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总结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 内侧采用前弧形内踝切口显露内踝骨折,外侧采用经腓骨的Gatrllier—chastang手术入路同时切开显露内、外及后踝。整复固定顺序是后、外、内和下胫腓联合。骨折复位固定完成后,行踝部正侧位及踝榫位x线检查。结果 全部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3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周。随访时疗效评定根据BairdJackson评分系统进行评定:优13例、良6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为82.6%。术后未发生感染、骨不连、骨折畸形愈合等并发症。结论 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最佳的临床效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地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2.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踝部最常见的骨折,治疗目的是恢复踝关节生物力学稳定性,尽可能减轻其病损程度及患者痛苦。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但极易引起感染、畸形、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和关节僵硬等并发症。近年来,微创手术治疗踝部骨折越来越引起重视。自1995年3月至2004年3月,作者等采用急症微创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脱位30例,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闭合性踝部骨折保守治疗的价值。方法:按照Lauge—Hamsen分型,采取手法整复结合石膏固定及功能锻炼治疗闭合性髁部骨折。结论:64例髁部骨折手法整复后拍片复查达解剖复位56例,并随访恢复正常功能活动54例。因此保守治疗仍不失为闭合性髁部骨折首选之法。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1):4818-4819
探讨手术复位和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的效果。选取收治的86例踝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手法复位组和手术复位组,分别采用中医手法复位和手术复位,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法复位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8%高于手术复位组的8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复位组踝关节稳定、疼痛级行走评分均高于手术复位组[(12.5±2.2)分比(10.4±1.9)分,(12.6±2.3)分比(9.7±1.7)分,(13.8±1.1)分比(10.8±1.5)分,P<0.05]。中医手法复位治疗踝部骨折较手术复位可提高踝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对2004-2007年手术治疗不稳定性踝部骨折4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标准,43例患者评分为76~100分,平均90分。结论对不稳定性踝部骨折,重视外踝与腓骨的整复,解剖复位,可靠的内固定,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减少和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踝关节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自 1996年 9月~ 2 0 0 1年 3月治疗踝关节功能障碍 2 3例 ,报道如下。2 3例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中 ,男 15例 ,女 8例 ;年龄 5~ 78岁 ,平均 (36.5 5± 15 .60 )岁 ;左踝 16例 ,右踝 7例。损伤原因 :车祸 17例 ,跌伤 4例 ,坠落伤 1例 ,砸伤 1例 ;损伤类型 :单纯踝部骨折 8例 ,胫腓骨骨折 5例 ,足部骨折 2例 ,踝部骨折合并胫腓骨骨折 6例 ,踝部骨折合并足部骨折 1例 ,踝部骨折合并胫腓骨和足部骨折 1例。外科处理 :手法整复、石膏固定者 9例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者 3例 ,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加石膏外固定者 8例 ,手术 2次以上…  相似文献   

7.
踝关节是人体负重量最大的屈戍关节,站立时全身重量均落到踝关节上,当发生骨折、脱位或韧带损伤时,如果治疗不当,都会对关节功能造成严重影响。踝部骨折均是关节内骨折,需要完全复位。踝关节骨折复位后的x线片应满足下列要求:(1)必须恢复踝穴的正常解剖关系;(2)踝关节负重面必须与小腿纵轴线垂直;(3)踝关节面的轮廓应尽可能光滑。三踝骨折常合并下胫腓联合损伤,踝关节完全失去稳定性,踝穴完整性受到严重破坏,目前多倾向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以骨折解剖复位、损伤韧带愈合良好为原则。我院自2003年5月~2005年6月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1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2月至2005年12月我院手术治疗严重踝关节骨折脱位6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至32个月,优38例,良14例,可7例,差3例,优良率82%。结论早期手术、外踝及腓骨下段的整复固定、胫腓联合复位固定、早期合理的功能锻炼是提高疗效,减少和预防创伤性关节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手法整复与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踝关节骨折患者100例,依据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50例。手法组患者接受手法整复外固定治疗,手术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预后指标、功能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手法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踝-后足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手法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手术组为10%;手法组治疗优良率为90%,手术组为92%,两组比较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手法整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踝足功能,且安全可靠。临床可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旋前旋后外旋型三踝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8例三踝骨折进行手术治疗,旋后外旋型23例,旋前外旋型15例,采用内外侧切口,同时显露内外后踝,整复固定的顺序是后、外、内踝和下胫腓联合。结果:全部获得随访,优23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结论:踝关节的解剖复位可获得满意临床结果,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保证踝关节获得解剖复位,最大限度恢复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1.
