硬变及正常肝脏组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肝癌组织中,COPS3在细胞核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在细胞浆中的表达阳性率(χ2=6.674,P=0.009)。结论 COPS3在肝癌组织中表达水平和定位均发生改变,可能参与了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受体6(TR-6)蛋白在原发性肝细胞癌(HCC)组织芯片及肝癌细胞系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利用125例HCC、48例癌旁、89例非癌肝组织构建组织微阵列.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组织芯片和5种肝癌细胞系中TR-6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HCC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组织微阵列利用率为96.56%(253/262);(2)HCC组织中的TR-6蛋白的阳性率为73.33%(88/120),明显高于癌旁的54.17%(26/48,)(χ2=5.755,P=0.016)及非癌组织的29.41%(25/85,χ2=38.801,P=0.000).癌旁组织中的TR-6蛋白阳性率明显高于非癌组织(χ2=7.952,P=0.005).5种肝癌细胞系均有TR-6蛋白的表达,而癌旁肝细胞系QSG-7701及正常肝细胞系HL-7702均无表达;(3)HCC中临床TNM分期Ⅰ、Ⅱ期TR-6阳性率61.76%(42/68)明显低于Ⅲ、Ⅳ期88.46%(46/52,χ2=10.739,P=0.001);(4)HCC中无转移组TR-6阳性率58.82%(20/34)明显低于转移组96.67%(29/30,χ2=19.858,P=0.000);(5)TR-6表达率在AFP≥400μg/L组为80.82%(59/73)、有门静脉癌栓组91.30%(42/46)、包膜浸润组84.34%(70/83)和多个肿瘤结节组89.13%(41/46)分别高于AFP<400μg/L组的61.70%(29/47,χ2=5.345,P=0.021)、无门静脉癌栓组的62.16%(46/74,χ2=12.319,P=0.000)、无包膜浸润组的48.65%(18/37,χ2=16.668,P=0.000)及单个肿瘤结节组的63.51%(47/74,χ2=9.519,P=0.002).(6)TR-6表达与年龄、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有无肝硬化及肿瘤直径无关.结论检测TR-6蛋白指标有助于HCC的诊断和判断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胆管癌组织中VEGF和c-myc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VEGF和c myc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和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其在胆管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对 38例胆管癌组织和 2 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VEGF和c myc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VEGF和c myc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 84 .2 % (32 /38)和 6 5 .8% (2 5 /38) ,明显高于正常胆管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5 0 .0 % (10 /2 0 )和 2 0 .0 % (4/2 0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 5 ) ;VEGF与c myc的表达呈正相关 (r=0 .99,P<0 .0 1) ,二者的协同表达与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而与肿瘤的分级无关。结论 VEGF可能在胆管癌形成、发展和转移中与c myc基因有协同作用 ,且与胆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泡型肝包虫病患者的肝组织中IL-17及IL-27的表达。方法收集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泡型肝包虫病手术治疗后的组织标本20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距离病灶边缘0.5 cm的边缘带组织和距离病灶边缘5 cm处的正常肝组织中IL-17和IL-27的蛋白表达。结果 IL-17和IL-27蛋白表达阳性率在边缘带肝组织中均明显高于正常肝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L-17:80.0%(16/20)比10.0%(2/20),χ~2=12.36,P0.01;IL-27:85.0%(17/20)比20.0%(4/20),χ~2=12.36,P0.01〕。结论边缘带肝组织中高表达的IL-17及IL-27蛋白可能参与了泡型肝包虫病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hedgehog(Hh)信号通路中Ptch1和Gli1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2例胆管癌组织及其癌旁组织中Ptch1及Gli1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分化程度、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手术方式及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相关性。结果 Ptch1和Gli1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4.2%(46/62)和88.7%(55/62),高于其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14.5%(9/62)和9.7%(6/62)〕,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胆管癌组织中Ptch1和Gli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而与手术方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状况、TNM分期及患者术后生存时间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 Ptch1和Gli1作为Hh信号通路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呈高表达状态,参与了胆管癌的发生及发展,可能是胆管癌检测与治疗的理想靶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nail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和生存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12月—2010年1月外科手术治疗的55例肝内胆管癌病例及随访资料,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上述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Snail的表达情况,分析Snail表达与临床病例资料、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肿瘤组织中Snail表达量(2.764 vs.0.914)与高表达率(48.6%vs.18.0%)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均P0.05),且Snail表达与肿瘤分化(χ~2=4.231,P=0.040)、TNM分期(χ~2=6.631,P=0.010)、淋巴结转移(χ~2=4.134,P=0.042)、微血管侵犯(χ~2=10.197,P=0.001)以及复发(χ~2=4.610,P=0.032)有关,与Snail低表达患者比较,Snail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率降低(P=0.018)、术后累计复发率升高(P=0.032)。