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作者对证实或怀疑有需氧菌一厌氧菌混合感染的腹膜炎或软组织脓毒症病人用三种不同搭配的抗生素联合治疗,进行比较。共185个病人,进行了188次治疗。其中各种腹膜炎126例,直肠周围脓肿29例,软组织感染28例,其它5例。病例随机分成3组:(A)组:庆大霉素(1mg/kg)+氯林可霉素(5mg/kg),68例。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价细菌和内毒素移位与超高代谢反应间的可能关系。 43只豚鼠随意分成4组。组Ⅰ(16只)为对照,不接受任何治疗。组Ⅱ~Ⅳ在烧伤当天开始经胃造瘘管给予抗生素,持续14天,其中组Ⅱ(12只)给予多粘菌素B 50 mg/kg/d,甲氧苄啶4 mg/kg/d,SMZ 20 mg/kg/d;组Ⅲ(8只)接受新霉素50 mg/kg/d和氯林霉素15 mg/kg/d;组Ⅳ(7只)给予Kaopectate 0.5 mg/kg/d,去氧胆酸钠20 mg/kg/d,新霉素50 mg/kg/d,氯林可霉素15 mg/kg/d和多粘菌素B 10 mg/kg/d,每  相似文献   

3.
本文观察了腹腔镜下及剖腹胆囊切除术后72小时内病人肺容量包括功能性残气量(FRC)及气体交换的变化。材料和方法20名ASAⅠ级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分别行腹腔镜下或剖腹胆囊切除术。本组病人均以双异丙酚2mg/kg静脉诱导,静注维库溴铵2mg/kg、芬太尼5mg/kg后插管。持续静滴双异丙酚6~12mg/kg·h维持,控制呼吸,V_T8~10ml/kg,呼吸频率在  相似文献   

4.
冠状动脉疾患病人在放置喉镜及气管内插管常引起心率增快和血压升高,可出现心肌缺血。本文报道柳胺(艹卡)心定(La)对冠状动脉疾患病人气管插管反应的预防效果。 30例择期手术冠状动脉疾患病人,均有稳定性心绞痛病史,术前没用其它β受体阻滞剂,且左心室射血分数大于0.55。将病人随机分为安慰剂组(A组,16例)和La组(B组,14例)。术前12小时在局麻下插入三腔肺动脉导管及桡动脉导管,连续V_5心电图监测。然后A组静脉滴注安慰剂;B组静脉注射La 0.5mg/kg,接着持续静滴La 0.1mg/kg/h至麻醉诱导前。  相似文献   

5.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的主要危险是术后感染。为了评价术前给单剂帚抗生素硫酸乙基紫苏霉素(Netilmicin suefate)对术后感染的预防作用,作者随机研究了100名(其中5人因术后严重血尿影响尿细菌学检在被淘汰)术前无菌尿的病人。95名病人分为对照(47名)和预防给药(48名)两组,两组病人在年龄、手术时间、切除组织大小、组织学检查和尿道感染史等均无明显差别。对照组术前1小时肌注1.5ml0.9%NaCl,给药组术前1小时肌注1.5ml含150mgNetilmicin溶液。用免疫酶学法测定对照组19人给药组20人尿中硫酸乙基紫苏霉素浓度。  相似文献   

6.
作者观察10例病人在60分钟内静脉点滴大剂量硫喷妥钠,滴速为1.25mg/kg/min(总量为75mg/kg)所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图的变化。此10例神经外科病人年龄12~42岁,均系深部动静脉畸形(AVMs)需分期实施手术切除者。全组病人一般情况佳,无心脏和呼吸系疾病,由于神经科症状,均服用抗惊厥药预防或治疗。为了防止所谓“再灌注突破综合征”(Reperfusion-breakthrough syndrome)所以选用大剂量巴比妥盐麻醉药。手术前夜口服氯羟安定2~4 mg,手术当天早晨  相似文献   

