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氧化和抗氧化失衡可能是肾病综合征产生大量蛋白尿的原因之一,而肾小球裂隙膜分子nephrin在维持肾小球滤过屏障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该实验初步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小球裂隙膜分子nephrin表达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以及泼尼松和维生素E对阿霉素大鼠肾损伤保护作用的机制。方法:尾静脉单次注射阿霉素5 mg/kg建立肾病发病过程中的氧化应激模型,并增加泼尼松和维生素E干预。应用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皮质氧化应激指标变化,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肾小球裂隙膜分子nephrin表达变化,并对两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①肾病组大鼠肾皮质丙二醛(MDA)含量及24 h尿蛋白排泄量高于正常对照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活性低于正常对照组。与肾病组相比,泼尼松和维生素E干预组从14 d开始尿蛋白排泄量明显减少,直到28 d(P<0.05)。维生素E干预组肾皮质MDA含量较肾病28 d组下降,SOD、T-AOC活性较肾病28 d组升高。②正常对照组大鼠nephrin沿肾小球基底膜呈深褐色连续线性分布;肾病组随时间的延长深褐色连续线性分布向浅褐色短线条状或点状分布转化;泼尼松和维生素E干预组减轻了nephrin分子的异常改变;量化分析显示,肾病组肾小球nephrin阳性表达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泼尼松及维生素E干预组肾小球nephrin阳性表达含量较肾病组增加。③肾小球nephrin蛋白阳性表达含量与肾皮质MDA含量呈负相关,与肾皮质SOD和T-AOC活性呈正相关。结论:肾小球裂隙膜分子nephrin表达减少与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泼尼松和维生素E对阿霉素肾病大鼠肾损伤有保护作用。[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09,11(1):56-60]  相似文献   

2.
多柔比星肾病大鼠podocin mRNA表达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多柔比星肾病大鼠肾小球裂隙膜分子podocin mRNA表达与氧化应激反应的关系。方法 建立大鼠多柔比星肾病模型,原位杂交染色和半定量RT-PCR法检测肾皮质podocin mRNA表达,化学比色法检测肾皮质氧化应激指标,并对二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原位杂交染色发现正常对照组podocin mRNA主要表达在肾小球细胞胞浆中。随时间进展多柔比星肾病组阳性细胞数和阳性强度明显增加;半定量RT-PCR结果显示肾病组podocin mRNA表达d7无明显改变,d14和d21显著升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多柔比星肾病组丙二醛(MDA)水平d7明显增高,d14和d21显著增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d14明显降低,持续至d21;总抗氧化能力(T-AOC)d21明显降低。podocin mRNA的表达与MDA呈正相关,与SOD和T-AOC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肾病状态下足细胞分子podocin mRNA表达异常与氧化应激反应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nephrin分子在多柔比星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多柔比星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通过检测nephrin分子表达探讨nephrin分子在肾小球硬化中的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200±20)g。随机分为模型组30只和对照组18只。模型组鼠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mg/kg,7d后重复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3mg/kg建立大鼠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对照组在对应时间点注射9g/L盐水。分别留取6和8周模型及对照组各6只大鼠尿液、血液及肾脏标本,分别检测24h尿蛋白、血生化,并进行肾脏光镜、电镜检查,提取肾脏RNA进行荧光定量PCR检测nephrin表达量。结果第6和8周模型组大鼠尿蛋白明显较对照组增加,血清清蛋白明显减低,BUN、Cr及血清胆固醇明显增高。肾脏病理在第6周时出现局灶肾小球硬化,第8周时呈典型肾小球硬化。模型组大鼠nephrin表达在第6和8周时明显较对照组增高,分别为对照组的3.85和6.15倍。结论nephrin分子在肾小球硬化大鼠模型表达明显增加,提示nephrin分子与蛋白尿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并有可能参与肾小球硬化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多柔比星诱导肾病大鼠肾 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bFGF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肾病组(40只)。肾病组一次性尾静 脉注射多柔比星5mg/kg,建立多柔比星肾病模型,于注射多柔比星后第3、7、14、 28天检测各组大鼠24h尿蛋白定量,并分批处死肾病组大鼠,于第28天处死正常组 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bFGF的表达,采用彩色图像分析 系统对bFGF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对各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和 两变量间相关分析。结果1.肾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逐渐增加,第7、14、28天与 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1);2.