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检测胃癌细胞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 lymphoma invasion and metastasis inducing factor1,Tiaml)的表达及其与肿瘤侵袭、移行能力的关系,同时观察胃癌细胞在形态学方面的变化。方法采用层黏连蛋白黏附法,由胃癌MKN-45细胞株(M0)中筛选获得高(MH)、低(ML)黏附亚株。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iaml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以Boyden小室法测定M0、ML、MH细胞的体外侵袭、移行能力,并分析其与Tiaml表达间的关系,同时采用苏木精-伊红及细胞骨架蛋白染色、扫描电镜技术观察胃癌细胞形态。结果MH细胞的体外侵袭、移行能力及Tiaml表达均强于M0、ML细胞(P〈0.05),且Tiaml表达与胃癌细胞体外侵袭、移行能力呈正相关(r=0.997和1.000);同时与M0、ML相比,MH胞体伸展,表面突起增多,片状伪足宽厚,丝状伪足细长而密集,异型性明显,且细胞骨架结构较紊乱,斑点状肌动蛋白小体增多。但M0、ML细胞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iaml表达水平升高可能促进胃癌细胞侵袭、移行。这或许是通过调整胃癌细胞骨架结构重组,增强其变形、游走能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 1)反义寡核苷酸(ASODN)转染对胃癌细胞形态及体外侵袭、移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层黏连蛋白黏附法,由胃癌MKN-45细胞株(M0)中筛选获得高侵袭转移亚株(MH)。以脂质体介导将Tiam 1 ASODN转染至MH细胞中,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流式细胞技术分别检测Tiam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细胞骨架蛋白染色、扫描电镜技术及Boyden小室法分别观察转染与未转染MH细胞在形态学及体外侵袭、移行能力方面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应用0.43μmol/L Tiam 1 ASODN转染可特异性抑制胃癌MH细胞中Tiam 1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1)。Tiam 1 ASODN转染MH细胞较未转染MH细胞的体外侵袭、移行能力显著下降(P〈0.05或P〈0.01),同时转染MH细胞较未转染MH细胞膜表面突起及伪足变稀疏或缩短、细胞骨架结构紊乱程度降低、斑点状肌动蛋白小体减少。结论特异性ASODN转染可有效抑制Tiam 1在胃癌细胞中的表达并削弱其体外侵袭、移行能力,这可能是通过调整胃癌细胞骨架结构重组、降低其变形、游走能力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3.
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是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细胞骨架调节因子。我们采用反义技术抑制胃癌高侵袭转移细胞株中Tiam 1的表达,并观察对其体外黏附和侵袭、移行能力的影响。[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摘要:目的 检测胃癌细胞中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 1(Tiam 1)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细胞离体、在体侵袭转移能力的关系。方法 采用层粘连蛋白黏附法,由胃癌MKN 45细胞株(M0)中筛选获得高(MH)、低(ML)黏附亚株。应用RT PCR和定量细胞ELISA技术分别检测Tiam 1 mRNA与蛋白在M0,ML,MH细胞中的表达;应用Boyden小室法测定M0,ML,MH细胞的离体侵袭移行能力,并分析其与Tiam 1表达的关系。应用裸鼠接种法观察M0,ML,MH细胞的在体成瘤及转移能力。结果 MH细胞中Tiam 1 mRNA(RV=0.855±0.051)与蛋白的表达(RD=1.262±0.165)以及其离体侵袭转移能力(24.33±8.02,52.00±14.53)、在体裸鼠肺转移率(4/5=80%)均较M0细胞(RV=0.759±0.047,RD=0.911±0.104,11.67±3.79,26.00±9.54,2/5=40%),ML细胞(RV=0.743±0.039,RD=0.892±0.101,9.67±3.06,23.67±8.50,1/5=20%)为强,统计学差异显著(P< 0.05),但在M0,ML细胞间无统计学差异(P> 0.05);Tiam 1表达水平与胃癌细胞的侵袭转移能力呈完全及高度正相关(P< 0.05)。结论 Tiam 1表达水平升高有可能促进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增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透明细胞癌组织中T细胞淋巴瘤侵袭和转移诱导蛋白l( T-lymphomainvasion and metastasis 1,Tiam1)的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选取原发性肾透明细胞癌组织标本107例.男78例,女29例.年龄32~87岁,平均59岁.肿瘤大小按手术切除标本测量.肿瘤最大径1.4~7.6 cm,平均4.5 cm.≤2.5 cm者23例,2.6 ~5.0 cm者65例,>5.0 cm者19例.有淋巴结转移者46例,有血管浸润者32例.Fuhrman分级:Ⅰ级22例,Ⅱ级41例,Ⅲ级27例,Ⅳ级17例.2002 AJCC TNM分期:T129例,T244例,T3 16例,T4 18例.20例正常肾组织标本作为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标本中Tiam1蛋白表达,结合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分析.随访5~8年,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差异采用Log-rank检验. 结果 20例正常肾组织中Tiam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15.0% (3/20),肿瘤组织中Tiam1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3.8% (79/10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Ⅰ~Ⅱ级与Ⅲ~Ⅳ级肾癌组织中Tiam1蛋白高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7.6%( 30/63)、72.7%( 32/44),T1~T2期与T3 ~T4期肾癌组织分别为49.3%(36/73)、76.5% (26/34),无淋巴结转移组与有淋巴结转移组分别为47.5% (29/61)、71.7% (33/46),无血管浸润组与有血管浸润组分别为48.0%(36/75)、81.3%(26/32),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Tiam1蛋白高表达组与低表达组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分别为46.8%(29/62)、84.4%( 38/4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肾癌组织中Tiam1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组织,Tiam1蛋白高表达与肾癌的分期、分级、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有关,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无相关性.