7.
H_2受体拮抗剂甲氰胍,直接抑制微粒体酶,并使肝血流量减少,所以临床上常出现药物相互作用。作者为了观察甲氰咪胍对琥珀胆碱作用起效和持续时间的影响,选择20例ASAⅠ级病人,年龄20~40岁,分为两组,每组10例。Ⅰ组病人睡前口服甲氰咪胍300mg,全麻诱导前2小时再服300mg;Ⅱ组病人作为对照不用甲氰咪胍。此20例病人均于术前2小时肌注哌替啶1mg/kg和异丙嗪0.5mg/kg,然后静注硫贲喷钠6mg/kg、琥珀胆碱1.5mg/kg,气管插管后吸入60%N/O-O/-1%氟烷维持麻醉,机械通气10次/分,潮气量12ml/kg,记录注琥珀胆碱后,颤搐高度恢复到50%所需时间。结果琥珀胆碱起效时间与用或不用甲氰咪胍无关,分别为50±7.5和50±5.0秒。但是用甲氰咪胍的病人注琥珀胆碱作用持续时间显著延长(20.3±4.25分)而不用甲氰咪胍组为8.6±0.76分。其中  相似文献   

8.
本文观察了预注哌替啶-异丙嗪合剂和预注哌替啶对琥珀胆碱肌震颤的预防作用及对气管插管条件的影响,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无神经肌肉传导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择期手术病人60例,其中男32例,女28例,ASA(~)级,年龄(25~65)岁,体重(50~85)kg。麻醉方法 麻醉前用药为安定10mg术前2小时口服,术前30分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麻醉诱导用25%γ-OH40mg/kg、2.5%硫喷妥钠5mg/kg静脉注射。病人随机分为四组,组(对照组)静脉注射生理盐水2ml后5分静脉注射琥珀胆碱1mg/kg;、组先注射哌替啶-异丙嗪合剂(哌替啶1mg/kg、异丙嗪0.5mg/kg),分别于2分和5分后…  相似文献   

9.
作者对临床已决定应用甲氰咪胍和利多卡因的24例病人进行了研究,目的在于确定甲氰咪胍与利多卡因间是否存在相互作用。方法:24例病人,男性18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男64.5±2.1,女56.8±5.0。所有病人初诊均为冠心病并住入加强治疗病房。首先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随后持续静脉点滴利多卡因2mg/分或3mg/分。首次注射利多卡因后4及6小时抽取血样。6小时后15例病人(组Ⅰ)投给甲氰咪胍30mg/6小时,首次静注,后3次口服。6例不加任何药物(组Ⅱ)及3例(组Ⅲ)投给苯海拉明作为对照组。组Ⅰ和组Ⅲ在首次甲氰咪胍和苯海拉明投给前及应用后6、12和20小时抽取血样,组Ⅱ以同样  相似文献   

10.
外科疾病的最终途径通常是消耗机体组织,以满足疾病过程所导致的能量需要。作者用同位素测定法评价了滴注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对蛋白质和葡萄糖代谢动力学的作用,并将结果与已实施TPN的一组病人进行比较,以期确定保存机体组织的最有效的滴注物。对Auekland医院51名普外科病人滴注同位素和进行激素分析。病人随机分入下列四组之一组:滴注葡萄糖组(GL)13人,滴注脂肪组(LIP)11人,滴注氨基酸组(AA)17人,接受TPN治疗组10人。除TPN组病人外,所有病人手术后至少12小时再开始本项研究。第一阶段先确定基础代谢动力学各项指标,在第二阶段,按TPN需要量滴注葡萄糖、脂肪和氨基酸,评定各种滴注物的效果。按4 mg/kg/min给病人滴注葡萄糖,按蛋白质2g/kg/d滴注氨基酸,  相似文献   

11.
预防琥珀胆碱束颤和肌痛常先预注小剂量非去极化肌松药。作者选择120例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6组(每组20例):在静注琥珀胆碱1.5mg/kg前4min分别预注生理盐水(对照组)、右旋筒箭毒碱0.05mg/kg、维库溴铵0.01mg/kg、阿曲库铵0.05mg/kg、米库氯铵0.02mg/kg或罗库溴铵0.06mg/kg。分别记录预注后的副作用包括复视、伸舌、睁眼、吞咽等动作出现困难,持续4s的呼吸暂停、  相似文献   

