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9 毫秒
1.
目的研究子宫动脉阻断(uterine artery occlusion,UAO)对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长期疗效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妇科微创中心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行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灶切除联合UAO 68例(研究组),单纯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灶切除34例(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最高体温、术后痛经评分、经量评分及复发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120.30±121.20)ml vs(176.00±149.2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变化、术后住院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年,两组的复发率(20.6% vs 23.5%)、痛经评分[(2.69±1.04)分vs(2.78±1.27)分]、经量评分[(1.24±0.45)分vs (1.38±0.30)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 结论UAO可以减少腹腔镜子宫腺肌病灶切除术中出血,但对此手术远期疗效无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应用GnRH-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至2014年3月在我院妇科微创中心行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的子宫腺肌病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48例患者术后接受GnRH-a治疗为研究组,未接受GnRH-a治疗的48例为对照组。腹腔镜下行病灶切除术后实验组给予GnRH-a治疗,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情况、月经和身体情况、并发症及药物副作用。结果两组患者术前的痛经程度、月经量、CA125水平、Kupperman评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6、18个月研究组的痛经评分、月经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后1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的Kupperman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8个月两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未见并发症,但研究组有11例患者出现了烦躁、阴道不规则出血等症状,其中2例肝功能异常,停药后1~3个月症状均缓解、肝功恢复正常。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后联合应用GnRHa,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痛经、月经量多等症状,也可以降低子宫腺肌病的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腹壁小切口切除子宫腺肌瘤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分析2006至2007年要求保留子宫的58例子宫腺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8例行腹腔镜辅助腹壁小切口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组Ⅰ),23例行单纯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组Ⅱ),17例行开腹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组Ⅲ),所有患者术后均常规予以GnRH-a治疗3个月,比较分析3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恢复情况、术后并发症、子宫腺肌瘤复发及痛经改善情况。结果:组Ⅰ、组Ⅲ的平均手术时间较组Ⅱ明显缩短(P<0.05);组Ⅰ、组Ⅱ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较组Ⅲ明显减少(P<0.05);组Ⅰ术后未发生出血、子宫裂开、感染等并发症,组Ⅱ术后1例瘤腔出血子宫裂开,组Ⅲ1例切口脂肪液化延期愈合。复发率及痛经改善情况3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辅助腹壁小切口子宫腺肌瘤切除术既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同的效果,又避免了单纯腹腔镜子宫腺肌瘤切除术缝合子宫操作困难、术中出血多、缝合不严密所致的术后出血、子宫裂开等弊端,同时保留了腹腔镜手术的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治疗子宫腺肌症5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后患者痛经改善情况及妊娠情况.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月至2008年12月为59例患者施行保留生育能力的开腹或腹腔镜子宫腺肌症病灶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59例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术中出血少.52例痛经患者,术后44例缓解,缓解率84.6%,30例不孕患者...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在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97例因子宫腺肌病行腹腔镜或传统开腹手术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患者术前后痛经和月经量的改变、合并不孕症的患者术后妊娠改善及复发情况。结果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和(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较单纯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发生几率高,痛经程度较重;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高,子宫腺肌病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不孕症发生机率较低。术后30岁以上患者痛经缓解明显(痛经缓解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92.20%和81.80%)及月经量改善明显(月经量改变率30-40岁组和〉40岁组分别为45.16%和33.33%),术后疗效较好。30岁以下患者症状改善稍差(痛经缓解率为53.80%,月经量改变率为5.88%),患者术后复发率较低(19.58%)。手术对提高不孕症患者妊娠率有显著效果,且年龄越大,妊娠率提高越明显,呈上升趋势。结论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保守手术方法治疗子宫腺肌病,能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术后复发率较低,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在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手术治疗中的优越性。 方法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0月在解放军总医院手术治疗的84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患者,其中53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组),31例行开腹胆囊切除术(OC组),对比研究两组手术方式在术中与术后的疗效差异。 结果84例手术均获成功。两组手术时间和住院费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86.7 ±12)ml vs (120.4 ± 18) ml]、切口长度[(3.1 ± 0.4)cm vs (13.2 ± 2.7)cm]、术后8 h疼痛评分[(5.3 ± 2.1)分 vs (8.6 ± 1.9)分]、术后排气时间[(20.6 ± 6.5) h vs (34.5 ± 4.7) h]、切口感染率(1.8% vs 12.9%)、住院时间[(7.6 ± 1.8) d vs (13.4 ± 4.8)d]、术前及术后总胆红素的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C组优于OC组。 结论在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和精密的手术操作的前提下,急性坏疽性胆囊炎应用LC治疗,痛苦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肿瘤患者治疗中的可行性。 方法选择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在新乡市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宫颈癌及Ⅱ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5例,其中43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 +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A组),52例患者行经腹广泛子宫切除 +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B组)。