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 毫秒
1.
目的:对慢性肾衰患者的中医临床治疗护理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对我院收治的慢性肾衰患者接受中医治疗护理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5例患者在接受中医治疗护理后,其病情均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控制,达到出院标准。结论:中医药治疗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慢性肾衰患者的病情,改善肾衰患者临床症状,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纳入我院90例2016年2月至2017年3月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根据施行方法分对照组、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评分、焦虑情绪、睡眠质量;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评分、焦虑情绪、睡眠质量比对照组好,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治疗依从性的作用确切,可提高患者遵医行为,减轻患者不良情绪,改善其睡眠质量,缩短住院时间,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病人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89例住院的慢性肾衰病人,通过指导病人合理饮食,合理服用降压药物等,使本组慢性肾衰病人最大限度地获得相关护理知识和自我护理技能.结果:78例病情好转平稳出院,11例死亡.结论:应用指导-合作模式,使慢性治愈病人的症状得到缓解,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长期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老年慢性肾衰患者的饮食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理的饮食是老年慢性肾衰患者不可缺少的治疗手段.我科1995年1月至1999年3月对14例老年慢性肾衰患者进行了饮食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将做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衰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选择收治的51例慢性肾衰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护士的精心护理,患者的血液透析效果很好,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的生命。结论血液透析对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是非常重要的维持生命的治疗手段,对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有重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诱导期是慢性肾衰由保守疗法向稳定的维持性透析过度的时期,做好此期的护理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透析并发症,顺利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对80例慢性肾衰诱导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云南省第三人民医院肾病科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认知行为护理,对比2组患者护理的影响效果。结果实验组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肌酐清除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CCR)的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认知行为护理应用于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治疗患者的护理中具有显著效果,可以改善患者的BUN、SCr、CCR等肾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结肠透析并中药保留灌肠对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疗效及护理.方法 分别用结肠透析配合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的专科护理70例肾衰病人和一般治疗护理(对照组)50例肾衰病人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1年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4%,对照组总有效率62%,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结肠透析并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配合相应的专科护理疗效明显高于一般治疗护理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患者在中西常规治疗基础上,均予以重视基础护理、心理护理及饮食服药指导,并加强药物的疗效及病情观察等。结果50例患者中显效15例,好转33例,无效2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慢性肾衰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2):151-153
目的分析人性化护理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60例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根据护理方法不同随机分为干预组(采取人性化护理,n=30)和对照组(常规护理,n=30),比较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各项评分、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自我管理各项评分包括伙伴关系、情绪处理、问题解决、自我护理方面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及情绪功能的各项评分分别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肾衰血液透析患者采取人性化护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血透效果的影响。方法于我院近3年收治的老年慢性肾衰患者中选取116例进行研究,并分为2组;对照组5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58例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经比较,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34.48%)高于观察组(18.97%),护理满意度(70.69%)低于观察组(82.76%),2项指标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慢性肾衰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以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为治疗效果提供可靠保障,具有临床应用进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心功能不全是慢性肾衰的严重并发症和重要死因,因心功能不全和心律紊乱而死亡者占慢性肾衰死因的第2位.经临床观察对我科2例尿毒症患者并发心力衰竭的防治及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衰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及心理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分析影响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程度。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7年12月住院的慢性肾衰患者120名,统一发放问卷,包括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和自评抑郁量表(SDS)、焦虑自评表(SAS)。进行心理护理后再次发放问卷作抑郁、焦虑测评,并比较心理护理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慢性肾衰患者是抑郁、焦虑的高发人群,经心理护理后,相应评分有降低(P〈0.01)。结论应重视慢性肾衰患者的心理健康,恰当的护理心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现察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疗法治疗.结果 30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多项指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 上述方法联合应用是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正> 诱导期是慢性肾衰由保守疗法向稳定的维持性透析过度的时期,做好此期的护理对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减少透析并发症,顺利进入维持性血液透析有着重要意义,我院对80例慢性肾衰诱导期患者进行血液透析,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辨证施护对慢性肾衰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58例脾肾阳虚型慢性肾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9例和对照组29例.两组在基础治疗相同的情况下均予肾内科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再应用中医辨证施护,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和尿素氮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P<0.05);实验组血肌酐和尿素氮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辩证施护对慢性肾衰的治疗有积极的影响,能够增强疗效.  相似文献   

17.
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治疗慢性肾衰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采用结肠透析、中药保留灌肠及相应护理疗法治疗.结果:30例经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减轻或消失,多项指标不同程度下降.结论:上述方法联合应用是早中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灯盏细辛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京平 《海南医学》2004,15(1):30-30
目的 探讨灯盏细辛对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血清一氧化氮 (NO)、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影响。方法 将 2 1例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观察灯盏细辛治疗前后NO、SOD变化。结果 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血清NO、血浆SOD减少 ,灯盏细辛增加血浆SOD水平 (P <0 .0 5 )。结论 灯盏细辛增加糖尿病肾病慢性肾衰患者血浆SOD和血清NO ,保护肾脏 ,延缓慢性肾衰进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肾衰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的疗效。方法 对4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进行中药滴注保留灌肠综合治疗并给予护理干预。结果 48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1.25%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肾衰方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自贡市慢性肾衰透析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自贡市375名慢性肾衰尿毒症透析时间大于3月的患者应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慢性肾衰原发病中原发性肾小球疾病68.53%;透析患者SBP、Hb、白蛋白、血钙、血磷、PTH达标率分别为45.87%、31.97%、42.15%、38.01%、30.65%、26.27%;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通路仅58.87%采用内瘘.结论慢性肾衰原发病仍以肾小球疾病为主,维持性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选择不科学,钙磷乘积、贫血、血压、PTH控制达标率不理想,需要加强慢性肾衰透析前管理、透析后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