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HIF-1α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①目的 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肺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②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Power Vision^TM-PV9000法,检测75例经手术切除的人体肺癌组织(术前均未行放疗及化疗)HIF-1α的表达。③结果 HIF-1α主要表达于肺癌细胞胞核及胞浆,肿瘤间质细胞也可见少量表达。肿瘤坏死区周围及肿瘤浸润边缘部的癌细胞HIF-1α表达明显增多。小细胞肺癌HIF-1α的表达强度显著高于鳞癌、腺癌(P=0.000、0.012),而鳞癌、腺癌间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意义(P=0.113)。HIF-1α的表达强度与肺癌细胞恶性程度(P=0.000)、淋巴结转移(P=0.010)及预后(P=0.000)有关,而与病人年龄、性别及原发肿瘤大小均无关。其阳性强度随癌细胞分化程度的降低、淋巴结转移、术后生存期短而增高。④结论 HIF-1α可作为评估肺癌淋巴结转移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P27ki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探讨P27kip1表达缺失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肺癌细胞增殖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SP免疫组化法检测68例非小细胞肺癌的P27kip1及Ki-67表达情况.采用χ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曲线和Cox比例风险回归等方法分析P27kip1表达缺失的意义及与预后的关系,t检验分析p27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68例NSCLC中p27表达的缺失率为51.5%,p27表达的缺失与性别、年龄、肿物大小、组织学分型等无关(P>0.05),而与Ki-67标记指数、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27kip1阴性的患者ki67标记指数高于P27kip1阳性的患者.单因素生存分析表明,p27表达的缺失与肺癌的生存率密切相关,p27阳性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p27阴性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的淋巴结转移和p27表达的缺失可以作为判断肺癌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 p27的表达的缺失与NSCLC的细胞增殖、去分化、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估计生存率的独立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食管鳞痛组织中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检测46例食管鳞癌组织和46例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HIF-1α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分析2者的表达与食管鳞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阳性染色主要位于癌细胞胞质/核内,阳性率为41.3%(19/46),而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均呈阴性表达.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的表达水平(1.17±0.25)高于正常食管黏膜组织(0.35±0.12)(t=13.942,P<0.001).46例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mRNA高表达(高于癌组织中的平均水平)者为24例(52.2%).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呈正关联(rp=0.474,P<0.01).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蛋白的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χ2=6.624,P=0.010)和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404,P=0.007),HIF-1α 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χ2=0.321,P=0.571)、淋巴结转移(χ2=0.708,P=0.400)、浸润深度(χ2=2.333,P=0.127)及临床分期(χ2=0.067,P=0.800)均无关.结论:食管鳞癌组织中HIF-1α在蛋白水平的表达对临床更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肺腺癌患者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表达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的关系及Ki-67表达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6年1~12月在安徽省胸科医院住院并行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确诊为ⅢB期~Ⅳ期的肺腺癌患者64例.使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患者病理组织中Ki-67的表达情况,以Ki-67≥26%定义为高表达,将患者分为Ki-67高表达组(40例)和低表达组(24例),比较两组一般资料、EGFR突变情况及总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的差异.结果 年龄<75岁的Ki-67高表达患者占比高于年龄>75岁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022,P=0.045).Ki-67高表达组EGFR突变阳性率高于Ki-67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4.104,P=0.04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Ki-67高表达组总生存率低于Ki-67低表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χ2=7.457,P=0.006),两组无进展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3,P=0.109).结论 Ki-67高表达者EGFR突变阳性率较Ki-67低表达者高,总生存率较Ki-67低表达者低,可能是肺腺癌患者的潜在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细胞核内与细胞分裂增殖相关的蛋白抗原Ki-67在人脑胶质瘤的表达情况以及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揭示HIF-1α、Ki-67与脑胶质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HIF-1α、Ki-67在56例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情况。