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老年患者的病因和药物治疗的效果,为老年心衰病人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999~2008年320例住院治疗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心衰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风湿性心瓣膜病及高血压病。其治疗心衰的药物仍以利尿剂、硝酸酯类和洋地黄类为主,但洋地黄使用率有所下降,而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醛固酮拮抗剂的使用逐步上升。住院期间改善率逐渐递增,死亡率明显下降。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的主要病因从风心病演变为冠心病,其用药仍以传统药物为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使用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特点、各种口服药物的应用情况及与《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的符合情况.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2年12月于沈阳军区总医院住院的3909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特点、口服药物[包括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药物、洋地黄类药物、醛固酮受体拮抗剂]及静脉药物(包括硝酸酯类、硝普钠、冻干重组脑钠肽、利尿剂、营养心肌药物、西地兰)的应用情况.结果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因仍以冠心病为首,共2408例,占61.6%;住院患者以Ⅲ级、Ⅳ级心衰为主,Ⅲ级1673例(42.8%),Ⅳ级1165例(29.8%);临床心衰阶段(C期)3227例(82.5%),难治性终末心衰阶段(D期)682例(17.5%);在口服药物的使用方面,利尿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使用较前逐渐上升,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的使用于2010年,2011年有所下降,2012年再次上升,可见对于慢性心衰的治疗与指南的符合情况以利尿剂为最好,其次是醛固酮受体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ACEI/ARB的应用仍不理想.洋地黄类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应用仍不可缺少.静脉用药均应用于Ⅲ级及Ⅳ级心功能不全,利尿剂、硝酸酯制剂、营养心肌药物应用率相似,硝普钠、洋地黄制剂应用率逐年下降,冻干重组脑钠肽应用逐年上升.结论 对于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前与指南逐渐符合,但仍有一定差距,脑钠肽作为新的改善心功能不全药物日益受到重视,但因条件限制还不能普遍应用,对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治疗还需要继续规范化,加强医师培训及患者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568例心衰患者进行病因分析,心功能分级及药物治疗。方法 收集1999~2001年住院并确诊为慢性心衰患者568例,将病因分析、心功能分级及药物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慢性心衰病因前四位为: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高心病,住院患者心功能以Ⅲ-Ⅳ级为主,药物以强心(地高辛、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利尿、扩血管为主,ACEI、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呈上升趋势。结论 慢性心衰形成与生活方式、医疗水平、生活水平密切相关,慢性心衰治疗仍以药物治疗为主,关键是掌握好正确的使用方法、适应证和禁忌证。  相似文献   

4.
祁巍  罗仁 《河北医学》2012,18(12):1774-1776
目的:了解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临床变迁,为该病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入选的368例慢性心功能不全住院患者,分为1996年至1998年段组(A组为181例)和2008年至2009年段组(B组为187例).分别对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①CHF主要病因由风心病、冠心病和高血压病,演变为冠心病、高血压病和风心病(P<0.05).②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治疗CHF的药物仍以利尿剂、硝酸酯类和洋地黄类制剂为主,洋地黄使用率呈明显下降趋势(53.20%:36.50%,P<0.01),β受体阻滞剂(3.80%:55.20%,P<0.01)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16.10%:79.20%,P<0.01)应用明显上升.③住院期间症状明显改善率及好转率均升高(P<0.05),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P<0.01).结论:住院CHF患者主要病因由风心病演变为冠心病,CHF治疗药物仍以传统药物为主,β受体阻滞剂、ACEI及螺内酯的应用明显上升,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 观察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及洋地黄类对慢性心衰的疗效。结果 以上 4种药物治疗慢性心衰的有效率为 90 %。结论 ACEI类、利尿剂、β-阻滞剂、洋地黄是治疗慢性心衰的常用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会宁地区慢性心力衰竭(心衰)病因分布特点及治疗状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会宁地区两所县级综合医院1996—2010年心衰住院患者资料。按时间顺序分为1996—2000年,2001—2005年,2006—2010年3个时间段,分析比较3个阶段心衰住院患者病因及治疗状况。结果 4533名心衰患者入选,其中男2744人(60.5%),女1789人(39.5%)。3个时段心衰住院患者分别占同期内科住院患者的比例为:11.1%、19.4%、26.0%,住院率有增高趋势(P0.01)。不同时间段病因分布有所变化,主要是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和扩张型心肌病(扩心病)。15年间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一直处于心衰原因的前三位。2006—2010年扩心病进入心衰原因的前四位,风心病则退出前四位。心衰治疗中一直以利尿剂、血管扩张剂为主;洋地黄使用各时间段无明显增减;血管紧张素抑制剂(ACEI)和β阻滞剂使用率随时间推移明显增加(P0.01)。