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暴怒伤肝火上头,肺病最怕添忧愁。思虑过度伤脾胃,惊恐伤肾尿自流,过喜气缓心无主,真心剧痛命自休。”  相似文献   

2.
本病好发于长期伏案及低首作业的青壮年。急性发作时,痛苦不堪忍受,止痛药与局封常无济于事,或仅短暂减轻。手法推拿往往适得其反,加重病症。笔者自1982年2月~1998年3月收治187例。前8年采用推拿手法,失败43例,其后改进。获得的教训与经验及体会是急立“静”,慢宜“动”。l一般资料本组187例,男99例,女88例。年龄24~4O岁。伏案者93例,低首作业者94例。急性发病时,一侧或双侧上肢颈神经根性剧痛,可呈持续性烧灼样、刀割样剧痛,或酸、沉剧痛,并伴有前臂或手指麻窜样触电感。为缓解疼痛,头向前屈,向上侧倾斜,呈僵直状,不…  相似文献   

3.
泌尿系结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多数原发于肾脏和膀胱。结石的存在容易造成泌尿道的阻塞及继发感染等。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急性发作时腰腹部突发剧痛,并牵及少腹或向外阴扩散。平素自感腰部隐痛,常伴有血尿或有砂石从尿中排出。泌尿系结石属祖国医学中的“石淋”、“砂淋”、“血淋”范畴。华陀《中藏经》描述:“砂淋者,腹脐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从小便中下如砂石类”即谓石淋、砂淋。临床每兼热淋,血淋,气淋,劳淋。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恣生湿热,蕴结下焦,导致气血不和,肾虚膀胱气化失司,尿中杂质结聚成石,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4.
消渴病包括西医中的“糖尿病”、“尿崩证”,多由肺胃灼热或肾阴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临床中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我科自1996~1997年间共收治各类消渴病患者31例,在治疗本病时,如何做到辨证施护,对...  相似文献   

5.
胆石症是胆道系统中较常见的疾病,是指胆囊或胆道有结石形成。本病属于祖国医学“黄疸 沙”、“砂石症”等疾病范畴。“黄”为身、目、尿具黄;“疸”为热;“沙”为石。结 石 的形成是由于情绪失调、过食肥甘、过度安逸而致阳气内郁、脾乏生发之气,运化无力 ,转 输升降之机呆滞,不能排泄水湿,致使湿贮于中,湿困脾阳,则气不得宣散,郁而化 热,热 蒸于胆,胆汁被煎,凝结为石。临床主要表现:右上腹剧痛或放散至右肩及背部以及右下腹部。如《内经·灵枢》胀论中说 :“胆胀者,胁下胀痛”。《伤寒论》太阳篇中也描写:“腹内疼痛,…  相似文献   

6.
尿路结石是肾结石、输尿管结石、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的统称。本病急性发作表现为腰腹部突作剧痛,如绞如折,常及少腹或向会阴部放射,平素可有持续腹部隐痛,常伴血尿,或尿中排出砂石。属中医砂淋、石淋、血淋及腹痛范畴。西医认为,尿路结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尿中晶体(超饱和状态、草酸盐、尿酸盐、磷酸盐等)过多或晶体聚会抑制物质(焦磷酸盐、粘多糖、多肽、尿素)减少,  相似文献   

7.
“麝甘散”外敷用于出血热少尿期,使几例重症出血热少尿期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出血热少尿期不具备透析的条件下,尚无特殊疗法时,不失为挽救患者生命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产后尿潴留是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由于产程延长或产前潴尿过多而未及时处理,或产后会阴切口缝合面局部疼痛而引起尿道痉挛,以及个别人精神紧张,使排尿功能受到障碍,部分或全部的尿不能从膀胱排出而致。中医学称此为“转胞”、“产后小便不利”、“产后癃闭”等。多因产时用力过度,耗伤气血,膀胱气化失司所致。笔者用电针治疗该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胆道蛔虫病的证治体会陈多义胆道蛔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腹症,是肠蛔虫的并发病,多发于儿童及青年。本病初起常有突发剑突下钻顶样剧痛或绞痛,但体检时剑突下或偏右轻压痛为特征。本病中医称“蛔厥”,汉代张仲景在《伤寒》、《金匮》中有描述,并创用乌梅丸治疗,该方至...  相似文献   

10.
肾小球硬化中医病机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医的古代医籍中 ,没有“肾小球硬化”或“肾功能衰竭”的病名或病证 ,但根据其发展过程中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 ,类似于“水肿”、“癃闭”、“关格”、“肾劳”、“虚劳”、“溺毒”、“腰痛”、“尿血”等。如体内水液代谢紊乱、水钠潴留时 ,属“水肿”范畴 ;肾小球滤过减少 ,出现少尿或无尿则属“癃闭” ;若又同时出现尿毒素的胃肠刺激症 ,表现为小便不通与呕吐并见 ,属“关格” ;长期久病 ,体质下降 ,可见反复感染 ,或贫血、心衰等 ,属“虚劳”、“肾劳” ;晚期口中尿味、昏迷、抽搐的尿毒症脑病 ,属“溺毒”。据本病的特点 ,按中医的…  相似文献   

