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有研究发现 90 %的肿瘤细胞都呈端粒酶阳性 ,而大多数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中却无端粒酶阳性表达 ,提示端粒酶可能在肿瘤的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并有可能成为一种肿瘤标记物[1] 。肿瘤细胞永生化的“端粒 -端粒酶假说”也为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所证实。本文就端粒、端粒酶的现状、临床意义进行综述。1 端粒、端粒酶的结构与生物学特性端粒是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富含G的DNA重复序列 ,由DNA及其相关蛋白组成 ,人类端粒序列为平均长度 12~ 15Kpb的 (5′ -TTAGGG - 3′)n。端粒的重要功能在于维持染色体稳定和DNA的完整复制…  相似文献   

2.
端粒和端粒酶活性的研究是近年来肿瘤细胞学、肿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端粒 (telomere)长度与细胞寿命控制有关 ,而端粒酶 (telomerase)活化又与细胞永生化 (immortali ty)有关 ,当端粒酶活化后 ,细胞染色体端粒倾向于稳定而不再丢失 ,细胞进入永生化状态 ,这一状态是细胞癌变的实质[1] 。近年来所有人类恶性肿瘤组织及人工培养的恶性肿瘤细胞株中均测出端粒酶的活性 ,而正常组织细胞多为阴性 ,表明端粒酶活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  端粒 ,端粒酶的发现及其作用1.1 端粒 早在 30年代 ,…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CD133+结直肠肿瘤干细胞表面ABC转运蛋白的表达.方法 运用流式细胞仪(FACS)分析结直肠肿瘤细胞中CD133的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9种常见ABC转运蛋白在结直肠肿瘤细胞及正常组织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并筛选出在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ABC转运蛋白做免疫荧光分析,观察CD133+细胞中ABC转运蛋白的表达.结果 有(2.59±1.26)%的结直肠肿瘤细胞表达CD133表面标记,在9种ABC转运蛋白中,MRP1在结直肠肿瘤细胞中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细胞,共聚焦显微分析后证明CD133+细胞为主要MRP1表达细胞.结论 MRP1为结直肠肿瘤中主要表达的ABC转运蛋白,并且这一转运蛋白集中表达在CD133+肿瘤细胞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胃癌端粒酶活性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用端粒重复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检测4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PI)和S期细胞比率(SPF).结果肿瘤端粒酶阳性率为87.5%,癌旁组织阳性率为5.0%.两者有显著性差异.胃癌端粒酶活性与年龄、性别和分化程度无关,而与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有关.胃癌端粒酶表达阳性者较阴性者PI和SPF明显升高.结论胃癌端粒酶活性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细胞竞争在临床肿瘤病例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机制.方法 收集手术切除的胃肠道肿瘤标本中的肿瘤组织细胞、肿瘤旁组织细胞及远离肿瘤的正常组织细胞,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部位细胞增殖与凋亡率,并用Western blot检测相应部位组织C-myc蛋白的表达水平.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各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肿瘤组织的细胞增殖水平明显高于瘤旁组织细胞的增殖水平,瘤旁组织细胞的凋亡率高于肿瘤细胞,也高于远处正常组织细胞.肿瘤组织的C-myc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瘤旁组织.结论 肿瘤细胞与瘤旁组织的细胞存在细胞竞争,细胞竞争在肿瘤向周围浸润侵犯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肺癌组织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在肿瘤恶性度评估 ,预测预后的临床意义。方法 用银染 -TRAP法检测 31例肺癌组织切除标本的端粒酶活性 ,分为端粒酶阳性与端粒酶阴性两组 ,通过病理检查、细胞周期DNA倍体分析、PTNM分期 ,对端粒酶阳性与端粒酶阴性两组结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31例肺癌组织切除标本中 ,有 1 1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 ,其阳性率为 35 % (1 1 / 31 )。 1 1例端粒酶活性表达阳性病例在病理分型、细胞周期DNA倍体分析、PTNM分期指标中均显示较高恶性度 ,提示预后不良。但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肺癌组织细胞端粒酶活性表达是提示肿瘤恶性度高、预后不良的一个有价值的综合性指标。值得临床作进一步观察研究  相似文献   

7.
