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患者,女,30岁.因心悸,怕热多汗,消瘦2个月,于2010年9月3日来我院就诊.入院体检:体温37.2 ℃,心率93次•min-1,呼吸20次•min-1,血压110/70 mmHg(1 mmHg=0.133 kPa),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 5.9×109•L-1,中性粒细胞计数3.4×109•L-1;血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22 U•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 28 U•L-1等均正常;尿常规正常.甲状腺功能检测: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3.19 nmol•L-1,甲状腺素总量16.81 nmol•L-1,促甲状腺激素0.01 U•L-1,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11.24 pmol•L-1,游离甲状腺素2.49 pmol•L-1.甲状腺超声显示:甲状腺回声不均并血流丰富改变.诊断: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给予甲巯咪唑片10 mg,bid,普萘洛尔片10 mg,tid,po.用药15 d后患者躯干、四肢及面部出现红色皮疹,高出皮面,伴有刺痒,以双髋部及膝盖等处为著,并有食欲下降、恶心等症状.体检:体温37.1 ℃,心率95次•min-1.复查血常规及生化:白细胞3.2×109•L-1,中性粒细胞1.8×109•L-1,ALT 175 U•L-1,AST 67 U•L-1.考虑为甲巯咪唑引起的白细胞减少、肝功能异常及皮疹,遂停用甲巯咪唑,其他治疗不变,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1.2 g + 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静脉滴注;氯雷他定10 mg,qd,po;利可君40 mg,tid,po,盐酸小檗胺4片,tid,po.6 d后复查血白细胞 4.37×109•L-1,中性粒细胞3.0×109•L-1,皮疹逐渐消失.继续给予保肝治疗,1周后复查肝功能:ALT 24 U•L-1,AST 18 U•L-1.逐步恢复至正常值  相似文献   

2.
安乃近致暴发性紫癜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儿,男,1岁8个月,因发热半天,皮肤瘀斑2 h入住本院.患儿因发热,家长在私人诊所购买安乃近片,给予患儿1/3片,po,服药后1 h余皮肤出现大片紫斑,哭闹,无呕吐、腹泻,无咳嗽,无抽搐.入院体检:体温 37.8 ℃,呼吸34 次•min-1,心率124次•min-1,血压 95/6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躯干、臀部及四肢见较多紫癜和瘀斑,面部见散在紫癜.咽红,双侧扁桃体Ⅱ度肿大,充血,无脓栓.口唇及口腔黏膜未见出血点及紫癜.血常规:白细胞18.5×109•L-1,N 0.729,L0.125,红细胞3.96×1012•L-1, 血小板236×109•L-1.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凝血酶原时间、高岭土部分促凝血激酶时间、大小便常规、大便潜血均无异常,心肌酶: 肌酸磷酸激酶143 U•L-1,肌酸激酶同工酶15 U•L-1、乳酸脱氢酶340 U•L-1.入院后给予克林霉素抗感染、地塞米松抗炎、丹参改善微循环,口服双嘧达莫等处理,后体温正常,紫癜处皮肤渐转为暗紫色,但瘀斑处皮肤颜色渐转为黑色并变硬、结痂,考虑出血性坏死,后转上级医院外科进行植皮,术后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3.
