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公历7月7日或8日为小暑,小署正值初伏前后,绿。村浓荫,热浪袭人,雷阵雨或暴雨较多,极易发生洪水,故民间有“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说。 相似文献
5.
6.
7.
8.
正夏至后,暑气当令,烈日当空,阳气渐长,阴气渐弱。中医认为,人体处于炎热的环境中,心气强肝气弱,体温调节、水盐代谢及循环、消化、神经、内分泌和泌尿系统都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体质虚弱者尤其是儿童和老人,稍不注意就有可能生病。传统中医学认为,面对"热"与"燥"的时节特点,需以"凉"克之,以"清"驱之。 相似文献
9.
正国外一项医学气象研究结果表明:77%的心肌梗死患者和55%其他类型冠心病患者,对气候变化、尤其是气温骤降特别敏感,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升高。那么患有冠心病的患者在冬天应该怎么运动呢?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许卓帆表示,有证据显示,每周做两三次剧烈运动,可减少得心脏疾病的危险。但由于突然做剧烈运动很危险,必须以渐进的方式实行运动计划。如散步、慢跑、骑 相似文献
10.
惊蛰与春分都是立春后的重要节气,此时段虽春意渐浓,但气温变化大,对人体易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惊蛰和春分前后,人们一定要注意养生保健,以防疾病发生。——惊蛰篇——今年3月6日为惊蛰,它是24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惊蛰的本义是指春雷初响,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从气候特点看,惊蛰后气温明显上升,是全年回升最快的节气。这时气候虽日趋暖和,但阴寒未尽,降雨量也偏多,突如其来的 相似文献
11.
起居养生的原则,《黄帝内经》谓之“起居有常”。也就是说生活作息应有一定的规律,这样才有利于身心健康。昼夜节律对人体的影响,中医学的时空观认为,昼为阳,夜为阴,阴阳消长呈周而复始的节律变化。人的作息习惯应顺应昼夜阴阳变化的规律,才有利于身心健康。这一观点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生物钟学说大体吻合。 相似文献
12.
养生之要,当以养性调神为先。中医养生学对此多有精论,强调通过主动的修德以怡神,调志以摄神,节欲以安神,静心以养神,积精以全神等多种途径,保护和增强人的精神健康,力求达到形与神高度统一的养生目的。 相似文献
13.
14.
养生是一种健康理念,一种生活方式,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工作融为一体。而非独立存在。养生方法极为丰富。可谓无时无处不在。中医药基础理论专家李其忠教授将撰写系列文章,从环境、精神、起居、房事、娱乐、运动、饮食和调养等八个方面。一一介绍。希望为读者朋友的健康长寿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5.
民间有很多朗朗上口的健康俗语,如“一日三枣,长生不老”“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冬吃萝卜夏吃姜”等。在越来越注重科学饮食、养生保健的今天,我们应该秉持科学的态度,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历练出科学的俗语加以发扬。 相似文献
16.
1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