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实验性梗阻性黄疸小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的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求梗阻性黄疸肠黏膜屏障破坏的机制。方法:建立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于胆总管结扎10d后.采用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s免疫印迹检测末端回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zonula occludens-1),闭锁蛋白(occludin),壳牢素-1,4(claudin-1,-4)的分布和表达,并利用图像分析系统对Western blots图像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梗阻性黄疸时大鼠回肠黏膜萎缩明显,平均肠绒毛高度、黏膜厚度和隐窝深度与对照组比较分别下降27.8%、21.7%和25.4%(均P〈0.01)。正常回肠黏膜ZO-1、闭锁蛋白及壳牢素-1分布相似,主要位于顶端细胞膜。沿绒毛下方、均匀连续分布;梗阻性黄疸时分布散乱异常,染色变浅;强阳性表达率分别从对照组的70.0%、80.0%和90.0%降至实验组的35.7%、32.1%和39.2%(均P〈0.05),且肠绒毛高度的下降与ZO-1表达率的降低成正相关(P〈0.01)。而壳牢素-4的数量和分布改变不明显。对Western blot图像定量分析得到相同的结果。结论:梗阻性黄疸时小肠黏膜上皮紧密连接蛋白分布异常及数量改变,影响肠黏膜上皮屏障的完整性,破坏小肠黏膜屏障。[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生菌治疗对梗阻性黄疸患者肠黏膜屏障的影响。方法选择梗阻性黄疸患者4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4例)和对照组(23例)。治疗组入院后即予以口服双歧三联活菌(培菲康)630mg/次,3次/d,连续服用7d;对照组仅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在入院时及入院后7d检测血清内毒素、尿乳果糖/甘露醇(L/M)值。结果入院7d后,两组患者内毒素及L/M均较入院时明显下降(P<0.01);治疗后血清内毒素两组间无明显差异,而L/M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口服益生菌可以改善梗阻性黄疸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黄芩苷对梗阻性黄疸幼鼠肠黏膜损害的保护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幼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梗阻性黄疸组(OJ组)、梗阻性黄疸+黄芩苷处理2周组(OJ1组)和梗阻性黄疸+黄芩苷处理3周组(OJ2组),每组10只.假手术组仅游离胆总管,OJ、OJ1、OJ2组幼鼠于近肝门处游离并部分结扎胆总管.OJ1和OJ2组术后1 d开始给予黄芩苷(80 mg·kg-1·d-1)灌胃,其余组相同时间给予生理盐水1.5 ml灌胃.观察实验鼠回肠黏膜结构改变及分级;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肠黏膜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和核因子-κBp65(NF-κBp65)的表达及TUNEL法检测肠黏膜细胞凋亡,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1)假手术组、OJ1组和OJ2组较OJ组实验鼠回肠黏膜损伤轻,黏膜损伤分级为0.4±0.3、1.9±0.2、1.5±0.3 vs.3.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MMP-9与NF-κBp65表达的平均光密度检测OJ组显著高于假手术组、OJ1组及OJ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细胞凋亡指数OJ组(27.6±2.1)明显高于OJ1组(15.1±1.6)、OJ2组(14.3±2.2)及假手术组(7.5±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黄芩苷通过抑制NF-κB的激活,减少MMP-9的表达,减少细胞凋亡,减轻了黏膜损伤,对梗阻性黄疸导致的幼鼠肠黏膜损害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5.
目的:研究热应激预处理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胆总管结扎组开腹分离并结扎大鼠的胆总管,假手术组只开腹分离但不结扎大鼠的胆总管,热应激预处理组在胆总管结扎手术前12h对大鼠行热应激预处理。术后1周处死大鼠穿刺心脏取血,检测各份血液标本的肝功能及胆红素含量。结果:胆总管结扎后1周,大鼠血胆红素明显升高,AST与ALT也随之明显升高,但热应激预处理组的AST与ALT升高幅度较小,与胆总管结扎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应激预处理可减轻梗阻性黄疸对大鼠肝脏的损害。  相似文献   

6.