王英萍  计成 《医药导报》2009,28(7):953-953
患者,女, 51岁. 既往无肝炎、血液病病史, 无食物、药物变态反应史. 此次患者因消瘦乏力4 a, 加重伴高热、双下肢水肿4月, 于2007年12月14日17:00入院. 患者4 a前因无明显诱因出现乏力、进行性消瘦, 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 坚持服用2 a甲巯咪唑20 mg, tid, 甲状腺片120 mg, qd, 后觉症状好转, 自行停药. 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再次感乏力, 消瘦明显, 同时有视物模糊, 颈部明显增粗, 自行服用甲巯咪唑10 mg, tid, 甲状腺片120 mg, qd, 症状无明显缓解. 半个月前, 患者有咽痛、腹泻、咳嗽, 自诉咳粉红色泡沫痰, 活动后气喘明显. 入院后急查血常规:WBC 0.97×109&#8226;L-1, N 0.186, Hb 93 g&#8226;L-1 , PLT 50×109&#8226;L-1. 体检:体温40.2 ℃, 脉搏84次&#8226;min-1, 呼吸率22次&#8226;min-1, 血压114/67 mmHg(1 mmHg=0.133 kPa), 神清, 精神萎, 面色潮红, 平卧位, 查体合作, 指颤明显, 皮肤巩膜轻微黄染, 无出血. 扁桃体Ⅱ度肿大, 颈软, 气管居中, 双侧甲状腺Ⅱ度肿大, 质中, 甲状腺区未闻及血管杂音, 未扪及震颤. 呼吸稍促, 双肺呼吸音粗, 未闻及干湿音, 心脏向两侧扩大, 心率84次&#8226;min-1, 律不齐, 心尖区可闻及Ⅲ级收缩期杂音. 腹软, 无压痛、反跳痛, 肝、脾未触及. 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足背动脉搏动有力, 四肢肌力正常, 生理反射存在, 病理征未引出. 实验室检查: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81 U&#8226;L-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80 U&#8226;L-1, γ-谷氨酰转移酶(γ-GT) 379 U&#8226;L-1,清蛋白32.6 g&#8226;L-1. 尿素氮(BUN)2.8 mmol&#8226;L-1, 血肌酐(SCr) 35.5 μmol&#8226;L-1. 血钾离子(K+)3.0 mmol&#8226;L-1,钠离子(Na+)133 mmol&#8226;L-1,钙离子(Ca2+)1.48 mmol&#8226;L-1,磷离子(P3+)0.72 mmol&#8226;L-1, 余正常. 尿蛋白(+ +)、隐血(+ + + +). 甲状腺功能检查: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 (FT3)38.66 pmol&#8226;L-1, 游离甲状腺素(FT4)95.42 pmol&#8226;L-1, 促甲状腺素(TSH) <0.005 μU&#8226;mL-1. 心电图:窦性心律, 频发室性期前收缩、部分二联律、室性心动过速、T波高尖、QT间期延长. 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粒细胞缺乏症,肺部感染, 甲亢性心脏病,药物性肝损伤.  相似文献   

4.
万古霉素致多系统损害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丁汀  周慧萍 《医药导报》2008,27(7):867-867
患者,男,54岁. 因头痛9 h,门诊拟诊断为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感染. 于2007年6月26日收住入院. 入院后患者体温增高至38.8 ℃,脑脊液常规检查:Pandy test( + + +),葡萄糖(Glu)1.5 mmol&#8226;L-1,白细胞(WBC)13 000×106&#8226;L-1,镜检WBC(+ + + +),红细胞(RBC)(+ + +),N 0.82,CL 128 mmol&#8226;L-1,蛋白定量9.8 g&#8226;L-1. 根据患者病史特点及脑脊液检查结果,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 给予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2 g,q 8 h,静脉滴注;2007年6月29日复查血常规示:WBC 21.3×109&#8226;L-1,N 0.95,脑脊液涂片检查存在革兰阳性(G+)球菌. 