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示,微血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以及Snail表达是肝内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Snail在肝内胆管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且Snail过表达与肝内胆管癌患者恶性病理特征及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Ras蛋白激活类似物3(RASAL3)在肝内胆管癌(iCCA)中的表达并深入研究其促进iCCA进展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185例iCCA患者肿瘤与癌旁组织标本, 应用免疫组化、RT-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RASAL3的表达, 并同时检测人胆管癌细胞株和人胆管上皮细胞中RASAL3和FXYD6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及Na+-K+-ATP酶活性。结果 RASAL3在胆管癌组织和细胞株中高表达;生存分析结果显示RASAL3高表达与胆管癌的不良预后相关(P<0.05)。敲降RASAL3抑制胆管癌细胞的增殖;沉默RASAL3降低FXYD6表达水平, 抑制Na+-K+-ATP酶活性。结论 iCCA中RASAL3表达水平显著上调, RASAL3可通过激活FXYD6, 上调Na+-K+-ATP酶活性促进iCCA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Maspin蛋白在原发性胆管癌中的表达和意义及其与p53蛋白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2例胆管癌连同癌旁组织及12例正常胆管组织中Maspin蛋白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两者与患者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Maspin蛋白与p53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与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Maspin蛋白表达与胆管癌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有关,而p53蛋白表达与胆管癌病理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有关(均P0.05),但胆管癌中Maspin蛋白与p53蛋白表达无相关性(r=-0.329,P=0.144)。Maspin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长于阴性表达患者(χ~2=4.440,P=0.035),而p53阳性表达患者术后生存期短于阴性表达患者(χ~2=8.231,P=0.004)。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aspin蛋白是胆管癌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HR=0.094,95%CI=0.015~0.593,P=0.012)。结论:Maspin蛋白在胆管癌组织中表达增加,但其减少或缺失可能与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且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53蛋白无关联。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预后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7年2月肝内胆管结石中26例罹患胆管癌(病例组)和386例非胆管癌(对照组)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和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预后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肝脓肿、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病肝切除、胆管狭窄矫正、结石完全清除2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病例组胆管狭窄发生率57.7%(15/26),高于对照组38.3%(148/3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15,P=0.051)。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肝硬化(OR=4.873,95%CI:1.310~18.126,P=0.018)、结石残留(OR=27.579,95%CI:6.275~121.214,P=0.000)为肝内胆管结石罹患胆管癌的独立预后因素,胆管狭窄矫正(OR=0.018,95%CI:0.092~0.564,P=0.000)为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在治疗肝内胆管结石的过程中,要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及时控制感染,积极地进行手术,预防肝脓肿、肝硬化及门静脉高压的发生,同时尽可能彻底清除结石,纠正胆管狭窄,切除病肝。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Fascin蛋白在肝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6例肝门胆管癌组织及14例正常胆管上皮组织中Fascin蛋白的表达。
结果:Fascin蛋白在14例正常胆管上皮组织中均不表达(0%,0/14),而在肝门胆管癌组织中Fascin蛋白呈高表达(589%,33/56),且Fascin蛋白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临床Bismuth-Corlette分型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门静脉侵润、淋巴结转移等因素相关(P<0.05)。
结论:在肝门胆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Fascin蛋白表达属于一迟发事件,并与肿瘤侵润和转移相关,Fascin蛋白的高表达预示着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和血管生成与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应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 (RT PCR)和免疫组化技术对2 6例肝门部胆管癌、癌周组织及 12例正常组织中VEGFmRNA和蛋白及微血管密度 (MVD)进行检测。结果  2 6例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VEGFmRNA阳性表达率为 77% (2 0 / 2 6 ) ;癌周组织阳性表达率为2 7% (7/ 2 6 ) ;正常组织表达率为 8% (1/ 12 ) ,三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VEGFmRNA阳性表达与VEGF蛋白表达具有一致性 ;VEGFmRNA阳性者MVD值显著高于阴性者 (P <0 0 1) ;VEGFmRNA表达和MVD与肝门部胆管癌的分化程度、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发生部位、病理类型、大小、临床分型无关 (P >0 0 5 )。结论 VEGF在肝门部胆管癌的发生和浸润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肿瘤血管生成与肝门部胆管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RCAS1/EBAG9与P53蛋白在肝内胆管癌(I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1例ICC组织及9例正常胆管组织中RCAS1/EBAG9和P53蛋白的表达,分析RCAS1/EBAG9与P53蛋白的表达与ICC患者的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关系。