11.
王君 《北京中医》2008,27(1):40-41
痛经是指适龄妇女正值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则剧痛昏厥的一组症状,亦称“经行腹痛”。  相似文献   

12.
金栋  刘继民 《河北中医》1996,18(5):20-20
上尿路结石治疗体会金栋,刘继民(河北省河间市中医医院062450)1急性发作期1.1表现:腰腹疼痛,剧痛难忍伴血尿、膀眈刺激征。疼痛呈阵发性和放射状,腹痛无压痛、反跳痛,伴面色苍白、大汗淋漓、恶心呕吐等。尿镜检可有红、白细胞或脓尿、蛋白等。B超可显示...  相似文献   

13.
排石汤治愈泌尿系结石16例罗炼祥泌尿系结石属中医学“砂淋”、“石淋”范畴。其症见突发腰痛或腹痛,甚则或剧痛难忍,或伴呕吐、尿痛、血尿。笔者用自拟排石汤为主,随证化裁,治愈泌尿系结石16例,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16例中,男12例,女4例;年龄最大45...  相似文献   

14.
每个成年女性月经来潮时往往都有可能经历赤小腹不适,有相当部份的女性甚至出现腹痛等严重的症状。妇女在行经前後,或正值行经期间,小腹及腰部疼痛,甚至剧痛难忍、常常可以伴有面色苍白,头面冷汗淋漓,手足厥冷,恶心呕吐等症状、并随着月经周期性地发作,医学上称之为“痛经”、中医又称为“经行腹痛”。  相似文献   

15.
肩凝痛,中医学中亦称“漏肩风”、“五十肩”、“冻结肩”。以肩关节周围组织退行性变,慢性劳损,风寒湿邪侵袭以及内分泌紊乱等为主要病因,肩部酸痛或剧痛,活动受限为主要临床表现。是中老年人常见病之一。我们于1996年2月至1997年1月采用自拟肩凝痛汤内服...  相似文献   

16.
患者28岁,住院号6392。因停经38天,药物流产后2天,下腹痛19小时于2001年9月30日入院。G3P。,1998年~1999年于妊娠40余天行药物流产2次。3天前测尿hCG( ),自购“息隐、米索前列醇”等在家口服,9月28日晚服完全部药物后感腹部轻微疼痛,有少量阴道流血,未见妊娠物排出.昨日下午4时突感右下腹撕裂样剧痛,稍后缓解,晚7时腹痛加重,并伴恶心、头晕,  相似文献   

17.
肋软骨炎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症患。表现为沿患侧肋间部的阵发性抽搐或剧痛,深呼吸时疼痛加剧。中医临床采用中药“瓜萎水蛭汤”治疗,可获良效。药物组成及用法:取瓜萎、水蛭、红花、熟地、川芎、元胡、郁金各10克,桔梗6克,木香、生甘草各5克。每日一剂,水煎分2次服。  相似文献   

18.
患者28岁.住院号6392。因停经38天.药物流产后2天,下腹痛19小时于2001年9月30日入院。G3Po,1998年~1999年于妊娠40余天行药物流产2次。3天前测尿hCG( ).自购“息隐、米索前列醇”等在家口服,9月28日晚服完全部药物后感腹部轻微疼痛,有少量阴道流血,未见妊娠物排出。昨日下午4时突感右下腹撕裂样剧痛,稍后缓解.晚7时腹痛加重.并伴恶心、头晕.  相似文献   

19.
输尿管结石临床以腰腹部绞痛,尿中带血或尿中夹砂石,小便艰涩或尿流突然中断,少腹拘急等为特征,是泌尿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本病属于祖国医学的“石淋”、“血淋”、“腰痛”等范畴。笔者运用八正散加味治疗输尿管结石30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患者为本院门诊和住院病人,均经B超、腹部X线检查确诊为输尿管结石。30例均为男性患者;年龄最大72岁,最小26岁,平均年龄45岁;病程最短1天,最长1年零3个月;  相似文献   

20.
泌尿系结石属祖国医学的砂淋、石淋范畴,临床以尿中时夹砂石、小便滞涩不畅,或尿不能卒出、窘迫难忍,或尿时中断,或腰痛如绞、牵引少腹、尿中带血为主要症状。1 泌尿系结石的病因病机 对泌尿系结石(石淋)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论述颇多。隋·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诸淋病候》说“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并指出“石淋者,肾主水,水结则化为石,故肾客砂石,肾虚为热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