结果:HIF-1α在病理为Ⅲ~Ⅳ级的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病理为Ⅰ~Ⅱ级的表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Ki-67在病理为Ⅲ~Ⅳ级的人脑胶质瘤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病理为Ⅰ~Ⅱ级的表达,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人脑胶质瘤中HIF-1α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s=0.513,P〈0.01)。结论:HIF-1α在人脑胶质瘤中呈阳性表达并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在人脑胶质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的侵袭中起重要作用;Ki-67的阳性表达与人脑胶质瘤的病理分级显著相关,可以作为评价人脑胶质瘤增殖状态的指标,对判断人脑胶质瘤的恶性程度有重要价值;HIF-1α表达与Ki-67表达密切相关,HIF-1α、Ki-67两者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脑胶质瘤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细胞视黄酸结合蛋白(CRABP)Ⅱ、表皮型脂肪酸结合蛋白(E-FABP)及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3年1月深圳市宝安区石岩人民医院收治的112例ID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采用手术切除,并对IDC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IDC组织中CRABPⅡ、E-FABP及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CRABPⅡ在Ki-67阴性表达组的阳性表达率高于Ki-67阳性表达组(67.6%比19.2%,χ2=24.761,P=0.000);E-FABP在K-i67阳性表达组中的阳性表达率高于Ki-67阴性表达组(84.6%比35.3%,χ2=27.245,P=0.000)。IDC组织中CRABPⅡ表达与Ki-67表达呈负相关(rs=-0.467,P=0.000),E-FABP表达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rs=0.916,P=0.000)。E-FABP与Ki-67共同表达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IDC淋巴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TNM分期均无关。结论 CRABPⅡ和E-FABP可能参与了肿瘤细胞的增殖调控,CRABPⅡ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E-FABP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促进作用,E-FABP和Ki-67对IDC的进展具有协同作用,两者的共同表达对IDC转移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Fas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Fas和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on法检测Fas和Ki-67在60例NSCLC及18例癌旁正常肺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在NSCLC组织中,Fas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正常肺组织(χ2=6.94、14.30,P<0.05),并与NSCL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7.17~10.90,P<0.05);Ki-67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χ2=18.80、14.20,P<0.01),并与NSCLC的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χ2=8.47~13.10,P<0.05)。分化程度低、已发生转移的肺癌Fas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而Ki-67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在NSCLC组织中,Fas和Ki-67表达水平呈负相关(2χ=3.93,P<0.05)。结论Fas和Ki-67表达异常与肺癌发生、发展及转移关系密切,对判断肺癌恶性程度及预后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细胞质胸苷激酶(TK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Ki-67及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on法检测70例乳腺癌组织标本中TK1及Ki-67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学参数间的关系。结果 TK1和Ki-67在70例乳腺癌中的表达与患者年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分期相关(分别为χ2=13.40,χ2=12.02,χ2=5.71,χ2=20.26,P﹤0.05),但与肿瘤大小无关,且TK1与Ki-67间呈正相关(r=0.888,P<0.01)。结论 TK1表达在不同级别乳腺癌组织中存在差异,分级高者表达高;TK1同Ki67一样是一个灵敏的反应肿瘤细胞增殖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MDR)基因产物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Ⅱ(GST-Ⅱ)、DNA拓扑异构酶(TOPO-Ⅱ)在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3例肺癌组织中P-gp、GST-Ⅱ、TOPO-Ⅱ和Ki-67的表达情况。结果 P-gp、GST-Ⅱ、TOPO-Ⅱ和Ki-67在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1.9%、63.5%、77.8%和39.7%。P-gp、GST-Ⅱ、Ki-67的表达与肺癌病理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有关(χ2=6.733~22.532,P<0.01)。TOPO-Ⅱ在鳞癌和小细胞癌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癌(χ2=8.259、4.189,P<0.01、0.05)。两个或两个以上MDR基因产物共表达率合计为90.5%,明显高于单独基因产物P-gp和TOPO-Ⅱ的表达率(χ2=59.660,P<0.01)。P-gp、GST-Ⅱ的表达与Ki-67之间无显著相关性(P>0.05),TOPO-Ⅱ的表达与Ki-67呈明显正相关(r=0.380,P<0.01)。