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郑稼  金毅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22):1718-1720,1729
术后感染是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由于技术上的进步,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降为0.5%-1%,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率降为1%-2%。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是一个灾难性的并发症,不仅患者要承担巨大的肉体上的痛苦和高额的医疗费用,对于骨科医师的技术也是一个挑战。本文就近几年关于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及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原因。方法本组24例30膝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一期单膝置换18例,双膝同时置换6例,均采用后方稳定性假体。结果本组随访1~4年,平均2年。应用HSS膝关节评分系统进行分析,优24膝,良3膝,可2膝,差1膝,优良率90%。并发症:腓总神经损伤2例,人工膝关节脱位1例,有1膝差25°不能完全伸直。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关节骨关节炎的有效方法,正确进行人工膝关节置换的手术操作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的保证。  相似文献   

3.
目前,全世界每年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约1000000例、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约250000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假体周围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 总结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原因及治疗体会。方法 对1996年5月至2003年5月4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在病原学、临床表现、治疗及再次翻修手术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经抗感染、清创及二期再置换等处理,3例治愈,1例感染无法控制而截肢。结论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可行单纯清创,抗感染治疗或清创后一期或二期再置换术等治疗,再置换以二期置换效果为好。  相似文献   

5.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1):1952-1954
[目的]调查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内科并发症的特点和危险因素,为人工关节置换术的围手术期管理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1日~12月31日期间行初次人工髋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麻醉、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情况,分析术后并发症的特点和危险因素。[结果]共有1 050例患者行1 188个初次人工髋或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9.9±11.9)岁,70.1%的患者为女性。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严重内科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8%,包括心梗(0.1%)、心绞痛(1.9%)、心律失常(1.2%)、心衰(0.4%)、脑梗(0.6%)、肺栓塞(0.2%)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0.4%)。90%的严重内科并发症发生于术后4 d内。年龄≥70岁(OR:2.49,95%CI:1.17~5.29)和ASAⅢ级(OR:15.97,95%CI:2.66~95.79)是严重内科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会出现严重的内科并发症。要重视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尤其是高龄和高ASA分级的患者。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住院日不宜过短。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护理干预对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82例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6个月后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百分百评分系统(HSS)、膝关节活动度(ROM)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半年复查,干预组HSS评分、ROM评分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术后早期康复干预能有效促进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功能恢复,增加膝关节活动度,防止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股骨远端旋转力线定位标志的研究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国内外股骨远端旋转力线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若假体旋转力线对位不良将导致诸如髌骨脱位、弹响、磨损、髌前疼痛等多种髌股关节并发症。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方法较多,常用方法包括股骨上髁轴线、前后轴线、股骨后髁线、屈曲间隙平衡技术、计算机导航技术等。正确选择旋转力线,对减少术后并发症和降低假体翻修率均至关重要。目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中选择合适的参照轴以保证股骨假体旋转力线对位的准确性仍有争议。结论股骨假体旋转力线是影响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预后极其重要的环节。确定股骨假体旋转力线的方法有待进一步改进。  相似文献   

8.
感染是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一种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老龄化趋势以及假体在体内留存时间增长所带来的持续性感染风险,未来TKA术后感染的发病率还将有所上升。本文就近年来国际上关于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一些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改良小切口在全髋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工关节置换理念的更新和完善,人工关节材料、工艺的改进和提高,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有了很大的发展。为克服原有术式切口长、创伤大、并发症多、术后瘢痕影响外观的缺点,笔者对传统的手术切口进行了改良并将其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应用15例15髋,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护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院开展全膝关节置换术已多年 ,从 1998~ 2 0 0 0年 12月对 36例手术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康复护理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36例 ,男 4例 ,女 32例 ,年龄为 42~ 72岁 ,平均 6 0岁。手术采用膝正中切口 ,即髌上缘以上 7.5cm处至胫骨结节内侧作膝关节前正中皮肤切开。主要病因 :类风湿性关节炎 2 9例 ,骨性关节炎 5例 ,创伤性关节炎 2例。出院后随访 1年 ,效果满意。假体位置及膝关节功能良好。2 术后康复护理积极防治术后并发症 ,人工关节置换术是人体较大的重建手术 ,术后易发生多种并发症。2 .1 出血 人工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伸直型僵直膝关节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27膝)伸直型僵直膝关节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其中骨性强直4例(6膝),均采用膝前正中切口和髌内侧弧形切开关节囊,其中股中间肌V~Y成形术13例(24膝),胫骨结节截骨再固定3例(3膝).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40(4~60)个月.膝关节HSS评分由术前平均16.3(10~26)分提高到术后81(79~95)分.膝关节活动范围由术前平均14.40(0~30°)提高到术后89.4°(70~110°).结论 对于伸直型僵直膝关节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以明显增加腺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3年3月-2005年12月对11例严重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13个月,按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系统(H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所有患者没有一例行翻修手术,X线显示所有置换假体植入位置满意,没有假体松动、移位现象出现.11个膝关节的术后情况比较满意.HSS评分平均指数从术前的41分提高到术后的90分.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可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保存关节功能,改善疼痛的一种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康复护理体会。方法随机将6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早期康复护理。结果康复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第3天和1周的VAS评分,以及住院期间DVT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8~12个月。康复组术后1个月及6个月时的HSS评分和Barthel指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手术后的患者开展早期康复护理,能有效缓解疼痛程度、降低术后并发症风险,促进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能力恢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术中如何选择合适的假体及手术中影响疗效的主要因素。方法:回顾分析了26例病人的30膝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平均年龄59.5岁,平均随访时间10个月。结果:术前平均评分39分,随访后平均评分85分,优良率95.0%。术后疼痛减轻,关节活动功能和活动度都有明显的改善。结论:若人工全膝节节置换术中切除后交叉韧带,选用后稳定性假体,术后患者伸屈功能改善程度优于保留后交叉韧带术式,且手术简单,并发症少。术中的软组织力学平衡也是影响手术疗效的重要因素,膝关节周围组织应松解充分,否则将引起关节不稳或活动受限。围手术期采用抗凝治疗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及术后鼓励病员进行康复训练也是影响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预防切口愈合不良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真正进入临床阶段,是在1970年以后[1],多年业,技术不断改进,人工关节的使用寿命逐渐延长,TKA 10~15年的使用寿命为85%~90%[2].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的异位骨化常见于髋关节,其发生率可高达53%[1].但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异位骨化国内则鲜见文献报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近膝部骨巨细胞瘤的效果。方法:对10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结果: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骨巨细胞10例,随访1-3年,平均1年4个月,无1例复发,无感染、松动和断裂现象。应用HSS膝关节评分进行分析,优8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结论:近膝关节部骨巨细胞瘤采用瘤段截除,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方法,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对56例病人在术前注重心理及常规护理;术后预防并发症.结果:56例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有效减少并发症,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20例接受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手术配合资料进行回顾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1例因术中护理不当所引起的并发症。结论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的老年骨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一种疗效十分确切的手术,而医护间良好的手术配合是保证全膝关节置换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应用人工关节置换方法重建关节功能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自从John Charnley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和Gunston研究多中心全膝关节假体以来,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较快发展,取得了肯定的疗效。John Charnley为人工关节置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其主要贡献是确立了关节假体设计中的低摩擦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