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s)L158,809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西拉普利对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转化生成因子(TGF—β1)表达和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分泌的影响。方法:分别在不同葡萄糖浓度(5.6mmol/L和30mmol/L)和药物浓度(1、10、100和500μmol/L)下体外培养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分别于24、48和72h后测定细胞增殖。然后将系膜细胞分为低糖(5.6mmol/L)对照组(LG)、高糖(30mmol/L)对照组(HG)、L158,809(10μmol/L)组和西拉普利(10μmmol/L)组,48h后,分别用RT-PCR法测定TGF-β1表达,ELISA和放射免疫法测定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胶原浓度。结果:与低糖对照组相比,高糖对照组系膜细胞过度增殖,细胞上清液中TGF-βl、纤维连接蛋白、层粘连蛋白和Ⅳ胶原浓度明显升高,TGF-βlmRNA表达也显升高;而L158,809组和西拉普利组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蛋白水平明显低于高糖对照组,且TGF-β1mRNA水平亦表达明显降低。结论:高糖可刺激体外培养系膜细胞过度增殖,TGF-β1表达增高,ECM蛋白分泌明显增加,而L158,809和西拉普利均可抑制高糖环境下上述现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Losartan拮抗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系(RAS)对预防高血压致肾脏靶器官损伤的意义,方法 应用细胞培养和Fura-2方法,观察血管紧张素Ⅱ和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肾小球系膜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影响。结果 AngⅡ使SHR系膜细胞「Ca^2+」i增高,对WKY无影响;AngⅡ对SHR系膜细胞「Ca^2+」u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Losartan拮抗局部肾素-血管紧张系统(RAS)对预防高血压致肾脏靶器官损伤的意义。方法应用细胞培养和Fura-2方法,观察血管紧张素Ⅱ(AugⅡ)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和正常血压大鼠(WKY)肾小球系膜细胞内游离钙([Ca2 ]i)浓度的影响。结果AngⅡ使SHR系膜细胞[Ca2 ]i增高,对WKY无影响;AugⅡ对SHR系膜细胞[Ca2 ]i的作用可被Losartan抑制并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AngⅡ诱导的肾小球系膜细胞[Ca2 ]i增加是经AT1受体介异并被Losartan拮抗。Losartan可能有细胞水平的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ARB-valsartan 及ACEI-benazeprilat 能否抑制由 Ang II、PDGF 引起的SHR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与肥大.且比较单用时作用孰强孰弱,联合应用后有无协同效应. 方法采用经典SHR系膜细胞培养技术,细胞中加入各种因子和(或)药物,以3H-leucine或3H-thymidine 掺入后的cpm值反映蛋白或DNA合成.采用t test检验差异的显著性. 结果1.系膜细胞在Ang II、PDGF 刺激后引起的增殖与肥大,均可被 valsartan 及 benazeprilat 抑制.2.比较发现单一用药在同一浓度下,valsartan 较 benazeprilat 能更有效地抑制细胞的增殖与肥大.3.联合用药在同一浓度 valsartan+benazeprilat 均比单用 valsartan 或benazeprilat 效果明显. 结论1.valsartan 与benazeprilat 均能抑制SHR系膜细胞的增殖与肥大.2.valsartan 在抗系膜细胞增殖与肥大作用稍强于 benazeprilat.3.在一定浓度条件下联合用药对抗系膜细胞的增殖与肥大作用,较单一用药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抑制NF-kB活性对SD大鼠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SD大鼠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正常葡萄糖培养组(5.6 mmol/L D-葡萄糖),高葡萄糖培养组(25 mmol/L),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 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 EMSA)检测NF-。资B 活性,RT-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 【结果】 NF-kB活性在高葡萄糖培养组(20 ± 7)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8 ± 4,P < 0.01)与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8 ± 3,P < 0.01),正常葡萄糖培养组与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 > 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60 ± 0.26)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50 ± 0.22)及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0.45 ± 0.23)均无显著性差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质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54 ± 