β阻滞剂随心功能分级增加而使用率降低。结论 15年间心衰住院率逐渐增高。病因以高血压病、冠心病、肺心病最为常见。风心病退出心衰前四位病因,扩心病进入前四位病因。心衰治疗总体向我国新的《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07)》(《指南》)靠拢,基本遵从《指南》要求。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的利尿剂,ACEI及/或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患者的病情分为三组:收缩性心衰组(30例)、舒张性心衰组(30例)、混合性心衰组(30例),对患者住院期间的药物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药物种类所占比例由高至低分别为利尿剂,ACEI及/或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其中舒张性心衰组患者住院期间使用洋地黄药物所占比例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三组患者经住院用药治疗后心功能改善程度的总有效率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以利尿剂,ACEI及/或ARB、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为主要治疗用药,但从统计分析结果观察,临床应加强洋地黄、β受体阻滞剂药物的应用,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病因、诱因及药物治疗的状况.方法:对2009年辽宁阜新县医院慢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依次为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瓣膜心病.心力衰竭的诱因最主要的是感染、其次是劳累、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应用分别是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地高辛.结论:辽宁阜新县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依次是:高血压、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及心律失常是常见的诱因.心力衰竭的药物应用主要为ACEI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结论:阜新县住院心力衰竭患者的病因主要是冠心病和高血压;感染和心律失常是主要的诱因;心力衰竭应用最多的药物是ACEI利尿剂和地高辛.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住院患者一般情况、病因、药物治疗及转归.方法 将入选的323例CHF患者,分为1990~1992年段组(A组)和2004~2006年段组(B组).分别对两组住院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比较.结果 ①心力衰竭主要病种是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及原发性高血压,1990~1992段到2004~2006段,冠心病从32.7%上升到53.3%(P<0.01),风湿性瓣膜病由30.8%下降至16.2%(P<0.01).②住院期间治疗心衰的药物仍以利尿剂、硝酸酯类和洋地黄类制剂为主,洋地黄使用有下降趋势,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应用明显上升.③住院期间症状明显改善率升高,住院病死率明显下降.结论 住院CHF患者主要病因从风湿性瓣膜病变为冠心病,心衰治疗药物仍以传统药物为主,β-受体阻滞剂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应用明显升上升,住院病死率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0.
丹红注射液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希文  余翔 《吉林医学》2007,28(13):1492-1493
目的:观察在应用利尿剂、ACEI、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硝酸脂类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心衰的疗效。方法:将65例心功能为3~4级的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随机分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用利尿剂ACEI、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硝酸脂类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加用丹红注射液观察疗效,血糖度变化、EF、E峰、A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度、EF、E峰A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充血性心力衰竭,在常规、利尿剂、ACER、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硝酸油类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女性住院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病因、用药情况及转归。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12月1072例CHF患者(男704例,女36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性别分女性组和男性组,设计调查表,观察病因、诱因与伴发疾病,并登记临床用药情况及30 d在院病死率。结果女性组CHF患者中排在前3位的病因是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女性组CHF患者瓣膜性心脏病的比例显著较高,与男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组患者主要用药依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排钾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洋地黄类、螺内酯、硝酸酯类、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两组相比较,女性组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较男性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18-〈30岁人群组及≥80岁人群组,女性的在院病死率明显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龄增长,男性、女性的在院病死率均增加。结论女性组CHF患者中排在前3位的病因是瓣膜性心脏病、高血压、冠心病,女性组类使用β受体阻滞剂比例较男性组增多,女性的在院病死率与年龄相关。  相似文献   

12.
