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为动态观察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在成石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将10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n=10),胆道不全梗阻组(BO组,n=45)和胆道不全梗阻加感染组(BOI组,n=45),动态检测实验组术后3、7、14和20天的胆汁,血清免疫球蛋白(Ig) 及胆囊Ig分泌细胞的含量,并比较其变化.结果:实验组各时相血清IgA浓度均明显高于Con 组(P<0.001),血清中IgG浓度随结石形成增加而逐渐升高.胆汁细菌培养阴性者胆汁中IgA和IgG浓度高于Con组(P<0.05),胆汁细菌培养阳性者胆汁中Ig浓度略低于Con组 .Con组兔胆囊粘膜存在少量的Ig分泌细胞,BO组胆囊粘膜IgG和IgA分泌细胞无明显变化,B OI组Ig分泌细胞明显高于Con组(P<0.001),以IgG分泌细胞最为明显.以上结果提示 :兔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血清和胆汁Ig有明显改变,而胆汁中Ig的含量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IgA在成石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对26例消化来癌肿和14例仆癌肿患者IgG、IgA、IgM以及CH_(50)、C_3、C_4的汉定结果发现,盛肿组CHso明显增高;匀卜癌种组CH_(50)、C_3、C_显降低,IgA,IgM明显增高。这些改变有助于消化系癌肿与柞癌肿疾患的鉴别。肝硬化患者CH_(50)。多呈降低,如在病程中出现CH_(50)突然增高,应高度誉惕癌变的可能性。消化系癌种与昨癌肿疾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来统的比较研究,国内甚少报道。本文就这两类疾病时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休来统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常人血清中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成分有一定含量。在患某些疾病时,血清中的一种或几种免疫球蛋白或补体C_3每有升高或降低。国内各地关于成人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_3的正常值已有许多报道。为了解肇庆地区有关这方面的情况,我们对本地区195名正常成人血清IgG、IgA、IgM和补体C_3水平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收集100例术中胆囊或胆管胆汁进行细菌培养、测免疫球蛋白(Ig)含量,并测血清Ig含量,及34例胆囊组织匀浆Ig含量。结果表明胆道感染患者血清中三类Ig含量极显著高于正常人(n=100,P<0.01)。胆汁培养阳性组血清IgA显著高于阴性组(P<0.01)。胆汁培养单一菌种生长时血清IgA高于2种以上细菌生长,其余Ig含量在胆汁培养1~3种细菌生长,或草兰氏阴性杆菌或阳性球菌时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胆汁培养阳性组胆囊汁中IgG高于胆管胆汁;阴性组胆管胆汁中IgG高于胆囊胆汁。胆囊胆汁培养阳性组胆囊胆汁中三类Ig含量均高于胆囊组织匀浆;阴性组其IgG和IgM高于胆囊组织匀浆,而IgA无明显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测定了85例慢支、99例肺心病患者及47例正常老年人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值,发现肺心病患者T淋巴细胞值最低,其次为慢支,均明显低于正常老人。从251例慢支、221例慢支有并发症患者及200例正常人血清IgG、IgA、IgM值比较中,未见慢支及有并发症患者存在上述免疫球蛋白的缺损,相反,当呼吸道化脓性感染时,血清IgG、IgA明显较正常人增高。慢支患者血清中非特异性自身抗体RF、ANF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慢支及肺心病患者血清CH_(30)活性明显低于正常人。肺心病患者血清C_3值也明显低于正常人,而慢支患者血清C_3值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慢支患者血清中抗补体试验与正常人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维汉族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差异性。方法:选择免疫速率散射比浊法对39例维吾尔族和50例汉族狼疮性肾炎患者血清IgG、IgA、IgM和C_3水平进行测定。结果:维吾尔族与汉族狼疮性肾炎患者IgG、IgA、IgM和C_3水平间均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t检验,P>0.05);与对照组相比,维、汉族狼疮性肾炎患者免疫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t检验,P<0.05),C_3补体水平明显下降(t检验,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体液免疫水平无明显的民族间差异,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补体免疫缺陷与狼疮性肾炎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正> 血清C_3测定对肾小球疾病的诊断价值已得到广泛承认,而关于尿中C_3及免疫球蛋白(简称Ig)排泄物与肾脏病关系的报道则甚少。我室在以往开展血清C_3及免疫球蛋白的基础上,又对尿中C_3及IgG、IgA、IgM的测定进行了探讨,现报告如下。一、材料:采用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出品的冻干抗人C_3血清及羊抗人IgG、IgA、IgM诊断血清。二、对象:对1982年1月至1983年2月在  相似文献   

8.
应用聚乙二醇沉淀法加火箭免疫电泳测定115例健康小儿的循环免疫复合物(CIC)中各免疫球蛋白组分和补体C_3含量。其结果经统学处理,男女间的CIC各免疫球蛋白组分和补体C_3的含量及其占血清中相应免疫球蛋白的百分比值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而CIC中各免疫球蛋白组分及补体C_3的含量同血清中相应的免疫球白蛋及补体C_3含量之间,有非常显著的正相关关系。CIC中各组分及补体C_3的相对含量,可通过回归公式计算。  相似文献   

9.
为动态观察胆红素钙结石成石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变化,探讨在成石过程中免疫球蛋白的作用,将10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on组,n=10),胆道不全梗阻组(BO组,n=45)和胆道不全梗阻加感染组(BOI组,n=45),动态检测实验组术后3、7、14和20天的胆汁,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胆囊Ig分泌细胞的含量,并比较其变化。结果:实验组各时相血清IgA浓度均明显高于Con组(p〈0.00  相似文献   