当日加用万古霉素0.5 g ,q 8 h,静脉滴注. 2007年6月30日起患者意识逐渐好转,体温下降,血常规呈持续性降低,2007年7月2日血常规WBC 6.7×109&#8226;L-1,N 0.86,抗感染治疗有效. 7月3日查肝、肾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1 U&#8226;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14 U&#8226;L-1,BUN 9.9 mmol&#8226;L-1,加用护肝药物. 2007年7月5日复查肝、肾功能:ALT 54 U&#8226;L-1,谷氨酰转肽酶(GGT)237 U&#8226;L-1,BUN 8.6 mmol&#8226;L-1,肌酐正常,尿素氮指标有所好转,考虑应激性增高可能,未予特殊处理. 2007年7月7日复查腰穿脑脊液示:Pandy test(+ +),Glu 4.4 mmol&#8226;L-1,WBC 466×106&#8226;L-1,镜检WBC(+ +),N 0.88,CL 115 mmol&#8226;L-1,蛋白定量1.2 g&#8226;L-1. 患者病情趋于平稳,急性脑膜炎症状明显改善,继续原治疗方案. 7月11日起患者反复出现发热,最高38.9 ℃;2007年7月15日患者全身出现散在深红色斑疹,以面部及肢体明显,因患者2007年7月11日起规律性发热,最高体温基本相似,且全身出现皮疹,考虑药疹可能,但患者颈抵抗(±),故停用除万古霉素外的其他药物进行观察,同时给予抗组胺受体治疗. 2007年7月16日患者诉耳鸣、听力下降(以右耳明显),仍有发热(最高38.5 ℃),全身皮疹明显加重,全身密集红色皮疹,胸、背及双上肢融合成片状,压之褪色,双下肢皮疹呈紫红色,按之不褪色,因其他药物已撤,遂考虑万古霉素导致药物热、变态反应. 2007年7月17日停用万古霉素,加用琥珀氢化可的松抗变态反应,予前列地尔(凯时)增加肾血流量护肾. 2007年7月18日患者体温、心率下降,全身皮疹有所消退(以面部及肢体明显),复查肾功能示:肌酐166.8 μmol&#8226;L-1、BUN正常. 但患者右耳听力明显下降,至出院时患者右耳听力仍未恢复.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 53岁. 因卵巢癌术后2 a出现纳差、咳嗽、头晕加重1周住院,近2 a先后进行2次卵巢癌根治术,术后行10次化学药物治疗(化疗),2个月前出现咳嗽,纳差、消瘦住院,诊断:卵巢癌术后纵隔、锁骨、腹膜后、肾门等多处转移,行γ-刀治疗及中药治疗,疗效差. 体检:体温36.7 ℃,脉搏84次&#8226;min-1、血压130/9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消瘦,皮肤巩膜无黄染,颈软,左侧颈中部可扪及2 cm×2 cm大小淋巴结,活动好,无压痛,皮肤多处见瘀斑,腹部隆起,下腹中见手术瘢痕,四肢活动无受限. 实验室检查:白细胞(WBC) 1.6×109&#8226;L-1、血红蛋白(Hb) 84 g&#8226;L-1、血小板(PLT)计数 65×109&#8226;L-1,总胆红素(T-BiL)12.9 μmol&#8226;L-1,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30 U&#8226;L-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28 U&#8226;L-1,血糖(Glu) 7.84 mmol&#8226;L-1,血尿素氮(BUN) 6.34 mmol&#8226;L-1,血肌酐(Cr) 72.2 μmol&#8226;L-1, HBsAg(-),PT9.6 s,胸部X 线片:右下肺纹理稍增多,余心肺膈未见异常;CT:考虑卵巢癌向纵隔、肝脏、胃底及腹膜后多处转移可能. 诊断:卵巢癌术后复发转移. 治疗:参麦注射液20 mL&#8226;d-1、苦参素注射液20 mL&#8226;d-1、艾迪注射液100 mL&#8226;d-1、胰岛素8 U.d-1、rh-CSF125 μg,每周2次,输全血、复合氨基酸等支持治疗. 患者PLT进行性下降,皮肤瘀斑无好转. 10 d后加服斑蝥胶囊,入院后的3周出现肉眼血尿,这时考虑可能与斑蝥有关,停用艾迪注射液和斑蝥胶囊,同时加用止血药物治疗,2 d血尿消失. 又过2周患者死亡,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6.
