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及C管引流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40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7例,女23例,平均(47.3±4.2)岁,BMI平均(22.51±3.87)kg/m~2。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医学伦理学规定,接受3个月以上随访。采用常规三孔法或四孔法切除胆囊,视胆管结石大小切开或不切开胆囊管,胆道镜经胆囊管取石,术后留置C管。结果:40例患者中2例因解剖关系不清中转开腹。术中出血量35~67 ml,手术时间79~127 min,腹腔引流时间2.3~3.9 d,肛门排气时间25.9~48.5 h,术后住院4.5~5.7 d,住院费用7 949~9 011元,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10.6~18.0 d,并发胆漏2例。3例因移居失访,余37例患者经超声或胰胆管造影均无胆管炎发作、胆管狭窄及结石再发。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及C管引流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术后康复快等特点,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
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肝外胆管结石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超细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管探查取石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7月~2005年3月,我院应用腹腔镜联合超细纤维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肝外胆管结石18例的临床资料。胆囊管横行切开,插入O lympus超细纤维胆道镜XP20,直径3.7 mm,球囊扩张胆囊管,胆道镜经扩张的胆囊管插入胆总管进行探查,网篮套取结石。取石完毕后,离断胆囊管,剥离胆囊,并置引流管。结果18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5~190(120.0±32.8)m in,术中出血量20~30 m l。术后住院时间4~10(5.5±2.0)d。18例随访1个月无胆道残余结石。结论腹腔镜联合超细胆道镜经胆囊管治疗肝外胆管结石,避免了放置T管的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短,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非扩张性胆总管结石的临床价值。方法腹腔镜下切除胆囊之前切开胆囊管,插入C管行胆道造影,发现胆总管结石后,在C形臂X线机透视下,经胆囊管插入金属网篮或取石球囊,取出胆总管结石同时经胆囊管放置C管引流。结果36例手术均获成功,结石全部取净。手术时间90~150min,平均125.4min;术后住院时间4~7d,平均5.4d;C管引流时间3~4d。36例术后随访3个月,B超检查均无胆漏,无胆道残余结石,无胆总管狭窄或扩张。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治疗胆囊结石合并非扩张性胆总管结石,具有创伤小、效果好、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荐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胆囊管结石的诊断及处理. 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5年3月至2012年6月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25例胴囊管结石病人的临床资料和手术过程. 结果 全组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全程解剖胆囊管,腹腔镜下利用推挤法和切开取石法22例;2例术中转开腹;1例患者部分结石落入胆总管,术后经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取石痊愈;1例术后出现胆漏,通畅引流8天后痊愈.所有患者随访0.5~7年,未发现胆管狭窄及残余结石. 结论 腹腔镜处理胆囊管结石是安全可行的.胆囊切除中谨慎处理胆囊管防止结石遗漏,灵活运用腹腔镜技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研究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与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术,胆囊管置管(C管)在胆道外科中的应用。方法:回顾调查1995年10月至2004年12月术前经影像学证实为胆总管结石的89例患者。结果: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35例,术后残留结石2例,胆漏4例,放置T管(24±5.6)d。经胆囊管取石C管引流39例,术后残留结石2例,无胆漏,C管放置(8±4.5)d,与T管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腹腔镜下经胆囊管取石是值得推荐的方法。经胆囊管路径,不仅可用胆总管取石后的引流,且可在胆道外科诸方面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取石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12—2018-12间在郑州人民医院接受双镜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取石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6例患者均1次取净结石,均未放置T管引流。手术时间为(139.30±30.10)min,术中出血量为(63.60±40.10)mL,术后未发生胆漏等并发症,住院时间为(10.20±2.65)d。随访3~36个月,未发生胆道狭窄、结石残留及复发。结论对于胆囊管内径≥3 mm的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应用双镜经胆囊管钬激光碎石取石术,效果可靠、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术中经胆囊管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4-01—2018-04间,睢县人民医院共成功实施38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手术,其中开腹手术26例、腹腔镜手术12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8例患者均成功实施手术。开腹手术时间(98.50±12.78)min,术后住院时间(7.22±1.46)d。腹腔镜手术时间(118.46±10.66)min,术后住院时间(5.48±0.24)d。