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病案》2010,(12):F0002-F0002
6、急性冠脉综合征124.8病-心脏——缺血性——急性——特指的I24.8 综合征-冠状动脉——急性NECI24.9 核对一卷I24.8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AMI)及不稳定型心绞痛(UA),其中AMI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  相似文献   

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前两者也称为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目前主要根据心电图ST段是否抬高,将ACS分成ST段抬高的ACS和非ST段抬高的ACS。ACS发病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血栓形成,其中血小板活化是血栓形成的关键和始动因素,而炎症反应与血小板活化、血栓形成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治疗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SAP)、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UAP、NSTEMI、STE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ACS又分为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和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NSTEACS包括UAP、NSTEMI,是由不稳定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引起相关动脉的不完全闭塞所导致的,血栓是以血小板为主的“白血栓”;STEACS是指STEMI,主要由新鲜的“红血栓”使冠状动脉急性闭塞性所致。近年来,冠心病治疗在各方面都有很大的进展,现综述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一组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为主要病因,粥样斑块破裂、血栓形成为主要病理改变,导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了从不稳定性心绞痛(UA)到非Q波心肌梗死(NQMI)和Q波心肌梗死的一组连续的临床病症。可分为ST段抬高的ACS(STE—ACS),即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ACS(NSTE—ACS),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NSTEMI)。  相似文献   

6.
Ever  D  Grech  David  Ramsdale  李崇剑 《英国医学杂志》2005,8(5):301-304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是指一组急性心肌缺血症状,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通常没有ST段抬高)和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多见持续性ST段抬高)。本文将重点讨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non—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NSTEMI),是由于斑块破裂或撕裂导致急性腔内非闭塞性血栓形成而触发。与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富含纤维素的“红色血栓”不同,  相似文献   

8.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导致冠心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ACS包括ST段抬高、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ACS可分为ST段抬高的ACN(STE-ACS),即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STEMI)和非ST段抬高的ACS(NSTE-ACS),后者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的急性心梗(NSTEMI)。其共同病理生理是冠状动脉在粥样硬化病变基础上,发生了斑块破裂形成血栓。产生了急性狭窄或闭塞所致。近20年来,随着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手段的成熟与推广,以及非ST段抬高的ACS比例的不断升高,非ST段抬高ACS已成为心血管疾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李端明 《当代医学》2008,14(20):93-94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内科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粥样斑块破裂诱发不全堵塞性血栓形成是主要发病机制,主要分为不稳定性心绞痛、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诊处理手段不尽相同,现就我院急诊科收治5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黄春艳  买苏木 《新疆医学》2007,37(2):100-10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蚀,继发完全或不完全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 MI)和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STE MI),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疾病。有资料显示,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ACS的主要不良事件(死亡和心肌梗死)的发生率为10%~17%。  相似文献   

12.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mnary syndromes,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降低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此外,许多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也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及其急性合并症有关。  相似文献   

13.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一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或血管痉挛而致急性或亚急性心肌缺血的临床综合征,包括ST段抬高的ACS(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和无ST段抬高的ACS(不稳定性心绞痛和无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炎症和氧化应激是的重要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冠心病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主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UAP、NSTEMI、STEMI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ACS).ACS又分为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STEACS) 和非ST 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  相似文献   

15.
方哲  金海 《吉林医学》2006,27(7):848-85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s,ACS)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溃烂。进而诱发血栓形成引起冠脉血流完全中断或极度降低的病理生理改变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P)、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NSTEMI)和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约占冠心病人的30%~40%。此外,许多心源性猝死的病例也与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破裂及其急性合并症有关。  相似文献   

16.
郭志刚  彭健等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2,22(11):1033-1033,1036
目的:探讨早期复极综合征(ERS)与ST段抬高性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ERS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随访。结果:5例患者均有胸闷胸痛病史,并伴有胸前导联ST段抬高。结果:早期复极综合征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冠脉综合征,Brugada综合征等ST段抬高性疾病,密切观察心电图,并结合超声心动图,肌钙蛋白I,病史等资料可予鉴别。  相似文献   

17.
(接2010年第7D期) β受体阻滞剂在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 目前冠心病基本分为两类,一是稳定型冠心病,包括稳定劳力型心绞痛和有(或无)症状的陈旧性心肌梗死,二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以及不稳定型心绞痛。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一些临床专家将不同临床表现的冠心病综合成两大类:①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和有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也包括猝死型冠心病;②慢性心肌缺血综合征,包括稳定型心绞痛,无症状性心肌缺血,X综合征,缺血性心肌病。目前,急性冠脉综合征由已成为心血管病领域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将对其发病机理、危险度分层、院前急救和治疗研究作一概述。  相似文献   

19.
钙离子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长效钙离子拮抗剂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地位在稳步提高,其疗效已经被确定,但对于钙离子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治疗中的地位的认识目前还不是很清楚,特别是指南的认识与临床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需要通过回顾指南和临床研究,对钙离子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地位再认识,以期提高钙离子拮抗剂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应用的管理水平。从2002年到现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指南地位正在被认识,临床中使用钙离子拮抗剂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有利也有弊;但对于钙离子拮抗剂治疗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的地位目前还不清楚。钙离子拮抗剂无论是非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还是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治疗冠脉痉挛引起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地位已经被确定,但并非所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应用的适应证已确定,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应用钙离子拮抗剂(长效)尚需直接的大规模临床研究验证。为了避免或减少钙离子拮抗剂的副作用,尽量避免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中使用钙离子拮抗剂,在不稳定型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治疗中恰当地选择适应证,合理地选择钙离子拮抗剂种类,科学地管理患者的血压、心率和心功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80年代以来提出的诊断概念,它涵盖了Q波心肌梗死、非Q波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由于非Q波心肌梗死和不稳定性心绞痛有时在临床上早期难以鉴别,且它们的关键治疗均在于抗栓,故合并为一个概念被提出。一般分为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AMI);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心绞痛(NSTEMI/UA)。ACS的病理基础是冠状动脉内不稳定斑块的存在,继而发生了痉挛、破裂、出血和血栓形成,表现在临床上很多病人会进展到明确的心肌梗死,甚至心脏性猝死,故人们在探索积极的治疗方式来延缓疾病的发展。现就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