陈琪  何明旭  韩丽萍 《临床荟萃》2022,37(6):564-567
紧密连接是细胞间连接的一种常见形式,主要位于上皮细胞、内皮细胞间的连接复合体中,起到栅栏和屏障的作用。紧密连接蛋白(Claudins)是紧密连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调节细胞渗透性,参与维持紧密连接的各种功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Claudins异常表达,表达水平可能上调或下调,甚至离域。Claudins的异常表达对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具有促进或抑制作用,并与患者预后显著相关。本研究通过对Claudin-1、Clauidn-3、Clauidn-6、Clauidn-7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进一步明确Claudins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为非小细胞肺癌的基础研究及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毕希乐  佟飞  田英平 《临床荟萃》2009,24(6):504-504
患者,女,68岁。主因上腹痛10余天,皮肤黄染7天于2008年10月6日入院。10余天前无诱因出现上腹痛,当地超声示胆囊炎,给予抗炎、解痉等对症治疗,症状缓解。7天前发现黄染,伴纳差,无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复查超声考虑胆总管低位占位性病变。查体:体温36.7℃,脉搏85次/min,呼吸22次/min,血压130/85mmHg(1mmHg=0.133kPa)。全身皮肤、黏膜黄染,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未见异常,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墨菲征阳性,移动性浊音阴性。血常规:白细胞4.7×10^9/L,中性粒细胞0.624,淋巴细胞0.202,血红蛋白124g/L,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改良Roux- en-Y胆肠吻合术式与经典胆肠吻合术式在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济南军区总医院2007-06-2010-06期间共收治36例恶性梗阻性黄疸需行胆肠吻合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行改良Roux- en-Y胆肠吻合术式的患者21例,行经典Roux-en-Y胆肠吻合术式15例.观察2组患者手术时间、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返流性胆管炎减黄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改良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肠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返流性胆管炎发生率均显著减少,两种术式的减黄效果无明显差异.结论 改良Roux-en Y胆肠吻合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既操作简单,又有利于患者术后器官功能康复,可以作为胆肠内引流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对内毒素血症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间连接蛋白β-连环蛋白(β-catenin)的影响,探讨PAF受体拮抗剂对肠上皮屏障完整性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制备内毒素血症大鼠模型。于注射LPS前和注射后30min腹腔注射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 5mg/kg作为预防组和治疗组;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作为对照组。分别于注射LPS后1.5、3、6、24、48和72h取各组大鼠回肠,用免疫组化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肠上皮细胞β-catenin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对照组β-catenin均匀分布于上皮细胞间细胞膜的表面;内毒素组细胞膜表面β-catenin蛋白明显减少,分布不均。免疫组化和RT—PCR检测均可见内毒素组β-catenin蛋白及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3~24h内降低非常明显(P均〈0.01);预防组及治疗组变化趋势同内毒素组,各时间点β-catenin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内毒素组高,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PAF在内毒素血症肠黏膜的机械屏障功能损伤中发挥一定作用,预防和治疗性应用PAF受体拮抗剂BN52021可减轻肠损伤。  相似文献   

10.
恶性梗阻性黄疸(梗黄)主要由原发性胆管癌、肝癌、胰头壶腹癌及转移癌侵犯胆管所致。近年来呈明显上升趋势,目前最理想的治疗方法仍首选根治性手术,其治疗效果远高于单纯内引流术,但是在就诊的恶性梗黄病例中多数已属晚期,失去切除原发灶的条件,因此有效的姑息内引流术显得更为重要。自1998年以来,我院运用内引流术治疗恶性梗黄28例,报告如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雷帕霉素抑制JAK/STAT信号通路在大鼠梗阻性黄疸中对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胆总管结扎方法建立大鼠梗阻性黄疸模型,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组)18只,梗阻性黄疸+STAT抑制剂雷帕霉素处理组(B组)18只,梗阻性黄疸组(C组)18只,A、B、C三组分别于术后1、3、5d处死大鼠,每个时间段6只。监测各时间段大鼠肝功能酶学变化,Westernblot法检测受试样品TNF-α蛋白表达,RT-PCR测各组不同时间段TNF-αmRNA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两梗阻性黄疸组肝功能酶学差异显著,TNF-α蛋白及基因表达升高明显,与雷帕霉素干预组比较,梗阻性黄疸组TNF-α蛋白及基因表达升高明显,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雷帕霉素可能通过抑制JAK/STAT信号转导通路降低梗阻性黄疸大鼠TNF-α表达,减少对肝细胞的损伤,对肝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肠黏膜屏障(intestinal barrier function,IBF)由化学屏障、机械屏障、生物屏障、免疫屏障构成,以保持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维持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会引起IBF的损伤,导致内毒素血症和细菌移位,甚至引起死亡。本文就OJ时IBF的损伤及其机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张姮  黄晓东  吴杰  王萍  刘文敏 《临床荟萃》2009,24(5):429-430