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致过敏性荨麻疹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患者, 女, 36岁. 因反复乏力、纳差2 a余, 巩膜及皮肤黄染3 d, 于2008年入住我院感染科治疗. 否认既往药物变态反应史. 实验室检查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537 U&#8226;L-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436 U&#8226;L-1, 碱性磷酸酶(ALP) 107 U&#8226;L-1, r-谷氡酰转肽酶(r-GT) 113 U&#8226;L-1, 总胆汁酸(TBA) 79.4 μmol&#8226;L-1, 总胆红素(T-BiL) 134.8 μmol&#8226;L-1, 直接胆红素(D-BiL) 80 μmol&#8226;L-1, TP 67g&#8226;L-1, A/G 36/31 g&#8226;L-1. 乙肝全套定性:HBsAg(+), HBsAb(+), HBeAg(+), HBeAb(-), HBcAb(+). 腹部B超显示胆囊壁增厚、胆汁淤积, 脾稍大. 诊断:慢性乙型肝炎急性发作期. 入院后首先单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注射用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1 000 mg, 静脉滴注. 当丁二磺酸腺苷蛋氨酸输入后约10 min, 患者从脸部开始出现红色斑块, 逐渐扩散至颈部, 上胸部, 腹部两侧及大腿上部, 红色斑块密集, 感觉不适, 但无瘙痒, 拟诊为过敏性荨麻疹. 生命体征平稳, 体检:体温 37.0 ℃, 呼吸率 20次&#8226;min-1, 心率 80次&#8226;min-1, 血压126/80 mmHg(1 mmHg=0.133 kPa). 立即停药, 换用输液器, 静脉注射10 mg地塞米松, 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 mL, 约30 min后皮疹部分消退, 直至完全消退. 以后未再使用该药, 其他治疗继续, 也未再发生类似反应.  相似文献   

7.
胡清华 《医药导报》2008,27(1):108-108
患者, 男, 35岁. 因发热、咳嗽、咳黄色黏痰7 d入院, 体检:右下肺可闻及少许湿啰音, 呼吸音稍低 ;神经系统未见异常. 诊断为“肺炎”. 查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BC) 15.6×109&#8226;L-1, 中性白细胞 0.84, 淋巴细胞 0.16;电解质:钾离子(K+ )4.1 mmol&#8226;L 1, 钠离子(Na+)141.1 mmol&#8226;L-1, 氯离子(Cl-)121.9 mmol&#8226;L-1, 钙离子(Ca2+)2.77 mmol&#8226;L-1. 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头孢噻肟钠2.0 g静脉滴注, 在输注头孢噻肟钠约30 min后, 出现双侧下肢麻木、无力, 双下肢肌力约为3级, 病理症阴性. 辅助检查:K+ 2.9 mmol&#8226;L-1, Na+ 141.1 mmol&#8226;L-1, Cl-121.9 mmol&#8226;L-1, Ca2+ 2.77 mmol&#8226;L-1. 予以补钾等治疗后, 患者症状明显减轻, 复查血K+ 3.8 mmol&#8226;L-1. 但再次静脉滴注头孢噻肟钠时, 患者又出现双侧下肢麻木、无力, 复查血K+ 3.0 mmol&#8226;L-1. 考虑由于头孢噻肟钠导致低钾性周期性麻痹, 立即停用头孢噻肟钠, 并予以补钾等对症治疗, 患者症状消失, 复查电解质恢复到入院时的水平. 追问病史, 该患者既往静脉滴注头孢类抗生素均有似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8.
痰热清注射液致视物模糊1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晋萍  冯宁宁 《医药导报》2009,28(7):915-915
患者,男, 40岁, 因“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 经保肝治疗后无明显疗效, 伴乏力加重、上腹不适, 于2007年7月18日来我院门诊就诊. B超检查示:肝硬化、肝内实质性占位、门静脉主干及左支内栓子; CT示:肝左叶占位, 考虑肝癌可能性大, 门静脉充盈缺损, 考虑癌栓可能. 为求进一步治疗, 于2007年7月28日入院. 入院体检:体温36.8 ℃ , 脉搏78 次&#8226;min-1, 呼吸18次&#8226;min-1, 血压120/75 mmHg(1 mmHg=0.133 kPa), 神志清, 五官正常, 颈无抵抗; 心肺听诊无特殊, 腹软, 无压痛. 全身皮肤、巩膜轻度黄染. 入院诊断:肝占位. 患者无药物变态反应史. 入院当日, 检验报告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59.0 U&#8226;L-1, 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64.6 U&#8226;L-1, 血肌酐(Cr) 67 μmol&#8226;L-1, 血尿素氮(BUN)4.3 mmol&#8226;L-1, WBC 4.60×109 &#8226;L-1, N 0.67. 因患者发热、咳痰, 给予痰热清注射液2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抗感染治疗, qd; 因患者转氨酶上升, 进行保肝降酶治疗, 所用药物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8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qd, 注射用硫普罗宁0.2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qd. 患者使用痰热清注射液第9天时, 在静脉滴注入体内约200 mL时, 突然出现双眼刺激感, 视物模糊, 不能辨认眼前的文字. 立即停用该药. 1 d 后患者症状逐渐缓解. 发生此例不良反应后, 在该患者以后的治疗中, 未再使用痰热清注射液, 患者未再出现视物模糊现象. 提示本例不良反应可能与使用痰热清有关.  相似文献   

9.
