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体外循环完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和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分析133例心脏病患借助于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置换,Ebstein畸形矫治.部分房室管畸形的体外循环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1例患停体外循环后因血氧饱和度偏低,延长第4肋间切口探查;1例因手术操作导致出血而延长切口再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2例患因残余漏再次手术,其余129例患手术过程顺利。133例患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和管理方法。方法分析103例心脏病患者借助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和二尖瓣置换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术中1例因调整股静脉插管位置时不慎将股动脉带出,出血约200ml,遂重新插入股动脉建立体外循环;术中1例因心包粘连,纵行切开胸骨第3肋间,横断第3、4肋骨,胸腔镜辅助下完成二尖瓣置换术;术后1例1周后出现残余漏,再次手术治疗。全组患者均痊愈康复出院。结论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是常规心脏外科手术方法的一种补充,加强体外循环的应对措施和管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建立与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和管理。方法分析120例心脏病患者借助于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置换,Ebste in畸形、部分房室管畸形矫治的体外循环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1例患者停体外循环后因血氧饱和度偏低,延长第4肋间切口探查;1例因手术操作导致出血而延长切口再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1例患者因残余漏再次手术;其余11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12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4.
胸腔镜下胸壁打孔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下胸壁打孔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方法。方法:采用右侧胸壁打3个小孔(1-2cm),股动脉、静脉、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闭升主动脉,冷晶体心脏停跳液灌注保护心肌,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术35例。结果:手术时间为170-247(平均209)min,体外循环时为36-67(平均45)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15-35(平均24)min。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胸壁打孔房间隔缺损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并且有良好的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5.
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右侧胸壁3孔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的疗效.方法:采用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术中不阻闭升主动脉,体外循环不降温或浅低温(32±1)℃,全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结果:本组无死亡,术后右侧气胸1例;手术时间1.8~2.7 h,体外循环时间36~72 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2~4 h,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住院时间5~8 d.结论:右侧胸壁3孔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总结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方法、特点及要求。对5例房室间隔缺损和1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关闭不全患者采用股动脉和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并借助于电视胸腔镜行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及二尖瓣置换、三尖瓣成形。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经验.方法 采用右侧胸壁打3个孔(1~2 cm),股动脉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的方法,对21例患者行完全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其中二尖瓣置换6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手术13例,同期行三尖瓣成形环成形术2例,DEVEGAR成形2例,室间隔缺损修补2例.观察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术后出血量,术后疼痛,ICU监护时间,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手术时间139~246 min,平均(183.67 ± 31.49)min;体外循环时间69~176 min,平均(81.43 ± 31.56)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25~85 min,平均(27.31 ± 27.72)min.术后辅助呼吸时间为3~9 h,平均(3.1 ± 4.9)h.术后患者恢复顺利.结论 全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在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右胸壁打三个2~3 cm的小孔,股动静脉、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阻断升主动脉,晶体心脏停跳液顺行灌注保护心肌,共行房间隔缺损修补18例,室间隔缺损修补10例.结果:术中扩大切口2例,二次开胸止血2例,体外循环时间40~160 min,平均90 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8~60 min,手术时间平均30 min,术后恢复顺利.结论:电视胸腔镜目前在简单的先天性心脏病手术中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美容效果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10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心脏手术体会。方法:采用右股动脉插供血管,右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血管建立体外循环。右腋下打孔长阻闭钳阻闭升主动脉,顺行灌注保护心肌,胸壁打3孔在电视胸腔镜下完成心脏手术102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44例,室间隔缺损修补术50例;二尖瓣置换术8例。结果:升主动脉阻闭时间11~56 min,平均28 min。体外循环时间28~186 min,平均是86 min;其中房、室间隔缺损修补术28~132 min,二尖瓣置换术96~157 min。手术时间2.6~5.6h,平均3.6 h。术中扩大切口2例,术后2次止血2例,室缺残余漏2例,死亡1例(0.98%)。结论:电视胸腔镜下行简单心脏病手术创伤小,美容效果好,是可行的,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经验。方法右侧胸壁打3孔(2个操作孔、1个胸腔镜孔)。股动脉、股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电视胸腔镜下行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23例(胸腔镜组)。与同期相匹配的一组(常规组)25例正中开胸心脏停跳下ASD修补术相比。结果两组均无死亡。胸腔镜组较常规组体外循环时间稍延长,但无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术后血心肌酶量明显偏低;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而胸腔镜组切口长度明显减小、术后胸液引流量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明显减轻,术后住院时间明显缩短。胸腔镜组术后均无气栓相关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心脏不停跳ASD修补术较传统ASD修补术切口小、创伤小、出血少、心肌保护好、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11.
