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报告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胫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近4年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和隐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修复小腿胫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20例的手术方法和治疗效果,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 20例皮瓣全部成活;2例远端皮缘少许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5例皮瓣表皮剥脱,4例略显臃肿;经3—16个月随访所有皮瓣质软耐磨,效果满意。结论 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是修复小腿胫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具有手术操作容易、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筋膜皮瓣的解剖和临床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目的 观察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血供和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方法 用37侧成人上肢标本,对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的来源,行径,分支分布及其与头静脉的关系等进行解剖观察,并设计了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筋膜皮瓣,应用于临床修复手背疱痕切除后遗留创面。结果 前臂外侧皮神经前支与头静脉紧密伴行,其全程由4支节段性皮动脉发支营养。 相似文献
3.
带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8,自引:4,他引:8
目的: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形态学基础。方法:在32侧成人上肢标本上,观测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及其周围皮肤的供血情况。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近侧的血供为肱动脉末端和桡动脉起始部的肌皮支,起始处外径分别为1.4mm、1.1mm,穿出深筋膜前长为1.9cm、1.4cm;远侧主要为桡动脉的粗大皮支,起始处外径为0.8mm,穿出深筋膜前长0.8cm;此外,桡动脉的茎突返支及掌浅支的皮支营养其远端。其神经支在神经束间或神经旁相互吻合构成纵向(链式)血管网,并借分支与筋膜皮支所形成的皮下筋膜血管网沟通。结论:可设计带前臂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的筋膜皮瓣,顺行或逆行转位修复邻近部位的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4.
5.
四肢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4,自引:21,他引:74
目的报道四肢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用带桡神经拇背尺侧支,前臂外侧皮神经前支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及第一掌背皮神经逆行岛状筋膜瓣修复拇指、手背、手腕部软组织缺损10例;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胫前区,踝部及足背软组织缺损4例;用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腕掌部软组织缺损1例,皮瓣最大面积18cm×10cm.结果15例中10例完全成活,5例均因静脉回流障碍皮瓣远端部分坏死,但皮下组织均成活,经植皮而愈,经随访皮瓣的质地、外观及功能尚好.结论此类皮瓣动脉血供可靠,不损伤主干血管,有的具有重建感觉的条件,可顺、逆行移位,损伤较小,操作简单,有些部位可进行远位游离移植,应用得当,效果满意.但静脉回流障碍的防治、蒂的长度与皮瓣成活面积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临床应用。方法自2006年3月-2009年1月,我科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手部、腕部、虎口、肘部区域软组织缺损45例。结果本组45例伤口均一期愈合,2例术后第2d远端肿胀,呈紫红色,并有水疱,经手术探查发现蒂部旋转时过紧,经调整后3d,皮瓣颜色红润;7例术后第3d皮瓣肿胀加重,全皮瓣紫红色,伴头静脉充盈怒张,皮下结扎头静脉后,症状逐步改善。本组术后随访3~18月,皮瓣外形满意,无臃肿,皮瓣恢复部分感觉,手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修复手部、腕部、虎口、肘部区域软组织缺损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08,22(9)
目的 总结应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臂远端及腕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9月-2007年9月,收治8例前臂远端及腕部创面患者.男6例,女2例:年龄18~56岁.机器伤3例,车祸伤及烧伤各2例,其他伤1例.创面范围为4 cm×3 cm~6 cm×5 cm,均有腱性组织或骨外露.6例伤后30 min~6 h入院,2例伤后半个月入院.术中切取大小为5 cm×4cm~7 cm × 6 cm的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创面.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3例术后1 d出现皮瓣肿胀,随周围血运建立改善,皮瓣成活;1例术后7 d出现皮瓣远端边缘约1 cm条状坏死,经换药后愈合.余皮瓣及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9个月.皮瓣外形无臃肿,质地、颜色与受区相近.运动功能无障碍,保护性触觉和痛觉存在.供区感觉无明显障碍,无痛性神经瘤发生,植皮区无瘢痕形成.结论 应用前臂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前臂远端及腕部软组织缺损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蒂岛状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应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蒂岛状皮瓣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1例手背软组织缺损患者,最小缺损面积为3.0 cm×2.5 cm,最大为6.5 cm×4.0cm,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蒂岛状皮瓣修复,皮瓣切取面积为3.5 cm×3.0 cm~7.0 cm×4.0 cm.结果 术后11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2个月至2年,皮瓣质地弹性良好,手外形与功能改善满意,皮瓣浅感觉存在;前臂供区直接缝合7例,中厚植皮4例,外观满意.结论 前臂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蒂岛状皮瓣是修复手背软组织缺损的较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报道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静脉筋膜逆行皮瓣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的效果。方法对膝部及小腿上段皮肤软组织缺损的11例患者,应用逆行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静脉筋膜逆行皮瓣进行修复。皮瓣面积最大25cm×12cm,最小9cm×8cm,筋膜血管蒂长4~6cm。结果皮瓣全部成活10例,另1例因静脉瘀血致皮瓣远端1/5坏死,伤口经换药4周愈合。随访6~12个月,皮瓣质地优良,受区外观及功能改善满意。结论股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静脉筋膜逆行皮瓣设计灵活,切取方便,不牺牲主要血管,血供可靠,是修复膝部及小腿上段的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0.
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总结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临床效果.方法 对29例应用于修复手部、颜面的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进行总结.术后第7天统计皮瓣成活情况及供区皮片坏死面积,对其中获随访的22例于术后3个月观察皮瓣外观、供区并发症的种类包括皮肤浅感觉和外观,并计算其发病率.结果 29例皮瓣完全成活,其中22例获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4年.皮瓣色泽、质地良好,无臃肿.供区并发症主要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分布区域浅感觉麻木、桡神经浅支分布区域浅感觉麻木、皮片部分坏死及外观欠理想等.结论 前臂外侧皮神经-头静脉及其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操作简便,成活可靠,质地佳,可逆行转移修复手部创面或做为远位皮瓣修复颜面创面,但对供区皮肤浅感觉和外观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12.