0.22)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37 ± 0.14)及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0.40 ± 0.13)均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高葡萄糖培养组(9.8 ± 2.1)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7.5 ± 1.5,P < 0.05),PDTC + 高葡萄糖培养组(7.8 ± 1.7,P > 0.05)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高葡萄糖可激活SD大鼠系膜细胞NF-kB,伴随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加,但是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抑制NF-kB活性似乎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产生但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他汀类药物辛伐他汀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西拉普利对体外培养系膜细胞增殖和基质蛋白分泌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给予高糖,辛伐他汀,西拉普利干预,观察不同刺激时间,不同刺激浓度及单用和联合用药对系膜细胞增殖以及细胞上清液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连蛋白和Ⅳ型胶原浓度的影响。结果:高糖环境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系膜细胞的增殖,增加细胞上清液中TGF-β1,纤维连接蛋白,层黏连蛋白和Ⅳ型胶原含量,单用或联用辛伐他汀和西拉普利均可抑制高糖的上述作用,而且联合用药作用更强,结论:辛伐他汀和西拉普利均可抑制高糖刺激对系膜细胞促增殖和促基质蛋白分泌的作用,二者联用的作用更强。  相似文献   

7.
AngⅡ受体拮抗剂对SHR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受体)拮抗剂Losartan(芦沙坦)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方法采用细胞培养和3H-胸腺嘧啶核苷(3H-TdR)掺入技术。结果1.SHR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组的3H-TdR掺入率高于对照组;2.SHR系膜细胞AngⅡ+Losar-tan组的3H-TdR掺入率低于AngⅡ组;3.AngⅡ对SHR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刺激作用和Losartan的抑制作用均呈剂量依赖关系;4.AngⅡ对正常血压大鼠系膜细胞的3H-TdR无影响。结论Losartan能逆转AugⅡ对SHR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作用,从细胞水平体现其肾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抑制NF-кB活性对SD大鼠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正常葡萄糖培养组(5.6 mmol/L D-葡萄糖),高葡萄糖培养组(25 mmol/L),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кB活性,RT-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NF-кB活性在高葡萄糖培养组(20±7)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8±4,P<0.01)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8±3,P<0.01),正常葡萄糖培养组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60±0.26)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50±0.22)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5±0.23)均无显著性差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质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54±0.22)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37±0.14)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0±0.13)均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高葡萄糖培养组(9.8±2.1)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7.5±1.5,P<0.05),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7.8±1.7,P0.05)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葡萄糖可激活SD大鼠系膜细胞NF-кB,伴随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加,但是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 1型受体表达;抑制NF-кB活性似乎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产生但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血管紧张素一型受体拮抗剂缬沙坦对大鼠系膜增生性肾炎病理及相关临床指标的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Thy-1肾炎模型,将肾炎大鼠分为Thy-1肾炎组及缬沙坦治疗组。检测两组疾病诱导后第1、3、5、7天平均动脉血压、24h尿蛋白排泄量、血浆肌酐及尿素氮,并取肾脏行光镜及电镜检查,免疫组化检测肾小球内PCNA蛋白表达。