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院肛肠科采用中药制剂内服治疗内痔,临床观察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48例,男25例,女23例;年龄16~72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0年;有便秘史者32例;内痔分期情况见表1。……  相似文献   

2.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留置尿管并泌尿系感染原因分析与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神经外科2004—08~2007—06住院的重症颅脐损伤昏迷留置尿管并发泌尿系感染的79例,原冈分析与护理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29例,女50例;年龄16~81岁,平均59.1岁。  相似文献   

3.
现将脑血管病昏迷患者的呼吸道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102例,男48例,女54例,年龄16~82(平均49)岁;发病时间60min~7d。其中合并偏瘫者70例,呕吐者61例,瞳孔变化者43例,大小便失禁者93例。昏迷原因,均为脑血管病变。缺血性脑血管病25例.其中脑血栓形成者13例,脑栓塞12例;出血性脑血管病77例,其中脑出血者61例,蛛网膜下腔出血者16例。  相似文献   

4.
重度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我科自2003年以来,积极将心理护理应用于临床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8例,女14例,年龄8~86(平均32)岁,烧伤面积37%~96%,平均61%,其中23例伴吸人性损伤。  相似文献   

5.
朱芸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5,5(6):1181-1181
1.1 对象 我院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86例,实行系统化整体护理为治疗组,未实施为对照组。治疗组47例,男29例,女18例,年龄42岁~72岁,平均57.8岁;对照组39例,男24例.女15例,年龄43岁~68岁,平均56岁。共检出病变血管118支,共植入支架97枚。临床资料见表1、表2。  相似文献   

6.
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是一种严重并发症,起病急骤,病情凶险,死亡率高,预后差。我院于1993~1996年收治脑出血病人63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15例,占23.8%,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简称胃肠出血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51~74岁,平均64.6岁。无上消化道出血(简称无胃肠出血组)48例,男29例,女19例,年龄39~83岁,平均56.8岁。1.2临床表现并发胃肠出血组15例均有偏瘫和昏迷(100%)。深昏迷7例,中昏迷5例,浅昏迷3例。并发脑疲6例(40%)。无胃肠出血组偏瘫47例(98%),脑膜刺激征1…  相似文献   

7.
脑出血患者便秘24例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现将我院脑出血患者便秘24例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7例,年龄55~75(平均61)岁;均为昏迷神志不清合并大便秘结者。在临床护理中发现腹胀,T38.5~39℃。  相似文献   

8.
手术是治疗重症胰腺炎的主要手段。但由于病情判断失误,手术时机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以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处理不当,重症胰腺炎的病死率仍高达25%~50%‘“。为了更好地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治愈率,现对我科1989年~1996年期间收治的56例重症胰腺炎患者的资料分析如下。互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8例,女38例;年龄:20~72岁,平均56.2岁;发病诱因:胆道疾病34例,暴饮暴食15例,其它原因7例;发病至手术时间:48小时~5日;住院天数:28~296日。1.Zlde床表现: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和压痛,恶心和呕吐,体温高于38.5℃37例…  相似文献   

9.
闻艳  闻萍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6):1117-1117
对我院2004—05~2005—10发热1192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632例,女560例,男女比例为1.13;1;年龄28.8(14~81)岁.〈19岁171例、20~29岁464例、30~39岁299例、40~49岁131例、〉50岁127例,年龄分组见图1。性别与发病无显著性差异,青壮年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人群。体温分布38.0~39.0℃者714例,T〉39.0℃者478例。经过详细询问病史约68.5%有出外就餐的病史。病程4.48(1~60)d。  相似文献   

10.
自1999年以来,采用茵陈五苓散加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98例,取得较满意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98例均为门诊患者,男67例,女31例;年龄21~60岁,平均48岁;病程0.6~20年,以1~10年者居多。全部病例均为原发性痛风性……  相似文献   

11.
烧伤创面是细菌侵入机体造成严重感染的主要途径。在大面积烧伤治疗过程中,由于正常皮肤缺乏,临床采血及静脉输液经创面穿刺是不可避免的。但经焦痴穿刺能否将细菌直接带入血液循环及相对安全时限问题,目前尚未见文献报道。现将焦痴穿刺针细菌学动态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实验组为1995年8月~1997年7月住院的115例患者,其中男90例,女25例;平均年龄30.20士8.42岁;平均烧伤面积45.70%士12.53%;且度烧伤面积平均28.51%土10.02%。对照组为1995年8月~1997年7月住院的90例患者,其中男42例,女48例,平均…  相似文献   

