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瓣膜置换术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联合瓣膜病近年来一直呈上升趋势发展。此类病人多数病史长、病情重、手术风险高、护理难度大,而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是治疗该联合病变的有效方法。我科在2007年1月-2009年1月,两年共完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249例,其中40例同期行瓣膜置换术。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总结浅低温心脏跳动中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的治疗体会。方法:回顾分析27例重症心脏瓣膜病病人在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23例,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双瓣置换4例,换瓣时采用连续缝合;12例保留二尖瓣装置,25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无严重低心排及心律失常;术后6个月复查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浅低温心脏跳动中行瓣膜置换术,有利于心肌保护,对重症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效果显。  相似文献   

3.
心脏瓣膜病再手术瓣膜置换术24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98年1月-2005年3月共收治心脏瓣膜病再手术行瓣膜置换术24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作者回顾本院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38例,治愈35例,治愈率92%,认为对瓣膜病严重者,行瓣膜置换术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  相似文献   

5.
高龄心脏瓣膜置换术6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3年8月至2008年12月,我科为65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合并巨大左室的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军  杨康  杨军民  王明荣  曾会昌 《重庆医学》2004,33(12):1788-1789
目的总结瓣膜置换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的重症风湿性瓣膜病39例的经验.方法 1994年6月~2004年6月的39例重症风湿性瓣膜病巨大左室病人施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二尖瓣置换术6例,主动脉瓣置换术4例,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双瓣置换术29例;同时行三尖瓣成形术21例,左房折叠术10例.结果治愈好转34例(87.2%),术后早期死亡5例(12.8%),术后室颤和严重低心排综合征、肾功能衰竭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结论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合并巨大左室重症风湿性瓣膜病的优选方法,良好的心肌保护以及加强围术期的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35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6年35例60岁以上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生物瓣膜置换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5例均治愈出院,随访1~60个月,无死亡病例,心功能Ⅰ级13人,Ⅱ级17人,Ⅲ级5人。结论60以上老年人行生物瓣膜置换术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小儿心脏瓣膜病主要为先天性病变合并瓣膜病变和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对于小儿心脏瓣膜病首先应考虑瓣膜成形,对于无法修复重建、成形失败或经成形后复发的瓣膜病变应该考虑行瓣膜置换术。我院2008年7月至2010年7月期间完成8例14岁以下小儿心脏瓣膜病瓣膜置换术,本文对相关资料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洪萍  张红  吴朝光 《海南医学》2005,16(9):104-105
随着整个心脏外科与体外循环技术的进步,瓣膜外科手术安全性明显提高。心脏瓣膜病在世界各地均属多发病,老年瓣膜病变手术相对增加,我院从2002年1月~2004年1月共行老年瓣膜置换术23例,现将老年瓣膜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 1999年~ 2 0 0 2年间 17例风湿性心脏联合瓣膜病行二尖瓣加主动脉双瓣置换术经验 ,讨论降低双瓣膜置换术早期死亡的有关问题。方法 :全组浅低温体外循环心不停跳下行二尖瓣加主动脉瓣术。结果 :住院死亡 1例 ,术后随访 16例 ,随访时间 2个月~ 3年 ,其中心功能Ⅰ级 12例 ,Ⅱ级 3例。 1例远期死亡 ,为术后 10个月急性心律紊乱 ,心跳骤停 ,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以瓣置换术经积极处理手术前后有关问题后 ,可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术4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1月到2008年6月,我科为45例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行人工瓣膜置换术,占同期心脏瓣膜置换术的13.8%(45/326),手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浅谈人工心脏瓣膜的处理(附42例病例分析)附院手术室(046000)付海花,高永桂,王和章附院中医科李秋香慢性严重心脏瓣膜病患者.目前最好而且较彻底的治疗方法就是行瓣膜置换术。自1989年以来,我们参加心脏瓣膜置换术42例,感到术中处理好人工瓣膜,非...  相似文献   