例1, 女, 55岁. 2005年1月诊断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M2b型, 后曾行多次化学药物治疗(化疗), 最后一次是在2006年8月中旬, 化疗期间无明显恶心、呕吐. 2006年9月1日, 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头晕、恶心, 未做治疗, 9月4日晚因恶心再发患者自行服用多潘立酮10 mg, 服用之后约1 h患者出现呕吐, 越发加剧, 开始呕吐为胃内容物, 后又呕出黄色胆汁样胃内容物, 患者家属将其送来我院重症监护室(ICU). 入院时见患者呕吐剧烈, 呕出黄色胆汁样胃内容物, 未见呕血. 体检:体温36.5 ℃, 心率74次&#8226;min-1, 呼吸率15次&#8226;min-1, 血压116/57mmHg(1 mmHg=0.133 kPa).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0.9×109&#8226;L-1, N 0.44, 血红蛋白62 g&#8226;L-1, 血小板18×109&#8226;L-1. 经格拉司琼止吐, 泮托拉唑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4 d后, 患者可以少量进食, 治疗至2006年9月11日痊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17岁. 因发现HBsAg(+)5 d入院. 体检时发现乙肝病原学和肝功能异常. HBV M:HBsAg(+),HBeAg(+),HBcAb(+),HBV-DNA:3.65×107拷贝&#8226;mL-1,肝功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38 U&#8226;L-1,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47 U&#8226;L-1,总胆红素(T-BiL):34.5 μmol&#8226;L-1. 无乏力、纳差、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门诊以病毒性乙型肝炎收住我科. 体检:体温37 ℃,脉搏80次&#8226;min-1,呼吸20次&#8226;min-1,血压104/54 mmHg(1 mmHg=0.133 kPa). 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全身皮肤无皮疹及出血点,心、肺及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诊断:慢性病毒性乙型肝炎,轻度,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注射液500 万U ,im,qd. 注射12 d后患者感发冷,发热,体温呈稽留热型伴头痛,全身关节疼痛,无明显咳嗽、咯痰、胸闷、胸痛和气短等症状. 体检:颜面、颈部及躯干部潮红并可见淡红色皮疹,皮疹为麻疹样压之退色,有叶片状脱屑,反复发作,伴有明显瘙痒. 颈部淋巴结肿大. 眼结合膜充血;口腔红肿、咽充血,咽部可见白色荚膜及溃疡、疼痛,吞咽时症状加重,扁桃体Ⅱ度肿大, 右肺下野可闻及细湿音,胸部X线片示:右下肺炎. 给予静脉滴注头孢唑林,左氧氟沙星抗感染;口服泼尼松等药治疗. 第2天始,体温渐下降,上述症状减轻,治疗14 d体温正常,皮疹逐渐消退,复查胸部X线片肺部正常出院.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和组织烯丙基半胱氨酸(SAC)浓度的 方法 , 并进行组织分布研究. 方法 采用Hypersil ODS2 色谱柱, 以50 mmol&#8226;L-1 醋酸盐缓冲液 (pH 5.8 ):甲醇:乙腈(50:22:28)为流动相; 柱温为35 ℃ , 荧光检测激发波长为350 nm , 发射波长为455 nm.样品的预处理后邻苯二甲醛(OPA)-2-巯基乙醇柱前衍生; 进样10 μL. 结果 血清样品在2~120 mg&#8226;L-1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 组织样品在2~120 mg&#8226;g-1浓度范围内, 线性关系良好.低、中、高3种浓度的萃取回收率为70.9%~83.5%; 相对回收率为90.2%~110.0%; 日内、日间RSD为4.1%~7.7%.肾脏达峰浓度Cmax为65.7 mg&#8226;kg-1, 肝脏为58.1 mg&#8226;kg-1, 脾脏为51.3 mg&#8226;kg-1, 心脏为43.3 mg&#8226;kg-1, 肺为35.1 mg&#8226;kg-1, 脑组织为26.7 mg&#8226;kg-1 ; 各组织AUC 0~8肾脏为171.9 mg&#8226;h&#8226;kg-1, 心脏为113.9 mg&#8226;h&#8226;kg-1, 肝脏为107.2 mg&#8226;h&#8226;kg-1, 脾脏为90.4 mg&#8226;h&#8226;kg-1, 肺为93.6 mg&#8226;h&#8226;kg-1,脑组织为79.8 mg&#8226;h&#8226;kg-1. 结论 该法简便、快速、准确、灵敏、选择性强, SAC在大鼠体内分布广泛, 其中肾脏分布较多, 而在脑组织中分布较少.  相似文献   