12.
移植后糖尿病(PTDM)传统认为由类固醇激素引起,但有证据表明环孢素(CsA)也有致糖尿病性。作者回顾分析1987.1~1989.7间接受CsA治疗的非糖尿病肾移植病人(Ⅰ组),对其中发生PTDM者停用类固醇激素以观察效果。高血糖定义为:需用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这些降糖制剂只用于连续3次空腹血糖>200mg/dl者。免疫抑制方案:术后头7~14天用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围手术期硫唑嘌呤(Aza)负荷量5mg/kg,随后按2mg/Kgd,并据骨髓耐受情况调整,术后头4天采用递减型静点甲基强的松龙,分别为:60mg/4小时、60mg/6小时、60mg/8小时、60mg/12小时,随后按1mg/kg.d服强的松(Pred),至术后第10天,递减至30mg/d,术后6个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给缺血性心脏病病人分别使用6种不同的麻醉方法分析比较麻醉诱导和纵断胸骨期间的左室功能(LVF)变化。作者选择47例冠脉搭桥术病人(仅4名女姓),术前射血分数均在55%以上,长期使用β-阻断药、硝酸甘油和硝苯吡啶直到术前48小时。随机分成6组(每组7~10例):FE组(芬太尼总量30μg/kg);HAL组(静注硫贲妥钠6 mg/kg后用1%氟烷维持);MO组(吗啡2mg/kg);NLA组(芬太尼15μg/kg加氟哌啶0.3mg/kg);PE_3组(硫贲妥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异丙酚对顺铂致大鼠肝细胞毒性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80只,体重200 ~ 250 g,3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8组(n=10)∶对照组(C组)、顺铂7.5 mg/kg组(Cis组)、异丙酚180 mg/kg组(P组)、脂肪乳15 ml/kg组(Ⅰ组)、顺铂7.5 mg/kg+脂肪乳15ml/kg组(CisI组)、顺铂7.5 mg/kg+异丙酚60 mg/kg组(CisP1组)、顺铂7.5 mg/kg+异丙酚120 mg/kg组(CisP2组)、顺铂7.5 mg/kg+异丙酚180 kg/mg组(CisP3组).每组均按体重予腹腔注射,C组、Cis组、P组和Ⅰ组分别单次注射生理盐水、顺铂、异丙酚和脂肪乳剂.CisI组、CisP组、CisP2组和CisP3组于注射异丙酚或脂肪乳剂后1 min注射顺铂.注射顺铂后24 h,采集下腔静脉血,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浆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取肝组织,于光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学结果.结果 与C组比较,Cis组、CisI组、CisP1-3组血浆ALT和AST活性升高(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Cis组、CisP1-3组血浆ALT和AST活性依次降低(P<0.05),肝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结论 异丙酚可呈剂量依赖性地减轻顺铂致大鼠肝细胞毒性.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从两个方面检查高渗氯化钠溶液在休克复苏中的作用。首先,在猪的非致命性失血模型中比较用7.5%氯化钠液或林格氏乳酸盐(RL)液(RL:失血=3:1)复苏后血流动力学和电解质的变化。在此模型中,静脉输注7.5%氯化钠液(2400mOsm)4ml/kg可补充12%的失血量,观察到在放血后1小时和治疗后55分钟,7.5%氯化钠组比无治疗组和RL组的心输出量(COP)均高。在刚用过7.5%氯化钠液后,有些猪的COP比放血前还高。减少7.5%氯化钠液输注量,观察到放血后2小时比1小时时的COP轻度减少。输注1小时RL液,观察到放血后1和2小时时的COP稳定增加。这些表明RL液容量对COP的影响比7.5%  相似文献   