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心脏手术与常规手术方法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心内直视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的手术方法和效果。【方法】将80例房间隔缺损的先心病患者分成2组,电视胸腔镜组(A组):40例,采用胸壁打孔股动脉、股静脉和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常规组(B组):40例,采用正中纵劈胸骨,经主动脉、上下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结果】胸腔镜组较常规组创伤小,术后24h胸腔引流量小(P〈0.01),手术辅助呼吸时间短(P〈0.05),手术应用库血量少(P〈0.05),ICU停留时间短(P〈0.01)。【结论】电视胸腔镜微创体外循环下心内直视术创伤小,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的全身炎症反应程度?方法:40例房间隔缺损患者分为两组,电视胸腔镜组(A组)20例,采用右侧胸壁3孔,完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常规组(B组)20例,采用常规的正中纵劈胸骨,直视下修补房缺?比较两组的体外循环建立时间?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用ELISA法检测不同时间点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IL)-6?细胞间黏附因子1(ICAM-1)和IL-10水平?结果:手术全部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建立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术后两组血清中TNF-α?IL-6?ICAM-1和IL-10水平较术前均显著升高,但A组回落迅速,且显著低于同期B组?结论:完全胸腔镜下手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安全可行,全身炎症反应轻且平衡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1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永金  杨庆军  严宇  陈灏  吴洪坤  余杨  喻鹏凌 《重庆医学》2012,41(28):2917-2918,2921
目的回顾性分析16例完全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右侧股动脉插动脉泵管,右侧股静脉插静脉管建立体外循环,主动脉根部顺行灌注冷血停跳液保护心肌,在右侧胸壁打3孔完成心脏手术16例。结果升主动脉阻断时间32~110min,平均(69.9±33.5)min,体外循环时间65~200min,平均(126.3±51.5)min,胸腔引流量50~220mL,平均(135.0±64.8)mL,全组无死亡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结论胸腔镜下心脏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术后引流少。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CPB)管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CPB资料,男性8例,女性18例。房间隔缺损手术20例,左房黏液瘤切除术3例,部分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3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CPB下完成,CPB为中低温(28~32℃),中高流量60~80ml/(kg.min),心肌保护为4℃(4∶1)冷血心肌保护液,总量为20 ml/(kg.30min)。结果本组CPB转流时间(119±53)min,主动脉阻断时间(45±21)min。所有患者在开放主动脉后心脏均自动复跳,并成功脱离CPB,无术后早期死亡,均顺利治愈出院。结论针对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特殊性给予合理的CPB管理,以更好地发挥其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胸腔镜心脏手术体外循环的管理,并对不同的体外循环建立策略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8月在该院行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3例(2例中转)围术期资料,包括基本资料、手术相关资料、术后相关资料等.结果 共计实施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43例,2例中转(均为前外侧切口的病例,1例因升主动脉壁薄,出血难以控制;1例为上腔型房间隔缺损修补后肺出血,重新阻断后加宽上腔静脉),全组患者无死亡病例.颈静脉/股静脉置管组整体手术病例和单纯房间隔缺损病例的主动脉阻断时间明显短于股静脉双极管组(P<0.05),在转流时间、总手术时间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建立稳妥、可靠的周围体外循环,强化术中体外循环的管理,对于减少主动脉阻断、体外循环转流和手术时间,降低甚至预防各种相关潜在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檀文好  莫伟波  黎必万  黄庆 《西部医学》2010,22(9):1642-1644
目的探讨小儿胸壁打孔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心脏手术的麻醉管理方法。方法选取同期行胸腔镜手术(A组)和常规正中开胸心脏手术(B组)的小儿,年龄3~13岁,体重13~30 kg,ASAⅡ~Ⅲ级。均为先天性心脏病。其中A、B两组各60例。均采用全身麻醉单腔气管插管中低温体外循环下手术。记录两组手术相关时间、术中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情况、血气分析等。结果两组患儿手术顺利,无重要并发症。A组与B组在诱导后、转机前、停机后和手术结束等时间点上各血液动力学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两组抽动脉血气检测,各项指标在正常值范围,无显著性差异(均P〉0.05)。A组患者体外循环转流时间、主动脉阻闭时间及手术时间均比B组明显延长(均P〈0.05),而术后机械通气时间I、CU停留时间均短于开胸组(P〈0.01和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体外循环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术中全面监测,改良双肺通气以及加强呼吸管理和加强肺保护是麻醉管理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电视胸腔镜辅助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0年10月我院29例电视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ECC情况.其中男性7例,女性22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16例,二尖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整形术1例.手术均在全身麻醉ECC下完成,ECC为中低温(28~32℃)、中高流量[60...  相似文献   

18.