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皮瓣的应用解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设计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对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的成人上肢标本,解剖观测下1/3段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的来源、分支及其与尺骨膜血管的关系。结果下1/3段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来自:尺动脉皮支5~9支,外径(0.7±0.3)mm,尺动脉腕上皮支外径(0.7±0.2)mm。在尺骨茎突上(6.0~16.0)cm,骨间前动脉骨皮穿支2~3支,外径(0.7±0.2)mm;骨间后动脉骨皮穿支1~3支,外径(0.6±0.2)mm。二者分布尺骨中下段骨膜及相应区域的皮肤。上述穿支发皮支、筋膜支、骨膜支、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形成皮神经干血管链和贵要静脉旁营养血管链及深、浅筋膜和骨膜血管网。结论前臂内侧皮神经-贵要静脉营养血管与骨、皮营养血管同源,其远端蒂复合瓣的旋转轴点在腕关节平面,可用于转位修复手部远处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在拇指严重缺失再造中的临床应用疗效。方法采用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对9例拇指严重缺失患者的(其中Ⅴ度6例,Ⅵ度3例)手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重建虎口,同时完成拇指再造。结果9例再造拇指及皮瓣全部成活,均获3~18个月随访,再造拇指功能及皮瓣外形良好,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2例,良4例,可2例,差1例。结论前臂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皮瓣质地良好,切取安全、简便,不需吻合血管,成活率高,利用它修复严重拇指缺失再造中的手部皮肤缺损并重建虎口.可较好地恢复拇指的外形与功能。 相似文献
14.
15.
股前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开发应用股前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提供实践依据及应用价值和适应证。方法 经6例应用股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病例的临床实践,证实该皮瓣的解剖位置和适用范围。结果 6例皮瓣均成活良好。皮肤颜色、质地接近正常,创面一期愈合。结论 股前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大腿、腹股沟区、会阴及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以拇指桡侧指动脉关节皮支为蒂岛状皮瓣修复同指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6月-2010年3月,收治10例10指拇指指腹缺损患者。男6例,女4例;年龄13~68岁,平均38岁。致伤原因:挤压伤4例,电刨伤3例,慢性感染2例,烫伤1例。末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肌腱外露4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cm×0.8cm~2.0cm×1.4cm;近节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伴骨或肌腱外露6例,皮肤软组织缺损范围为1.0cm×0.8cm~2.5cm×2.0cm。病程3h~4个月。4例末节指腹缺损采用大小为1.0cm×0.8cm~2.2cm×1.5cm的拇指桡侧指动脉指间关节皮支为蒂岛状皮瓣修复;6例近节指腹缺损采用大小为1.0cm×0.8cm~2.6cm×2.2cm的拇指桡侧指动脉掌指关节皮支为蒂岛状皮瓣修复。供区游离植皮修复。结果术后皮瓣及植皮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10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指腹外形无臃肿,颜色与患指周围皮肤相似。末次随访时皮瓣两点辨别觉为7~10mm。拇指功能根据总主动活动度(TAM)法评定,获优8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90%。结论拇指桡侧指动脉关节皮支为蒂岛状皮瓣不损伤拇指指动脉和指神经,手术操作简便,可较好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前臂远端蒂复合血管网皮瓣的血供特点及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包含深筋膜、皮神经及浅静脉的前臂远端蒂复合血管网皮瓣修复手、腕部创面26例,皮瓣面积5cm×6cm~6cm×12cm。结果本组随访3~8个月,26例皮瓣完全成活,皮瓣不臃肿、耐磨、质地优良。结论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网与真皮下及深筋膜血管网经穿动脉相互联系,构成三维、立体、轴向的血供构筑,是皮瓣存活的解剖基础,蒂部远端的主干血管穿支是皮瓣的血供来源,皮瓣操作安全,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Noaman HH 《The Journal of hand surgery》2012,37(4):832-836
Complete ring avulsion injury necessitates a difficult choice between microvascular repair and revision amputation. Microvascular repair is technically difficult and amputation may leave an unsatisfactory result. We describe an alternative method whereby a reverse radial forearm flap is wrapped around the complete degloved digit. This provides good quality cover to the whole volar, dorsum, and both sides of the finger. We performed 26 pedicle radial forearm flaps for 26 patients in the Hand and Reconstructive Microsurgery Unit, Sohag University Hospital, from 2001 to 2009. Indications included soft tissue coverage of the thumb (n = 8), ring finger (n = 11), index finger (n = 4), middle finger (n = 2), and little finger (n = 1). Finger salvage was successful in 96% of patients. There was complete loss of 1 flap and partial flap loss of a second. Finger range of motion was excellent in 18 fingers, good in 7, and fair in 1. Two donor sites were closed primarily; the rest were closed with split-thickness skin grafts. There were no reports of cold intolerance of the hand or dysesthesias in the superficial radial nerve or lateral antebrachial nerve distribution. 相似文献
20.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的解剖特点与临床应用疗效。方法 自1999年~2003年,在1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新鲜下肢标本中,解剖观测股后皮神经血供及其筋膜皮支的分布范围,并设计应用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修复胴窝、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主要来源臀下动脉和胴(股)动脉后侧穿支的升皮支,并在股后区形成网状吻合营养股后侧皮肤。本组皮瓣11例全部成活,仅1例皮瓣远端少量坏死,换药后愈合。经2—50个月随访,皮瓣无破渍,膝、髋关节功能良好。结论 股后皮神经营养血管蒂皮瓣是一种修复胭窝、髋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