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科分娩镇痛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郎秋英 《中国妇幼保健》2007,22(14):1885-1886
目的:探讨分娩镇痛对产妇进入产程后的影响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4月~2005年2月沈阳市妇婴医院行分娩镇痛的1 000例产妇与同期未进行分娩镇痛,正常分娩的产妇1 000例对照分析。结果:行分娩镇痛的产妇10~20 min均无腹痛,第一产程活跃期平均需时(210±90.7)min,与对照组平均需时(240±89.2)min相比,两者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二产程平均需时(54±13.5)min,与对照组平均需时(55.1±14.3)min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产后出血量平均为(210±71.3)ml,与对照组平均(214±70.1)ml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阴道助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剖宫产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新生儿Apgar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对母婴无不良影响,非常安全,满足整个产程的镇痛需要,有利于产科质量的提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分娩镇痛对产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84例足月、阴道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按是否行分娩镇痛分为镇痛组157例和非镇痛组127例,观察两组产妇催产素使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总产程时间,镇痛效果,产后出血量及对胎儿和新生儿的影响.结果 镇痛组与非镇痛组第一产程时间、总产程时间、催产素使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3.7±194.8)min比(334.4±174.6)min、(554.7±235.2)min比(383.9±204.6)min、100.0%(157/157)比44.9%(57/127),P<0.05].镇痛组镇痛效果好于非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钳助产率、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产妇产后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硬膜外分娩镇痛不影响妊娠结局,但可能会延长产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产程时间、血压及分娩结局的影响,为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6月在该院就诊的102例妊娠期高血压产妇为研究对象,参考随机数字表法,按照1∶1比例将纳入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腰-硬膜外阻滞麻醉分娩镇痛,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产妇镇痛前和镇痛后不同时间段(5 min、10 min、活跃期、第二产程)收缩压、舒张压和疼痛模拟评分、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及产程时间、缩宫素使用率、分娩结局和围生儿结局。结果两组产妇剖宫产率(17.65%vs.19.61%)、产钳助产率(31.37%vs.25.49%)、自然分娩率(50.98%vs.54.90%)、新生儿Apgar评分8~10分(98.04%vs.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一产程时间[(510.00±87.00)min vs.(540.00±89.50)min、第二产程时间(59.00±19.40)min vs.与对照组(61.00±20.10)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镇痛后5 min收缩压[(147.00±6.00)mm Hg vs.(137.00±5.84)mm Hg、舒张压(96.50±4.33)mm Hg vs.(91.00±3.20)mm Hg,10 min收缩压(145.00±4.50)mm Hg vs.(134.00±6.10)mm Hg、舒张压(87.00±3.78)mm Hg vs.(81.00±2.69)mm Hg]高于对照组镇痛后5 min、10 min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轻度疼痛(98.04%)与对照组(96.0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运动神经阻滞程度0级构成比(98.04%)高于对照组(80.39%),1级构成比和2级构成比(1.96%、0.00%)低于对照组(17.65%、1.9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缩宫素使用率(37.25%)少于对照组(50.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在妊娠期高血压产妇分娩中镇痛效果明确,对产妇血压和产程时间影响较小,利于改善分娩结局,降低剖宫产率和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成功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99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产妇均选择自然分娩且未行分娩镇痛,观察组51例产妇均选择自然分娩且自愿接受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结果两组镇痛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开3cm时疼痛评分、宫口全开时疼痛评分及胎儿娩出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1产程潜伏期、第1产程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3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pH值、PaCO2及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起效快速,镇痛确切,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无不良影响,但产程时间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新生儿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2019年在上海市长宁区妇幼保健院成功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99例临床资料,依据是否行分娩镇痛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48例产妇均选择自然分娩且未行分娩镇痛,观察组51例产妇均选择自然分娩且自愿接受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比较两组不同时间点疼痛评分、产程时间、新生儿Apgar评分及新生儿脐动脉血气。