总结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除宫旁组织及阴道长度、淋巴结数量,以及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切除范围及淋巴结数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的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膀胱、直肠及性功能评估治疗比较[(180±55)ml vs (340±75)ml, (51.2±10.3)h vs (74.9±12.8) h, (11.6±2.1) d vs (18.3±2.9) d, 19.9分 vs 2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腹腔镜下保留盆腔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在子宫肿瘤中是安全可行的,与传统术式相比更有利于膀胱直肠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探讨单孔腹腔镜手术在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eeply infiltrating endometriosis,DIE)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结局。 方法回顾性分析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妇产科于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共完成的6例单孔腹腔镜DIE病灶切除术。记录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病灶直径、术中及术后相关并发症,手术前后血红蛋白差值,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模拟评分、住院时间、术后随访情况等指标。 结果6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无中转传统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无并发症发生。年龄(32.3±6.3)岁,体质量指数(23.8±5.6)kg/m2,手术时间(106.5±47.3)min,术中出血量(27.6±35.4)ml,术后排气时间(12.4±6.7)h,住院时间(3.5±2.7)d。 结论单孔腹腔镜对于孤立的界限相对清楚的DIE病灶的手术是安全、可行的,但需进一步扩大病例数证实其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与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随机将在许昌市人民医院接受择期子宫切除术的84例子宫良性疾病患者分为2组,各42例。开腹组行开腹手术,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辅助阴式手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止痛药使用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良性疾病,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悬吊线法"经脐单孔腹腔镜在妇科手术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收集2017年1-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妇产医院收治的135例卵巢囊肿、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组采用"悬吊线法"行单孔腹腔镜手术,其中卵巢囊肿剔除术3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15例;对照组行多孔腹腔镜手术,其中卵巢囊肿剔除术60例,子宫肌瘤剔除术30例。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后24 h发热的最高体温、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术后24 h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 VAS)评分、体象量表(body image scale, BIS)评分、切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等指标。 结果135例均成功完成手术。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48.44 ± 7.97)ml vs(40.07 ± 8.62)ml]、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13.27±6.05)g/L vs(12.44±5.91)g/L]、术后24 h发热的最高体温[(37.32 ± 0.23)℃ vs(37.29 ± 0.18)℃]、术后住院时间[(4.22 ± 1.66)d vs(4.44±1.22)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手术时间[(77.44 ± 28.10)min vs(54.00 ± 27.89)min]、术后24h VAS评分[(5.33±0.74)分vs(5.56 ± 1.31)分]、BIS评分[(5.13 ± 0.41)分vs (5.44 ± 0.91)分]、切口美观满意度CS评分[(41.23 ± 1.04)分vs(39.29±2.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良性疾病中应用是可行的,"悬吊线法"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单孔腹腔镜手术中的手术难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手术的对比研究,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良性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七三一医院及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科收治的80例妇科良性疾病的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组及传统腹腔镜手术组,每组4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排气时间、疼痛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进行比较。 结果两组手术均成功,无中转开腹手术,随访至术后1年未发生并发症。两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腹腔镜手术组的手术时间长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111.00±54.90)min比(79.67±42.4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单孔腹腔镜手术组术后3 d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低于传统腹腔镜手术组[(2.6±0.92)分比(2.0±0.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微创、安全可行,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手术能够明显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2.
目的旨在探索腹腔镜应用于Ⅰ期和Ⅱ期卵巢癌全面分期手术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住院行手术治疗且随访资料完整的50例Ⅰ/Ⅱ期卵巢癌患者,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4例,开腹手术组26例。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淋巴结切除数等)以及术后生存情况。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运用Kaplan-Meier法制作生存曲线图。P<0.05提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两组的年龄、手术时间、切除淋巴结数、术后排气时间、临床分期、组织学分型和组织学分化比较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 > 0.05)。但是,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70.4 ± 35.8)ml]明显低于开腹手术组[(263.5 ± 40.0)ml,P< 0.001],且腹腔镜手术组患者的住院时间[(9.4 ± 0.7)d]较开腹手术组[(13.7 ± 1.1)d]要短(P<0.001)。术后自我疼痛感觉方面,腹腔镜手术组患者术后疼痛相对较少(术后镇痛泵使用率为0 vs 100%)。两组的3年无瘤生存率和3年总体生存率比较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对于Ⅰ/Ⅱ期卵巢癌患者,腹腔镜全面分期手术是安全可行的,在不影响生存期的情况下,还具有住院时间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等诸多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直肠癌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对患者排尿功能的影响。方法:对168例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12例行腹腔镜手术(腹腔镜组),56例行开腹手术(开腹组),通过术后留置导尿时间、术后30 d内尿潴留发生率、术后第7至10天尿流动力学指标以及术后3个月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来评价患者排尿功能。