全电视胸腔镜下先天性心脏病的外科治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随机比较胸腔镜下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2组:腔镜组101例,采取股动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胸胸壁打3个小孔后施行完全胸腔镜下手术;传统组103例,采用常规建立体外循环,平抑卧位,胸骨正中切口,纵劈胸骨手术。比较两组的静止呼吸顺应性(Cs)和动态肺顺应性(Cd)以及两组的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外科治疗效果。结果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手术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及外科治疗效果两组无显著性差异。但胸腔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Cs和Cd两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全胸腔镜下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创伤小、住院时间短、美容,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心脏手术在>60 岁心脏疾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经验,并评价其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 选取2014 年12 月-2016 年7 月于该院接受了全胸腔镜心脏手术治疗>60 岁心脏疾病患者14 例。患 者采用全身麻醉双腔气管插管,右侧股动、静脉+ 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第3 ~ 5 肋间隙分 别戳孔1 个,全胸腔镜下完成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左心房黏液瘤切除术、三尖瓣成形术、二尖瓣成形或置换 术、单极射频消融术及左心耳内口缝闭术等手术操作。结果 全组无中转前正中开胸,无死亡,均痊愈出院。 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为(130.71±34.32)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69.14±36.08)min,手术时间为(252.50± 80.14)min,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为(8.93±5.40)h,术后ICU 停留时间为(24.93±16.08)h,术后住院时间 为(9.93±3.03)d。术中失血量为(160.71±84.10)ml,术后24 h 胸腔引流量为(108.57±55.59)ml,胸腔 引流管留置时间为(2.65±1.47)d,平均输血量为(375.00±183.71)ml。出院前复查心脏彩超未见异常。患 者随访(10.21±7.63)个月,无死亡,心功能恢复至Ⅰ、Ⅱ级,较术前改善(P <0.05);心脏彩超提示左心房 内径和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比术前缩小(P <0.05)。结论 在>60 岁心脏疾病患者中采用右侧股动、静脉+ 上腔静脉插管建立体外循环,右侧胸壁戳孔,全胸腔镜下完成心脏手术操作,创伤小,出血和输血少,并发症少, 术后恢复快,安全可靠,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总结全胸腔镜下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 全腔镜下心脏外科手术30例,其中房间隔缺损修补术22例,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5例,黏液瘤摘除术3例.股静脉和(或)上腔静脉插引流管建立体外循环,经胸阻闭升主动脉,胸腔内操作均在全胸腔镜下进行.结果 30例患者,手术成功30例,成功率100%,无转为正中开胸扩大切口.体外循环时间50~319 min,平均(111±45)min;升主动脉阻闭时间为21~118 min,平均(43.6±30.0)min.术后胸腔闭式引流量20~2500 ml,平均(225±150)ml.无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3例,包括二次开胸止血1例及右侧气胸2例.结论 完全胸腔镜体外循环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黏液瘤摘除术和不全性心内膜垫缺损矫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