在肾病组大鼠肾组织中,bFGF阳性反 应颗粒呈棕黄色染色,主要分布于肾小球足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的胞质中,并沿 毛细血管襻分布;3.不同时期肾病组bFGF免疫组织化学阳性指数(PI)明显高于同 期正常组的bFGFPI,有显著性差异(Pa〈0.01),且不同时期bFGF呈现不同程度的表 达;4.肾病组在不同时期bFGFPI的变化与24h尿蛋白的排泄量呈正相关 (r=0.720P〈0.01)。结论1.bFGF在MCNS肾脏组织中存在异常表达和分布。2.MCNS 中bFGF的表达和分布与蛋白尿的进展密切相关,bFGF可能是蛋白尿发生的原因之 一。3.bFGF可能在足细胞损伤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判断肾小球足细胞损伤 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黄芪对IgA肾病(IgAN)大鼠蛋白尿及肾组织nephrin、podocin的影响,探讨黄芪对IgAN蛋白尿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24只6周龄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黄芪组.模型组和黄芪组采用牛血清清蛋白+脂多糖+四氯化碳的方法进行IgAN造模,黄芪组予黄芪颗粒治疗,对照组予等量蒸馏水灌胃,9 g·L<'-1>盐水皮下注射及尾静脉注射.考马斯亮蓝法检测其24 h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血生化指标.应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其肾小球IgA沉积强度,应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肾小球nephrin、podocin蛋白的表达及分布,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肾皮质nephrin mRNA和podocin mRNA的表达.结果 1.黄芪组大鼠尿蛋白较模型组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黄芪组大鼠肾组织病变较模型组减轻.3.黄芪组大鼠肾小球nephrin表达量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podocin表达量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黄芪组大鼠肾皮质nephrin mRNA及podocin mRNA的表达均较模璎组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a><0.01).4.黄芪组大鼠肾小球nephrin、podocin的不连续斑片状、团块状异常分布较模型组改善.结论 IgAN大鼠肾组织nephrin、podocin出现表达变化及分布异常,黄芪能减少IgAN大鼠尿蛋白,其作用可能与调节nephrin、podocin的表达及分布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儿童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蛋白尿的关系及其在不同病理类型肾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探讨PNS蛋白尿的可能发生机制及导致肾纤维化的影响因素。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正常对照组与NS组患儿血清TGF—β1、VEGF水平,比较两指标与蛋白尿、肾病不同病理类型间的关系及两者间的相关性;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不同病理类型PNS与正常肾组织中TGF—β1、VEGF的蛋白表达,并比较其差异。结果①蛋白尿阳性NS组,其血清TGF—β1、VEGF水平均分别较对照组和蛋白尿阴性组显著增高(P〈0.05),两指标间呈正相关(r=0.4305)。②在不同病理类型中,局灶节段硬化性肾炎(FSGS)组血清TGF—β1水平显著高于微小病变型肾病(MCNS)组、系膜增生型肾小球肾炎(MSPGN)组及对照组(P〈0.01)。③FSGS及MSPGN组血清VEGF水平较MCNS组与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④TGF-β1、VEGF在病变肾组织中阳性表达面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⑤TGF—β1的蛋白表达强度在MCNS、MSPGN、膜性肾病(MN)、FSGS4组中呈逐渐增强趋势,其中FSGS组TGF—β1表达较无纤维化组明显增强(P〈0.05);而VEGF蛋白表达强度在不同病理类型之间以及有无间质纤维化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①血清TGF—β1、VEGF水平与PNS蛋白尿的产生有关,且与肾脏病理损害类型有关;②NS患儿肾组织均存在TGF-β1、VEGF蛋白表达增强,尤以TGF—β1表达增强为著,且表达强度可能与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不同时间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的表达以及血管新生情况,探讨HIBD时脑组织VEGF蛋白表达与血管新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7日龄Wistar大鼠176只随机分成实验组(n=88)和对照组(n=88),两组分别在缺氧缺血(HI)后0、4、8、12、24、48、72h及7、14、21、28d(每个时间点8只)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VEGF蛋白的表达及血管新生情况。结果正常7日龄Wistar大鼠于脑组织多种细胞的胞浆中可见VEGF表达,9日龄时达高峰;HIBD后VEGF蛋白于HI后4h表达逐渐增加,于48h达高峰后逐渐下降,并且于HI后4h~14dVEGF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正常新生大鼠脑皮质中新生毛细血管数各时间点平均为3~8条/HP;而实验组于HI后3~28d的新生血管数为10~12条/HP,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并于HI后4~72hVEGF表达程度与新血管形成之间呈显著正相关(r=0.928,P〈0.05)。结论正常7~35日龄新生大鼠脑组织内有不同程度的VEGF蛋白表达。HI可诱导VEGF表达增加:VEGF参与了HIRD后腩组织新生血管的形成。  相似文献   

8.
