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血同型半胱氨酸(HCY)、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之间的关系,为脑梗死的防治提供循证医学的依据.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8月~2009年3月脑梗死住院病人60例,检测其HCY、颈动脉内中膜厚度、颈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程度.结果 HCY、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结论 血同型半胱氨酸升高、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发生脑梗死的可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生、复发以及梗死部位的关系。方法 :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 13 0例脑梗死组和 90例非脑梗死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情况。结果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多灶性脑梗死有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高于单灶性脑梗死 ;复发性脑梗死中有颈动脉斑块形成高于首发性脑梗死 ;有一过性缺血 (TIA)发作的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狭窄率明显高于无 TIA发作患者 ,以上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均 <0 .0 5 )。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是引起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复发性脑梗死的重要病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评价颈动脉粥样硬化在脑梗死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选取106例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并选取正常对照组66例行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脑梗死患者组颈动脉彩超异常率为81.1%,与正常对照组(42.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尤其颈动脉严重狭窄伴软斑块形成是卒中高危状态,应早诊断、早干预。  相似文献   

4.
田军 《中国现代医生》2012,(28):11-11,1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脑梗死患者及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膜厚度(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224例脑梗死患者中检出颈动脉硬化196例(87.5%);60例非脑梗死患者中检出颈动脉硬化10例(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188,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密切关系。彩色多普勒超声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简捷的方法,对脑梗死预警和防治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110例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分析颈动脉硬化与复发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收集110例脑梗死患者,分为复发组60例,首发组50例,分别以超声多普勒探测双侧颈动脉,观察各组间颈动脉硬化发生率及斑块发生率及斑块性质的情况。结果:复发组颈动脉硬化检出率88.3%,首发组70.0%,二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复发组斑块检出率75.0%,首发组32.0%,二组间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复发组斑块中软斑占77.8%,首发组软斑占31.2%,二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脑梗死复发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及斑块性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6.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测的临床价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75例经CT、MRI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超声作相关分析,并将其分为非梗死侧组与梗死侧组,对两组的超声病理改变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81.3%,以多发斑块为主,颈动脉超声病理改变与梗死部位不一定有关,但软斑与梗死的发生及其部位、病情、预后有相关性。结果表明,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关系密切,软斑能预示病情及预后,颈动脉超声对脑梗死是一种重要、无创而又实用的检验手段。  相似文献   

7.
颜文飞 《当代医学》2013,(10):112-113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与血脂代谢异常的相关性。方法选择云南省老年病医院脑梗死160例(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组123例,动脉粥样硬化无斑块组37例)与150名健康对照组,检测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结果对照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为18.00%,脑梗死组颈动脉斑块检出率76.88%,脑梗死组显著高于对照组;脑梗死组患者血清与对照组相比,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脂蛋白(a)[Lp(a)]浓度显著高。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明显降低。斑块组与无斑块组相比,血清TG、LDL-C、Lp(a)浓度显著增高。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血清TG、TC、LDL-C、Lp(a)水平增高是脑梗死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颈动脉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对40例临床确诊的脑梗死患者的颈动脉行彩色多普勒检查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率明显较高.结论 颈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脑梗死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对脑梗死以及无症状期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监测和检出,以及早期采取有效预防和治疗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水平与颈动脉超声用于监测急性脑梗死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120例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的健康人群12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两组血清OX-LDL水平,采用双通道双深度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仪对两组人员颈总动脉和颈外动脉及颈内动脉形态和数量及回声特性、大小进行观察,并加以分析。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早期血清OX-LDL水平越高,其稳定性斑块及无斑块者越少,同时不稳定性斑块患者越多。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血清OX-LDL水平越高,其发生中、重度狭窄率就会越高。结论 :临床联合血清OX-LDL水平与颈动脉超声检测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患者病情变化监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类型与缺血性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及斑块形态学类型的关系。方法对226例脑梗死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以超声检测颈动脉。分型:硬斑、软斑、混合斑。结果204例病人颈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并且斑块以低回声软斑为主,所以软斑是脑梗死的主要栓子来源。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检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程度,并可分型,为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性质、程度及其与冠心病和脑梗死的关系。方法140例患者,分为冠心病组、脑梗死组和对照组。各组均行双侧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动脉多发斑块检出率以及粥样斑块的严重程度高于对照组和冠心病组(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和脑梗死均密切相关,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更高。对中年以上人群,尤其是有多种危险因素者,常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为早期发现和筛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患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脑梗死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以本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间收治的脑梗死合并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15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使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使用脑心通胶囊,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体内脂类代谢情况、粥样硬化情况和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结果:观察组总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低于对照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斑块面积和Hey含量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方案可以提高脑梗死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脑梗死复发危险和粥样硬化程度。  相似文献   

