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总结高位结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体会。方法将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硬化剂注射联合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大隐静脉硬化剂注射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率无明显增加,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应用三种术式在CEAP C3~C5级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本院收治150例(共164条肢体)CEAP C3~C5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经患者知情同意采用三种治疗方法:微波(主干)+泡沫硬化剂(属支)治疗(A组,56条肢体);微波(主干+属支)治疗(B组,55条肢体);泡沫硬化剂(主干+属支)治疗(C组,53条肢体)。比较三组患者手术结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并对术前、术后1年CEAP分级、静脉严重程度评分(VCSS)等指标进行评分。结果三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B组肢体麻木、皮肤灼伤、皮下瘀血发生率较A、C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在大隐静脉主干再通发生率较A、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的CEAP分级及VCSS评分较术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波处理主干联合泡沫硬化剂处理属支治疗CEAP C3~C5级下肢静脉曲张,能够提高患者的近中期疗效,减少术后复发率、肢体麻木、皮肤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整体满意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比较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与传统手术在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探讨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3年6月至2017年1月期间120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改良组和对照组各60)。改良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改良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和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天数,以及术后并发症、术后复发率。结果改良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9.45±1.21)ml、(43.33±5.24)分钟和(5.12±1.11)天,较对照组的(51.73±2.34)ml、(63.42±4.32)分钟和(9.32±2.01)天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症状均改善,改良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8.33%,对照组为16.67%,两组之间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术后肢体肿胀、皮下血肿、创口渗血、皮肤感觉障碍和术后伤口感染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的大隐静脉曲张手术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少,且安全性高,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和对比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近4年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56例(224条肢体),分为传统组(73条患肢),微创刨吸组(75条患肢),缝扎组(76条患肢),每组52例。比较3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微创刨吸组较传统组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降低(P<0.05);缝扎组较传统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传统组与缝扎组1年内复发率无差别(P>0.05);1年内复发率微创刨吸组较缝扎组和传统组都低(P<0.05)。结论:微创刨吸术临床疗效最优,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理想术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缝扎术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剥脱术,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19-04间在扶沟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3例。剥脱术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硬化剂组采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剥脱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硬化剂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硬化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时高位结扎与未高位结扎对近期复发率的影响,明确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时是否有必要附加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方法 将2004年3月至2006年3月接受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的21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激光闭合术,B组:单纯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比较其术后复发率及并发症的区别。结果 随访6~29个月,1例失访,无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A组复发4例,复发率3.8%,B组复发9例,复发率8.3%,两组复发病例病因均为原发性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术后无复发。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没有证据表明行大隐静脉激光闭合术时首先行高位结扎更有优势,未高位结扎并不增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的发生机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应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将116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实施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对照组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传统阶段性抽剥术。观察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的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2例(3.45%),对照组复发11例(1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静脉功能不全的保守血流动力学管理(ambulatory conservative hemodynamic management of varicose veins, CHIVA)(CHIVA为法文缩写)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可行性、可靠性。方法将我科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HIVA组和传统组,每组50例。CHIVA组行CHIVA手术,传统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2年的复发率。结果 CHIV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随访2年的复发率与传统手术无差异(P0.05)。结论 CHIVA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的、可行的、可靠的,比传统手术更经济、更微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隐静脉5大属支结扎与否对微波腔内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效果的影响.