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推进,中医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与接受,中医留学生的规模也日益扩大。培养适应沿线国家发展状况的中医药人才,是中医药海外传播的关键环节。此文结合中医留学生教学体会,提出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教师应充分了解中医对外教育模式变革及海外中医发展状况,在教学中应引导留学生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以培养良好的中医思维,并适当融入生源国的传统医学知识以提高留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医药文化源远流长,是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为发扬祖国中医药事业,国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支持中医药的发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项目在中医药行业的进步中具有重大意义,其首先被纳入国家"十一五"总体发展规划,同时也被列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规划,是迄今为止政府投入最大的中医专项~[1]。基地的业务建设要坚持以基本条件建设与能力建设为主线,围绕重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医药事业在海外得到蓬勃发展,随之而来海外对中医药文化及相关知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药科普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中医药文化》编辑部策划出版了《中医药文化》全英文海外版专刊  相似文献   

4.
<正>《中医药文化》(原《医古文知识》),1984年创刊,双月刊。由上海市教委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联合主办,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文化"主题学术期刊,为中华中医药学会系列期刊,并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本刊以多元视角,融通古今,放眼世界,快速传递中医药人文领域最新研究成果为主旨,核心专栏包括"丝路医药""医疗社会文化史""人文探究""文化广角""文献研究""海外中医"等,并长期聚焦中医药学术热点,旨在整合国际国内学术资源,积极引领中医药文化学科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Chinese Medical Culture)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及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版式精美、图文并茂,受到海内外中医爱好者的一致喜爱,促进了国际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及学术价值。现杂志社有少量库存,如有需要请尽快联系订购,也欢迎您对《中医药文  相似文献   

6.
<正>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及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版式精美、图文并茂,受到海内外中医爱好者的一致喜爱,促进了国际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及学术价  相似文献   

7.
<正>(Chinese Medical Culture)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及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版式精美、图文并茂,受到海内外中医爱好者的一致喜爱,促进了国际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正《中医药文化》中国唯一中医药文化刊物《中医药文化》(ISSN 1673-6281,CN 31-1971/R)由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管,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是全国唯一的中医药文化学术刊物,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等收录。主要栏目丝路医药、海外中医、医史研究、文献研究、文化广角等。投稿要求1.本刊不接受打印稿,所有稿件均通过本刊采编平台投送电子版。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配合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本刊创建了"海外中医"栏目,目的是介绍中医药在世界各国的发展情况,反映出中医药为世界各族人民进行健康服务的真实面貌,用中医药文化与技术作纽带,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医,让中医更快走向世界。诚望各位有海外中医药从业和学习经历的中医人,能够详尽介绍中医药传入该地的历史沿革及发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脑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版式精美、图文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传统医药随着十七世纪传教士从中国返回欧洲而传入英国。现今,中国传统医药在英国十分受欢迎,这与英国和香港的渊源,中医药自身不容忽视的良好疗效以及旅英华人的不断增加是分不开的。华人约占英国总人口的1.5%,中国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被华裔子孙顽强地保留着,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中医中药,也一直被中华  相似文献   

12.
<正>(Chinese Medical Culture)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及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  相似文献   