12.
胥丹  王江军  吕晓红 《医药导报》2008,27(7):756-756
例1,女,46岁. 因骨髓纤维化于2006年4月14日来我院门诊就诊,体检:体温36.5 ℃,血压130/80 mmHg(1 mmHg =0.133 kPa),脉搏80次&#8226;min-1;血常规:白细胞(WBC)计数28.69×109&#8226;L-1,血红蛋白(HGB)118 g&#8226;L-1,血小板计数(PLT)305×109&#8226;L-1. 患者以往无食物、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给予胸腺素肠溶片,提高免疫功能. 患者口服胸腺素肠溶片6 mg约3 h后,出现胸闷,憋气,咳嗽. 体检:双肺有少量干性音,心(-),因患者尚未应用其他药物,考虑为口服胸腺素肠溶片所致过敏性哮喘. 给予盐酸异丙嗪(非那根)25 mg,im,地塞米松10 mg,iv,并给予吸氧. 约5 min后,患者症状逐渐好转 30 min后症状完全消失. 例2,男,67岁. 于2006年5月13日因“头昏、乏力”入住我院,以往有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0余年. 体检:体温 36.7 ℃,血压 110/60 mmHg,脉搏70 次&#8226;min-1,心肺(-),贫血貌;血常规:WBC 1.7×109&#8226;L-1,HGB 69 g&#8226;L-1,PLT 56×109&#8226;L-1.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结合骨髓穿刺检查结果,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患者以往无食物、药物致变态反应史. 给予胸腺素肠溶片6 mg,tid,po,调节免疫,促进骨髓造血. 胸腺素肠溶片6 mg口服约1 h后,患者全身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风团样皮疹,呈鲜红色,压之不褪色,伴剧烈瘙痒,患者自述皮肤有发热感,胸闷,气短不适,无恶心、呕吐. 体检:体温 37.2 ℃,双肺阴性,脉搏96次&#8226;min-1,心律齐,因患者尚未合用其他药物,考虑为口服胸腺素肠溶片所致药物性荨麻疹. 给予地塞米松5 mg,iv,异丙嗪25 mg,im,20 min后,皮疹有所消退,痒感减轻,24 h后症状完全消失.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桑色素的极谱催化波,建立高灵敏度测定桑枝中桑色素含量的方法. 方法 采用电分析化学法. 结果 在0.2 mol&#8226;L-1 醋酸 醋酸钠 (pH值5.3 ± 0.1)和2.0×10-2 mol&#8226;L-1 H2O2最佳介质中,桑色素极谱催化波峰电流与其浓度在6.0×10-8~3.0×10-6 mol&#8226;L-1范围内有线性关系. 结论 该方法灵敏度高、快速、简便,从电化学角度为桑色素清除氧自由基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考察头孢他啶对奈替米星在受试者体内药动学的影响,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 方法 12例受试者在单剂量静脉滴注奈替米星(单用组)或奈替米星加头孢他啶(联用组)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 间接光度法测定不同时间点血清及尿液中奈替米星浓度,计算其药动学参数及尿药回收率. 结果 单用、合用头孢他啶后奈替米星的体内过程均符合二房室开放模型,其药动学参数单用组AUC0-t,t1/2β,CL与0~24 h尿药回收率分别为(52.93±5.58) mg&#8226;L-1&#8226;h、(3.68±0.33) h、(4.49±0.53) L&#8226;h-1与72.22%,联用组分别为(71.81±8.03 )mg&#8226;L-1&#8226;h、(5.06±0.57) h、(2.95±0.37) L&#8226;h-1与59.20%.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结论 奈替米星与头孢他啶联用后,其消除过程减慢,连续应用可能导致药物体内蓄积,二者合用时应适当减少奈替米星的剂量.  相似文献   

15.