One hundred and sixteen senile patients(older than 65 years) with chronic hear failure (CHF)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in order to verify if old patients with CHF would benefit from long-term(one year) angiotensio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ACEI0treatment.The frequency of drugs(including ACEI,digitalis and diuretic)used was stratified into four degrees accordingly.Development of the CHF was scored with regard to relapse rate and severity of this disease.Stepwise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applied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cored outcome of CHF and the frequency of individual drug administration.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of the scored outcome of CHF to the frequency of ACEI usage but not to digitalis nor to diuretics was found(partial coefficient of the correlation,r=0.42,P=0.002).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longterm administration of ACEI improves the outcome of CHF in senile patients.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82例NYHA心功能Ⅱ~Ⅳ级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简称对照组)40例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及硝酸盐类药物进行常规治疗,中西医结合组(简称治疗组)4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辨证治疗。治疗前和治疗24 w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左室功能,6 min步行距离评价运动耐量,测量血浆脑钠肽(BNP)评价神经内分泌激活。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NYHA心功能、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EF)、BNP明显改善,6 min步行距离明显增加;对照组变化不明显。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CHF,可明显改善CHF患者左室功能,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改善运动耐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诱因及住院和门诊治疗情况,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改善预后.方法 查阅72份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历和门诊病历,统计病因、诱因和药物治疗情况.结果 基本病因以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为主,占73.6%,合并两种以上基础心脏病占47.1%.诱因以快速房颤和血压升高为主,占78.5%.72例住院患者药物使用率:氢氯噻嗪75%,卡托普利71%,地高辛44%、参麦41%,螺内酯41%,美托洛尔和呋塞米均是13.7%,毛花苷C 8%,显效18例(25%),其中:有效22例(30.5%),无效32例(44.5%),其中有3例住院1天自动出院.出院治疗后3个月门诊随访:显效44例(81.5%),有效8例(14.8%),死亡2例(3.7%).结论 本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多种基础心脏病并存,以冠心病和高血压性心脏病引起的心力衰竭最多见,发病以快速房颤和高血压为主要诱因.基层医院大部分患者住院时间短,治疗不彻底,门诊随访继续给予规范有效的治疗,效果理想,预后好.  相似文献   

15.
王美华 《吉林医学》2014,(26):5769-5770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卡维地洛组,常规治疗组应用硝酸酯类,利尿剂,洋地黄制剂,ACEI或ARB等进行常规治疗,卡维地洛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治疗,疗程为6个月。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卡维地洛组改善NYHA心功能分级的疗效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能显著增加LVEF,减小LVDd。结论:卡维地洛治疗慢性心力衰竭(NYHA心功能Ⅱ~Ⅲ级)有效、安全,并显示了改善左室重塑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变化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对其影响。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38例CHF患者及23例健康自愿者血清IL-6水平,将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17例)和常规治疗+ACEI治疗组(21例)共观察4周。结果(1)CHF患者血清IL-6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与左室射血分数(LVEF)呈负相关(r=-0.52,P〈0.05);(2)经4周治疗后ACEI组患者IL-6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伴有心率明显下降(P〈0.05)和LVEF明显增高(P〈0.05)。结论CHF患者IL-6水平明显增高,并与左室收缩功能负相关,ACEI可降低血清IL-6水平,有助于CHF患者心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7.
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灼辉  张海红  周伟峰 《四川医学》2010,31(9):1319-1320
目的探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er,CHF)合并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9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洋地黄、利尿剂、美托洛尔等内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定期复查血常规,血红蛋白达110g/L后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及铁剂,继续其他治疗,其他患者继续原治疗方案,疗程为4个月。结果治疗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提高(P〈0.01),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升高(P〈0.01)。结论小剂量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及铁剂是治疗CHF合并贫血的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芪苈强心胶囊联合渗附注射液对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 84例扩冠心病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2人,对照组患者给予心力衰竭的常规治疗,包括休息,限盐饮食,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等常规规范化治疗,必要时选择洋地黄、多巴酚丁胺等正性肌力药物;芪苈强心胶囊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4粒/次,3次/d),治疗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芪苈强心胶囊以及每日静脉滴注参附注射液50ml,疗程4周.观察三组治疗4周后心功能变化,血浆脑利钠肽(BNP)水平,6min步行距离,左室舒张末内径(LVI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结果 治疗4周后,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组患者心功能明显好转,血浆BNP水平以及LVIDd较对照组明显减低(P〈0.01),LVEF明显提高(P〈0.01).结论 芪苈强心胶囊联合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心功能不全患者的左室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β受体阻滞剂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时对外周血中血浆肾素活性(PRA)、脑钠肽(BNP)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97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地高辛)和治疗组(常规治疗药物+比索洛尔),治疗24周,测定治疗前后2组外周血中PRA及BNP水平。同时比较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的改变。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外周血中PRA、BN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外周血中PRA、BNP水平较常规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LVEF和LVEDD明显改善(P〈0.05)。结论:比索洛尔能抑制慢性心衰患者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患者左心室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