结论 P-gp、GST-Ⅱ、TOPO-Ⅱ在不同肺癌类型中均有不同水平表达,且呈共同表达,它们的表达对肺癌的耐药起重要作用,因此联合检测有助于判断化疗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非小细胞肺癌中Napsin-A、CK7、p63、Ki-67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至2017年收治的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肺癌组织病理标本。对其检测Napsin-A、CK7、p63、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并与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aspin A的表达率在腺癌、无淋巴结转移患者中明显高于鳞癌、有淋巴结转移患者(P0.05);CK7的表达率在腺癌患者中明显高于鳞癌患者(P0.05);p63在鳞癌、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较高的患者中表达率明显高于腺癌、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低的患者(P0.05);Ki-67的表达率在有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高的患者中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低的患者(P0.05)。结论 Napsin-A、CK7、p63、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对其病理学分类与病情评估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 alpha,HIF-1α)、Ki-67在不同时期血管瘤中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30例血管瘤、10例正常皮肤软组织中HIF-1α、Ki-67的表达。结果增生期血管瘤中HIF-1α、Ki-67显著高于消退期血管瘤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IF-1α与Ki-67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 HIF-1α的异常表达可能促进了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与血管瘤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DLEC1与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法检测83例NSCLC及83例相应癌旁组织中的DLEC1和Ki-67的表达.结果 (1)NSCLC中DLEC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2)NSCLC组织中的DLEC1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3)NSCLC组织中的Ki-67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4)DLEC1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0.501,P<0.05).结论 DLEC1在肺癌中表达下调且与Ki-67呈负相关,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3.
韩杨云  曾义  游潮 《四川医学》2006,27(10):1005-1006
目的探讨脑膜瘤中整合素α3及Ki-67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3例脑膜瘤、5例正常硬脑膜及5例蛛网膜中整合素α3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WHOⅠ级及WHOⅡ、Ⅲ级脑膜瘤中,整合素α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0.0%(28/35)及37.5%(3/8),χ2=4.133,P=0.021;Ki-67标记指数分别为(2.24±0.84)%及(10.20±2.11)%,t=10.468,P=0.000,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整合素α3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具有负相关关系,r=-0.89,P=0.000。结论整合素α3表达下调能促进脑膜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整合素α3与Ki-67的表达均可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价脑膜瘤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措施及预测患者预后等的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14.
刘海燕  张鹏  李静平  沈雷 《中外医疗》2011,30(23):27+143-27,143
目的探讨胃黏液腺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和分析63例胃黏液腺癌癌区组织、癌旁区组织、手术切缘区正常组织各区域HIF-1α蛋白的表达。结果 HIF-1α蛋白在胃黏液腺癌组织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癌旁区组织、正常组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在胃黏液腺癌组织中,随着组织学病理分级的增加、临床分期的进展和淋巴结的转移,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逐渐上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HIF-1α蛋白表达具有相关性。结论 HIF-1α可能调控胃癌血道转移,可为胃黏液腺癌的早期诊断、治疗、预后判断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1(AQ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和意义,以及与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关系.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78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AQP1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预后以及与HIF-1α、VEGF表达的关联性. 结果 78例非小细胞肺癌中,腺癌、腺鳞癌和大细胞癌的AQP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5%(23/40),33.3%(1/3)和20.0%(1/5),鳞癌无阳性表达.阳性物质呈均质细颗粒状定位于胞质和(或)胞膜,亦见细胞核着色,瘤体边缘与正常组织交界处表达增多.肺腺癌中AQP1的表达与N分期、复发/转移和生存时间存在关联性(P<0.01或P<0.05),与HIF-1α、VEGF的表达亦存在关联性(均P<0.01). 结论 非小细胞肺癌中存在AQP1的表达,与HIF-1α和VEGF之间可能存在协同作用,促进肺腺癌的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6.
