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 探讨NUD发病机理、诱发因素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120例NUD病人按国际分型标准分型,了解其发病诱因、内镜检查和HP感染情况。并随机分为3组,西药组30例,中药组45例,中西药结合治疗组45例,分别采用西药、中药和中西药结合治疗。结果 饮食不节,精神因素可引起NUD发作或加重;内镜检查NUD患者92.5%有慢性胃炎,45.8%有十二指肠炎;HP检出率为75.8%。中药或中西药结合治疗NUD临床症状消失率分别达93.3%和88.9%。结论 NUD以运动障碍样型最多,其发病因素可能与饮食、精神、HP有密切关系,治疗以中药及中西药结合治疗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在传统中药方剂的基础上,加入药敏试验筛选的对幽门螺杆菌(HP)有效的中药,组成“灭HP煎剂”,用此煎剂和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HP感染胃炎模型进行4周治疗,各组HP的清除率和根除率分别为:“灭HP煎剂”组为87.7%和75.0%;二联(丽珠得乐+痢特灵)组为87.5%和75.0%;三联组(丽珠得乐+甲硝唑+羟氨苄青霉素)为100%和87.5%;中西药联合组(三联+“灭HP煎剂”)清除率和根治率均为100%。各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或P<0.05)。“灭HP煎剂”组活动性炎症消失率7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含有本煎剂的治疗组大鼠胃粘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恢复正常,表明“灭HP煎剂”及中西药联合治疗,既有较好的杀灭HP的作用,又有消除活动性炎症和恢复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分期论治的综合治疗方案防治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探索痛风性关节炎更安全、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将166例痛风患者随机分成3组:中药组58例、西药组56例和中西药组52例,连续观察12周。急性期中药组予虎杖痛风颗粒、金黄膏。西药组予双氯芬酸钠双释放肠溶胶囊;间歇期中药组予茵连痛风颗粒,西药组予苯溴马隆片或别嘌呤醇片;中西药组予中药组和西药组药物。观察整个治疗期间临床症状积分、血尿酸、显效时间、复发率、愈显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在急性期,3组愈显率和显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临床症状积分和血尿酸水平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间歇期,西药组、中西药组血尿酸水平明显降低,而中药组血尿酸水平虽有下降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药组复发率为12.07%,西药组为26.79%,中西药组为9.62%;中药组复发时平均症状积分为(10.00±3.61)分,西药组为(12.38±1.85)分,中西药组为(10.75±1.89)分。3组复发率和复发时的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西药组为21.43%,中西药组为15.38%,3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综合防治方案既能安全、有效地控制痛风性关节炎急性期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又能有效地控制间歇期血尿酸水平,预防急性发作,减轻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Valle  P.  C.  Breckan  R.  K.  Amin  A.  徐瑞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2006,2(6):62-62
目的:为了更好地预测消化不良患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阳性率,该研究对内镜检查前的临床评价体系进行检验,并评估其有效性。材料与方法:选取需要进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的消化不良患341例,进行前瞻性单盲研究。所有患在内镜检查前都要进行标准化临床评价,包括:①症状问卷调查;②血清学试验检测HP抗体;③血红蛋白测定。根据评价结果,患被分至3个风险率不同的组别,然后比较各组内镜检查的阳性率。A组患有已知的疾病危险因素,需要作更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B组和C组则没有已知的疾病危险因素。 组患主要症状为胃灼热和反胃,而B组患没有此症状。结果:A、B、C三组内镜检查阳性率分别为20.1%、2.4%、1.6%(其中A组与B组,A组与C组之间均有显性差异;P〈0.01)。89%的内镜检查阳性患为A组成员,占全部患的45%。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HP感染与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发病关系和胶态次枸橼酸铋在NUD治疗中的作用。在NUD218例中,检查131例HP,阳性者55例占42%;在89例胃窦部慢性浅表性炎症中。轻度炎症者的HP阳性率10.7%,中、重度炎症者HP阳性率占55.7%;在萎缩性胃炎中(33例),粘膜轻度炎症者中无HP阳性,中度炎症者中HP阳性54.5%,胃粘膜慢性炎症伴糜烂者(66例)HP阳性>1.2%,说明HP感染与NUD患者胃粘膜炎症的严重程度有关,用CBS治疗6周后HP清除率73.8%,胃粘膜炎症有明显减轻。  相似文献   