TRAP-ELISA检测消化道肿瘤细胞株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用TRAP-ELISA法筛选表达端粒酶活性的消化道肿瘤细胞株,探讨端粒酶活性表达在消化道肿瘤中的意义。为进一步研究端粒酶特性提供可靠的方法学保证。方法:对15株消化道肿瘤细胞株(胃癌4株,肝癌6株、胰腺癌2株、结肠癌3株)常规培养后,进行TRAP-ELISA检测,以正常肝细胞为对照,结果:15株肿瘤细胞中,除肝癌BEL-7404和结肠癌LoVo细胞株外,余13株(86.7%)细胞均表达端粒酶活性,而正常肝细胞L-02不表达。结论:绝大多数消化道肿瘤细胞株表达端粒酶活性,提示端粒酶活性检测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端粒酶是端粒复制时的一种特殊的反转录酶。正常情况下,人体大多数的正常组织细胞并不表达端粒酶活性,只有在具有增殖潜能的细胞中才可以检测出它的表达。在大多数人体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肿瘤中,端粒酶被重新激活,从而导致细胞无限增殖及肿瘤的发生发展,在此过程中,端粒酶反转录酶的激活是其活性表达的关键步骤。目前的研究发现,端粒酶与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早期诊断及预后等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胃癌组织端粒酶活性与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胃癌、胃黏膜肠化生及正常黏膜组织端粒酶活性与人端粒酶催化亚基(hTERT)表达的相关性及端粒酶激活在胃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通过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方法测定3种胃癌细胞株、26例胃癌、10例胃黏膜肠化生和36例正常胃黏膜组织标本端粒酶活性和hTERT表达.结果:3种胃癌细胞株、24例胃癌组织有端粒酶活性;4例肠化生端粒酶活性较弱;36例正常胃黏膜标本未测到端粒酶活性.hTERT在26例胃癌组织、5例肠化胃黏膜中表达;正常胃黏膜无表达.端粒酶活性、hTERT表达与肿瘤的分期和病理分级无关.结论:hTERT在肿瘤形成的早期阶段表达,端粒酶的激活是胃癌形成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0.
端粒酶活性检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端粒酶是已知的恶性肿瘤特异性最强的生物标志物 ,端粒酶活性在肿瘤的早期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均有潜在价值 [1~ 3 ]。端粒酶活性也表达于生殖细胞、造血干细胞等非肿瘤细胞中 [4] ,因而单凭端粒酶活性的有无难以区分正常细胞与肿瘤细胞 ,故必须建立端粒酶活性的定量分析方法。本研究在文献 [5 ]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相对简便的端粒酶活性定量分析方法——端粒酶延伸产物液体闪烁计数法 ,并将其与银染端粒重复序列扩增法 (TRAP)进行了比较。1 材料和方法1.1 细胞株和组织样本 乳腺癌细胞株 MCF- 7为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引进。…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hTERT 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大肠癌组织中hTERT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RT -PCR和TRAP -ELISA技术检测大肠癌及癌旁组织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情况。结果:大肠癌组织中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分别为85 % (17/20)和90 % (18/20) ,明显高于癌旁组织5% (1/20) ,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0.0001) ;端粒酶活性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与未转移、低分化与中高分化间的差异显著 (P<0.05) ,而与肿瘤大小、侵袭深度、性别及年龄无关。结论 :端粒酶激活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hTERTmRNA表达与端粒酶活性水平高度相关 ,二者均可作为大肠癌诊断的标志物 ,但hTERTmRNA的检测更为快速简便  相似文献   

12.
季洪爱  周晓军  虞伟 《现代医学》2001,29(6):375-377
目的检测体表肿物细针吸取细胞标本中端粒酶的活性,探讨其在体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端粒重复序列扩增(TRAP) -银染色技术检测47例体表肿块细针吸取标本中的端粒酶活性.结果 23例细针吸取恶性肿瘤标本中,端粒酶阳性率为86.9%(20/23),而在19例炎性病变及良性增生组织中阳性率为5.3%(1/19),5例正常组织中未发现有端粒酶活性表达.结论体表肿瘤细针吸取标本端粒酶检测可提高单纯细胞学诊断的准确性、敏感性和特异性,为细胞学诊断体表肿瘤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端粒酶是一种由RNA和蛋白质组成的核蛋白逆转录酶,在癌细胞的形成和增殖中起重要作用.85%~90%的人肿瘤细胞中可以检测到端粒酶活性,而正常人体细胞中却没有端粒酶表达或活性很低,所以端粒酶有望成为肿瘤诊断的标志物.研究结果表明,端粒酶是一个较好的抗癌药物靶点,针对端粒酶的结构及端粒的稳定性,筛选了多种类型的端粒酶抑制剂,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马洺远  陈德基 《广东医学》2008,29(1):158-160
目前使用的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基因启动子大致可分两类:正常组织细胞中特异表达蛋白的基因启动子和疾病状态下组织细胞过表达或特异表达蛋白的基因启动子.研究和应用最多的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黑色素瘤的酪氨酸酶(Tyr)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等基因启动子.但是,这些启动子只局限于某一种或几种特定组织类型的肿瘤而不能广泛作用于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细胞,且表达效率不高.而由哥伦比亚大学教授FISHER等[1]发现的PEG-3(Progression-elevated gene-3)是识别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标记,其启动子能对大部分不同组织类型的肿瘤细胞实现靶向性基因表达.通过PEG-3实现基因药物对肿瘤细胞的选择性识别与攻击,从而克服肿瘤靶向性治疗的关键障碍.本文就PEG-3启动子的发现,现阶段的研究成果以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端粒是人类染色体末端重复的DNA(ttaggg)n序列,它能够维持染色体的稳定性。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酶,主要由RNA及蛋白质组成。基于高敏感PCR方法的端粒重复片段扩增法可检测端粒酶的活性。近年来大量资料表明:肿瘤细胞中有端粒酶的表达,端粒酶活性与恶性肿瘤的形成和发展密切相关,抑制端粒酶使肿瘤细胞失去永生性,从而抑制肿瘤的生长。  相似文献   

16.
