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颅内肿瘤术后出血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颅内肿瘤术后颅内出血病人的临床资料,4例硬膜外血肿行骨瓣开颅清除血肿,8例术区出血沿原手术入路进入术区清除血肿。结果术后第1天复查CT示:血肿完全清除10例,大部分清除2例。术后3 d因脑干功能衰竭死亡1例。11例随访1~10年,Karnofsky评分100分3例,60~90分6例,30~50分2例。结论术中彻底止血、全切除肿瘤、缓慢减压及预防术后血压增高等有助于预防颅内肿瘤术后出血;术后严密观察,及时复查头颅CT可及早发现颅内出血。  相似文献   

2.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近期再出血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近期再出血的发生原因、预防措施及治疗方法。方法1210例高血压脑出血开颅手术清除血肿患者,其中术后近期发生再出血102例,对患者的再出血与年龄、性别、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术、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首次手术时间、出血时间、术后血压监护、术前相关疾病及用药、手术相关技巧、死亡率等进行分析。结果102例再出血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第三次出血,患者住院20~60d,平均35d,48例死亡,死亡率47.1%,54例病情稳定出院。其中50例获随访,随访期5个月~14年,11例生活能自理或工作,22例需人照顾,17例死亡。分析发现近期再出血与患者年龄、性别、开颅骨瓣大小无关,而与首次手术时间、出血时间、术后血压波动、术前相关疾病及用药、手术相关技巧等相关。结论如病情允许,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首次出血后的手术时间应尽量选择在发病后7~24h;术后血压控制是预防再出血的关键;有出血倾向者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手术清除血肿时应尽量不切除血肿壁。  相似文献   

3.
脑出血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再出血及脑梗死 ,增加了患者的死亡率和致残率。现对我科 1996~ 2 0 0 1年共行脑内血肿清除 2 2 0例 ,其中 10例行血肿清除术后出现再出血合并脑梗死 ,进行讨论分析。临床资料与结果男 6例 ,女性 4例 ,年龄 2 2~ 72岁 ,平均 4 7岁 ,因昏迷肢体运动障碍入院 ,就诊时间为 30min~ 2 4h ,平均为 6~ 7h ,经CT检查测算血量在 30~ 90mL ,破入脑室者 4例。入院后 30~ 60min ,术前准备 ,行开颅血肿清除手术 ,术后 3~ 9d复查CT ,平均 4d ,发现再出血合并脑梗死共 10例。其中高血压脑出血 4例 ,外伤性脑…  相似文献   

4.
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再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50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9例再出血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再出血5例,术后再出血4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再出血与手术定位、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血压、抽吸量有关,需综合病人全面情况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又出血的效果。方法神经导航辅助下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患者33例,术中经额叶沿基底节区血肿长轴穿刺,术后将尿激酶注入血肿腔溶解引流残余血肿。结果导航系统误差为(1.12±0.34)mm。手术血肿清除率为(52±21)%,使用尿激酶后24h血肿清除率为(70±11)%、48h血肿清除率为(78±9)%。术后再出血率为3%(1/33)。术后随访3月,良好13例,中残12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2例。结论神经导航引导下经额叶沿血肿长轴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能够明显提高血肿清除率、缩短留管时间、减少手术副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HICH)术后再出血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系统回顾258例HICH临床资料,总结术后再出血32例患者的治疗经验。结果 HICH发病6h内手术33例,再出血12例;7~24h168例,再出血14例;25~72h45例,再出血5例;72h后手术12例,再出血1例;经二次开颅血肿清除术18例,血肿再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术14例,患者生存25例,死亡7例(21.9%);生存者6月后随访疗效评价(ADL):Ⅰ级3例,Ⅱ级6例,Ⅲ级8例,Ⅳ级6例,Ⅴ级2例。结论 HICH术后再出血,经二次开颅血肿清除术或血肿再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仍然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精湛的手术操作、术后控制血压及防止肺部感染,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预防并发症,行高压氧舱及中医康复等综合治疗,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1996年3月~2003年9月我科收治慢性硬膜下血肿(CSH)病人中5例于术后远期出现对侧CSH形成,经再次手术治愈,现总结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53~75岁。4例有明确的轻微头部外伤史。第1次发病时间为头部外伤后1~6个月,血肿量50~150ml;第2次发病时间为第1次术后3个月~1年。第2次出血部位均在第1次出血部位的对侧,且出血量与第1次大致相对应。2结果均采用钻孔生理盐水冲洗加闭式引流,持续引流2~5d,术后3个月~1年复发。病人再次行钻孔冲洗引流术,仍于2次术后3个月~1年复查,未再发现血肿。3讨论本组再出血病人第1次术后1…  相似文献   

