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早孕期阴道超声检测卵黄囊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阴道超声检测早孕期妇女卵黄囊的变化规律及意义。方法经阴道超声测量3840例要求人工流产早孕妇女的卵黄囊、头臀距及平均妊娠囊直径,利用细胞遗传学试验检测每例绒毛的染色体。根据超声下卵黄囊的声像学特点,分为研究组(超声异常组)与对照组(超声正常组),比较两组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159.89,P〈0.001)。结论卵黄囊超声声像学异常对早孕期发现染色体病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诊断用超声对宫内早孕绒毛影响的多指标评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为了客观评价诊断用超声对宫内早孕绒毛有无影响,了解其量效关系以及损伤能否逆转。方法:应用日本产EUB200型实时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3.5MHz。将125正常早孕妇女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Ⅰ组)、照射10分钟(Ⅱ组)、照射20分钟(Ⅲ组)、照射30分钟(Ⅳ组)和照30分钟后7~10天取材检测。各组在人工流产后取绒毛标本检测丙二醛、谷胱甘肽过氧化酶、DNA含量、染色体畸变率和绒毛细胞的形态学改变。结果:照射20分钟丙二醛含量增加,谷胱甘肽过氧化酶活性下降,照射30分钟DNA含量下降。上述改变于7~10天后基本恢复至正常对照组水平。染色体畸变率及绒毛细胞形态学各照射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诊断用超声对宫内早孕绒毛细胞的生化代谢和分子水平的损伤与照射时间有关,照射30分钟以内所造成的损伤经7~10天可恢复至正常水平。诊断用超声对早孕妇女照射10分钟以内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3.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异位妊娠和妊娠黄体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位妊娠与妊娠黄体的经阴道超声表现,以提高其诊断符合率。方法回顾分析115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异位妊娠患者和97例宫内早孕者妊娠黄体的经阴道超声表现。结果异位妊娠声像图表现为宫旁不均质包块,妊娠黄体声像图表现为卵巢内部或表面突出的不均质包块;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示115例异位妊娠患者血流呈环状者占1.74%(2/115),半环状者占26.96%(31/115),点/线状者占47.83%(55/115),未见血流信号者占23.48%(27/115);97例宫内早孕者妊娠黄体血流呈环状者占93.81%(91/97),半环状者占4.12%(4/97),点/线状者占2.07%(2/97)。异位妊娠患者较宫内早孕者妊娠黄体收缩期峰值流速低,阻力指数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与妊娠黄体的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3891例孕中期妇女血清学产前筛查结果。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产前筛查的3891例孕中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采取电化学发光法进行血清学产前筛查,其中包括β亚基-促绒毛膜性腺激素(β-HCG)及甲胎蛋白(AFP),并分析筛查结果。结果所有研究对象的筛查结果里有3713例(95.43%)为低风险者,有178例(4.57%)为高风险者,其中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者有34例(19.1%)、ONTD高风险者有53例(29.78%)、唐氏综合征高风险者有91例(51.12%);34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者有1例为染色体核型异常,53例ONTD高风险者有1例经B超确诊为ONTD,91例唐氏综合征高风险者有2例为染色体核型异常。结论对于孕中期妇女而言,血清学产前筛查可有效检测出多种较为常见的染色体异常疾病。  相似文献   

5.
诊断超声对人早孕绒毛增殖细胞核抗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对人早孕绒毛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影响。方法:选取105例孕6 ̄8周健康妇女,以3.5MHz诊断B型声声波经下腹持续照射孕囊10分钟或20分钟或分组于照后不同时间行人工流产术取绒毛,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绒毛PCNA表达水平。结果:早孕绒毛PCNA表达平均百分含量为12.53,与孕妇年龄、产次无关;超声照射10分钟后24小时及照射20分钟后1、4、8、16、24小时绒毛PCN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孕期绒毛膜隆起的超声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早孕期经阴道超声检查的孕妇33 691例,其中绒毛膜隆起60例,剔除失访病例,共38例纳入绒毛膜隆起组;绒毛膜下血肿2257例,随机抽取其中365例,剔除失访病例后,共220例纳入绒毛膜下血肿组;从余下正常孕妇中随机抽取365例,剔除失访病例后,共235例纳入正常早孕组;比较各组超声图像特点;追踪绒毛膜隆起和绒毛膜下血肿孕妇妊娠结局,分析绒毛膜隆起对妊娠预后的影响。结果绒毛膜隆起表现为妊娠早期由底蜕膜面绒毛膜向妊娠囊内的局部不规则凸起,内无血流信号。38例绒毛膜隆起组中,8例胚胎停育;220例绒毛膜下血肿组中,17例胚胎停育;235例正常早孕组中,21例胚胎停育;各组胚胎停育发生率分别为21.05%、7.72%及8.93%;绒毛膜隆起组胚胎停育发生率高于绒毛膜下血肿组及正常早孕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0、0.025);绒毛膜下血肿组胚胎停育发生率与正常早孕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1)。结论超声对早孕期诊断绒毛膜隆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早孕期绒毛膜隆起可影响胎儿发育,造成停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经腹超声与经阴道超声在早早孕诊断中的价值。材料与方法:260例停经31~35天,且HCG为阳性或弱阳性者,均进行经腹超声及经阴道超声对比检查。结果:二种检查方法诊断早早孕的灵敏度,准确度分别为27.4%与97.2%.27.7%与97.3%。结论:经阴道超声对早早孕的诊断明显优于经腹超声。  相似文献   