同时设正常对照。结果 同肾炎组比较,缬沙坦治疗组第3-7天24h尿蛋白泄量减少(P<0.05),肾小球有核细胞增多程度下降(P<0.05),系膜细胞增生减少,系膜区扩张也减少(P<0.05),肾小球内PCNA阳性核减少(P<0.05)。平均动脉血压、血浆肌酐及尿素氮较正常对照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大鼠系膜增殖性肾炎,缬沙坦能一定程度抑制系膜增生,减轻肾小球病理损伤,降低蛋白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抑制NF-κB活性对SD大鼠系膜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分离SD大鼠系膜细胞分为下列3组:正常葡萄糖培养组(5.6mmol/L D-葡萄糖),高葡萄糖培养组(25mmol/L),吡咯烷二硫氨基甲酸酯(pyrrolidinedithiocarbamate,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以电泳迁移率变动分析法(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检测NF-κB活性,RT-PCR方法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表达,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结果】NF-κB活性在高葡萄糖培养组(20&#177;7)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8&#177;4,P〈0.01)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8&#177;3,P〈0.01),正常葡萄糖培养组与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1)。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mRNA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60&#177;0.26)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50&#177;0.22)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5&#177;0.23)均无显著性差异;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蛋白质表达,在高葡萄糖培养组(0.54&#177;0.22)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0.37&#177;0.14)及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0.40&#177;0.13)均无显著性差异。培养液血管紧张素Ⅱ水平在高葡萄糖培养组(9.8&#177;2.1)显著高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7.5&#177;1.5,P〈0.05),PDTC+高葡萄糖培养组(7.8&#177;1.7,P〉0.05)与正常葡萄糖培养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高葡萄糖可激活SD大鼠系膜细胞NF-κB,伴随血管紧张素Ⅱ产生增加,但是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抑制NF-κB活性似乎可降低血管紧张素Ⅱ产生但不影响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表达。  相似文献   

11.
周素娴  雷闽湘  赵晋晋 《广西医学》2009,31(8):1072-107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在不同时间对系膜细胞产生细胞外基质(ECM)的影响。方法人系膜细胞分别在不同浓度D-葡萄糖(5.5、10、20、30mmol/L)条件下培养不同时间(6、12、24、48h),ELISA法检测各组细胞上清液纤维连接蛋白(Fn)、Ⅳ型胶原(ColⅣ)含量。结果(1)10、20、30mmol/LD-葡萄糖条件下,培养6、12、24、48h均能引起细胞上清液中的Fn、Col Ⅳ显著升高(P〈0.05),以24h最明显(P〈0.05)。(2)在相同的时间点上,随浓度增加,5.5、10、20、30mmol/LD-葡萄糖培养均能引起细胞上清液中的Fn、Col Ⅳ显著升高(P〈0.05),以30mmol/LD-葡萄糖组最明显(P〈0.05)。结论葡萄糖可以时间和剂量依赖的方式刺激系膜细胞Fn、Col Ⅳ产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人胎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凋亡及细胞外基质的影响。方法:采用人胎肾细胞培养法、MTT法、流式细胞仪及免疫组化的方法。结果:紫草素0.05、0.10、0.50及1,00mmol/L浓度对培养24、48、72h人MC有明显抑制作用;紫草素明显抑制高糖诱发的人MC细胞凋亡;紫草素0.05、0.10、0.50μg/ml显著抑制系膜基质层粘连蛋白(LN)、纤维连接蛋白(FN)及胶原Ⅳ(CoⅣ)的生成。结论:紫草素具抑制人MC增殖、细胞外基质生成及细胞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地骨皮中有效成分对高糖刺激的肾小球系膜细胞的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研究其对糖尿病肾病的保护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肾小球系膜细胞,分为高糖模型组(葡萄糖浓度为30?mmol/L),空白对照组(葡萄糖浓度为5.5?mmol/L),甜菜碱、山奈酚5个浓度剂量组(0.01、0.1、1、10、100?μmol/L),用MTT法观察系膜细胞增殖情况,ELISA法观察细胞外基质分泌情况。结果?