均未放置T管,术中胆道镜探查及出院时彩超扫查,均未见结石遗留。腹腔镜手术后发生1例胆漏,经充分引流,4天后痊愈。术后均随访8~12个月,未发现胆道遗留结石。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经胆囊管胆道镜胆管探查、取石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8.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体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总结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取石临床经验。方法80例胆囊结石可疑胆总管结石采用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道探查术。腹腔镜下分离胆囊管至胆总管汇合处,剪开胆囊管前壁,扩张器适当扩张胆囊管,行胆道造影明确胆道结石分布,胆道镜经胆囊管行胆道探查取石后再造影确认结石取净,夹闭胆囊管并切除胆囊。术后不常规放T管。结果6例胆道探查阴性。术中证实74例胆道有结石,0.6~1.0cm18例,<0.5cm56例。31例胆道内1枚结石,43例有2枚以上。18例需用等离子碎石器碎石。67例行胆囊管扩张。胆囊管开口变异6例。胆囊管损伤2例,处理后无术后胆漏。5例可疑肝内胆道结石行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后行T管造影和胆道镜检查证实2例左肝管结石行胆道镜取石治愈,3例未发现结石。本组手术时间(168±34)min,出血量(50±8)ml,术后腹腔引流量(30±17)ml。62例术后3个月B超检查,未发现胆管残余结石。结论经胆囊管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是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的一种有效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胃毕Ⅱ式术后肝内外胆管结石的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方法对78例胃毕Ⅱ式术后的患者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32例,其中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胆总管一期缝合12例;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 T管引流22例;胆囊切除 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胆总管十二指肠吻合术6例;胆总管切开取石T管引流 左肝外叶切除6例。结果除4例中转开腹外,74例获成功。内镜及腹腔镜术治疗无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为90~240(平均135)min,住院天数4~12(平均9.3)d,术中出血50~400(平均95)ml。随访14~22个月,平均19.4个月,无结石复发。结论胃毕Ⅱ式术后肝内外胆管结石者施行腹腔镜及胆道镜治疗成功率较高,具有微创、住院时间短、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效果,总结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施行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取石的121例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一期缝合组(n=63)与T管引流组(n=58)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胆瘘发生率、胆总管狭窄发生率及结石复发率。结果 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手术。术后一期缝合组发生胆瘘3例,T管引流组发生1例。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胆瘘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管引流组的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长(P=0.000)。术后所有患者获访4-36个月,平均12个月。随访期间均无复发、胆总管狭窄及死亡发生。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探查一期缝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安全而有效,并且避免了术后T管的护理,有望成为处理肝外胆管结石的主流术式。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继发性胆道结石术后并发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继发胆道结石的术后并发症。方法 105例患者依据检查结果采用2种不同的胆道探查方式:(1)胆囊结石合并胆道继发结石,胆囊管有明显扩张或经胆囊管扩张术可顺利通过胆道镜的患者,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经胆囊管胆道探查取石术(laparoscopic transcyct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TCBDE),术后不放“T”管引流;(2)若胆囊管细且无扩张,或胆囊管存在变异,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总管切开胆道取石术( laparoscopic common bile duct exploration,LCBDE)。其中若胆道内结石较少,结石无嵌顿则一期缝合胆道且不放“T”管,术后放腹腔引流管。若胆道下端结石嵌顿取石过程困难,或结石多、取石时间长则放“T”管引流同时放腹腔引流管。结果 共行LT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70例,LCBDE+腹腔镜胆囊切除35例,其中放T管14例,不放T管21例。术后腹腔积液17例,其中LTCBDE组6例,LCBDE组11例。胆汁性腹膜炎5例,LTCBDE组1例,LCBDE组4例。腹部疼痛13例,LTCBDE组4例,LCBDE组9例。体温增高11例,LTCBDE组3例,LCBDE组8例。以上并发症均经腹腔穿刺引流保守治疗痊愈。LCBDE组术后T管脱出2例,分别发生在术后当天和术后第2天,经再手术治愈。LCBDE组胆道残余结石14例,均经胆道镜完全取出;LTCBDE组随访43例,术后3个月复查B超未发现残余胆道结石。LTCBDE组中1例出现胆囊动脉夹脱落出血再次腹腔镜止血痊愈;LCBDE组术后放T管中有1例出现胆漏经腹腔引流10 d治愈。所有病例术后无胰腺炎发作。