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提高对颈部淋巴结结核CT诊断的认识。方法:女性15例,男性7例。CT平扫22例,增强扫描19例。结果:22例均为多个淋巴结同时受累(100%)。以中下颈及颈后三角区受累最常见,Ⅳ区 锁骨上区占86.4%,V区占63.6%。CT增强扫描分4型:1型:均匀强化;2型:薄环状强化;3型:花环状强化;4型:不均匀强化。各种增强类型可同时存在,二种及二种以上增强类型同时存在占86.4%,淋巴结融合占68.2%。结论:CT增强检查能清楚显示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的数目、部位、形态及与周围结构关系,多种增强类型同时存在反映不同时期病理改变同时存在。 相似文献
2.
马爱冬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4,(9):M004-M004
临床资料患者52例,男28例,女24例。36例单侧,16例两侧。10岁以下16例,10-20岁20例,20-30岁12例,30岁以上4例。病理证实前,32例临床诊断为淋巴结结核,4例诊断为慢性淋巴结炎,2例淋巴结恶性肿瘤,1例诊断为淋巴结转移瘤,1例诊断为神经鞘瘤。患者以颈部肿块就诊,32例结核菌素试验阳性。36例患有龋齿或扁桃 相似文献
3.
颈部病理性淋巴结的CT和MR表现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玉芬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2,25(4):228-230
描述了颈部病理性淋巴结的CT、MR扫描技术、影像特征、诊断标准及其临床意义。根据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强化特征、有无中心坏死等征象可判断其病理性质。讨论了淋巴结肿瘤结外侵犯及动脉侵犯的影像特征。指出CT和MR是目前诊断颈部淋巴结病变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徐海东 《中外医用放射技术》2000,(7):55-56
目的:阐明颈部淋巴结结核(TCL)的MRI表现。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经病理证实TCL的MRI图象,选用0.5T超导磁共振,18cm表面线圈;评价病灶的大小、类型、有害坏死,钙化、周围软组织水肿、肌肉或血管侵犯。结果:后三角区和锁骨上窝区为最常见受累区;病灶表现为分散型、部分融保型一种类型。结果:MRI显示TCL有三种类型,结合坏死灶偏中心分布、周围脂肪层水肿、直接2侵犯胸锁乳头肌等征象,对鉴别 相似文献
5.
7.
目的:探讨腹腔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诊断.方法:收集我院经CT检查.临床及病理证实的腹腔淋巴结结核40例,并对其CT检查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淋巴结结核好发区域为肠系膜、门腔间隙、肝十二指肠韧带、肝胃韧带、腹主动脉周围腰2椎体以上区域淋巴结,其强化特征为“簇状”,“分房状”强化。结论:腹腔淋巴结结核相对淋巴瘤及转移性淋巴结肿大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8.
颈部淋巴结病变CT灌注成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探讨CT灌注在区分颈部淋巴结病变中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对51例颈部淋巴结病变患者行CT灌注成像,包括淋巴瘤9例,甲状腺癌转移9例,甲状腺癌外的其他头颈鳞癌转移22例,淋巴结炎8例,结核3例。分析和比较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病变曲线和灌注参数特点。结果不同病理类型淋巴结病变CT灌注曲线(TDC)走势不同,淋巴结转移瘤以"速升速降"型为主,淋巴瘤TDC曲线低平,而慢性淋巴结炎以低平和缓升型为主。甲状腺癌转移淋巴结高灌注(PF)(127.04±65.78)ml.100g-1.min-1,淋巴瘤为低灌注(PF)(32.1±20.9)ml.100g-1.min-1,与淋巴结炎、其他头颈鳞癌转移瘤之间(P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不同病理类型的恶性淋巴结的TDC走势和灌注特点不同,利用CT灌注结合CT形态学表现可以帮助区分不同病理类型的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核的CT表现,探讨CT诊断价值及鉴别诊断。方法:对22例颈部肿块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经病理证实。其中15例为颈部淋巴结结核,女9例,男6例,年龄20~38岁。4例为颈部淋巴结转移瘤;3例为颈部淋巴瘤。结果:颈部淋巴结结核病变好发部位为颈静脉链下、中组及颈后三角淋巴结与淋巴性肿瘤有区别。根据颈部淋巴结核CT扫描的形态,密度及周围脂肪间隙的情况,可反映颈部淋巴结结核的病理改变。结论:CT在颈部淋巴结结核的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不仅可以明确病变的部位、数目、大小、形态特征及周围情况,尚可以反映其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川崎病(KD)的临床特点及诊断和治疗方法 ,以提高儿童KD诊治水平,减少急重型病例的误漏诊。方法回顾我院2012年诊治的1例KD临床资料并结合近期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该例患儿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经川崎病治疗及抗痨治疗后缓解出院,目前随访正常。结论 KD目前诊断并不困难,多有颈部淋巴结肿大,但合并颈部淋巴结结核很少见。应提高临床不典型川崎病的诊治水平,防止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颈部淋巴结结核的 C T 表现。方法:对18 例病理证实为颈部淋巴结结核病人的术前 C T 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病变 C T 表现,增强类型,及周围脂肪间隙。结果: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 C T 表现:(1 ) 密度不均多见,约72 .22 % (13/18 ) ,呈规则环状强化或环状强化伴有壁结节;(2) C T 值平扫约28 ~37 H U ,增强中心62 ~77 H U ,环壁91 H U ;(3) 多发结节融合伴周围脂肪间隙闭塞,占6 6 .67 % (12/18 ) 。结论:颈部结核性淋巴结炎 C T 表现为密度不均,环状强化及多发结节融合伴周围脂肪间隙闭塞。