10.
90%以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病人具有抗线粒体抗体。这种抗体可为免疫球蛋白M族(IgM),但大多数都是免疫球蛋白G族(IgG)。当抗原存在时,抗线粒体抗体针对线粒体膜的脂蛋白成分并与补体迅速结合,同时病人常伴有主要为IgM的血清免疫球蛋白浓度的增高。著者对17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人进行4种IgG亚族的定量测定。病人男3,女14例,年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晚期胆管癌姑息胆道引流的治疗效果,探讨晚期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经胆道引流术治疗的晚期胆管癌35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胆肠吻合术,胆肠置管搭桥引流,U管引流,单纯外引流,或两种术式联用。结果:77.1%术后两周内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以上。22.9%出现术后早期并发症,手术死亡率14.3%。术后随访:胆肠引流术9例,中位生存期11.3个月。U管引流7例存活1年以上。单纯外引流3例术后3个月内死亡。结论:胆道引流术是治疗晚期胆管癌的一种有效方法,可获良好的姑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245例胆汁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胆道感染患者胆汗细菌培养的临床意义。方法:采集245例因急慢性胆道感染行胆囊切除加胆总管切开T管引流术患者的胆汁,进行细菌培养加药敏试验。结果:老年组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非老年组;患胆总管结石者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显著高于无胆总管结石者。老年组胆汁中常见的细菌为大肠杆菌。结论:年龄及有无胆总管结石对胆汗细菌培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胆总管横断加胆肠吻合术治疗复发性胰腺炎4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复发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确诊为复发性胰腺炎的46例患者,经术前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检查,及术中胆汁淀粉酶、胆道压力测定和胆道镜等检查,明确胆胰汇合部异常。以彻底消除胆胰返流为原则进行胆总管横断加胆肠吻合术。结果患者共同通道长度大于1.0 cm者13例,全组胆汁淀粉酶高于血淀粉酶值2倍以上。术前胆道压力平均值高于术后平均值,术后全组病例症状完全缓解,24例随访52个月无腹痛发作。结论胆胰汇合部异常致胆汁逆流入胰管引发胰腺炎是复发性胰腺炎的重要原因,根据临床症状、胆总管扩张,共同通道长度、胆汁淀粉酶值可做出诊断。胆总管横断加胆肠吻合术是治疗这类复发性胰腺炎的有效术式。  相似文献   

14.
分别观察了胆胰管结扎大鼠(A组)、胆胰管结扎后30分钟加胆汁外引流(B组)、胆胰管结扎后30分钟加胆汁内引流(C组)及对照大鼠(D组),在不同时期检测大鼠血浆胆囊收缩素八肽(CCK-OP)、生长抑素(SS)及血清淀粉酶水平和胰腺重量及组织学记分.结果:术后3小时,A、B、C组血浆CCK—OP、SS及血淀汾酶含量均明显高于D组(P<0.05);B组高于A、C组(P<0.05);C组低于A组(P<0.05);A、B、C组在术后3小时,血浆CCK-OP及SS含量均达高峰,A、C组血浆CCK-OP、SS在术后6小时及24小时均下降至正常,B组仍高于D组;A、B、C组胰腺均呈急性炎症改变;A、B组胰腺组织学记分及重量均明显高于C组(P<0.05);B组又高于A组(P<0.05).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鲁西南地区胆管结石合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细菌学及耐药性变化,为本地区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08.12~2010.12入住我院的200例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术中抽取胆汁,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 200例患者胆汁标本中共分离细菌134株,阳性分离率为67%,仍以G-杆菌为主,前两位为大肠埃希菌(35.8%)、肺炎克雷伯菌(11.2%)。而G+球菌的肠球菌属主要为粪肠球菌(14.9%)和屎肠球菌(8.9%)。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厄他培南、阿米卡星未出现耐药株,对其余9种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药。肠球菌属对大多数常见抗生素耐药,对万古霉素、呋喃妥因、替考拉宁未出现耐药株。粪肠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也较高,达34.1%。结论鲁西南地区胆管结石并胆系感染患者胆汁培养细菌的菌种明显增加,菌群已经发生变迁,而且对临床应用广泛的抗生素耐药率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胆总管探查术中、术后胆道镜探查取石治疗经验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7年12月至2009年8月经治132例行胆总管探查术中经胆道镜取石及术后经T管窦道胆道镜检查、取石治疗的临床病例资料.结果132例患者,术中取石12例,95%可信区间为4.21%~13.97%,成功8例;术后胆道镜检查发现残余结石41例,95%可信区间为23.28%~38.84%,成功取石39例.术后黄疸加重3例,经保肝支持治疗治愈;3例术中胆道出血,局部处理血止;均无窦道损伤穿孔,无胆管炎及胰腺炎发生.结论术中术后的胆道残石处理仍是胆道外科难题,而纤维胆道镜在治疗胆道结石中的作用无可替代,但胆道镜取石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只要处理及时、方法妥当,均可避免产生严重后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胆道镜在急诊胆总管探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使用术中胆道镜处理的74例急诊重症胆管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为肝内、外胆管结石,经术中胆道镜检查,辅助取石,肝外胆管结石取净率为95.24%(60/63);肝外胆管和肝内胆管残留结石发生率分别为4.76%(3/60)和16.67(1/6),经胆道镜检查发现胆总管良性狭窄3例,胆总管下段肿瘤2例(通过胆道镜取活检证实)。结论:在急诊胆总管探查术中常规应用胆道镜可提高临床诊断率和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