13.
柏海  孙健  黄利荣  邵晓敏  江燕  刘国锋 《河北医学》2004,10(12):1095-1097
目的:总结合并巨大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疗效,探讨影响手术疗效的高危因素,手术适应症,围手术期处理.方法:1999年6月至2004年6月共为16例合并巨大心脏(CTR>0.7)的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其中双瓣置换术12例、二尖瓣置换术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2例,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2例,均选用机械瓣.结果:术后早期死亡2例,1例并发肾功能衰竭,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1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死亡率为12.2%,14例生存,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提高手术疗效,降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的关键是把握手术时机、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行瓣膜置换术后的护理措施,以此评定其临床护理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至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的行瓣膜置换术患者12例,手术完成后,对所有患者行术后常规的呼吸系统测定、循环系统监测、电解质测定,对患者ICU术后进行严格护理。结果本次研究的12例患者中,术后出现并发性低心排患者1例,术后出血1例,严重性的心律失常2例,肺不张患者1例,未出现死亡的患者。结论对行瓣膜置换术的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术后护理指导,加强ICU护理措施,这对于临床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瓣膜置换术国术期死亡的危险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110例老年心脏瓣膜置换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患者病变类型、手术方式、体外循环及主动脉阻断时间等因素对周术期死亡的影响。结果:110例患者治愈出院99例。共有19例(17.27%)出现并发症;死亡11例(10.00%)。术前心功能差、肺动脉高压,术中行双瓣置换,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呼吸机辅助时间长等因素增加老年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死亡危险。结论:老年心脏瓣膜病患者术前心功能差、双瓣膜置换术、体外循环转流时间长、左室内径过大、肺动脉高压等因素增加瓣膜置换术围术期死亡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在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对2000年5月~2005年5月182例重症心脏瓣膜病行瓣膜置换术,135例行三尖瓣成形术,37例进行左房折叠术,围术期采用营养支持疗法。结果:182例患者中在院死亡5例,死亡率2.7%。术后并发低心排血量综合征15例,随访151例,死亡1例。结论:科学的应用营养支持方案,可以明显地提高重症心脏瓣膜病外科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①目的探讨巨大心脏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的疗效的高危因素、手术适应证及围手术期处理方法。②方法对127例巨大心脏(CTR〉0.7)的瓣膜病行心脏瓣膜置换术,同时行三尖瓣Devega成形术43例,三尖瓣置换术1例,均选用机械瓣。③结果术后早期死亡10例,其中死于心力衰竭6例,肺部感染2例,心搏骤停1例,1例并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死亡,病死率为7.8%,其余患者术后6个月时心功能明显改善。④结论降低手术并发症及病死率的关键是把握手术时机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的120例心脏瓣膜病生物瓣膜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其中单纯主动脉瓣或二尖瓣生物瓣置换术102例,二尖瓣主动脉瓣联合生物瓣膜置换术18例。同期行血栓清除术15例,三尖瓣成形术22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6例,左心房折叠术5例,房颤射频消融2例。结果术后共有5例患者死亡,115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术后生活质量提高,无明显瓣膜损坏、心脑血管意外、抗凝意外等发生。结论心脏生物瓣膜置换术安全性大,并发症少,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98例心脏瓣膜病患者行双瓣置换术后ICU的监护体会进行分析,总结心脏瓣膜病双瓣置换术的护理经验,进而提高术后监护效果。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施行二尖瓣、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的98例患者进行分析,并与国内相关文献对比。结果:瓣膜置换术后并发症低心排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二次开胸止血共8例,占8.16%,死亡3例,死亡率为3.06%。结论:所以加强术后护理,可及早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由此导致的死亡,从而提高护理成功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同期施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心瓣膜置换术的术中及围术期处理经验。方法2000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行CABG+心瓣膜置换术75例,共移植血管136支,平均每例移植血管1.81支,其中同期行二尖瓣置换术(MVR)37例,主动脉瓣置换术(AVR)16例,二尖瓣及主动脉瓣双瓣置换术(DVR)22例。结果术后早期死亡5例(6.7%,5/75),死亡原因:低心排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1例及多脏器功能衰竭1例;心室颤动2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随访64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7年,晚期死亡2例,其余62例心功能明显改善,心绞痛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CABG联合心瓣膜置换术是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合并心瓣膜病的有效方法,术中加强心肌保护、尽量缩短心肌缺血时间以及完全的心肌再血管化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