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黄忠  廖伟敏  邹卫 《广西医学》2005,27(6):885-886
胆管结石病人常合并胆道感染,随着抗生素的应用,胆汁中的病原菌菌株及药敏试验发生了变化。笔者对我院2002年1月至2003年12月间52例胆管结石病人的胆汁送细菌培养,46例胆汁培养阳性及其药敏试验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4.
胆石中除了胆固醇、胆色素等外,还有由蛋白质构成的间质成分组成。由于胆石及胆汁中蛋白质分离和提取非常困难,所以定量研究胆石及胆汁中蛋白质和研究其性质的报道甚少。蛋白质是由氨基酸以肽键相联组成的,本组实验用氨基酸分析  相似文献   

5.
胆固醇结石病人和正常人胆囊胆汁蛋白的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胆道手术患者的胆汁成分与胆石形成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42例胆道手术病例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其胆汁成分与其他生化检测数据。结果:1胆结石患病率女性显著高于男性;2年龄分布以40~60岁组最多;3病种以结石性慢性胆囊炎居首;4结石性质主要为胆固醇结石或胆固醇为主的混合结石;5胆固醇结石患者胆汁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及腹壁脂肪厚度显著高于胆色素结石患者,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6胆色素结石主要为胆道细菌感染后形成。结论:胆结石患者具有明显的性别、年龄等特征;胆固醇高易发胆固醇石,不易发生色素石,可能与胆固醇有易溶解胆色素的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7.
作为促成核因子的免疫球蛋白在胆固醇及胆色素结石患者与正常人胆胆囊胆汁中浓度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16例胆囊结石及9例正常对照者的胆囊胆汁中免疫球蛋白IgA、IgM和IgG的浓度。结果:胆固醇性胆囊结石结胆囊胆胆汁中IgM、IgG显著高于胆囊结石主对照组。  相似文献   

8.
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是机体公共免疫系统(CMIS)的主要抗体,在局部免疫中起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放射免疫分析胆汁中sIgA变化与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症的临床意义,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81例均为临床确诊并经择期手术证实为慢性结石性胆系炎症。其中...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胆结石患者胆汁对人胆管癌细胞HCCC-9810生长的影响,探讨胆结石与胆管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应用四甲偶氮唑蓝比色法检测18份胆结石患者胆汁和8份正常胆汁对HCCC-9810增殖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周期和凋亡。结果:胆结石患者胆汁与正常胆汁比较,明显促进HCCC-9810细胞增殖,用胆结石患者胆汁处理48 h的HCCC-9810细胞增殖指数显著上升(P<0.01),胆结石胆汁组(47%±10%)S期细胞比例比正常胆汁组(23%±3%)明显增高(P<0.01),G0/G1期细胞比例(42%±8%)比正常胆汁组(63%±10%)明显降低(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胆汁具有潜在的促增殖活性,胆结石与胆管癌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脏免疫学血清检测在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按照不同疾病分类,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40例PBC患者为研究组,另选择慢性病毒性肝炎40例为对照组,所选患者均做血清免疫学及肝功能检测,并对所选患者的肝纤四项、血清免疫球蛋白等临床意义进行分析.结果 研究组PBC患者的平均年...  相似文献   

11.
12.
报告了胆囊切除术中损伤肝外胆管5例。男3例,女2例,平均年龄63岁。急症手术2例,择期手术3例。胆总管横断3例,胆总管部分切除1例,胆总管部分损伤1例。同时对胆管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方法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应用显色基质法,对胆石症患者的结石,胆囊和胆管胆汁的内毒素含量进行了定量并与对照组胆囊胆汁做了比较。发现胆色素类结石内毒素含量显著地多于胆固醇类结石,胆石症患者胆囊和胆管胆汁内毒素也毒素也高于对照组胆汁。从而进一步证实细菌感染在胆色素类结石形成中的重要意义。作者提出细菌内毒素在胆色素结石发生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胆管损伤及狭窄的处理十分棘手,所以该病的诊断与治疗显得很重要,我们必须重视本病。本文就诊断与治疗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用发射光谱法测定五种胆汁及两种胆石中的微量元素。结果表明,154份标本中均含有钙、镁、铝、铁、铜、锌、铅、银、锰、锡等元素,其中非胆石症胆汁中的铁、铝、锡元素的含量明显低于胆石症胆汁中含量;而非胆石症胆汁中钙、镁、铜、银、锰、锌、铅的含量明显高于胆石症胆汁中的含量。  相似文献   

16.
对30具新生儿(男18、女12)肝外胆道系统进行观察。胆囊形状分四型;以梨形(16例)居多数,占53.33±9.11%。胆囊底的体表投影点,位于腹直肌外侧缘内侧8.84±10.89mm,肋弓下方39.10±13.26mm。测量了肝左右管、肝总管、胆囊管及胆总管的长度和外径。胆总管的长度为21.59±2.32mm。外径为2.14±0.20mm。  相似文献   

17.
胆道探查术后逆行经肝胆道引流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探索可代替T管引流的胆道手术方法。方法 对37例胆道探查病人实施逆行穿刺经肝胆道置管引流。在明确胆道远端通畅、结石已取净后,在B超导引下逆行穿刺经肝置管外引流,均一次穿刺成功。结果 术后引流通畅,无脱管及胆漏发生。术后发生气胸及引流管出血各1例,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后平均第8天拔管。胆囊保留12例,术后造影显示肝外胆管无明显狭窄及成角,胆囊显影良好。动物实验:应用6只仔猪进行经肝胆囊置管引流试验。在术后第8天肝被膜与壁层腹膜在引流管周围形成致密粘连,肝内引流管周围形成一层完整的纤维组织,拔管后肝内窦道很快自行闭合,阻止胆汁溢出。结论 经肝逆行穿刺置管是安全有效的胆道探查引流术。总胆管内不置T管可使肝外胆管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术后带管时间缩短、保留的胆囊免受T管压迫及窦道粘连。  相似文献   

18.
本文时20例人体肝外胆管进行了组织学研究,主要观察各段管壁平滑肌和弹力纤维的分布,结果发现13例(65%)标本查见平滑肌束,其肌束大小,形态不一、排列不规则,呈散在、成簇或成层分布,从上到下肌束逐渐增多,变粗。其余7例(35%)未查见平滑肌层。管壁弹力纤维的结构,一般在粘膜固有层表面较密集,也可呈弥漫性分布,其分布类型与是否存在平滑肌束无明显关系。 管壁的平滑肌组织可证明是胆总管自主运动的形态学基础。而本文未查见平滑肌层者是受实验方法的限制或者不存在平滑肌组织,在这样的标本中如何解释胆总管的自主运动,有待从形态和功能的结合上作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测定了8头实验猪应用阿托品前后的胆道静压、胆道括约肌开放压以及在一定压力下胆道的流量,同时观察了用药前后小肠内压增加时胆道返流情况。结果表明:用阿托品前后胆道静压无明显变化,用阿托品后括约肌开放压平均降低了35%,相同压力下的流量明显增加;当小肠内压达到19.614kPa时,用阿托品前后胆道均无返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