12.
1993年1月~1997年5月,我院共为204例婴幼儿(年龄<3岁)施行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现就CPB有关因素总结如下。1材料与方法l.l一般资料:204例中,男122例,女82例。年龄58天~3岁,平均16.1士10.l个月,其中<l岁98例占48%,体重3.0~14kg,平均8.7士2.6kg,其中<10kg150例占74%,CPB时间26~574分钟,平均85土50分钟,其中CPB时间超过120分钟45例,各年龄组病例分布见表1。手术病种见表2。1.2方法:全组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下施行手术。使用Stoker—Shiley滚压泵行平流灌注,采用进口膜式氧合器157例,国产鼓泡…  相似文献   

13.
现就我院2004—01~2006—06收治肋骨骨折62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男42例,女20例,年龄18~78(平均48)岁;致伤原因均为外伤。单根骨折12例,其中单根多处骨折4例,多根骨折45例;伴锁骨骨折15例,并发胸腔积液31例,并发气胸42例;本组骨折部位均见于2~11肋,其中后肋存在骨折40例,前肋存在骨折31例,侧肋存在骨折25例。  相似文献   

14.
老年糖尿病性脑梗塞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我院1994~1996年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性脑梗塞30例,与同期收治的60例老年非糖尿病性脑梗塞作对照,对其临床血脂、脂蛋白及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摄影(CT)表现等进行对比分析及讨论。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老年糖尿病性脑梗塞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56~78岁,平均657士15,9岁。原有糖尿病史25例,病程1~15年,平均5.4土4.0年。均为I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1例,冠心病7例,胆石症及肺炎各1例。以同时收治的老年非糖尿病性脑梗塞60例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该组男37例,女23例;年龄50~83岁,平均63.2土9.6岁。合并高血压37例,冠…  相似文献   

15.
低血糖昏迷77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我科1993—02/2007—10低血糖昏迷77例病因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43例,女34例,年龄11~75(平均57.3)岁。均符合条件:(1)昏迷时血糖低于3.3mmol/L;(2)补糖后大部分神志转清;(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昏迷。  相似文献   

16.
对我院2000-01~2007-01腹膜间皮瘤误诊为结核性腹膜炎13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男10例,女3例,年龄23~60(平均41.5)岁。其中23~35岁4例,3例既往有石棉接触史。本组均有腹水,腹胀。伴腹部隐痛10例,伴食欲减退4例,伴消瘦4例,有腹部包块1例。  相似文献   

17.
我科1999~2005年使用氯胺酮麻醉施行手术者共127例,其中有6例出现氯胺酮麻醉后的毒副反应,现将其观察要点及护理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3例.年龄2~10(平均4.5)岁。出现毒副反应后,轻度4例.重症2例。临床症状:呕吐者5例.血压升高者4例,抽搐发绀者4例,昏迷者1例,昏迷发生时间在最后一次使用氯胺酮麻醉药后5~6h。对出现上述症状者,均给予氧气吸入,施以脱水治疗。主要用药是20%甘露醇.一般用药后30~60min症状开始好转,24h后症状完全消失,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8.
纳洛酮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2003—11~2005—12我们应用盐酸纳洛酮合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治疗观察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昏迷100例,效果显著,现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急诊内科收治的急性镇静催眠药中毒100例,并排除合并有急慢性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及外伤者;排除其他药物、一氧化碳及糖尿病等原因引起的昏睡或昏迷。男24例,女76例,年龄16~57(平均23.5)岁;  相似文献   

19.
高温酷暑季节 ,中暑患者临床较常见 ,如不及时救治 ,死亡率较高。我院 2 0 0 3年 7月 2 9日至 8月 4日共收治中暑患者 34例 ,其中死亡 5例。现将本组病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34例 ,男 18例 ,女 16例 ;年龄 19~ 86岁 ,平均 6 4岁 ,其中 6 0岁以上者 2 5例。基础疾病 :高血压病 10例 ,冠心病 8例 ,高血压心脏病 3例 ,慢性支气管炎 4例 ,糖尿病 1例。1 2 症状与体征1 2 1 发热  2 5例患者以发热为首发症状入院 ,体温最高可达 4 1℃。1 2 2 抽搐  7例患者出现抽搐 ,其中 4例为高热伴抽搐。1 2 3 昏迷  14例患…  相似文献   

20.
1995年南京市重症中暑4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南京市1995年热浪袭击中49例重症中暑的发病规律及治疗进展。南京地区从1995年7月中旬开始,35℃以上高温天气累计22天,共发生中暑1016例,重症中暑发生率4.8%(49/1016)。其中男26例,女23例;年龄20~94岁,老年组21例,非老年组28例。合并慢性疾病中前四位为高血压病6例(12.2%)、冠心病5例(10.2%)、慢性支气管炎4例(8.2%)、脑血管意外后遗症2例(4.1%)。以疲劳为主要诱因者中有6名合资企业职工。死亡3例,病死率6.1%。接受氯丙嗪治疗者8例(16.3%),纳洛酮治疗者16例(32.7%)。提高人群热耐受性可明显减少中暑发生,纳洛酮可望作为重症中暑抢救治疗的有效药物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