方法:对600例大隐静脉曲张疾病患者行微波腔内闭合术,其中,400例(635条患肢)采取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主干微波腔内闭合术,经皮穿刺微波闭合下肢浅表曲张静脉与病变交通静脉(观察组);200例(313条患肢)除以上处理外,结扎大隐静脉5个属支(对照组).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满意疗效.两组间浅静脉曲张、患肢肿胀、色素沉着、溃疡的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5年复发率等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超声影像学显示,观察组术后股总静脉流速较术前明显减慢,内径明显减小(均P<0.05);而对照组术后股总静脉流速较术前明显减慢(P<0.05),但内径减小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隐静脉5大属支结扎与否不影响微波腔内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疾病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Prolene聚丙烯缝线与普通丝线用于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缝合皮肤的效果。方法纳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期间入院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共83例,其中男27例,女56例;年龄30~63岁,平均46.7岁;CEAP分级C2级42例,C3级41例。将患者根据入院日期的顺序分为丝线组(奇数次序,n=38)和滑线组(偶数次序,n=45),丝线组采用1#慕丝线而滑线组采用Prolene 5-0聚丙烯缝线缝合皮肤。预定术后6个月随访患者的切口区色素、切口区色素宽度、缝线区色素、缝线区色素宽度、患者与观察者瘢痕评分,患者与观察者对切口的满意度评分。结果(1)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随访时间及C2级患者和吸烟患者的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手术切口均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2组分别有2例患者术后第3天有1个切口皮下有少许血肿,予以换药处理后明显好转,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4 d拆除缝线,均获得随访。(3)2组患者的切口区色素及切口区色素宽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线组的缝线区色素及缝线区色素宽度均明显优于丝线组(P0.05)。(4)2组患者的观察者瘢痕评分及患者瘢痕评分评估结果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滑线组的观察者满意度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丝线组(P0.05)。结论 Prolene聚丙烯缝线较普通丝线用于大隐静脉曲张手术皮肤缝合的切口美观性有优越性,可以提高患者和观察者对切口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使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对近5 a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80例,分别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切除术(A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抽术(B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腔内激光治疗术(C组),每组60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出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腔内激光治疗术比传统金属剥脱器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显著降低(P<0.01),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无显著性差异;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点抽术治疗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腔内激光治组手术时间、住院费用显著降低(P<0.01),术中出血量较激光或射频组有所增加,术后住院时间无显著性差异;3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传统的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曲张静脉切除术创伤较大、切口瘢痕明显、治疗不够彻底,应逐渐摒弃不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术+曲张静脉点抽术不增加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术后切口瘢痕较小,并发症较少,治疗彻底,可以替代传统术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结合腔内激光治疗术时间短,术后瘢痕小,治疗彻底,条件允许、操作熟练时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Jia X  Liu XP  Xiong J  Zhang HP  Liu M  DU X  Zhang MH  Guo W 《中华外科杂志》2010,48(22):1731-1734
目的 比较大隐静脉传统剥脱术与泡沫硬化剂注射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单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2009年3月至11月,连续录入6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性26例,女性34例,年龄37~66岁,中位年龄49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一组行大隐静脉剥脱术(手术组),另一组行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硬化剂组).主要临床观察指标为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术后疼痛程度和术后复发率,次要观察指标为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1例患者术前退出研究,余59例手术按计划完成.硬化剂组手术时间短于手术组(43 min比65 min,P<0.01),术后镇痛药应用少于手术组,术后平均恢复时间也少于手术组(3 d比6 d,P<0.01).术后3个月随访,两组CEAP分级为C1,均较术前的C4明显改善(P<0.01).术后6个月随访,硬化剂组大隐静脉闭塞率80.0%,手术组为89.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大隐静脉剥脱术相比,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泡沫硬化剂注射术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疼痛和术后恢复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1—2017-04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的56例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根据不同护理方法分组,各2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统计2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接受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的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实施护理路径,可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下肢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及其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2001年1月~2011年1月,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273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发现单纯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647例,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合并小隐静脉曲张182例,共829例患者,其中758例患者接受彩超引导下的微创手术治疗.结果 758例手术患者曲张静脉消失,术后随防1~10年,7例复发,原因为局部交通静脉功能不全所致,其余患者效果良好.