与高糖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甜菜碱组和山奈酚组,对高糖致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甜菜碱、山奈酚均能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分泌,与高糖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地骨皮中有效成分甜菜碱和山奈酚均具有抑制高糖刺激下系膜细胞增殖以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作用,推测地骨皮中有效成分具有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肾康丸对体外高糖培养的大鼠系膜细胞(MC)增殖、细胞外基质分泌(ECM)和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将16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即正常血清组,开博通组(剂量为5 mg/kg),肾康丸高、低剂量组(剂量分别为2.4、1.2 g/kg),灌服相应药物7 d,分离制备药物血清。将体外高糖(30 mmol/LGlu)培养的MC分为5组:高糖模型组(30 mmol/LGlu),正常血清组(体积分数5%正常血清),开博通组(体积分数5%开博通含药血清)及肾康丸高、低剂量组(体积分数5%肾康丸高、低剂量含药血清),另设低糖模型组(10 mmol/LGlu)。培养72 h后,采用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测定各组细胞增殖,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上清纤维连接蛋白(FN)含量,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高糖培养的MC显著性增殖,上清FN含量显著性增加,并出现细胞周期异常,肾康丸能抑制MC增殖,减少FN分泌,并使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性增加,而S期及G2/M期细胞比例减少。【结论】肾康丸可通过调整MC细胞周期异常,进而抑制高糖诱导的MC增殖和ECM分泌。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小白菊内酯(parthenolide,PTN)对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①以MTS方法检测PTN和厚朴酚(0~50μmol/L)在人肾小球系膜细胞中的安全浓度.②将系膜细胞与高糖(50mmol/L)及不同浓度小白菊内酯(0~50μmol/L)共同培养24h,24h后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液中TNF-α、TGF-β1、MIP-1α与MC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①0~50μmol/L的PTN浓度未对系膜细胞的增殖活力产生影响,但更高浓度的PTN可明显降低系膜细胞的增殖活力.②50mmol/L高糖可显著增加炎症因子TNF-α、TGF-β1、MIP-1α及MCP-1的蛋白水平.PTN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高糖刺激的炎症反应作用.结论:PTN能有效抑制高糖刺激后人肾小球系膜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从而削弱高糖所致的系膜细胞炎症反应,为进一步阐明PTN改善DN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GMC)增殖及分泌细胞外基质(ECM)的作用。方法建立体外培养的大鼠GMC,鉴定后用于实验。实验分为两组:对照组和LPS诱导组。甲基噻唑基四唑(MTT)比色法测定24h和48h两个时点两组系膜细胞的增殖情况;ELISA法测定6h、12h和24h系膜细胞培养上清液中ECM蛋白含量;荧光半定量反转录PCR(RT-PCR)法检测ECM中层黏连蛋白(LN)β2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1)LPS组和对照组GMC增殖情况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5);(2)正常培养的大鼠GMC可分泌一定量的ECM,LPS组在各时点分泌ECM量与对照组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3)正常培养的大鼠GMC有微量LNβ2 mRNA表达,LPS组在各时点LNβ2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间差别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从蛋白和mRNA两个水平同时观察到ECM成分(如FN、LN和ColⅣ)的增加,说明在系膜增殖性肾炎中ECM明显增加并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姜黄素对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观察姜黄素对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MC)增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浓度姜黄素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测定系膜细胞活性(A值),并与地塞米松进行比较。结果:当姜黄素浓度≥6.25μmol/L时,系膜细胞增殖明显受到抑制,且表现为浓度依赖性;当姜黄素浓度≥50 μmol/L时,姜黄素抑制系膜细胞增殖的作用明显强于地塞米松(P<0.05)。结论:姜黄素能抑制体外培养的人肾小球系膜细胞增殖,且作用强于地塞米松。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牛磺酸对系膜细胞增生及细胞外基质分泌的影响 ,以探讨其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 用MTT法检测系膜细胞增生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 ,ELISA检测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的生成。结果 牛磺酸可剂量依赖性地抑制系膜细胞增生 ,并影响细胞周期 ,使G0 /G1期细胞增多 ,S期细胞减少 ,并可明显减少Ⅳ型胶原的分泌 (P <0 .0 1)。结论 牛磺酸可显著抑制系膜细胞增生 ,使细胞周期阻滞于G0 ~G1期 ,该作用可能与其抑制细胞外基质Ⅳ型胶原的分泌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