结果两组镇痛前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口开3cm时疼痛评分、宫口全开时疼痛评分及胎儿娩出时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第1产程潜伏期、第1产程活跃期及第2产程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第3产程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pH值、PaCO2及PaO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行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起效快速,镇痛确切,且对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分析无不良影响,但产程时间有所延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不同浓度罗哌卡因行阶梯式分娩镇痛对产程进展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5月间在该院住院待产的足月单胎妊娠初产妇19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阶梯镇痛组,每组各95例。对照组始终给予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的罗哌卡因进行治疗;阶梯镇痛组在分娩潜伏期给予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075%的罗哌卡因,活跃期给予0.5μg/ml舒芬太尼联合0.15%的罗哌卡因。比较两组产妇各时间段的视觉模拟(VAS)评分、镇痛起效时间、缩宫素使用情况、各产程时间、产妇Bromage评分、不良反应情况,以及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对照组和阶梯镇痛组各时间段VAS评分和镇痛起效时间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阶梯镇痛组产妇缩宫素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分娩潜伏期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活跃期、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两组产妇持续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阶梯镇痛组产妇Bromage评分为0分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10 min的Apgar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均未出现麻醉镇痛相关不良反应。结论阶梯镇痛法对产妇宫缩和产程的影响小,对新生儿健康无影响,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使用自控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产后母婴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1年7月—2012年8月入院分娩的80例孕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40例使用自控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对照组40例不需要进行分娩镇痛,则不使用镇痛类药物.对两个小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分娩方式、每产程所需时间、新生儿窒息、分娩后出血总量、催产素使用、新生婴儿Apgar评分和不良反应.结果?两个小组的产妇分娩镇痛效果数据显示研究组的有效(无痛)率达到92%,相比较对照组的2%明显要高,差异具备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小组的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催产素使用和新生婴儿的Apgar评分都没有很显著的差异性,研究组在第二产程中时间延长的概率要比对照组高,差异具备显著的统学意义(P<0.05).产妇分娩时活跃期所用时间相对对照组要短,助产发生率也降低(P<0.05).结论?使用硬膜外阻滞分娩镇痛计有较为明显地效果,进行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缩短产程,减少产妇疼痛,提高分娩质量,对母儿没有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对产妇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根据产科镇痛方法将产科分娩镇痛的80例产妇分为硬膜外组(硬膜外阻滞)和联合组(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另选取120例同期未实行镇痛分娩产妇为对照组,对比分析3组分娩方式、产程时间变化、母儿合并症及麻醉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和硬膜外组产钳助产率均高于对照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阴道顺产率高于对照组和硬膜外组,产钳助产率低于硬膜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和硬膜外组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联合组和硬膜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麻醉阻滞后头痛、皮肤瘙痒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硬膜外组(P0.05)。结论蛛网膜下腔阻滞联合硬膜外阻滞可降低剖宫产率和提高阴道顺产率,但是提高了产钳助产率,且与产程中活跃期延长、活跃期停滞、第二产程延长及胎儿窘迫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实施自控硬膜外镇痛对产程进展、分娩方式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潜伏期镇痛组186例、活跃期镇痛组220例和对照组160例,观察三组孕妇产程时间、催产素的使用率、分娩方式、产后出血量、新生儿1min及5min的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结果两组镇痛组均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镇痛组比对照组的活跃期缩短,剖宫产率降低(P0.05);而第二产程、第三产程、产后出血量、阴道助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率在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潜伏期镇痛组的潜伏期有延长的趋势,催产素的使用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分娩镇痛可以降低剖宫产率,不增加阴道助产率,不影响新生儿预后;潜伏期分娩镇痛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硬膜外联合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应用于分娩镇痛对产程、分娩方式、母婴合并症的影响。