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继发胆道结石可通过术前确切评估和术中正确处理避免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球囊导管扩张内涵管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和胆管狭窄的适应证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我院1999年8月至2009年8月采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LCBDE)、腹腔镜球囊导管扩张内涵管引流(LPBD LPBDC)治疗的61例胆道术后胆总管复发结石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1例手术均获成功.其中20例球囊导管扩张后Ⅰ期缝合胆总管探查切口,36例借助内涵管支撑引流后Ⅰ期缝合胆总管探查切口,5例胆总管内放置T管引流.术后无胆漏及残石等并发症,无死亡病例.术后随访1~9.5年,平均5.5年,结石无一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球囊导管扩张内涵管引流术治疗复发性胆总管结石和胆总管狭窄可以有效预防结石复发,安全、可行,体现了微创治疗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分析胆总管一期缝合经胆囊管胆道置管外引流与T管引流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至2016年9月丹阳市人民医院112例腹腔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患者分为两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经胆囊管胆道置管外引流组(A组,59例),腹腔镜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组(B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T管引流组比,经胆囊管胆道置管外引流组术后恢复正常生活时间明显缩短[(7.25±1.27)d vs(46.47±3.86)d,P0.05],但手术时间[(133.75±14.51)min vs(132.21±12.71)min]、术后住院时间[(7.15±1.23)d vs(6.94±0.95)d],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引流量前2 d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 d后经胆囊管胆道置管引流量较T管引流量明显减少(P0.05)。两组患者均随访2~29个月,平均10个月,B超检查无胆管狭窄,肝功能均正常。结论经胆囊管胆道置管外引流较T管引流简易、微创,并有利于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治疗经验。方法 从1992年6月-2003年5月,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的手术方式(胆道镜取石术、扩张术、细导管引流术、支架术)对403例病人进行治疗。结果 381例手术获成功(94.5%),4例残石经内镜取石治愈,4例残石内镜未取净,11例胆漏经腹腔引流管或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胆囊管细导管脱落,1例胰头癌术后15d死亡。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结论 选择合适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治疗经验。方法自1992年3月至2004年3月,对434例病人施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胆管镜取石术,扩张术,细导管引流术,支架术)。结果412例手术获成功(95%),4例残石经内镜取石治愈,4例未取净,11例胆漏经腹腔引流管或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细导管脱落,1例胰头癌术后第15天死亡。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疗法治愈。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中即时缝合胆总管切口427例体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总结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的治疗经验。方法1992年6月至2003年12月,我们运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胆道镜取石术,扩张术,经胆囊管细导管外引流术,胆总管支架内引流术),对427例病人进行治疗。结果405例手术获成功(94.8%),4例残石经内镜取石治愈,4例残石内镜未取净,11例胆漏经腹腔引流管或内镜鼻胆管引流治愈,2例细导管脱落,1例胰头癌术后15d死亡。其他并发症均经非手术综合疗法治愈。结论选择合适病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即时缝合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12月间,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胆总管结石的患者109例。经胆囊管胆道镜探查胆总管取石术68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26例;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加T管引流术15例。结果 109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中转开腹。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胆总管一期缝合术中19例发生短暂胆漏,经3~6d引流后胆漏消失。其余患者术后3~10d出院,随访6~9个月,复查无胆道残留结石发生。结论完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具有微创手术的优点,安全有效,可以替代传统的胆总管切开探查、T管引流术。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联合术中胆道镜治疗胆总管结石18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术中的应用体会和常见并发症及其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186例腹腔镜下胆道镜胆总管探查取石术患者临床资料,180例腹腔镜下完成手术,其中98例放置T管,57例Ⅰ期胆总管缝合,25例经胆囊管取石;6例术中中转开腹。结果术后胆漏2例,经引流痊愈;5例胆总管残余结石,术后行ERCP或经T管窦道胆道镜取石;平均住院时间(6.0±3.5)d。带T管的98例患者术后4周经T管胆道造影未见结石残留,胆道通畅,拔除T管。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在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具有疗效好、并发症少、安全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