检测Tiam1蛋白有助于肾癌的诊断及预后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对鼻咽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咽喉头颈外科收集的102例鼻咽癌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分析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中Tiam1 mRNA表达。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NP69、H...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miR-214对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应用miRanda,TarBase v.5c靶基因预测网站分析miR-214与PTEN mRNA的可能结合位点,分别将miR-214模拟物(mimics),拮抗物(inhibitors)和无关序列转染到SGC7901细胞株,以空白转染组为阴性对照,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比较各组细胞PTEN蛋白的表达,用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各组细胞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Western blot结果显示,miR-214 mimics转染组的SGC7901细胞中PTEN蛋白表达较其余各组显著降低(均P<0.05),Transwell侵袭小室检测结果表明,miR-214 mimics转染组的细胞侵袭细胞数明显多于其余各组(均P<0.05)。结论:miR-214能促进胃癌细胞侵袭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TEN的表达有关。摘要  相似文献   

8.
肿瘤的形成和演变依赖于机体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的供给,但肿瘤异常增殖和过度生长使瘤内出现严重缺氧,此时肿瘤细胞便通过调节自身代谢克服机体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不足,保证存活、快速生长和转移。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近年来发现的广泛表达于人和哺乳动物细胞内的一种调控缺氧应答的转录因子,与肿瘤细胞去分化、增殖、凋亡、新生血管生成、侵袭和转移、放化疗耐受等密切相关[1-3]。大量的研究显示其在良性肿瘤中表达较低,恶性肿瘤中表达升高,而转移性肿瘤中的表达则更高,提示HIF-1α在肿瘤侵袭与转移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并且是导致不良预后的主要原因。目前,HIF-1α关于肿瘤侵袭和转移中的作用及机制成了研究的热点,而对其阻断的研究可能使诊治上取得突破。现对HIF-1α关于肿瘤侵袭和转移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Tiam1和Rac1表达与胃癌病理生物学行为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 1 (Tiam1 )和Ras相关的C3肉毒素底物 1 (Rac1 )表达与胃癌侵袭、转移间的关系。方法 应用链酶亲和素 -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 (SABC)免疫组化法检测 6 0例胃癌及癌旁胃黏膜组织中Tiam1和Rac1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胃癌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 1 )Tiam1蛋白在癌旁胃黏膜组织中染色均为阴性,在胃癌组织中 7 8. 3 3%染色呈阳性 (P< 0. 0 1 ); ( 2 )Rac1蛋白染色阳性率在胃癌组织中 ( 7 1. 6 7% )显著高于癌旁胃黏膜组织( 1 8. 3 3% ) (P< 0. 0 1 ); ( 3 )随胃癌组织分化程度的降低、浸润深度的增加、TNM分期的升高及淋巴结转移的发生,Tiam1和Rac1蛋白的染色阳性率皆升高 (P < 0. 0 5 )。但两者的表达水平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癌变原发部位及癌灶大小无关 (P > 0. 0 5 ); ( 4 )Tiam1阳性胃癌组织中的Rac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Tiam1阴性者 (P< 0. 0 1 )。结论  ( 1 )Tiam1和Rac1的表达与胃癌浸润、转移密切相关; ( 2 )在胃癌组织中,Tiam1和Rac1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 ( 3 )对Tiam1和Rac1的联合检测有助于预测胃癌的病理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不同压强持续性CO2气腹环境对胃癌细胞黏附与侵袭转移的影响.方法 建立体外CO2气腹模型,选用3种不同分化程度的胃癌细胞株MKN-45(低分化腺癌细胞)、SGC-7901(中分化腺癌细胞)和MKN-28(高分化腺痛细胞),分别在9 mm Hg、15 mm Hg以及常规条件下(0 mm Hg,对照组)作用2 h和4 h后,用RT-PCR法、CytoMatrixTM细胞黏附试剂盒和ECMatrixTM细胞侵袭试剂盒检测黏附分子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1,ICAM-1)以及侵袭分子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A,VEGF-A)的表达.将胃癌细胞注入裸鼠腹腔(2×106个细胞/只),每组10只.4周后每组取5只处死,记录腹腔成瘤情况,观察其余裸鼠的生存时间.结果 RT-PCR结果显示3种胃癌细胞株经CO2处理后,随着时程的延长及压强的升高,E-cadherin表达有下降的趋势(MKN-45:2.26→2.19、SGC-7901:2.16→2.09、MKN-28:2.06→1.99),而ICAM-1(MKN-45:2.20→2.28、SGC-7901:2.10→2.18、MKN-28:2.00→2.08)、MMP-2(MKN-45:2.05→2.13、SGC-7901:1.95→2.03、MKN-28:1.85→1.93)和VEGF-A(MKN-45:2.10→2.16、SGC-7901:2.00→2.06、MKN-28:1.90→1.96)则有升高的趋势,但是各实验组之间比较或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黏附侵袭实验也得出类似的结果.