6.
三联疗法结合中药治疗HP感染相关性消化溃疡疗效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HP感染相关性消化溃疡的疗效。方法:以泮立苏、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及传统中药辨证施治,疗程3周,疗程结束后复查HP。结果:HP清除率92.8%,溃疡愈合率95.2%。结论:三联法结合中药根治HP感染相关性溃疡快速,有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内镜直视下注射药物结合应用奥美拉唑、根除HP治疗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和预防再因的疗效。方法:对157例消化性溃疡并出血患者行急症内镜检查并进行溃疡出血内镜下分级评估,其中,ForrestⅠ级和Ⅱ级内镜下注射肾上腺素,所有病例均使用奥美拉唑治疗,HP阳性患者则行根除疗法。结果:①近期疗效:ForrestⅠ级和Ⅱ级患者内镜下注射止血率和ForrestⅢ级患者的药物止血率均为100%;②远期疗效:随访2月,有6例患者发生再出血,溃疡出血的总有效率为96%,HP根除率为91%。结论:内镜下注射药物结合奥美拉唑和根除HP对消化性溃疡出血和预防复发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观察短程新三联抗菌药物在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中的根除效果及14C-尿素呼吸试验(14C-UBT)在治疗前后的检测价值。方法:56例十二指肠溃疡患者,经内镜活检组织快速尿素酶试验,Warthin-Starry染色及14C-UBT检查,二项阳性者诊断为HP感染。阳性患者给予奥美拉唑(Losec20mgBid)、克拉霉素(Qacid0.5Bid)及替哨唑(Tinidazole0.5Bid)治疗1周,疗程结束后1月及3月分别进行14C-UBT检测HP。结果: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感染率为94.7%。54例阳性患者抗HP治疗1月及3月后HP的根除率分别为87%和81.4%,3例(5.5%)HP阴性患者3月后转为阳性。新三联1周疗法药物副反应发生率为9%.不影响治疗进程。结论:以PPI为基础的新三联短程抗菌治疗是一较好根除HP,的方案,病人依从性好。14C-UBT作为HP根除1月后的复查,应持谨慎态度。通过随防或结合内镜检查可更准确判断HP的根除率。  相似文献   

9.
自血疗法结合中西医治疗慢性荨麻疹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自血疗法配合中西医辨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7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西药组53例,中药组52例,中西药组52例。西药组单用西药(息斯敏、维丁胶性钙、维生素c、西咪替丁)治疗:中药组给予活血祛风汤治疗;中西药组在前两组基础上加用自血疗法治疗。结果:中西药组痊愈29例,显效9例,好转1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7%;西药组痊愈8例,显效13例,好转17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1.69%;中药组痊愈9例,显效10例,好转2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5.00%。中西药组总有效率与西药组、中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三组患者治疗前后IgG含量、红细胞复合花环率比较,中西药组较西药组与中药组有显效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配合自血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显著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本地区群众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率,观察HP根除治疗效果。方法:应用14 C-尿素呼气试验随机调查本院消化门诊患者HP感染情况,对HP阳性者进行胃镜和/或病理检查,对有根除治疗适应证者应用四联疗法,记录并统计HP感染、HP转阴率及试验、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本地区群众HP感染百分比为48.4%,农村居民HP感染百分比59.6%,明显高于城市居民的41.3%(P<0.01),男性HP感染百分比51.6%,明显高于女性的44.8%(p<0.05),并且HP感染百分比有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患者HP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上消化道疾病患者( P <0.05)。3种治疗方案HP根除率分别达到81.5%、81.5%及81.5%。结论:本地区群众HP感染率与全国相仿,对具有消化道症状患者,建议积极接受14 C -UBT进行HP检测,并对HP阳性者进一步做胃镜检查,对有适应证者及时进行HP根除治疗。  相似文献   

11.
徐学君等用该药0.5g,3次,日口服,20~30天为1疗程,消化性溃疡治愈率67.6%;张玉春等通过4周治疗,消化性溃疡治愈率。70%。腹痛、返酸消失率分别为80.6%和83.2%,其结果与西米替丁组疗效无显著性差异。李氏等用该药治疗慢性胃炎,不但临床症状消失,而且经内镜与病理检查证实,且与HP转阴率呈平行关系。另一组报道分别用5种药物治疗与活动性HP感染相关的十二指肠溃疡90例,黄连素治疗者内镜检查治愈率60%,HP消除率53%,其疗效与痢特灵相同,但副作用少。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中西医结合治疗阴血不足型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分别观察中西药联合治疗和单用中药、西药治疗的临床疗效。结果用中西药结合治疗组36例,15d痊愈29例,有效率91.67%;第30天痊愈18例,有效率69.44%;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或西药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肯定、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13.
内镜对胃糜烂性病变1104例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糜烂性胃炎(EG)在内镜下的形态及分布。方法对2002年1月~2007年1月经内镜诊断明确糜烂性胃炎1104例进行分析。结果1104例中,男性723例,女性381例,男女之比1.9:1。隆起糜烂型480例,占43.5%;平坦糜烂型378例,占34.2%。杵状糜烂型246例,占22.3%。HP感染率为82.31%。结论内镜检查加上病理学及HP感染等检查,对本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是发现早期胃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4.
我们对45例NUD患者进行A型行为、艾森克个性、焦虑、抑郁、生活事件等到定以了解患者的社会、心理、行为等方面的因素对NUD的影响.结果提示:(1)A型行为编高占62%,(2)EPQ的P量表分偏高占35.6%,N分过高占49%;(3)有焦虑倾向者占64%,有抑郁倾向者占56%,A和D均值高于正常水平;(4)有无生活事件者产生焦虑、抑郁情感反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初步显示:社会心理行为因素与非溃疡性访他不良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制剂萎胃康胶囊对萎缩性胃炎(CAG)及肠上皮化生(IM)、不典型增生(ATP)的临床症状、病理学改变的影响。方法 将胃镜和胃黏膜活检病理组织学确诊的86例CAG及IM、ATP的患者,随机分为朋两组。A组给萎胃康胶囊6粒,每天3次;B组给予维酶素胶囊0.8g(宁夏生化药厂生产),每日3次。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1周各做1次胃镜检查,在同一部位取材做病理组织学及幽门螺杆菌(HP)检测。化验血、尿、粪、便常规,肝脏、肾脏功能检查。结果 两组显效率分别是37.21%、19.77%,有效率分别为52.33%、44.19%。总有效率分别为89.54%、63.96%(P<0.01)。HP:A组由86.05%降至56.98%,B组由89.53%降至75.58%(P<0.05)。内镜病理:CAG显效分别为25.58%、12.79%,有效率分别为54.65%、27.91%,无效率分别为43.02%、59.30%;总有效率分别为79.60%、40.70%(P<0.01)。IM和ATP显效率分别为24.42%、8.14%,有效率分别为54.65%、19.77%;总有效率分别为79.07%、27.91%(P<0.01)。结论 中药制剂萎胃康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癌前期病变有一定的治疗意义。  相似文献   