8.
目的:以早孕超声诊断为途径,讨论早期妊娠胚胎表面绒毛膜隆起征与胚胎发育、妊娠结局的相关性,以评估绒毛膜隆起征在早孕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以行阴道超声检测为标准,随机抽取2014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10000例早孕孕妇作为研究对象,以随访至14周后妊娠情况为依据,将患者分成胚胎存活组(8550例)和胚胎停育组(1450例),以两组中患绒毛膜隆起征孕妇的绒毛膜隆起大小、数量比较作为观察指标。结果:胚胎存活组中绒毛膜隆起孕妇隆起大小与胚胎停育组绒毛膜隆起孕妇隆起大小比较,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胚胎存活组中绒毛膜隆起孕妇绒毛膜隆起数量明显少于胚胎停育组绒毛膜隆起孕妇,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绒毛膜隆起大小与妊娠结局无明显关系,而与数量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诊断超声对人早孕绒毛bc1—2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检测诊断超声与人早孕绒毛bc1-2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对拟进行人工流产的24例早孕(45-60天)妇女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为空白照射组,10min组,20min组和30min组,应用HP 8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对孕囊进行不同时间的持续照射,照射后25h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各组绒毛滋养层细胞bc1-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超声照射后10min组绒毛滋养层细胞bc1-2蛋白表达率与对照组无差别(P>0.05),20min和30min组滋养层细胞表达率明显减少,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min组(P<0.001),结论:诊断超声持续照射早孕孕囊组织>10min可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bc1-2蛋白表达率下降,可能与细胞凋亡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诊断超声经腹照射子宫内胚胎是否引起人早孕绒毛细胞的DNA链的损伤及评价检测DNA单、双链断裂的方法.方法60例早孕妇女随机分为照射宫内孕囊10分钟组和未照射组(各30例),取绒毛组织后,以32P标记Alu探针打点杂交法定量检测绒毛细胞单、双链DNA.结果照射组与对照组比较,绒毛细胞单、双链DNA的量、百分含量的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该方法只能与人DNA杂交,可检测2.5×103个绒毛细胞分离的DNA、0.45ng的人白细胞DNA.结论该实验用诊断超声照射宫内孕囊10分钟,未引起绒毛细胞DNA单、双链断裂;所用点杂交法的特异性、敏感性与准确性高.  相似文献   