Podocin在多柔比星肾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多柔比星肾病(ADN)大鼠模型,观察足细胞相关分子podocin在模型不同病理时期mRNA的表达,探讨podocin分子在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48只[体质量(230&#177;20)g,月龄2~3个月],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24只。模型组鼠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6.5mg/kg,建立ADN模型。对照组注射9g/L盐水。分别于第2、4、6、8周每组各处死大鼠6只。处死前1天收集24h尿液,检测24h尿蛋白,应用光镜和电镜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改变,Trizol法提取肾皮质总R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反转录PCR检测其各时间点肾组织podocin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实验第2、4、6、8周均表现为大量蛋白尿,各时间点24h尿蛋白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1),模型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在肾病早期表现为微小病变型,随着病情进展,第6—8周呈现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病理表现;电镜下可见模型组随着病变进展,足细胞损伤进行性加重。在病变早期可见足突增宽、融合,晚期足突消失,核固缩等表现。模型组第2周。肾组织podocin分子mRNA表达明显升高(P〈0.01),第4周时下降,第6—8周进一步下降(Pa〈0.05)。结论Podocin分子在肾病综合征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odocin mRNA表达变化可能与肾病病理类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在多柔比星诱导肾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和分布,探讨bFGF在微小病变型肾病综合征(MCNS)中的作用.方法 雄性Wistar大鼠50只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肾病组(40只).肾病组一次性尾静脉注射多柔比星5 mg/kg,建立多柔比星,肾病模型,于注射多柔比星后第3、7、14、28天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并分批处死肾病组大鼠,于第28天处死正常组大鼠,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肾脏组织bFGF的表达,采用彩色图像分析系统对hFGF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对各组间差异进行t检验和两变量间相关分析.结果 1.肾病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逐渐增加,第7、14、28天与正常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PPARγ)对nephrin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大鼠氨基核苷嘌呤霉素(PAN)肾病模型,应用实时定量PCR和免疫印迹法检测肾病大鼠不同时间点肾组织中PPARγ和nephrin mRNA和蛋白表达,并观察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大鼠肾组织中nephrin表达的影响。体外培养HEK293细胞,转染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nephrin启动子区,观察罗格列酮对nephrin基因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PAN肾病模型d1 PPARγ、nephrin mRNA和蛋白即出现下降,d3出现明显下降,d7下降到最低点,PPARγ与nephrin表达呈显著正相关,而PPARγ和nephrin蛋白表达与24 h尿蛋白排泄呈负相关;罗格列酮治疗后大鼠尿蛋白排泄明显下降,肾组织中nephrin表达回升;罗格列酮呈时间依赖性诱导nephrin基因的转录活性,3 h达高峰,其后荧光素酶活性有所下降,但刺激24 h仍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nephrin表达受PPARγ调控,PPARγ激动剂通过诱导nephrin表达而减轻蛋白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