8.
颅内肿瘤开颅切除术后颅内出血原因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8年间在1084例颅内肿瘤病人开颅切除术后31例病人发生颅内血肿,其中野血肿22例,远隔血肿9例,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为肿瘤残留,肿瘤周围脑组织继发性水肿坏死,颅内压力骤降,术后高血压是术后出血的间接因素,结合文献对术后出血的早期诊断和减少术后出血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防治。方法对50例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9例再出血进行分析。结果术中再出血5例,术后再出血4例。结论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后再出血与手术定位、手术时间、术前术后血压、抽吸量有关,需综合病人全面情况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引导微创血肿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7例高血压脑出血病例,均为幕上出血,血肿量25~60mL,47例采用立体定向引导微创血肿穿刺引流联合尿激酶治疗,40例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分别于术后3d、7d观察血肿残余量、术后再出血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2组术后7d、14d、28d的临床疗效。结果立体定向引导微创血肿穿刺联合尿激酶组术后3d残余血肿量为(8.7±4.5)mL,7d为(2.5±1.3)mL,术后28d有效率为74.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3%,与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术后再出血发生率为4.3%,与手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立体定向引导微创血肿穿刺联合尿激酶是治疗中等量高血压脑出血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4~ 2 0 0 0年共施行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 196例 ,术后发生再出血 2 4例 ,现就其再出血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并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 2 4例病人中 ,男 19例 ,女 5例 ;年龄 35~ 70岁 ,平均 5 2岁。再出血时间为 6h~ 9d ,2 4~ 72h有10例 ,占 83% ;再出血部位 :基底节区出血 18例 ,丘脑出血 6例 ;术前血肿量 35~ 80mL ,平均 5 7mL ;病人均有高血压病史 ;术后再出血部位与术前出血部位一致。本组病例再出血危险因素如下 :1、术后高血压危象引起再出血 6例 ,2次手术治疗后好转。2、术中血压偏低引起术后再出血 4例 ,…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时机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我院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了解不同时间段手术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适合血肿量在30~50ml左右的患者.发病在24小时内接受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手术的患者(尤其是6小时以内)手术后再出血发生率高;发病后24~48小时接受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手术的患者手术预后较好.2天以后再接受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手术的患者神经功能后遗症状较重.结论 高血压脑出血行立体定向血肿碎吸术具有创伤小、康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手术时机以发病后1~2天内为佳,血肿量30~50ml为最佳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患者钻孔引流术后发生减压性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其对减压性出血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2年1月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50例行钻孔引流术的CSDH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年龄、性别、头部外伤史、是否合并糖尿病、术前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平均动脉压、血肿腔内压力、血肿密度、血肿量、最大血肿厚度、术前服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术中置管长度、术后中线回复速率、术后残留大量积气对术后减压性出血的影响, 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 分析影响术后减压性出血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评估相关危险因素对减压性出血的预测效能。结果 150例患者中共27例(18.0%)发生术后减压性出血。与无减压性出血组比较, 减压性出血组患者的血肿腔内压力高、术前平均动脉压高、血肿密度为混杂密度及血肿量≥100 ml的患者占比高、术后中线回复速率快,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其他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大型脑膜瘤术后易再次出血形成血肿的原因,探讨颅内静脉系统保护的意义。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自2000年5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356例巨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为5.8~12cm。结果32例患者术后头颅CT示瘤腔内不同程度渗血或出血,可见条索状,三角状和圆形高密度影。13例行MRI检查示脑皮质肿胀,脑实质内血肿。23例行去骨瓣减压术。死亡2例。3例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结论本资料提示术中颅内静脉损伤可能是脑膜瘤术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术中妥善保护好静脉,避免损伤,精巧的显微手术技巧,可减少术后血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影响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总结2002年2月~2007年12月收治的7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立体定向排空术的临床资料,结合随访资料进行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结果术后再出血9例,其中丘脑5例(3例破入脑室),基底节区4例,有脑疝形成4例,均为发病12h内手术,再出血死亡计7例;颅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10例,2例死亡;应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5例,1例死亡。超早期手术、血肿部位、血肿破入脑室是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危险因素。术后出院前共死亡10例,占13.2%,其中有脑疝形成者术后共计死亡7例(包括随访病例),占死亡人数的46.7%,脑疝、再出血、血肿部位、坠入性肺部感染、应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是患者术后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立体定向排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应正确选择手术时机,防止再出血、坠入性肺部感染和应急性消化道溃疡出血,以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估钻颅血肿碎吸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4例出血量大于30ml,病人年龄轻,病情进展快,甚至发生脑疝的患者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术后再出血的病例.结果经钻颅血肿碎吸术+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全部存活,生活基本自理.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应用钻颅血肿碎吸术治疗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超早期手术效果是良好的。但6~7小时以后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二者相比,效果相同。所以手术的适应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由于CT能正确测定血肿的位置、形态、大小,所以曾一度被否定了的穿颅血肿吸引术以改良的CT引导下定位的血肿吸引术再次被应用,它的价值正逐步为人们所认识。作者对11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壳核出血56例、丘脑出血29例,皮质下出血11例、小脑出血12例。桥脑出血2例)除了急性期大血肿13例行开颅血肿清除术外,62例均采用了定位的血肿吸引术治疗,其中壳核出血37例,丘脑出血12例,皮质下出血6例,小脑出血7例。手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血压脑出血血肿的三维重建图像的形状和血肿量的大小设置靶点,通过立体定向技术,将硅胶管送至预定的靶点,根据血肿量由导管注入尿激酶(UK)20000U~40000U.夹闭2h后开放引流,1~3天后90%~95%的血肿可被排除.应用此术式共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病死率为3.95%(后期),近期优良率为62%,远期优良率为85.2%.此方法较单纯立体定向血肿抽吸术血肿排出彻底.尤其适用于不规则形血肿及量较大的出血.  相似文献   

19.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36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方法运用YL—Ⅰ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治疗。结果治疗后对存活的33例患者进行6~12个月跟踪调查,总有效率91.7%。结论论述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20.
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微创钻孔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本组90例中,男54例,女36例,年龄37~84岁,入院前均有高血压病史。所有患者均在发病后6~12小时内行微创钻孔引流手术。结果9例患者术后出现再出血,这些患者均再次行开颅手术,其中5例行血肿清除 去骨瓣减压,4例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后患者均存活。结论微创清除术用于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减轻致残程度。但应注意适应证的掌握,防止术后再出血的发生,从而提高手术效果和术后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