11.
超声波应用于临床已四十余年,目前超声诊断已成为临床上一种重要的辅助检查手段,在产科中尤其如此.据报告在发达国家,每一妇女妊娠期.平均接受2次以上超声检查,在我国城市,妊娠妇女接受超声检查也极为普遍.国内外学者对超声诊断的安全性问题非常重视,做了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工作,对人类胚胎的研究多是由国内学者完成的.1.诊断超声对早孕的影响1989年我国巩岩等首报诊断剂量超声持续辐射妊娠6~9周的人体官内胚胎30分钟,可使绒毛细胞超氧化物岐化酶活性降低MOA含量增加,使绒毛细胞脂质过氧化反应增强,导致绒毛细胞一定程度的膜结构损害.由此引起国内外学者的严重关注.1995年葛丽萍等应用5MHz探头定点辐照人早孕6~8周的胚胎10分钟后,24小时人工流产取绒毛组织,其SOD活性及MDA含量的测定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孕囊的大小对药物流产的影响。方法:对安徽省立医院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就诊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383例早孕妇女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全组对象完全流产者354例(占92.4%)。结论:早孕妇女孕囊平均直径〉20mm,药物流产失败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产前诊断及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病因检测中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的应用效果,另分析产前诊断及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时期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的检测结果差异。方法共计抽取1058例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其中使用B超引导进行产前诊断的患者236例,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患者822例,患者均于2015年12月-2019年11月入我院进行检查治疗,分组对比患者检测结果。结果绒毛细胞长期培养在产前诊断中绒毛培养的成功率与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中的成功率相比较高,早孕和早中孕期自然流产绒毛染色体异常率与产前检查相比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绒毛细胞长期培养法的培养时间分组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绒毛细胞长期培养在临床中的应用可以作为产前诊断以及流产诊断的标志,临床诊断中需要确保检验标本的新鲜度以及无菌性,严格按照要求进行绒毛细胞培养,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4.
诊断超声照射后人早孕绒毛Fas/FasL蛋白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检测诊断超声辐照与人早孕绒毛 Fas/ Fas L蛋白表达的关系。方法 :对拟进行人工流产的 2 4例早孕 (4 5~ 6 0 d)妇女随机分为 4组 :对照组为空白照射组、10 min组、2 0 min组和 30 min组。应用 Hp85 0 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经腹对孕囊进行不同时间的持续照射 ,照射后 2 4h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上述各组绒毛滋养层细胞 Fas/ Fas L 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超声照射后 10 min组绒毛滋养层细胞 Fas/ Fas L蛋白表达率与对照组无差别 (P>0 .0 5 ) ;2 0 min组和 30 min组滋养层细胞表达率明显增加 ,显著大于对照组和 10 min组 (P<0 .0 0 1)。结论 :诊断超声持续照射早孕孕囊组织 >10 min可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 Fas/ Fas L 蛋白表达率增加 ,从而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稽留流产患者绒毛滋养细胞中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其可能原因。方法:稽留流产患者20例作为研究组,正常早孕要求流产者20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20例胚胎稽留宫内时间〈4周。应用化学分析法检测研究组及对照纽绒毛中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glutathione,GSH)及抗超氧阴离子自由基(fightsuperoxideradical,FSR)的水平,用透射电镜观察绒毛滋养细胞线粒体超微结构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与正常早孕妇女绒毛相比较,稽留流产患者绒毛中GSH及FSR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其线粒体存在明显的肿胀损伤。结论:稽留流产患者绒毛滋养细胞线粒体抗氧自由基能力减弱,自由基生成增加,线粒体超微结构受到破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诊断超声辐射与人早孕绒毛Caspase- 3、8蛋白表达的关系,探讨诊断超声诱导滋养层细胞凋亡增加的机制。方法 将拟行人工流产的2 4例早孕(停经4 0~6 0 d)妇女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1 0 min组、2 0 min组、3 0 min组。经腹部B超对孕囊进行持续照射,2 4 h后取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绒毛滋养层细胞Caspase- 3、8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1 0 min组绒毛滋养层细胞Caspase- 3、8蛋白表达率与对照组无差别( P>0 .0 5 ) ;2 0 min组和3 0 m in组绒毛滋养层细胞Caspase- 3、8蛋白表达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和1 0 min组( P<0 .0 5 ) ,并随辐射时间的延长而表达增强。结论 诊断超声持续照射早孕孕囊1 0 min以上可引起绒毛滋养层细胞Caspase- 3、8蛋白表达率增加,从而通过外源性途径启动滋养层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人早孕蜕膜细胞与绒毛细胞的超微结构影响,为其作用机理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择停经45天的早孕妇女16例,随机分为用药组(8例)和对照组(8例)。于流产后立即取新鲜蜕膜与绒毛组织进行常规电镜标本制备,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用药组蜕膜细胞呈现为皱缩状,核固缩,细胞质液化,线粒体空泡化,糖原积聚成团,脂滴增多;绒毛的合体滋养层细胞微绒毛大量减少,核固缩与部分有液化,内质肉空泡化,线粒体脱嵴;绒毛的细胞滋养层细胞则主要是核液化与线粒体的肿胀与脱嵴。结论:本研究表明了米非司酮是能直接损伤蜕膜细胞与绒毛细胞而进行抗早孕的。  相似文献   

18.
药物流产是目前常用的终止早期妊娠的方法之一,但药流后常有部分妇女阴道持续流血或宫内蜕膜、绒毛组织残留。临床常需超声检查辅助判断流产是否完全,以及进一步决定是否清宫或对症治疗。二维超声能显示宫腔内异常回声,而彩色多普勒能观察到子宫内异常血流情况,根据超声诊断结果,指导临床处理。1资料与方法90例均为本院门诊行药物流产(均见胚囊排出)后2周及2周以上仍有阴道出血者,年龄20~36岁。所有患者停经时间不超过49天,均经尿HCG及超声证实为早孕。使用百胜Au-5彩色超声诊断仪,腹部探头频率为3.5MHz,阴道探头频率为6.5MHz。对每个…  相似文献   

19.
吴素彬  苏雪芳 《新医学》1989,20(1):20-21
本文报道取早孕绒毛用直接法制备染色体及研究取材安全性共87例的研究资料。结果87例取材均成功。用直接法制备的染色体可作核型分析用。经对部分病例进行取材安全性研究,证明取材对孕妇及胚胎均无明显影响。此外,其中2例绒毛做DNA基因分析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无症状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对早孕绒毛滋养细胞侵蚀力的影响.方法:收集31例无症状解脲支原体感染、13例无症状沙眼衣原体感染和4例混合感染患者的早孕绒毛组织,采用原位杂交法从RNA水平检测其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金属蛋白酶抑制物1(TIMP1)的表达.结果:正常妊娠时MMP9和TIMP1蛋白在早孕绒毛中呈强阳性表达,而无症状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者其早孕绒毛中MMP9和TIMP1蛋白表达减弱,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MMP9/TIMP1比值显著小于正常妊娠时的比值,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无症状沙眼衣原体和解脲支原体感染状态下能对早孕绒毛中MMP9和TIMP1蛋白表达造成影响,使其MMP9/ⅡMP1比值显著降低,从而对早孕绒毛滋养细胞侵蚀力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