裸鼠模型显示3种胃癌细胞株在不同CO2气腹环境及对照条件下,腹腔成瘤个数随着时程的延长及压强的升高而增加(MKN-45:22→23、SGC-7901:20→22、MKN-28:21→22),存活天数则减少(MKN-45:23→21、SGC-7901:22→21、MKN-28:22→21),但各组的腹腔成瘤个数和存活时间之间相比差异均尤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不高于15 mm Hg 压强以及不超过4 h的情况下,不同压强与时程的CO2对3种胃癌细胞株的黏附和侵袭能力并无显著影响,且不增加肿瘤的转移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对胃腺癌SGC-790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方法人胃腺癌SGC-7901细胞接种于培养板培养24h,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312.5μg/ml组(D1组)、右美托咪定625μg/ml组(D2组)、右美托咪定1 250μg/ml组(D3组)和右美托咪定2 500μg/ml组(D4组)。分别用不同浓度右美托咪定处理胃癌SGC-7901细胞48h后,采用CCK-8法、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结果与C组比较,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迁移能力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D1、D2、D3和D4组SGC-7901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高于C组(P0.05或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右美托咪定可促进人胃癌细胞SGC-7901侵袭和迁移,对其增殖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X染色体失活特异转录物(XIST)对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来自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的胃癌患者42例,采用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XIST在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中表达,分析XIST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淋巴瘤侵袭转移诱导因子1(Tiam1)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0例胃癌组织及其相应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进行检测。结果①Tiam1蛋白在正常胃黏膜组织中为阴性染色,但在胃癌组织中则呈阳性染色(47/60,78·33%),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胃癌组织中PCNA蛋白标记指数(PCNALI)(57·49±14·82)显著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PCNALI(20·74±6·13)(P<0·05);③Tiam1、PCNA蛋白表达均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浸润深度、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5),但与胃癌患者的性别、年龄及癌灶原发部位、大小无关(P>0·05);④Tiam1阳性表达胃癌组织中的PCNALI值显著高于Tiam1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Tiam1和PCNA表达上调均与胃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对其进行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胃癌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观察环状RNA(circRNA) cRAPGEF5对胃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转移的影响。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手术切除的143例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转录组织化学测序和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分析cRAPGEF5表达水平;根据过表达的circRNA的类...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切除修复交叉互补基因1(ERCC 1)在前列腺癌(PCa)PC-3细胞和前列腺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小干扰核糖核酸(siRNA)ERCC 1在转染PC-3细胞后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试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免疫组化(IHC)检测80例PCa组织及30例前列腺增生(BPH)组织中ERCC 1蛋白的表达水平,分析ERCC 1与PCa临床病理特征及其预后关系。结果 siRNA ERCC 1质粒转染PC-3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证实ERCC 1表达水平明显减低。Transwell试验结果显示siRNA干扰表达ERCC 1后PC-3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HC结果提示ERCC 1在PCa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71.3%(57/80),高表达率为23.8%(19/80,IRS≥6);在BPH样本中阳性表达率为10%(3/30),均为低表达(IRS<6)。ERCC 1表达与PCa患者术前PSA值,Gleason评分,病理分期(pT),淋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癌胚抗原相关黏附分子6(carcinoembryonic antigen-related cell adhesion molecule 6,CEACAM6)在胃癌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51例胃癌组织及其对应癌旁非肿瘤组织CEACAM6的mRNA表达,分析其与临床参数之间的关系;CEACAM6 siRNA转染细胞株SNU-16、MKN-28,下调其CEACAM6表达,采用transwell小室和Matrigel胶等方法检测下调CEACAM6表达后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结果:58.8%(30/51)胃癌病例的肿瘤组织CEACAM6表达高于对应的癌旁非肿瘤组织,癌旁非肿瘤组织CEACAM6基因相对表达量中位数7.04低于肿瘤组织表达量中位数19.10(P=0.021),肿瘤浸润越深,其CEACAM6表达水平越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MKN-28、SNU-16两株细胞株通过siRNA干扰技术下调CEACAM6表达后,迁移和侵袭能力分别下降57.11%、85.54%和52.08%、90.77%。结论:在半数以上胃癌病人中,肿瘤组织中CEACAM6表达高于其对应癌旁组织,肿瘤组织中CEACAM6表达与浸润深度呈正相关,下调CEACAM6表达后能明显抑制胃癌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提示其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促癌基因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