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骨外固定器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95年,我们用骨外固定器治疗患者106例,采取一些新措施,减少了骨外固定器并发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临床资料106例中男87例,女19例;年龄8~69岁。胫腓骨骨折76例(其中开放性骨折13例,粉碎性骨折37例,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4例),股骨于中段以远骨折16例(其中严重开放粉碎性骨折2例,粉碎性骨折6例),肱骨干骨折(距关节8cm以上)6例。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8例(其中3例感染)。治疗方法在生命体征稳定和无手术禁忌症的情况下,尽早复位骨外固定器固定。方法为:1.不同部位及…  相似文献   

2.
纪荣光 《中国骨伤》2001,14(12):740-740
我院 1995年 6月~ 2 0 0 0年 7月应用潍坊产三维单侧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 5 8例获满意效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5 8例 ,男 47例 ,女 11例 ;年龄 9~ 80岁 ,平均 37 4岁。新鲜骨折 5 2例 ,陈旧性骨折 6例。骨折部位 :胫腓骨折33例 ,肱骨干骨折 6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 5例 ,跟骨骨折 4例 ,股骨下段骨折 8例 ,尺桡骨骨折 2例。2 治疗方法  对于开放性骨折先作彻底清创 ,行小切口复位 ,对粉碎性骨折不稳定者行螺丝钉或克氏针有限固定 ,视扩创后局部软组织损伤情况 ,分别采用原位缝合、减张缝合、植皮、皮 (肌 )瓣转移覆盖等处理。对…  相似文献   

3.
1996年 11月以来应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共 6 2例 6 8个部位 ,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 ,现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6 2例患者中男 44例 ,女 18例。年龄 5~ 6 7岁。新鲜骨折 39例 ,陈旧性骨折 2 3例。胫腓骨骨折 48例 ,股骨干骨折 8例 ,肱骨干骨折 5例 ,前臂骨折 4例 ,骨盆骨折 2例 ,粗隆间骨折 1例 ,多发骨折多处固定 6例。全部患者中粉碎性骨折 41例 ,开放性骨折 19例 ,骨折合并感染 9例。1 2 材料 我们选用北京首都医科大学骨外固定技术研究所夏和桃教授研制的组合式骨外固定器[1] ,依不同类型和不同部位的…  相似文献   

4.
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新疗法。[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37例,并随访2年。[结果]本组37例肱骨干骨不连的病例,取出内固定,骨端外固定器固定并植骨治疗,骨折均愈合,患肢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是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的有效疗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院早年用钢板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中发生皮肤坏死和骨不连接较多,疗效不理想。随着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架在治疗四肢骨折方面迅速普及,自1996年10月至2000年11月,采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开放性胫腓骨骨折126例(不包括严重病例行截肢者),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26例中男87例,女39例;年龄21~62岁,平均47岁;就诊时间半小时至6小时;开放骨折分类:按Gustilo分类1:Ⅰ型56例,Ⅱ型67例,Ⅲa型3例。1.2治疗方法:认真仔细清创,部分延长创口,暴露骨折端,尽量少剥离骨膜。将骨折复位,粉碎性骨折先将大骨折块复位,用克氏针临时…  相似文献   

6.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附109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价值。方法利用小切口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109例,其中闭合性骨折53例,开放性骨折56例。结果随访时间6~12个月,3例开放性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者术后感染不愈合,2例开放性骨折伴骨缺损者二期植骨手术治愈。104例达临床愈合。外固定器拆除时间6.1个月,临床疗效满意。结论利用小切口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骨折具有创伤小,操作方便,可早期功能锻炼、防止关节粘连和肌肉萎缩,有利于肢体功能恢复,避免二次手术等优点。对开放性骨折和复杂性骨折的治疗有较大优势。  相似文献   

7.
肱骨干骨折术后不愈合的治疗方法有多种,但理想的方法仍存在争议。单侧外固定器以单侧进针为特点,操作简便,并发症少,尤其适用于治疗肱骨干骨折,避免了固定针穿过骨干内侧对神经血管造成损伤的危险;同时单侧外固定器对肱骨干骨折能够达到牢固固定。1995年5月~2003年7月,我院采用单侧外固定器结合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37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吴启新 《中国骨伤》1999,12(6):53-54
我院自1992年以来,采用上海于仲嘉教授改良设计的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已过百例,使用中我们体会到,该外固定器对多段多块粉碎骨折,骨折内固定术后再骨折、骨不连的治疗有其独特的优点。临床资料本组共48例,其中男37例,女11例;年龄20~69岁,平均41岁。股骨骨折4例(其中再骨折2例),胫腓骨43例(其中合并血管神经损伤3例,胫骨骨不连5例),肱骨1例。新鲜骨折均为粉碎性,其中开放性15例,闭合性26例。手术方法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有“-”型和“T”型两种,可据骨折部位和类型选择使用。我们的经验是:距关节面5cm以内的骨折宜选用“T”型;距…  相似文献   