良性梗阻性黄疸常继发于胆总管结石、缩窄性Vater乳头炎、手术损伤、慢性胰腺炎等,传统方法是以手术解除梗阻,创伤大,并发症多,部分患者术后会再次梗阻。随着十二指肠镜技术的发展,逆行性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及相关技术已广泛用于良性胆管梗阻的诊治。我科对238例良性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运用治疗性ERCP技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梗阻性黄疸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状态,梗阻性黄疸患者术后高并发症发生率及死亡率一直是术后恢复过程中一大难题。目前,肠源性内毒素血症被认为是梗阻性黄疸预后不良的主要原因,而梗阻性黄疸时,致病菌大量繁殖,肠道菌群失调,内毒素移位是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发生的主要机制。因此如何有效地控制梗阻性黄疸时的肠道菌群失调成为现今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梗阻性黄疸时肠道菌群的变化,如何进行干预,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死亡率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希望对梗阻性黄疸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病例男,43岁,患者因肝炎后肝硬化、肝右叶后下段小肝癌于2004年8月在我院行介入治疗及肝癌切除术,2005年2月行背驮式肝移植术。术后恢复良好,平均半年来我院复查。2007年5月22日因纳差、乏力,全身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2周入院,大便呈白陶土色。ALT:184U/L、AST:108U/L、TBIL:32.7umol/L、GGT:91U/L、GLU:8.58mmol/L。血常规正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2002—01/2008—12我院收治的恶件梗阻性黄疸患者69例,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恶性梗阻黄疽共69例,其中男52例,女17例,男:女=3.0:1,年龄19~82(平均50.5)岁。病因胰头及壶腹癌46例,胆管癌14例,肝癌7例,胆囊癌2例。发病至今就诊最短时间是5d,最长11个月,平均1.6个月,就诊时除皮肤黏膜黄染外均有不同程度的其他症状,其中腹痛52例,占75.36%,食欲减退47例,占68.12%,消瘦乏力36例,占52.17%,白陶土样大便17例,占24.64%,体检发现肝大39例,占56.52%,腹部包块23例,占33.33%,胆囊增大16例,占23.19%。  相似文献   

17.
CT对梗阻性黄疸的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严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7):1259-1259
将我院一组经手术病理证实为梗阻性黄疸的患者进行分析.以探讨CT对诊断梗阻性黄疸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并胆道金属支架(EMBE)或塑料支架(ERBD)置入治疗80岁以上老年人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我院消化科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住院患者152例行ERCP及EMBE或ERBD治疗的80岁以上老年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2例患者ERCP成功并置入胆道支架146例(成功率96.1%),其中金属支架69例,塑料支架77例,胆管癌95例,胰腺癌38例,十二指肠乳头癌8例,胆囊癌5例,胃癌6例。术后1周及4周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草转氨酶(AST)及碱性磷酸酶(ALP)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术后有并发症12例,其中出血1例,轻型胰腺炎8例,胆管炎3例。结论内镜下EMBE及ERBD治疗80以上老年人恶性肝外梗阻性黄疸安全、有效,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操作灵活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8例患者经影像学和血液生化检查诊断为恶性梗阻性黄疸,男22例,女16例,平均年龄65.3岁。所有患者行PTCD和内支架置入术。结果:内支架置入21例23个,其中2例患者左右胆管各置入支架1个, 11例置入支架同时行外引流或内外引流,4例外引流患者经介入化疗后再次置入支架成功。17例为单纯外引流或内外引流。术后患者血清胆红素及肝功能均明显好转,并发症发生率约为10%,其中胆道感染1例,一过性胆道出血2例,一过性胆汁外渗1例,经治疗后症状消失。结论:PTCD术和内支架术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安全,并发症少。[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0.
1.1 对象 2001-01~2004-05我院普外科收住因胆石症和(或)肝内外胆管良性疾病、阻塞性黄疸行胆肠吻合术235例,其中男108例,女127例,年龄19~75岁,平均45.2岁。其中原发性肝内外胆管结石或(并)胆管狭窄169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34例,医源性胆管损伤13例,其他19例。排除标准:胆管癌或胰腺癌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