患者,男,89岁. 因进行性吞咽困难1个月余来我院就诊,外院检查提示食管中下段癌,我院门诊胃镜及病理检查提示食管病灶位于食管距门齿30~40 cm处,食管鳞状细胞癌,入院时仅能进食少许流质,时有恶心呕吐,为污浊样坏死物,胸骨后稍有疼痛,无畏寒发热,无呕血黑便,予收住院, 20 a前有十二指肠穿孔出血手术史,入院诊断:食管中下段癌,鳞状细胞癌. 入院时查血常规:白细胞14.6×109&#8226;L-1,中性粒细胞(N)0.83、血红蛋白121 g&#8226;L-1、血小板127×109&#8226;L-1,结合患者有呕吐污浊样坏死物,考虑局部并发感染,加用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并加强补液,加用复方氨基酸、中长链脂肪乳营养支持,后因患者主诉氨基酸组补液时心悸不适,予停用,改用葡萄糖加普通维生素组补液. 由于患者年龄大,家属拒绝手术治疗,要求保守治疗,入院后第2天行CT模拟定位,第4天开始行局部放射治疗,简单调强技术,常规分割,共完成靶区剂量(DT)56 Gy/28F,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常规,提示血小板进行性下降,最低43×109&#8226;L-1,脂肪乳共使用18 d,后予停用,改用肠内营养混悬液营养支持,血小板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48岁,因发热5 d,伴胸痛1 d入院. 体检:体温38.8℃,脉搏 80次&#8226;min-1,呼吸频率20次&#8226;min-1,血压(BP )115/80 mmHg(1 mmHg=0.133 kPa). 精神不振. 口唇无发绀,咽部充血,扁桃体不大. 双肺呼吸音粗,双下肺闻及少量干湿音. 心界偏大,心率80次&#8226;min-1,律齐,各瓣膜区无杂音. 腹软,上腹部无压痛,肝脾不大,双下肢无水肿. 血常规示白细胞(WBC)11.40×109&#8226;L-1,胸部X线片示:双下肺炎症、双侧胸腔积液. 医嘱行抗感染治疗: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每次0.3 g,bid,静脉滴注,约2 min患者出现口唇部、舌头感觉粗糙、麻木不适,并出现咽部紧张不适,无发热、皮疹、瘙痒、出血点等,无新的阳性体征出现. 医嘱立即停止静脉滴注,换用其他抗菌药物,并静脉注射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15 min后症状逐渐缓解.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通过观察纤维条索组织在不同浓度尿激酶溶液中的溶解情况,探讨尿激酶溶解纤维条索组织的合适浓度及合适时间. 方法 胸腔镜下取出纤维条索组织,分别放入0,0.05,0.10,0.20,0.40,0.60,0.80,1.00 万U&#8226;mL-1尿激酶溶液中,观察3 h内纤维条索组织溶解情况.结果 在相同时间不同浓度条件下,时间≥1.5 h,0.05~1.00万U&#8226;mL-1尿激酶溶液与0万U&#8226;mL-1尿激酶溶液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0.05~1.00万U&#8226;mL-1各浓度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在浓度相同时间不同条件下,尿激酶溶液在0,0.6万U&#8226;mL-1浓度时,各时间段溶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57,0.052). 在0.05,0.10,0.20,0.40,0.80,1.00 万U&#8226;mL-1浓度时,时间≥1.5 h,各时间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时间<1.5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 结论 尿激酶溶解纤维条索组织合适的浓度及时间分别是0.05万U&#8226;mL-1和1.5 h.  相似文献   

18.