结论 原发性小隐静脉曲张经常被外科医生忽视,是下肢静脉曲张术后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术前通过超声检查可以方便地进行诊断,从而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随机将86例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传统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观察组采取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虽长于对照组,但术后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显微镜下精索静脉结扎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6.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 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G SV V)临床疗效。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G SV V患者120例(136条患肢),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60例患者(69条患肢)运用H A N S-D V 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行EV LT术,B组60例患者(67条患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大隐静脉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单肢手术时间、切口数目、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1年内复发率等。两组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单肢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 LT治疗G SV V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少、创伤少、恢复快、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总结静脉腔内激光(EVLT)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方法对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478例(577条患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行EVLT联合传统手术治疗。CEAP分级:C2级(68条)、C3级(179条)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主干EVLT+小腿曲张静脉EVLT;C4级(120条)、C5级(145条)、C6级(65条)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小腿曲张静脉EVLT术。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有218条[218/577(37.8%)]肢体出现并发症,部分肢体可存在2种以上的并发症,其中皮下淤血、瘀斑、血肿发生率为33.4%(193/577);不同程度的皮肤灼伤为6.4%(37/577);皮肤感觉异常为13.9%(80/577),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为0.3%(2/577)。以上并发症经过积极治疗后均明显好转。随访时间4~36个月,未见症状复发。结论EVLT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单纯下肢静脉曲张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微创优势,应针对病因病情,联合不同术式,规范化操作,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照研究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Hem-o-Lock夹夹闭术与经腹膜后集束结扎精索血管术(Palomo术)治疗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的手术疗效。方法:研究对象为原发性精索静脉曲张并行手术治疗的患者80例,依据术式不同分为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Hem-o-Lock夹夹闭术组(H组)42例,Palomo术组(P组)38例。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术后并发症,以及术后半年精子浓度、存活率、畸形率、a+b级精子百分率,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检查精索静脉内径(D值)、返流时间(TR值)和血流速度与内径比值(V/D),临床症状消失率和复发率。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H组少于P组(P<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H组大于P组(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半年复查精液质量和彩色多普勒CDFI检查:组内比较术后各指标均较术前有显著改善(P<0.05),组间比较术前术后各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8个月均无复发。结论:腹腔镜下精索内静脉Hem-o-Lock夹夹闭术和Palomo术均可明显改善精索静脉曲张患者精液质量,缓解并逐步消失其临床症状,但前者具有手术、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术后并发症较少,临床疗效好、复发率低等优点,是当前临床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优选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估腔镜筋膜下静脉交通支离断术(subfascial endoscopic perforator surgery,SEP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中度慢性下肢静脉功能不全(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CVI)的疗效。方法对34例患者共48条中度CVI患肢实施SEP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联合手术组),以同期单纯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的34例患者共49条中度CVI患肢(单纯手术组)作为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术后3月和12月的疗效。结果术后3月联合组和单纯组患肢症状改善和皮肤营养不良改善情况相似,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95.83%vs.93.88%,χ2=0.19,P>0.05;83.33%vs.79.59%,χ2=0.23,P>0.05),近期均无静脉曲张复发和溃疡形成。术后12月联合手术组和单纯手术组患肢症状改善者分别占97.92%和89.80%,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P>0.05);但皮肤营养不良改善者分别占87.50%和67.3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P<0.05);下肢静脉复发率分别为0%和10.2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P<0.05);下肢溃疡形成,两组分别为0%和4.08%,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26,P>0.05)。结论 SEPS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治疗中度CVI患者,较单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手术的远期效果更佳,能显著改善患者皮肤营养状况,预防静脉曲张的复发,更适合中度CVI患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术中综合干预对高位结扎联合激光及硬化剂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影响。方法 收集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皖西卫生职业学院附属医院(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接受高位结扎联合激光及硬化剂治疗的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49,就诊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进行常规术中干预)和综合干预组(n=51,就诊时间为2021年11月至2022年6月,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综合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记录两组患者二次手术率、临床表现-病因学-解剖学-病理生理学(CEAP)分级中C5级溃疡面积。结果 综合干预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综合干预组患者二次手术率为3.9%(2/5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8.4%(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C5级溃疡面积均小于本组干预前,且综合干预组患者C5级溃疡面积小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