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颈部淋巴结结核的CT表现,并与病理对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颈部淋巴结结核23例,并将手术切除区域淋巴结的CT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结果:23例病变中,CT表现为密度大致均匀淋巴结(Ⅰ型)8例,病理表现为淋巴结内多发结核性肉芽肿结节,其中伴或不伴有微小干酪坏死。密度不均匀淋巴结(Ⅱ型)15例,其中9例为单一淋巴结内有多个低密度区,病理表现为孤立淋巴结内见多个结核性肉芽肿,中心有干酪坏死;4例CT表现为孤立或贴邻的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中央见单发较大低密度区,病理表现为淋巴结边缘为结核性肉芽肿,中央见干酪坏死区融合成片;4例为融合或可疑融合淋巴结,病理表现为多个淋巴结融合或贴邻,伴有周围组织受累,淋巴结内见结核性肉芽肿及干酪坏死。正常淋巴结结构消失、周边呈环形强化、中央见大的融合低密度区(Ⅲ型)11例,病理表现淋巴结结构消失,病变中央大片状干酪坏死,边缘见结核性肉芽肿累及周围组织。结论:CT可清晰显示颈部淋巴结结核各种特征,直接反映其病变各个阶段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3.
颈淋巴结结核的CT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提高对颈淋巴结结核的认识和CT诊断的正确性。材料和方法:经CT检查的颈淋巴结结核33例,与同期颈肿块(除颈器官肿瘤外)49例作CT对照研究,均经病理及临床证实。结果:(1)结核发病中位年龄29.2岁,明显年轻于恶性肿瘤组(556岁)。(2)结核淋巴结坏死率和包膜高度强化率均高达81.82%,结内坏死面积(≥1/2)者达7576%。(3)本文依颈淋巴结结核的CT形态分布提出分型:单纯型(Ⅰ-Ⅳ)、混合型:单纯型又可分为Ⅰ型(单个淋巴结,直径<20mm)、Ⅱ型(串珠型)、Ⅲ型(多房型)、Ⅳ型(融合呈大单房或单个直径≥20mm)。其中Ⅱ型具诊断特异性。结论:CT对颈淋巴结结核有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4.
结核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结核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及其特征。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经手术病理、生化检测或临床治疗证实的结核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结果:结核性肾炎CT表现为肾实质内局灶或多发类圆形或扇形稍低密度影,增强扫描不增强。结核性肾盂炎CT表现为肾盂及部分肾大盏变形、充盈缺损及积水征。结论:肾脏CT平扫并增强扫描是诊断结核性肾盂肾炎的重要手段,正确认识结核性肾盂肾炎的CT表现及其影像特征可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5.
Although 18F-fluorodeoxyglucose (18F-FDG)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 (PET) is a sensitive modality for detecting a malignant lesion, increased 18F-FDG uptake is also seen in infected or inflammatory processes. Here, we report the case of a breast cancer patient with concomitant tuberculous axillary lymphadenitis that showed increased 18F-FDG uptake. A 39-year-old woman underwent preoperative 18F-FDG PET/computed tomography (CT) as a part of the work-up for right breast cancer. 18F-FDG PET/CT images showed a malignant lesion in the right breast with moderate 18F-FDG uptake, and multiple enlarged right axillary lymph nodes with intense 18F-FDG uptake. Subsequently, the patient underwent right mastectomy and right 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 Histo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confirmed breast cancer and tuberculous lymphadenitis, and the patient was treated concomitantly with anti-tuberculous therapy.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的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例经病理证实的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和CT表现,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变部位:胸部7例,腹膜后3例,肠系膜2例,颈部1例.临床分型:局灶型10例,多中心型3例.病理分型:透明血管型11例,浆细胞型2例.CT表现:CT平扫示病灶均为等密度,2例伴有钙化;增强扫描示透明血管型病灶均有明显持续强化,浆细胞型病灶呈轻度~中度强化.结论:Castleman病的CT表现与病理类型密切相关,透明血管型病变的CT表现具有特征性. 相似文献
17.
儿童颅内结核CT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儿童颅内结核的CT表现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材料和方法:对20例儿童颅内结核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单纯性结核性脑膜炎16例,结核性脑膜炎合并结核瘤2例,结核性脑脓肿2例。结论:儿童颅内结核的CT表现有一定特点,对临床疑有颅内结核的患儿,CT检查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告37例颈椎间盘突出。CT图像上的直接征象为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入的软组织块影。间接征象是硬膜外脂肪、硬膜囊,蛛网膜下腔、脊髓和神经根鞘袖受压改变。椎间盘突出厚度与椎管矢状径之比称之为椎管狭窄率。脊髓受压程度与该率大小有关,当该率为19%左右时,没有或仅有下肢轻微不适;32%左右时,可有下肢无力、步行不便;48%左右时,步行困难或卧床不起。11mm可作为国人颈椎管矢状径的正常下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