胃癌端粒酶活性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胃癌端粒酶活性和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关系。方法:用端粒重复扩增-酶联免疫吸附法(TRAP-ELISA)检测40例胃癌及癌旁组织的端粒酶活性。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肿瘤细胞的增殖指数(PI)和S期细胞比率(SPF)。结果:肿瘤端粒酶阳性率为87.5%,癌旁组织阳性率为5.0%。胃癌端粒酶表达阳性者较阴性者PI和SPF明显升高。结论:胃癌端粒酶活性是判断肿瘤恶性程度的指标。与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端粒酶与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春华  毛立军  郑骏年  刘彦群 《医学综述》2007,13(16):1225-1228
由于端粒酶特异地表达于大部分肿瘤细胞,并且为大多数肿瘤细胞持续分裂所必需,因此抑制端粒酶活性就成了一种治疗肿瘤的特异靶点。随着对端粒酶研究的深入,应用靶向端粒酶的方法治疗肿瘤成为热点,并取得了较多的新进展,本文针对端粒酶在肿瘤中的表达调控和靶向端粒酶的肿瘤寡核苷酸治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联合治疗以及干细胞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端粒酶是一种特殊的RNA依赖性DNA聚合酶 ,广泛存在于癌细胞、生殖细胞、胚系细胞 ( germlinecell)、造血干细胞、活性淋巴细胞、表皮基底细胞及肠滤泡细胞等中 ,也在绝大多数头颈部恶性肿瘤中满意表达。人类端粒酶由RNA(hTR)和蛋白质两个亚单位组成核糖核蛋白体 ,而蛋白质又分为结合部分TP1和催化部分hTERT两部分 ,其中TP1是端粒酶相关蛋白 1,hTERT是催化亚基。由于大部分正常人体细胞中没有端粒酶活性 ,而肿瘤细胞却有端粒酶活性特异性表达 ,所以 ,端粒酶作为肿瘤的分子生物学标记物已成为人们的公识。1 端粒酶活性的检测方法1 …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针对人端粒酶RNA(hTR) 及其催化亚基(hTERT) 的小干扰RNA (siRNA) 对膀胱移行细胞癌细胞株BIU-87端粒酶活性及其增殖的影响. 方法 根据人TR mRNA和TERT mRNA的序列,分别设计合成3对不同的且能干扰TR和TERT基因表达的siRNA(TR-siRNA, TERT-siRNA),通过脂质体法将其转染膀胱移行细胞癌BIU-87细胞株,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TR、TERT mRNA 表达,TRAP-ELISA检测端粒酶活性,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 结果 3对TERT-siRNA和3对TR-siRNA中,pRNAT-TERT-Ⅲ和pRNAT-TR-Ⅲ可以特异性抑制BIU-87细胞株中TERT和TR表达(分别减少67%和41%,P<0.05),且BIU-87细胞株的生长和端粒酶活性明显受到抑制. 结论 TR-siRNA和TERT-siRNA能特异且高效阻断各自基因表达,降低端粒酶活性,进而抑制BIU-87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20.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的发生过程可能与不同时期不同的原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有关,这些基因的缺失或突变的结果最终导致肿瘤细胞无限制生长,而正常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一定程度便会退出细胞周期而衰老死亡,其原因可能在于肿瘤细胞有端粒酶活性表达,而正常体细胞端粒酶处于失活状态,本文就有关端粒,端粒酶及其在肿瘤中的作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