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浆左氧氟沙星浓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卫荣 《医药导报》2008,27(2):174-175
目的 应用柱切换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直接测定血浆中左氧氟沙星的浓度.方法 采用手动柱切换装置,分析柱采用大连依利特公司的Hypersil ODS C18柱(200 mm×4.6 mm,5 μm),预柱采用μBondapak C18(50 mm×4.6 mm,37~50 μm,干法自填).分析流动相(AMP)为甲醇 磷酸二氢钾缓冲液(0.01 mol&#8226;L-1,pH值=2.5) 四丁基溴化铵(0.05 mol&#8226;L-1) 三乙胺=40:60:4:0.2(V/V);预处理流动相(PMP)为磷酸二氢钾缓冲液(0.01 mol&#8226;L-1,pH值=2.5) 四丁基溴化铵(0.05 mol&#8226;L-1)=100:1(V/V).分析流动相流速1 mL&#8226;min-1,预处理流动相流速2 mL&#8226;min-1.检测波长为294 nm.结果左氧氟沙星在100~8 000 ng&#8226;mL-1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9 8,方法平均相对回收率98.8%,日内及日间差小于10%,最低检测限0.05 μg&#8226;mL-1(S/N≥3).结论 样品无须预处理,直接进样分析测定,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9.
况丽 《医药导报》2011,30(7):895
患者,女,38岁.临床诊断为右胫腓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于2010年11月5日住院.入院情况:体温37.2 ℃,脉搏88次&#8226;min-1,呼吸20次&#8226;min-1,血压120 /70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楚,右小腿伤口在外院行加压包扎,患肢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既往无药物致变态反应史,入院前1周内未使用其他药物.否认肝炎、结核、糖尿病、原发性高血压史.入院后拟急诊行右小腿伤口清创缝合加外固定支架固定术.术前遵医嘱给予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40滴&#8226;min-1.10 min后,患者出现胸闷,呼吸困难,心慌,头晕,双上、下肢麻木等症状,测血压120/60 mmHg,心率104次&#8226;min-1,呼吸22次&#8226;min-1,血氧饱和度89%,体温37.2 ℃,立即停药,给予心电监测及吸氧5 L&#8226;min-1,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 15 min后,患者症状稍有缓解,但仍诉心慌,头晕.血氧饱和度95%.再次给予静脉推注地塞米松5 mg,持续吸氧3 L&#8226;min-1,30 min后,患者上述症状消失,生命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20.
彭芳  汤强  胡本容  向继洲 《医药导报》2008,27(2):135-137
目的 观察乙醇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及氧化应激所起的作用.方法 体外培养人内皮细胞株EA.hy926,实验分对照组、实验组( 0.6% 乙醇)、N-乙酰半胱氨酸(NAC)组(0.6% 乙醇+ 10 mmol&#8226;L-1 NAC),各组以相应药物孵育12 h,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抑制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活性氧(ROS)和凋亡率,相应试剂盒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丙二醛(MD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内皮细胞增殖受到明显抑制,SOD活力从(40.8±2.9 )U&#8226;mg-1蛋白降至(29.2±4.0) U&#8226;mg-1蛋白、MDA水平由(46.5±3.8) nmol&#8226;mg-1蛋白升至(89.5±5.6) nmol&#8226;mg-1蛋白、ROS荧光强度从(93.69±7.58)升高到(162.30±18.85),凋亡率由(0.49± 0.16)% 增至(5.31±0.54)% (均P<0.01);而NAC组凋亡率、ROS和MDA水平较实验组均降低(P<0.01),SOD活力显著恢复.结论 乙醇引起的氧化应激在其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