13.
肱动脉内-中膜厚度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肱动脉内-中膜厚度(IMT)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关系.方法:接受冠脉造影检查的患者共149名.冠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114名患者为冠心病组,冠脉造影正常除外冠心病的患者共35名为对照组.用高分辨率超声检测所有患者右侧肱动脉内径、IMT并计算半径与IMT的比值(R/IMT)并进行两组患者间的比较;分析影响肱动脉IMT的危险因素.结果:肱动脉IMT(r=0.301,P=0.000)和R/IMT(r=-0.268,P=0.001)与年龄增长显著相关;冠心病组患者肱动脉IMT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P=0.066);肱动脉内径及肱动脉IMT与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相关(r分别为0.181和0.230,P=0.038和0.008);多元回归分析显示肱动脉IMT独立危险因素为年龄和空腹血糖.结论:肱动脉IMT与年龄呈正性直线相关,肱动脉IMT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风痰火亢型、风火上扰型、痰热腑实型、风痰瘀阻型、痰湿蒙神型、气虚血瘀型、阴虚风动型,分别对不同证型的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0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颈动脉粥样硬化有73例,占总数的81.3%;脑梗死急性期患者中风火上扰型、痰湿蒙神型、痰热腑实型及风痰火亢型颈动脉粥样硬化检出率较其他型显著升高(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急性期有很强的相关性,颈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脑梗死急性期不同证型的内在因素之一,可能与中医的火邪、痰邪有关。  相似文献   

15.
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超声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情况及其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采用美国CE.Logiq-7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行颈动脉超声检测,并对其有无动脉粥样斑块及狭窄进行评估和分析。结果:87例患者(72.5%)检出颈动脉粥佯硬化斑块,颈动脉重度狭窄发生率为4.17%。高危因素有高血压(70.8%)、高脂血症(45.8%)、糖尿病(33.3%)。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超声检查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意义。急性脑梗死患者普遍有颈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后者足急性脑梗死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动脉(CA)、股动脉(FA)、股浅动脉(SFA)、胭动脉(PA)内-中膜厚度(IMT)与冠状动脉硬化的相关性。方法:选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疾病(CAD)的患者36例,选冠状动脉照造证实无冠状动脉狭窄的患者20例为对照组,采用二维超声检测颈、股、股浅月、国动脉IMT。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积分采用Sutton法,并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IMT,斑块积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斑块指数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结论:冠心病合并脑梗塞患者颈、股、股浅、月国动脉粥样硬化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相平行。  相似文献   

17.
姬冬辉 《中外医疗》2016,(19):196-198
目的:观察评价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的诊断作用与意义。方法该研究方便选取该院住院部在2015年2月—2016年1月期间心血管内科疑似的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0例。分别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以及颈部血管超声检查。以头颅CT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比检验结果。结果应用颈动脉血管超声检查脑梗死病变的灵敏度为97.62%(41/42),特异度为87.50%(7/8);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脑梗死病变的灵敏度为93.02%(40/43),特异度为74.13%(5/7);两种检查方法下对脑梗死的诊断结果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部血管超声检查对脑梗死诊断有确切价值,可有效掌握检查对象病变血管血流动力学以及斑块形成情况,对脑梗死发病因素判断有参考意义,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隗冬梅 《中国病案》2010,11(12):26-26,24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直径的比值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超声测量317例脑梗死患者的双侧颈总动脉(CCA)内中膜厚度(IMT)和直径(D),求得比值(r),分别与双侧颈内动脉峰值流速(Vmax)、最小流速(Vmin)和阻力指数(RI)进行比较。结果双侧IMT对Vmax、Vmin和RI有一定的影响(P〈0.05)。r与远端血管血流Vmax、Vmin呈正相关。结论监测脑梗死患者的IMT和r可以了解远段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  相似文献   

19.
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海霞 《黑龙江医学》2009,33(3):178-180
目的通过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超声检测,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应用二维和多普勒超声技术分别检测38例脑梗死患者和32例非脑梗死患者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ntima-media thickness,IMT)、血管内径、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及血流速度,观察斑块的有无及形成情况。结果38例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斑块发生率为80%,对照组中有斑块形成者检出率21%。两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与脑梗死的发病关系;高分辨率彩超诊断技术能早期发现颈动脉粥样硬化,对有效预防脑梗死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刘颖 《中外医疗》2016,(16):57-58
目的:研究分析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与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的临床特点。方法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2月—2016年2月间收治的6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同期选取60例穿支动脉疾病型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合并冠心病﹑脂代谢异常率分别为33.33%﹑55.00%,依次高于对照组的8.33%﹑23.33%;而对照组合并糖尿病率为48.33%,高于观察组的3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梗死的发病因素与饮酒﹑吸烟,合并冠心病﹑脂代谢异常等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