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慢性骨髓炎属于中医骨伤科"附骨疽""附骨痈"范畴,其病程迁延、病情反复、缠绵难愈。其病机以正虚邪不盛为本,脓疡病变为标。局部正气虚衰,气血不足,肌肉生长无源。中医外治法则以祛腐生肌、外治外消,煨脓托脓、治标求本的方法,联合使用脱管散和生肌散两种外用药以来达到祛腐生肌的治疗目的。  相似文献   

2.
综述了近3年中医对糖尿病足病因病机的研究成果,认为糖尿病足的发病机制为本虚标实。并从不同剂型(浸洗剂、湿敷剂、油纱外敷、散剂及膏剂)论述了中医外治糖尿病足研究进展,对中医外治糖尿病足进行了归纳、总结,认为应在益气养阴的基础上采取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祛腐生肌及温通经脉的治则。参考文献16篇。  相似文献   

3.
介绍顾氏外科外治疗法在中医外科临床的应用,分别是化管祛腐活血生肌法治疗难愈性窦瘘类疾病、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煨脓湿润疗法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垫棉压迫法治疗腔隙性疾病。并就外治法的辨病辨证,外治法与内治法的综合应用,多种外治法的综合应用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中医外治法在瘰疬病治疗中具有特色优势。本文就瘰疬病在中医古籍中的外治法进行了简述和分析。文中重点探讨了瘰疬病的中医外治的消核散结法、提脓祛腐法、生肌收口法等三项基本原则,敷涂法、薄贴法、针灸法、熏洗法、吸脓法、止血平胬法、腐蚀法等七种外治方法。  相似文献   

5.
慢性下肢溃疡的中医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阙华发 《世界中医药》2013,8(2):148-151
提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特点的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学说,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扶正化瘀贯穿治疗始终,注重益气健脾、补肾益精、通络生新;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外治疗法,注重祛瘀化腐、活血生肌、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煨脓长肉的应用。丰富了中医学的创面修复理论,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促进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修复愈合是当今医学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就慢性难愈性疮面的中医外治法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论述。文中还就祛腐生肌、祛瘀生新、煨脓湿润、疮面腐苔与缸口的处理等疮面愈合的热点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总结顾氏外科诊治慢性下肢溃疡的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认为虚、瘀为本,虚、邪、瘀、腐、损为慢性下肢溃疡的病机特点。主张从整体着手,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整体辨证与局部辨证相结合,注重疮面辨证及部位、经络辨证,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始终,急性感染期、好转缓解期以清热利湿解毒为主;修复愈合期以益气化瘀生肌为主,尤重益气健脾、升阳举陷、补肾填精。外治动态应用祛腐祛瘀补虚活血生肌的序贯疗法,注重煨脓湿润、煨脓祛腐、祛瘀化腐、补虚生肌、活血生肌、煨脓生肌、缠缚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中药外治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应用中药外治糖尿病足。方法:将6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和对照组(B组、C组),在相同基础治疗下,分别采用中药外洗+祛腐生肌换药,单纯祛腐生肌换药和西药常规换药治疗。结果:经过治疗,A组总有效率95.0%;B组总有效率85.0%;C组总有效率60.0%;治疗后A组患者血管和神经等功能明显改善,3组间疗效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中药治疗糖尿病足,可以促进患者血管和神经功能的改善,可以加速坏疽创面愈合,疗效优于西医常规治疗。  相似文献   

9.
浅谈中医外治对创伤修复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医学中有"偎脓长肉"、"祛腐生肌"等外治理论.现代研究认为外用中药通过调节局部创面中的微环境而促进愈合.通过对外用中药促进创伤修复机制的研究,将加深对中医外治理论的理解,为中药外用制剂的发展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10.
唐汉钧教授认为下肢慢性溃疡的病因病机为感染期脾虚失运为本,脓腐蕴阻为标,慢性期脾气亏虚、经脉瘀滞为本,腐祛肌不生为标;内治以补脾益气、活血通络为大法,外治以祛腐祛瘀、补虚生肌为治则;注重内外结合治疗,取得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1.
探讨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中医治疗策略,审证求机,确立内治与外治相结合、分期辨证的序贯治疗方案。内治以益气化瘀贯穿治疗始终,注重益气健脾,补肾填精,升阳举陷,顾护阴津;应用虫类、藤类、络类等活血化瘀之品和营活血、通络生新;同时结合发病部位、局部证候、创面溃疡色泽、溃疡深浅等局部辨证以精准用药。外治主张动态应用祛腐化瘀、补虚活血生肌、煨脓湿润的序贯疗法。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外治皮肤溃疡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中医把疮疡溃后统称为溃疡 ,局部治疗是治疗皮肤溃疡的主要手段之一。中医学外治皮肤溃疡的内容十分丰富 ,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周代我国已经出现专门治疗溃疡等的疡医 ,用祝药 (外敷药 ) ,刮杀之剂 (拔除脓血的销蚀腐肉的药剂 )和五毒之药 (石胆、丹砂、雄黄、矾石、磁石炼治的外用药 )外治溃疡。我国最早的医籍《五十二病方》记载了多种洗涤污染伤口及防治瘢痕形成的方法和药物。我国现存最早的外科专著《刘涓子鬼遗方》广泛应用止血、止痛、祛腐、生肌等外用药治疗皮肤溃疡。《肘后备急方》提出创面感染由外来“毒气”引起 ,及早期…  相似文献   