方法选择采川蛛网膜下腔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CSEA)的甲胎、初产、足月、无其他合并症的产妇213例作为试验组,随机选择同期条件相似,未进行任何镇痛处理的产妇213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记录两组的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剖宫产和阴道助产指征、胎儿冉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胎膜残留、尿潴留情况。结果镇痛后A组的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均缩短(P〈0.05),与B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第一产程潜伏期、第三产程和总产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分娩镇痛与非镇痛比较可使第一产程活跃期和第二产程缩短,不影响总产程,不增加剖宫产和阴道助产儿率,对母婴均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麻醉机原理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详细阐述了麻醉机的发展史、结构原理与以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魏磊  郁志兰 《现代保健》2011,(28):11-13
目的比较不同浓度的七氟醚在小儿麻醉中效果、不良反应、苏醒质量和安全性的差别。方法将60例3~12岁实施手术治疗的患儿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分别用4%、8%、12%七氟醚进行麻醉诱导,连续检测呼吸循环等相关参数,记录麻醉效果、不良反应、术后苏醒时间及复合氯胺酮用量。结果B组与A、C组比较诱导平稳(P〈0.05),氯胺酮的复合用量明显低于A、C组(P〈0.05),术后躁动等不良反应少于A、C组(P〈0.05),术后苏醒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8%七氟醚用于小儿麻醉诱导时,诱导快、无异味刺激,对循环呼吸影响小,术后并发症如恶心、呕吐、兴奋躁动等发生率低,是应用于小儿麻醉诱导的理想浓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硬膜外麻醉这两种镇痛方式对子宫收缩节律性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湖南省妇幼保健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0月300例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在分娩过程中实验组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行硬膜外麻醉,并互相比较两种镇痛方法对子宫收缩时间和间隔时间的影响.结果 镇痛后实验组和对照组产妇对比使用缩宫素的量及镇痛起效时间、用药量、按压次数、Bromage评分、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x2/t值分别为2.04、1.67、2.45、1.85、1.35,均P>0.05);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比硬膜外麻醉更能延长患者子宫收缩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长,且其药物起效时间也比硬膜外麻醉快很多(x2/t值分别为2.85、10.94,均P<0.05);实验组产妇中有5例胎心早期减速,30例胎心晚期减速,对照组有6例胎心早期减速,28例胎心晚期减速,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x2/t值分别为3.65、4.97,均P>0.05);据VAS评分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都能减轻产妇的疼痛,且实验组比对照组更能减轻产妇的疼痛(t=6.98,P<0.05).结论 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相对传统的硬膜外麻醉能更好的减轻孕分娩时的剧烈疼痛,且其对子宫收缩的持续时间和间隔时长更长,可达到缩短产时,减少剖宫产机率,提高顺产机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Narcotrend监测在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快通道麻醉中应用的效果,评价Narcotrend监测在快通道麻醉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择期行腔镜甲状腺切除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组(Narcotrend监测组)和C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以丙泊酚、瑞芬太尼、阿曲库铵行麻醉诱导和麻醉维持并行Narcotrend监测,N组和C组术中分别根据Narcotrend指数(NI)或临床体征和临床经验调整丙泊酚和瑞芬太尼用量.两组术后进行Steward评分,以术毕10 min内Steward评分≥4分拔除喉罩者为快通道麻醉实施成功.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T1)、喉罩置入(T2)、切皮(T3)、充气后10 min (T4)、充气后30 min (T5)、手术结束时(T6)、拔除喉罩前(T7)、拔除喉罩后5 min(T8)的NI.记录麻醉药用量、苏醒时间、拔除喉罩时间、快通道麻醉成功情况、术中知晓情况、术后恶心呕吐、术后躁动发生情况.结果 N组NI高于C组(F=192.363,P=0.000),组间与时间点存在交互作用(F=48.254,P=0.000);N组T3、T4、T5和T6NI均明显高于C组(58.2±5.3比44.6±6.7、55.3±6.8比39.5±7.1、54.6±6.6比36.3±6.7、65.2±5.5比56.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瑞芬太尼、阿曲库铵用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组丙泊酚用量明显小于C组[(462±86)mg比(635±120) mg],苏醒时间和拔除喉罩时间均明显短于C组[(5.2±1.3)min比(8.9±2.2) min、(7.3±2.5) min比(12.5±3.1) min],快通道麻醉成功率明显高于C组[84.0%(42/50)比44.0%(22/50)],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低于C组[4.0%(2/50)比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两组术中知晓(N组无术中知晓,C组有3例)、术后躁动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arcotrend监测用于腔镜甲状腺切除术快通道麻醉,有利于对麻醉深度的调控,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防止术中知晓;同时可以减少全身麻醉药用量,促进患者术后尽早复苏,提高快通道麻醉成功率,降低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现代麻醉机的基本原理及新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详细阐述了现代麻醉机的基本原理,并简单介绍了其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椎管内麻醉镇痛分娩的优缺点及副作用发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西安安琪儿妇产医院行镇痛分娩396例临床病例,比较腰硬联合麻醉(联合组)和硬膜外麻醉(硬外组)麻醉后在镇痛效果、产程进展、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方面的情况;并分析麻醉后在催产素使用、发热、产后尿潴留率等副作用及中转剖宫产的发生率.