结果:RCAS1/EBAG9与P53蛋白在ICC组织中阳性率均明显高于与正常胆管组织(均P0.05);RCAS1/EBAG9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TNM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均P0.05),而P53蛋白表达与肿瘤大小、病理分级以及TNM分期有关(均P0.05)。ICC中RCAS1/EBAG9与P53蛋白表达正相关(r=0.329,P=0.018)。RCAS1/EBAG9与P53蛋白阴性表达患者术后总生存期明显长于RCAS1/EBAG9与P53蛋白阳性表达患者(χ~2=3.862,P=0.049;χ~2=4.977,P=0.026)。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RCAS1/EBAG9蛋白表达是I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R=3.657,95%CI=1.111~12.040,P=0.033)。结论:RCAS1/EBAG9与P53蛋白在ICC组织中表达增加,并且与ICC患者不良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密切相关,其中RCAS1/EBAG9可能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DNA甲基转移酶(DNMTs)在肝门部胆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收集1997年4月至2007年3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11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胆管癌组)和39例胆总管囊肿患者(对照组)胆管组织标本,构建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DNMT1、DNMT3a、DNMT3b的蛋白表达水平;比较胆管癌组与对照组的胆管组织中DNMTs蛋白表达的差异;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DNMTs蛋白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生存情况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结果 胆管癌组的DNMT1和DNMT3b高表达率分别为54.1% (60/111)和47.7% (53/1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2% (11/39)和23.1% (9/3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740,7.240,P<0.05).DNMT1的高表达与Bismuth-Corlette分型、T分期存在明显相关性(x2=12.200,17.800,P<0.05);而DNMT3a在胆管癌组和对照组的高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70,P>0.05);DNMT3b的高表达则只与Bismuth-Corlette分型存在明显相关性(x2=8.300,P<0.05).111例患者中66例行肝门部胆管癌切除术,其中42例获得随访.DNMT1低表达者的术后中位生存时间为23.9个月,明显长于DNMT1高表达者的11.8个月(x2=3.980,P<0.05).结论 DNMT1和DNMT3b高表达在肝门部胆管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DNMT1的表达水平与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术后生存时间明显相关,可望成为有价值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检测角质细胞生长因子(KGF)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微血管密度(MVD),探讨KGF与COX-2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机理。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4例胃癌组织及30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KGF和COX-2蛋白表达,并采用CD34抗体染色检测MVD。结果 KGF和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5.6%(42/64)和79.7%(51/64),分别高于其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23.3%(7/30)和13.3%(4/30)〕,P=0.046、P=0.008。胃癌组织MVD为31.8±8.0,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的14.3±6.1(P=0.000);KGF与COX-2蛋白均表达阳性者MVD为35.9±5.7,明显高于两者表达均为阴性者的25.7±7.0(P=0.000)。胃癌组织中KGF和COX-2蛋白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浆膜浸润及TNM分期有关(P<0.05、P<0.01),MVD与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1),但均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KGF与COX-2联合表达者与胃癌的浆膜浸润、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性别以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癌组织中KGF与COX-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610,P=0.000);胃癌组织MVD与KGF和COX-2蛋白表达均呈正相关(r=0.675,P=0.000;r=0.657,P=0.000)。结论 KGF和COX-2蛋白在胃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协同参与胃癌的浸润、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核酸内切酶(Dicer)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和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40例肝门部胆管癌和10例正常胆管组织中Dicer的表达;Western-blot和RT-PCR检测人胆管癌细胞株QBC939与人胆管上皮细胞株HIBEpic中Dicer的表达量;分析Dicer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对根治性切除的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术后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Dicer在肝门部胆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胆管组织(P<0.05),在QBC939中的表达明显低于HIBEpic(P<0.05),高分化胆管腺癌中Dicer表达明显高于中、低分化腺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Dicer低表达组的根治性切除术后总生存期和无病生存期均短于高表达组(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Dicer表达水平为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在肝门部胆管癌和胆管癌细胞株Dicer表达下调;低表达Dicer的胆管癌患者预后更差.Dicer可能为肝门部胆管癌的诊断和判断预后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