9.
下肢长骨干骨折在临床上是较常见的骨折 ,处理不当会引起各种并发症。目前临床上治疗方法很多。我院自 1 995年以来 ,应用上海手术器械厂研制的 SGD骨科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下肢骨折 50例 ,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50例 ,年龄 1 6~ 72岁。男性 37例 ,女性 1 3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 1 5例 (其中胫骨缺损 2例 ) ;胫腓骨闭合性骨折 2 8例 ,其中横形骨折 1 4例 ,短斜形骨折 9例 ,螺旋形骨折 1 7例 ,粉碎性骨折 3例。股骨干闭合性骨折 7例 (未选开放性骨折 ) ,其中横形骨折 3例 ,短斜形骨折 2例。粉碎性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近关节端多功能骨外固定器治疗长管骨近关节端骨折或关节内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近关节端多功能骨外固定器治疗股骨髁上骨折18例,股骨髁骨折6例,胫骨平台骨折6例,胫骨上段骨折8例,胫腓骨下段骨折6例。结果平均随访时间16.2个月,42例临床愈合,2例延迟愈合,平均愈合时间10周。关节功能正常38例,占88%。结论近关节端多功能骨外固定器可满足近关节端骨折复位和固定的需要,特别适用于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固定牢稳,便于早期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1.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的相关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兵 《中国骨伤》2000,13(8):496-496
我们自 1992年 9月~ 1995年 12月 ,运用多功能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四肢骨折 97例 ,10 6个肢体 ,现就有关问题进行探讨。1 临床资料本组 97例中男 6 9例 ,女 2 8例 ;年龄 13~ 49岁。双侧肱骨骨折 2例 ,同侧或对侧股骨合并胫腓骨骨折 4例 ;肱骨合并股骨骨折 1例 ,合并胫腓骨骨折 2例 ;骨不连 5例 (肱骨 2例 ,胫骨 2例 ,1例软组织缺损 ,钢板外露后取出钢板 ) ;股骨 1例 ;股骨颈骨折 4例 ;股骨骨折 7例 (其中多段骨折 2例 ) ;肱骨骨折 9例 ;胫腓骨骨折 6 3例 (其中合并大的血管神经损伤2例 )。 97例中 10 6肢体开放损伤 46例 ,开放损伤均在伤后1…  相似文献   

12.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志鹏  卢雄才  黄雄  吴甲钊 《中国骨伤》2000,13(5):306-306
我科自1994年~1996年应用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研制的肢体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改良Batiani骨外固定器)治疗114例四肢骨折,疗效满意。现作回顾分析,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114例,男性87例,女性27例。年龄4岁~55岁,平均年龄32岁。股骨干骨折30例(新鲜24例,陈旧6例。其中开放6例,斜行6例,粉碎4例,横断8例)。肱骨干骨折12例(全部新鲜骨折,其中开放1例,斜行2例,横断6例,粉碎3例)。胫腓骨骨折72例(全部新鲜骨折,开放27例,闭合45例。其中螺旋9例,横断22例,斜断25例,粉碎16例)。2 治疗方法  全部采用小切口直视下骨折手法复位,应用…  相似文献   

13.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在四肢骨折中的应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我院从1991年~1996年6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264例,取得比较满意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本组264例,男172例,女92例;年龄8~91岁,平均42岁。胫腓骨骨折186例中开放性骨折伴严重软组织损伤、血管、...  相似文献   

14.
我院自 1995年 9月~ 2 0 0 1年 5月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骨科临床多类疾病 63例 ,取得满意治疗效果 ,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 本组 63例 ,男 42例 ,女 2 1例 ,年龄 11~84岁 ,平均 3 4岁。应用于开放性胫腓骨骨折 3 0例 ,股骨干骨折骨不连 12例 ,股骨转子间骨折 8例 ,肱骨干骨折 5例 ,膝关节融合术 6例 ,肱骨骨囊肿 2例。二、治疗结果 随访 0 .5~ 4年 ,平均愈合时间 :胫腓骨14 w,股骨 2 0 w,粗隆间 12 w,肱骨干 8w,膝关节融合 (未植骨 ) 10 w,肱骨骨囊肿腓骨移植 10 w。 63例均接近解剖复位 ,邻近关节活动良好。三、并…  相似文献   