踝关节骨折脱位28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骨折脱位是踝部严重的损伤 ,临床上较常见 ,疗效好坏对患者工作生活影响很大。近年来在处理此类损伤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现将我院治疗情况作一分析。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993年1月~1999年12月 ,收治踝部骨折139例 ,其中踝部骨折脱位34例 ,男18例 ,女16例。年龄13~62岁。车辆撞伤16例 ,扭伤14例 ,砸压伤3例 ,高处坠落1例。开放伤10例 ,闭合伤24例。按Lauge -Hanstn分类 ,旋后内收损伤6例 ,旋后外旋损伤3例 ,旋前外旋损伤13例 ,旋前外展损伤12例。手法整复石膏固定5例 ,…  相似文献   

12.
单纯踝上骨折或胫骨中下段骨折较常见,但踝上骨折和并胫骨中下段骨折,临床比较少见。多采用骨牵引的方法治疗,但因疗程较长,弊病较多.同时踝上骨折其骨折线多波及踝关节面及踝穴,预后涉及负重.要求骨折解剖复位,故常需要手术治疗。我院过去踝关节骨折采用松质骨螺钉固定,胫骨中下段采用普通或加压钢板固定,由于切口较多,石膏固定时间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在踝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92例踝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将受试者分为对照组(n=46)和研究组(n=46),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分别接受常规手术切开复位及中医闭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复位优良率及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复位优良率为86.96%,对照组患者复位优良率为69.56%,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医闭合手法复位可有效提高踝部骨折复位效果,改善踝关节功能,为将来相关临床实践活动进行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踝关节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踝关节骨折脱位在临床上较为多见 ,约占全身骨折的3.92% [1],传统的手法复位加石膏外固定 ,难以得到解剖复位 ,使踝关节功能受损。我院自1995年1月~2000年12月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脱位36例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36例 ,男17例 ,女19例 ,年龄20~74岁。车祸伤15例 ,压砸伤11例 ,坠落伤8例 ,摔伤2例 ;闭合性损伤20例 ,开放性损伤16例。根据Danis-Weber分类法[2]:B型 :25例 ,C型 :11例。1.2治疗方法经X线摄片了解骨折情况后均行急诊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距骨骨折脱位的部位、复位程度与距骨无菌性坏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距骨骨折脱位36例,其中Hawkins Ⅰ型6例,Ⅱ型12例,Ⅲ型14例,Ⅳ型4例。行手法复位外固定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结果 36例中,共发生距骨无菌性坏死6例,根据Hawkins评分标准,除2例并发创伤性关节炎外,踝关节功能恢复均较满意。结论 距骨骨折脱位后移位程度和坏死率成正比;良好复位后即使发生距骨坏死,踝关节功能恢复仍较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对56例踝关节骨折冶疗,总结踝关节骨折治疗经验,方法 内外踝骨折解剖复位后分别以螺丝钉或者克氏针加张力带钢丝或者用钢板固定,后踝骨折及伴有胫腓关节分离者以螺丝钉固定,手术的重点放在外踝的治疗上,结果 手术治疗后,经12-18个月的随访,踝关节功能良好率为96.4%.结论 踝关节骨折治疗后的解剖复位是踝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前提。手术复位内固定是实现解剖复位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17.
严瀚  张光明等 《实用医学杂志》2002,18(10):1106-1107
目的:总结60例踝部骨折治疗效果。方法:松质骨加压螺钉,配合必要的特型钢板内固定。结果:41例得到随访,时间6-28个月,优良率91%。结论:踝部骨折应尽早手术。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和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踝部骨折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踝关节骨折患者98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研究组予中医手法整复治疗,两组患者均进行功能锻炼,3个月后观察患者恢复情况,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治愈32例,好转7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79.59%;研究组治愈4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96%: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手法整复踝部骨折临床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踝关节骨折是创伤骨科中最常见的骨折之一,它是一种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2%。治疗需要精确的解剖复位和坚强的内固定,以确保关节早期活动以及促进关节软骨的修复。如果踝关节骨折未能达到解剖复位,下胫腓联合不稳定,将形成创伤性踝关节炎,伤踝僵硬疼痛、行走困难、痛苦甚大。我中心2005-10-2009-05急诊手术治疗踝关节骨折86例,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踝关节骨折脱位较常见 ,治疗要求高 ,只有骨折脱位获得精确的复位、牢固的固定 ,才能达到满意结果。本院自1992年以来 ,采用外踝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踝关节骨折伴下胫腓关节分离患者21例 ,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1例 ,男15例 ,女6例。年龄19~52岁 ,平均35.5岁。开放性骨折脱位9例。左踝18例 ,右踝3例。双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13例 ,外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6例 ,三踝骨折伴下胫腓联合分离2例。伤后到手术时间3小时~6个月。致伤原因 :扭伤4例 ,车祸伤8例 ,重物压伤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