16.
作者选择90例ASAⅠ~Ⅲ级,无高血压,心脏病等病史,60岁以上的妇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对照组(C组)、麻黄碱Ⅰ组0.1mg/kg(E01组)、麻黄素Ⅱ组0.2mg/kg(E02组)。在诱导前1min按0.1ml/kg静脉注射,C组使用生理盐水。E01组麻黄素含量1g/L,E02组麻黄素含量2g/L。3组麻醉方法相同。术前1~2h口服氯羟安定(lormefazepam)。麻醉诱导静注芬太尼1.5mg/kg,2min后静注异丙酚1.5mg/kg(超过30s注毕)。需要时可在1min或每隔30s追加异丙酚0.5mg/kg,直至病人意识消失。麻醉维持为异  相似文献   

17.
尿潴留是疝成形术(IH)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作者应用α受体阻滞药—盐酸酚苄明(PB)预防和治疗这种并发症取得了满意效果。随机选择102名肾功能正常施行IH的病人分两组;研究组58人,对照组44人。平均年龄为67.5±13岁。研究组病人于手术前晚口服10mgPB,术前2小时再服10mg,术后连服三天、10mg/2次/天、对照组不给予PB。结果术后对照组有26人发生尿潴留。尿潴留是根据测定残尿量和酚红试验(PSP)判定。这26人PSP均不正常,残尿量多于10毫升。而研究组无一例出现尿潴留,(P<0.0001)。对26例发生尿潴留病人给予口服PB治疗,10mg/2次/天。48小时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新合成的抗骨质疏松化合物--依替二膦酸锶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以去势SD大鼠为基础,对依替二膦酸锶、依替二膦酸二钠和二氯化锶以及不同剂量依替二膦酸锶对大鼠血清骨钙素(BGP)和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P-5b)的影响进行动态观察和比较。结果药物干预治疗后,依替二膦酸锶治疗组其血清TRAP-5b均逐渐下降,与去势对照组的相比表现出明显统计学差异;依替二膦酸锶150mg/kg·d治疗组,其血清BGP有缓慢上升的趋势,于12w末与去势对照组相比差异表现出显著的统计学意义。结论依替二膦酸锶50mg/kg·d、100mg/kg·d和150mg/kg·d治疗剂量均能有效抑制破骨细胞分泌TRAP-5b的能力。依替二膦酸锶150mg/kg·d治疗剂量可能有助于增强绝经期后骨质疏松大鼠成骨细胞分泌BGP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氯诺昔康用于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氯诺昔康用于老年病人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60例拟行椎间盘摘除术的老年病人,随机均分为氯诺昔康组(L组)和曲马多组(T组)。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术毕,L组静注氯诺昔康8mg为负荷量,继用氯诺昔康40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后置于自控镇痛(PCA)泵药池内;T组静注曲马多30mg为负荷量,继用770mg曲马多加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后置于PCA泵药池内。PCA泵背景剂量为2ml/h,PCA量为每次0.5ml,锁定时间为15min。记录使用PCA后1、6、12、24、50h病人的疼痛评分、对疼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及所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病人疼痛评分及对疼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组间比无显著性差异;T组出现恶心、呕吐的病人数目显著高于L组(P<0·01);两组病人PCA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出凝血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氯诺昔康用于老年病人术后镇痛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前注射氨甲环酸对术后失血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2019年9月~2020年12月间收治的复杂胫骨平台骨折病人100例,均行多轴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采用掷硬币法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例,手术切皮前给予15 mg/kg生理盐水,B组47例,给予静脉输注氨甲环酸15 mg/kg。比较两组病人围术期失血量及输血情况,术后24、72小时血红蛋白(Hb)、D-二聚体(D-Dimer)和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术前、术后7天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1β、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3的含量。结果 B组输血率为21.28%,A组为41.5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24小时Hb水平(114.83±11.94)g/L,A组(104.57±10.28)g/L;B组术后24小时D-Dimer水平(4.12±0.75)mg/L,A组(5.17±1.30)mg/L(t=-4.61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天,B组病人血清IL-1β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