15.
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并发症及预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者自 1993年 9月~ 1998年 10月应用夏和桃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 2 2 0例 ,出现各种并发症 2 3例 ,发生率10 .4% ,为避免在今后应用过程中出现类似并发症 ,特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2 2 0例 ,其中男 170例 ,女 5 0例 ,年龄 6~ 88岁 ,平均3 6.8岁。受伤类型 :交通伤 14 0例 ,重物砸伤 3 6例 ,坠落伤 18例 ,生活伤 42例 ,其它 4例。损伤部位 :肱骨骨折 2例 ,尺桡骨骨折 3例 ,股骨粗隆间骨折 44例 ,股骨干骨折 2 8例 ,股骨远端骨折 2 7例 ,胫腓骨骨折 116例。上述病例中开放性骨折 10 6例 ,骨折合并皮肤撕脱伤 12例 ,骨折并烧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1999年以来,对22例重度(Ⅲ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及皮瓣、肌皮瓣转移治疗。结果22例患者获8个月~3年5个月(平均1年6个月)随访。21例骨折获得愈合。术后并发症:创口皮肤坏死2例,骨缺损2例,骨不连1例,钉道感染及固定针松动各1例。皮肤坏死、感染率为13.63%。结论组合式骨外固定器治疗胫腓骨Ⅲ度开放性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稳、穿针任意、构型灵巧、骨折固定呈三维固定等特点。早期皮瓣移植覆盖创面能降低开放性骨折的感染率。对于严重粉碎、伴有大块骨缺损或骨折靠近关节面的Ⅲ度胫腓骨开放性骨折,应用组合式骨外固定器及皮瓣、肌皮瓣转移治疗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长骨骨折支架骨外固定与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如诚  张碧煌 《中国骨伤》2000,13(5):282-282
1989年徐莘香[1]报道应用梯形钢板治疗长骨骨折的动物实验及临床应用研究中发现并提出第三种骨折愈合方式的新概念,认为这是一种优化的骨愈合方式,按此方式骨折修复最为理想。我们自1993年10月~1996年10月应用于仲嘉式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长骨骨折62例,从X线片及临床均发现这一现象,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62例,男47例,女15例。年龄14岁~49岁,平均357岁。骨折部位:股骨20例,胫腓骨32例,肱骨7例,尺桡骨3例,其中陈旧性骨折15例。骨折类型:横断20例,粉碎25例,斜形及螺旋形13例,多段4例,其中邻近关节部位骨折25例,开放性骨折22例…  相似文献   

18.
胫腓骨骨折是常见骨折 ,固定方法较多 ,由于胫前软组织较少 ,特别是开放性、复杂性骨折 ,处理较困难 ,并发症多。我科于 2 0 0 0年 9月开始使用单侧纵向动力外固定器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 13例 ,取得满意疗效。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 :本组 13例 ,其中男 10例 ,女 3例 ;年  相似文献   

19.
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治疗四肢开骨干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锦荣 《护理学杂志》2000,15(7):405-406
骨外固定是利用生物力学原理达到骨折端复位与固定,促进骨愈合和功能恢复的一项治疗技术。1994年2月至1999年12月,我院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上海第六人民医院骨科研制生产)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30例,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9~65岁,平均30.5岁。股骨干骨折8例,胫腓骨骨折17例,肱骨干骨折3例,尺桡骨骨折2例;开放性骨折9例,闭合性骨折21例;新鲜骨折27例,陈旧骨折3例;感染性骨折3例,骨不连2例;伴有肱动脉及胫前动脉损伤各1例。2 方法首先在骨折的上下端纵轴中心线上依固定器模具各选择两点并做好…  相似文献   

20.
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不愈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肱骨干骨折骨不连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应用单侧外固定器治疗44名肱骨干骨折不愈合的患者,其中37例已采用外科手术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病例平均于术后4.9个月(3.8~7.1个月)骨折愈合,随访6~23个月,患肢随诊肩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单侧外固定器治疗肱骨骨折骨不连是一种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的有效方法,治疗期间肩、肘可早期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