13.
大凡来中医外科求诊者,溃疡不愈者很多,究其不愈原因多为腐肉未尽,新肉不生所致。故溃疡期治法当以祛腐为先,须待脓腐尽本已净时,方可用生肌之品治之,此也谓“祛腐生肌”。若不遵此规律,脓腐未尽时即用生肌之品治之,则脓腐不脱,新肉不生,伤口愈合无望。此为溃疡期总治则,当明之。  相似文献   

14.
张素清 《河南中医》2005,25(11):42-43
祛腐生肌法是中医外科的一大特点.广泛应用于多种外科疾患。我科于1997年5月2002年3月,用切开瘘管、局部给以祛腐生肌药物等方法治疗低位肛瘘患者52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146-1149
目的:分析古代医籍中祛腐生肌方剂的用药规律。方法:结合现代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对晋朝至民国初期的51部方书和外科专著中的祛腐生肌方进行收集、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其用药规律。结果:通过信息规范化处理,共筛选出合格方剂604首,涉及药物458种,总使用频数为4135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50味药的累积使用频率达64.45%,接近整体用药的2/3;在高频药物中,以拔毒祛腐药和活血化瘀药占比例最高;祛腐生肌用药以温性、辛味、入肝、心、脾、胃经的药物为多,常用剂型为膏剂和散剂。结论:祛腐生肌方以拔毒祛腐和活血化瘀药为核心,治疗疮疡等疾病,祛腐务必彻底,活血贯穿始终,并合理选择适应创面需要的药物和剂型,这些都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王殿荣  王玉辉 《四川中医》2008,26(1):104-105
目的:观察中药内外兼治治疗骨结核的疗效.方法:内治拟补肾壮骨、温经散寒、化痰散结法,方药用阳和汤加减;外治予温经化痰、消肿散结、祛腐生肌之品,外用化核膏、祛腐散、生肌散、生肌象皮膏等药.结果:本组32例,治愈12例,好转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87%.结论:用上述方法治疗骨结核,能促进破坏骨质修复,加速伤口愈合,控制病情发展,疗效确切,对临床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吴闯  王芳  肖文  王振宜 《新中医》2013,(2):117-120
狭义的药线一般只指药捻,而广义的药线,包括药捻和丝线药线,前者主要是由皮纸类材料内裹或外蘸中药制备成螺旋线香状的中医外科外治剂型,主要用于瘘、窦道的祛腐和引流,根据药物不同主要具有排脓化腐和去管生肌的作用;后者一般是用丝线或麻绳等韧性较强的材质反复浸泡中药药液制成,主要用于瘿瘤、痔等肿物的结扎、  相似文献   

18.
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与用药方法、护理等方面介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辨证地应用内治与外治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内治以扶正托毒为原则,同时注意通络清热、化瘀等法的应用;外治以祛腐生肌为原则,处理死骨与漏道时,应以化管为先,漏管化去,死骨始易排出,过早收口,形成假愈合,则每易复发  相似文献   

19.
慢性骨髓炎中医治疗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与用药方法、护理等方面介绍治疗慢性骨髓炎的临床经验。认为辩证地应用内治与外治是治疗本病的关键,内治以扶正托毒为原则,同时注意通络清热、化瘀等法的应用;外治以祛腐生肌为原则,自理死骨与漏道时,应以化管为先,漏管为化去死骨始易排出,过早口收,形成假愈合,则每易复发。  相似文献   

20.
贺菊乔教授是国家级名老中医,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外科临床、教学、科研50年,谙熟本草药性,精通中医理论,擅用古方化裁和自制新方,用药精炼,治验甚众,尤其在运用中医外治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学术经验。贺菊乔教授的中医外治学术思想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内外并举,长于外治;二是辨证精细,审征度机;三是病证并重,中西联合;四是处方精炼,巧用虫药;五是继承创新,师古不泥。初步总结了贺菊乔教授的中医外治学术思想,以飨同道,启发后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