16.
邝耀均 《广州医药》2002,33(3):29-30
为探讨“无症状期”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球疡)患者的状况,对70例患者行纤维内镜复查,并钳取胃窦,球部粘膜作病理学多项检查。结果显示:内镜下34.3%的患者球部仍有溃疡灶,82.4%有球部炎症;病理显示55.7%有慢性活动性炎症,80.0%有胃型上皮化生,幽门螺杆菌(HP)检出率为78.6%。因此可以认为所谓“无症状期”球疡,实际上大多数患者仍处于疾病持续状态。  相似文献   

17.
背景:作研究目的是确定日本幽门螺杆菌(HP)感染在HP根除治疗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其诱发因素。方法:作对内镜下未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患(其中326例HP已完全根除,199例HP检出阳性和151例HP检出阴性)进行了每年一次的随访观察,以研究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和诱发因素。结果:HP已完全根除的患在中位时间为6年的随访期中有74例(22.7%)发现有反流性食管炎;HP检出阳性的患在中位时间为5年的随访期中有16例(8.0%)发生反流性食管炎;HP阴性的患在中位时间为5.4年的随访期中有29例(19.2%)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在对年龄和性别进行校正后,结果显示HP已根除患患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性明显高于HP阳性患(RR2.43;P〈0.01);但与HP阴性患没有显性差异。同时也显示,食管裂孔疝和吸烟史是诱发反流性食管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分别为RR4.01,P〈0.01;RR1.77,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Barrett食管的临床及内镜特点。方法:对我院近5年间15473例有消化道症状就诊者进行电子内镜检查,并对所检出的72例Barrett食管患者的临床及内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检出Barrett食管72例,总检出率0.47%,占GERD的4.8%;老年男性多见,平均病程2.4年;内镜检查Barrett食管分为长段BE和短段BE;病理检查以胃底型多见,其次为贲门型、特殊肠化生型。结论:Barrett食管较多见,临床表现无特异性,主要为胃食管反流病及其并发症的表现,病理检查主要为胃底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有效方法。方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360例:溃疡样型150例,动力障碍型210例,分别分为A、B、C三组治疗。A组,精神治疗:做思想工作,解除顾虑,适量应用调节神经药物。B组,药物治疗:溃疡样型选用抑酸剂,动力障碍型选用胃动力药莫沙必利。C组,上述二者联合应用,治疗4周,观察2周,进行疗效及复发率的对比分析。结果:A组有效率为51%,B组:溃疡样型和动力障碍型分别为55%和73.3%,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98.2%和A、B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A、B组复发率高,分别为44.4%和40.9%;C组复发率低,分别为8.5%和9.3%。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精神因素是该病的主要诱因,并且不同程度上存在胃动力障碍、胃酸增多或酸的逆弥散。对溃疡样型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精神心理疗法配合抑酸治疗;动力障碍型采用精神疗法配合胃动力药物治疗均能取得很好疗效,复发率明显降低,故精神疗法配合药物治疗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内镜加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7例肝外胆管结石病人分成两组,内镜中药组采用内镜下行乳头括约肌切开术并取石,放置鼻胆管引流术(ENBD)后给予中药疏肝利胆治疗;外科手术组采用常规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残石发生率、黄疸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内镜中药组治愈率100%,手术组89.23%;内镜中药组残石率0,手术组10.77%;黄疸消退时间和住院时间,内镜中药组明显比手术组短,P〈0.01。结论:内镜加中药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