结果 联合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硬外组(t=27.00,P<0.05),两组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均良好,VAS评分各时间点(5min、10min、30min、60min、90min)均无显著性差异(t值分别为1.41、0.71、1.46、1.54、1.75,均P>0.05).两组三产程进展、产后出血量、新生儿评分(t值分别是1.02、0.44、1.05、1.46、1.85、1.56,均P>0.05)均无影响.两组麻醉后催产素使用、产时发热、产后尿潴留等副作用和中转剖宫产的几率无显著性差异(x2值分别是0.00、0.10、0.08、0.05,均P>0.05).结论 腰硬联合麻醉的镇痛起效更快,麻醉后不增加催产素使用、产时发热、产后尿潴留率等副作用的发生几率.因此腰硬联合麻醉可广泛应用于分娩镇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比分析使用异丙酚复合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与静吸复合麻醉患者诱导期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术后苏醒期质量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2-01/2013-12期间于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4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将其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130例,采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B组135例,采用异丙酚复合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C组135例采用静吸复合麻醉。对比三组患者麻醉诱导期各项生命体征以及术后苏醒期质量。结果三种麻醉诱导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术后苏醒期质量对比,A组质量最高,A、B两组对比P〉0.05;A、B两组对比C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异丙酚复合芬太尼或瑞芬太尼靶控静脉麻醉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通过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MMSE),调查3种不同麻醉方法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285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组(GEA组)、单纯全身麻醉组(GA组)和硬膜外麻醉组(EID组),每组各95例.分别在术前及术后12、24、72 h、第7天和1个月,对患者采用MMSE进行神经、精神功能评定.结果 术后认知障碍(POCD)主要发生在术后24 h内,术后第7天除GA组有2例POCD外,其余均恢复正常;GA组出现POCD的比例最大、最为严重,GEA组次之,3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POCD患者均恢复正常.结论 硬膜外麻醉、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脊膜外阻滞均与老年患者手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有关;全身麻醉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最大,而硬膜外麻醉的影响最小;术后认知障碍持续的时间相对较短,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方伟 《医疗卫生装备》2011,32(4):31-31,33
目的:有效评价手术患者麻醉的深度,避免过度麻醉和术中"知晓情况"发生,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方法:在给予特定声音刺激的情况下,检测麻醉患者的诱发脑电,经处理得出听觉诱发电位指数(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index,AEPI)的监测指标,以此判断全麻患者的麻醉深度。结果:确保了患者意识处于完全消失状态,避免术中知晓,同时又防止了麻醉药过量,以减小并发症。结论:该系统为患者提供无痛、安全、良好手术条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对老年前列腺电切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6年5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6例行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例数均等的两组,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式,观察组患者实施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麻醉效果和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简易精神状况检查量表(MMSE)评价患者术前术后认知功能情况。结果两组麻醉起效时间及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心动过缓、尿潴留和低血压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MMSE得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7 d、术后1个月时,观察组患者MMSE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术后MMSE得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应用于前列腺电切术老年患者中麻醉效果满意,并发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对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较小,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