曾义  游潮  徐宏 《西部医学》2006,18(1):12-14
目的探讨胶质瘤中整合素α3及Ki-67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5例胶质瘤5、例正常脑组织中整合素α3以及Ki-67的表达。结果在Ⅰ、Ⅱ级及Ⅲ、Ⅳ级胶质瘤中,整合素α3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4%(16%~62%)及69.23%(48%~86%)(χ2=4.664,P=0.031);Ki-67标记指数分别为(7.06±4.17)%及(13.45±8.69)%(t=3.269,P=0.002),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整合素α3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呈高度正相关关系(r=0.78,P=0.000)。结论整合素α3表达上调能促进胶质瘤细胞的增殖及侵袭;整合素α3与Ki-67的表达均可应用于临床,作为评价胶质瘤恶性程度、选择治疗措施及预测患者预后等的有力指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Survivin基因表达与细胞增殖的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了76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12例癌旁组织和12例肺良性病变组织中Survivin基因和核增殖相关抗原Ki-6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互关系。结果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Survivin基因和Ki-67的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80、26%(61/76)和69、74%(53/76),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者间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r=0.42,P<0.01)。结论 不同性质的肺病变组织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不同,可以用作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诊断的可靠指标和基因治疗的目的基因。Survivin基因的过度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细胞增殖活性明显相关,Survivin基因可能具有促进肺癌细胞增殖的活性。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 探讨DLEC1与Ki-67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意义及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livision 法检测83例NSCLC及83例相应癌旁组织中DLEC1和Ki-67的表达。结果 ⑴NSCLC中DLEC1的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癌旁组织(P<0.01);Ki-67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⑵NSCLC组织中DLEC1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⑶NSCLC组织中Ki-67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临床分期密切相关(P<0.05);⑷DLEC1的表达与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r= -0.501,P<0.05)。结论 DLEC1在肺癌中表达下调且与Ki-67呈负相关,其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G蛋白耦联受体30(GPR30)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主要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GPR30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探讨雌激素通过激活GPR30受体信号途径调节NSCLC增殖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0例术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样本中GPR30和Ki-67的表达.加入17-β-雌二醇或G-1后,计数H1299细胞,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最后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G-1作用后ERK1/2的激活状态以及cyclin D1和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GPR30更多表达在腺癌、低分化、Ⅲ期NSCLC肿瘤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R30表达和Ki-67呈中度相关性(r=0.502,P=0.000).E2(或G-1)促进H1299细胞增殖,并且更多的细胞进入S期;加入G-1后,磷酸化ERK1/2以及cyclin D1表达增加,而p16蛋白表达减少,以上效应能被G-15或U0126预处理2h阻断.结论 雌激素通过激活GPR30-EGFR-MAPKs信号转导途径促进H1299增殖.阻断GPR30信号途径可能成为NSCLC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20.
CD44v6和P16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行为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和新型抑癌基因p16的表达及其与肿瘤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2例非小细胞肺癌组织进行CD44v6和P16蛋白检测.结果 CD44v6阳性染色定位于肺癌细胞的细胞质,阳性表达率为68.05%,其表达强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χ2=9.90~16.86,P均<0.01),鳞癌的CD44v6的表达率与腺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7.27, P<0.05).P16阳性染色定位于肺癌细胞的细胞核,阳性表达率为41.67%,其表达强度与非小细胞肺癌的组织学分级、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及原发癌大小相关(χ2=11.53~17.82,P均<0.05),与病理类型无关(χ2=3.40,P>0.05).CD44v6和P16的表达强度与病人的年龄、性别均无关(P均>0.05).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CD44v6和P16的表达强度呈显著负相关(r=-0.42,P<0.01).结论 CD44v6和P16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有一定的作用,联合检测CD44v6和P16可作为判定非小细胞肺癌恶性程度及评估其侵袭性、转移性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