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腹腔镜组术后平均留置导尿时间短于开腹组(P0.05)。尿流动力学指标检测显示,腹腔镜组最大尿流率和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均高于开腹组(均P0.05),排尿量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腹腔镜组膀胱残余尿量少于开腹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IP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掌握术中操作要点,腹腔镜TME对术后短期排尿功能的影响明显小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对结肠癌患者创伤应激及微转移的影响,为治疗结肠癌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以2011年5月至2016年5月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确诊为结肠癌并实施治疗的9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9例。开腹组患者采取传统手术方法治疗,腹腔镜组采用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治疗,密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N)、C反应蛋白(CRP)、皮质醇(Cor)水平以及腹腔冲洗液癌胚抗原(CEA)、多巴脱羧酶(DDC)浓度等创伤应激和微转移指标。 结果(1)腹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肠胃功能恢复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和术后排气时间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腹腔镜组的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开腹组,生存率显著高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8.023、4.638、2.368,P=0.001、0.002、0.004)。(2)两组患者外周血应激指标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手术结束时均有明显升高,WBC、Cor、N在术后1 d时达到最高值,CRP质量浓度则在术后3 d时达到最大值。腹腔镜组患者术后0、1 d时的外周血Cor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同期(P<0.05),而术后3、7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各检测时间点的外周血N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3 d时的外周血CRP质量浓度均显著低于开腹组患者同期(P<0.05),而术后0、7 d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两组患者手术开始时腹腔冲洗液CEA、DDC质量浓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8、1.024,P=0.446、0.573);手术结束时腹腔镜组患者CEA、DDC质量浓度(μg/L)分别为1 495.8±657.4、121.5±48.6,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的2 873.8±1 752.1、165.7±5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61、2.534,P=0.011、0.012)。 结论腹腔镜结肠癌切除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结肠癌患者的创伤小,肿瘤发生微转移的概率低,值得临床关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denectomy,LPD)围手术期中的临床价值及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1年6月期间,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行L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常规理念组(对照组)255例、以ERAS理念为指导的试验组(ERAS组)276例。观察比较两组的术后恢复情况。 结果ERAS组与对照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全部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354.89±93.02)min比(362.90±95.62)min]及术中出血量[300 ml(100,500)ml比300 ml(200,500)m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ERAS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2.61±0.62)d比(2.76±0.72)d,P<0.05]、胃管拔除时间[(3.07±0.82)d比(3.52±0.66)d,P<0.001] 、腹腔引流管拔除时间[(2.77±1.08)d比(5.58±2.14 )d,P<0.001]更早;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3.31±1.07)分比(4.90±2.00)分,P<0.001]更低;胃排空障碍[4.3%(12/276)比8.6%(22/255),P<0.05]、术后腹腔感染[1.4%(4/276)比4.3%(11/255),P<0.05]、术后肺部感染[0.7%(2/276)比3.9%(10/255),P<0.05]发生率更低;术后住院时间[(15.36±3.26)d比(17.90±5.66)d,P<0.001]更短;住院费用[124 153.00元(112 437.75,136 604.50)元比133 604.00元(115 086.00,150 758.00)元,P<0.05]更少。两组其他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熟练掌握LPD的基础上,围手术期实施ERAS安全、有效,能够有效促进LPD患者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围手术期应用的效果和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收治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行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患者共60例的临床资料。病例分为两组:ERAS组(n=32),采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围手术期相关处理;对照组(n=28),采用传统围手术期处理办法。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指标。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ERAS组在术中出血、手术时间、中转开腹比例、住院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ERAS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更低、术后住院时间更短(P<0.001)。结论 腹腔镜巨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围手术期采用加速康复理念安全有效,能够提高患者舒适性,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缝合关闭疝缺损对预防术后血清肿的效果。 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式,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清河县中心医院收治的200例腹股沟直疝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均接受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试验组患者在术中使用0号涤纶缝线缝合关闭疝环和直疝疝囊腔;对照组患者不处理疝环,2组患者术后7 d、1个月和3个月分别复查腹股沟区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比腹股沟区血清肿的发生情况并评估血清肿的积液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慢性疼痛和复发情况等。 结果术后7 d、1个月复查局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照组血清肿积液量分别为(30.63±6.86)ml、(20.19±5.94)ml明显高于试验组(15.45±4.16)ml、(11.00±2.23)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后3个月血清肿积液量(13.18±5.13)ml与实验组(10.00±0.00)比较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53.21±8.21)min高于对照组(47.60±5.3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3.09±0.55)d与对照组(3.08±0.63)d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随访期间均未出现慢性疼痛及复发。 结论腹腔镜腹股沟直疝修补术中缝合关闭缺损这一操作安全有效,可显著减少术后血清肿发生率,且不增加术后感染、疼痛及复发等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