13.
《中医药文化》2014,(3):39-39
为了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的健康,上海中医药杂志社编辑出版了第一期《中医药文化》海外专辑(Chinese Medical Culture),内容广泛涉及经典医著、医家、养生、疗疾、流派、文物、本草、海外中医发展现状等,从多层面、多视角为读者呈现中医药学的博大精深和丰富内涵。《中医药文化》海外版专辑式精美、图文并茂,受到海内外中医爱好者的一致喜爱,促进了国际中医药文化的交流与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及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4.
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诞生于一个西方文化为主流的大学里,如何坚持中医药东方文化和学科的特点,进而推动中医药国际化和现代化,一直是我们关注的课题。针对如何在香港大学发展中医药教育,兼容东西方文化,开创中医药学术的健康发展,以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的尝试为例,探讨了3个方面的问题:1港大百年积淀的开放包容的办学思想和实践,为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开办提供了土壤和新的思路;2中医药学术的建设与发展,必须坚持中医药特色,融入港大文化,兼收并蓄;3中医药学术要积极走向世界,推动多元文化交流,拓展视野。通过回顾香港大学有关国学及中国文化的历史,梳理中医药学院10余年的历程中的重要事项,整理了在此过程中面对挑战和借机发展的种种尝试,阐明了中医药学院可以在香港大学诞生的历史人文环境,为在一个西化的大学里,如何创建中医药学院,发展中医药教育和学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中医药报》讯:2015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于2015年3月26~29日在我国海南省博鳌召开,议题涉及宏观经济、区域合作、产业转型、技术创新、政治安全、社会民生等六大领域。国家主席习近平再次出席年会开幕式,出席本届年会的领导人规模也超过历届年会。为推动中医药发展列入国家战略,让中医外交成为中国传统医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国家中医药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实施,中医药事业在海外得到蓬勃发展,随之而来海外对中医药文化及相关知识的需求也与日俱增。为了更好地传播中医药科普知识,让中国传统医药惠及全世界人民,《中医药文化》编辑部策划出版了《中医药文化》全英文海外版专刊(Chinese Medical Culture),国际刊号:ISSN:2206-009X,并获得"上海市高校学术期刊国际化提升计划"项目支持。海外版《中医药文化》旨在解读中医药人文历史、养生疗疾、海外传播  相似文献   

17.
英国17家中医药供应商在伦敦宣布成立自律性协会—“英国中医药供应商协会”,以进一步规范英国中药材市场。这是欧洲范围内成立的首家同类组织。传统中药材在世界市场规模呈扩大趋势。全球范围内传统中草药销售额目前约为2000万美元,在英国,正式注册的中医药师达600~700人。英国去年全年接受中医药治疗的患者总人数超过100万。目前西方国家对中药材市场管理尚存漏洞。成立英国“中医药供应商协会”,其主要目的是通过行业内部的自我调节,确保英国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中医药报》2015年11月4日讯:近日,中国国际传播暨"一带一路"国家中医合作研讨会在陕西铜川举行。本次研讨会以弘扬中医药文化、助力"一带一路"国家传统医药发展为主题,以推动中医药高质量国际传播为目的。会上,北京中医药大学和俄罗斯上合组织传统医学研究院、吉尔吉斯斯坦共和国国立医科大学东方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对阿拉伯国家的中药商品进出口贸易额呈逐年增长趋势.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逐步推进,阿拉伯国家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天然、重要的合作伙伴.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医药在阿拉伯国家的传播与发展,我们应当差异化、有针对性地与相关国家开展交流与合作.海湾国家经济发达,国民生活水平高,适合发展中医药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沙姆地区国家有较强的传统医药研发优势,适合开展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北非国家同中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适合通过中国援外医疗队推广和传播中医药.与此同时,我们还应以孔子学院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为平台传播中医药文化,加强与对象国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招收更多的阿拉伯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尽快制定中医基本名词术语中阿对照国际标准,以及开展针对阿拉伯-伊斯兰传统医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展的国际合作专项中医药海外中心自建设以来,已陆续开展了多年的建设工作。建立在世界各地的海外中心在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等领域实现了“六位一体”的全面发展。尤其在推广中医药海外教育方面起积极作用,借助于国家政策的积极扶持,植根海外的地缘优势,海外中医人才的储备等天时、地利、人和的特点,促进了海外中医药教育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政策、教材体系建立等诸多方面的长足发展。现已成为在海外推动中医药教育发展的又一主要实体,并且海外中心积极整合所在国的有效教育资源,集成合力,更加凸显了其自身的优势。随着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以及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规划等政策的实施,中医药海外中心势必会成为中医药海外教育推广的助推器,也将为中医药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健康福祉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