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5例30眼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术后随访3mo,分析术后眼压、疼痛感、视力、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全部患者眼痛症状均缓解。术前平均眼压为50.42±2.50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15.95±4.19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凝术后2眼(6.7%)视力提高,24眼(80.0%)视力无变化,4眼(13.3%)视力下降。术后前房渗出12眼(40.0%),前房积血3眼(10.0%),玻璃体积血1眼(3.3%),药物治疗后消失。结论:810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能显著降低眼压,减少患者痛苦,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疗效.方法 40例(40眼)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大发作患者,经72h应用多种降眼压药物治疗后眼压仍在40mmHg(1kPa=7.5 mmHg)以上,行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平均光凝能量(2290.00 ±149.01)mW,平均光凝点数(21.73±3.50)点.术后随访6~12个月,观察患者症状、眼压、视力变化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 术后随访期间全部患者眼痛症状均缓解.术前平均眼压为(52.56±7.31)mmHg,末次随访时平均眼压(14.18±4.53)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平均视力(0.127 0±0.1650)较术前(0.033 4±0.0322)提高,差异也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凝术后25眼(62.5%)视力提高,8眼(20.0%)视力无变化,7眼(17.5%)视力下降.术后前房炎症反应伴前房渗出3例,前房出血1例,药物治疗后消失.结论 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确切,可降低眼压,缓解疼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杨影  程依琏  罗谦 《国际眼科杂志》2010,10(9):1758-1759
目的:研究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性及激光治疗参数。方法:对我院收治的50例50眼晚期难治性青光眼患者行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记录每位患者所用能量,击射范围,光凝点数,爆破点数,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眼压、眼部症状,视力、裂隙灯观察眼前节的改变和并发症等。结果:术后平均眼压(18.50±2.50)mmHg,术后眼压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术后46眼疼痛明显减轻,术前术后眼压差值与击射能量的相关性不高;眼压下降值与击射范围、击射点数呈正相关性,眼压下降值与爆破点数显著相关,呈正相关性。结论: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激光治疗参数需根据术前眼压、不同类型青光眼进行设计。  相似文献   

4.
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中长期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经巩膜 810nm半导体激光睫状体光凝术对难治性青光眼的中长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了 65例 (65只眼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的难治性晚期青光眼 ,时间从 1998年 10月至 2 0 0 0年 10月 ,随访 2 4m~ 46m (平均 3 4 1m± 5 8m ) ,观察指标包括包括眼压、视力、用药数量、眼痛情况和眼球萎缩发生率。结果 术前平均眼压 5 1 2mmHg± 14 3mmHg ;最后一次随访 ,平均眼压 16 1mmHg± 11 2mmHg ;最后眼压在 6mmHg~ 2 1mmHg之间者有 41眼 (63 1% ) ,经配对资料T检验 ,术前眼压与术后眼压相比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术后 46只眼 (70 8% )视力保持不变 ;18只眼 (2 7 7% )视力下降 ;1只眼 (1 5 % )视力增加。抗青光眼用药种类从治疗前的平均3 1种降至治疗后平均 0 4种 (P <0 0 1)。术前有眼痛的患者中 93 3 %的眼痛症状显著缓解或消失。7只眼 (10 8% )发生眼球萎缩。结论 经中长期随访观察 ,810nm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仍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先天性小眼球合并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09-01/2011-01在邢台眼科医院收治的先天性小眼球继发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并行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患者5例7眼。观察手术前后视力、眼压、并发症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术后随访期间全部患者眼痛症状均缓解。术前平均眼压为52.56±7.31mmHg,术后1mo平均眼压17.8±47mmHg,6mo随访时平均眼压14.18±4.53mmHg,术后1mo及6mo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平均视力(0.127±0.165)较术前(0.0334±00322)提高,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光凝术后5眼(71.4%)视力提高,2眼(28.6%)视力无变化,术后均有前房炎症反应伴前房渗出,药物治疗后消失。 结论:二极管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先天性小眼球合并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确切,可降低眼压,缓解疼痛,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短期预后情况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难治性青光眼90例(90只眼)。分别收集术前及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患者检查情况,记录视力、眼压、降眼压药物和任何并发症,并根据患者资料对影响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早期预后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筛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患者术前、术后1 d、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平均眼压分别为(43.9±12.0)、(25.57±8.5)、(23.5±7.5)、(22.3±8.1)、(23.2±8.4)、(24.2±9.1)mmHg;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间点测量的眼压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76.031,均P<0.01)。随着时间延长,患者手术成功率逐渐减少,研究中术后6个月总体累积成功概率为67.7%。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眼压和术后再次治疗是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短期预后独立保护因素(P<0.05);性别是其非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有效的手术方式,不良反应较少,术前眼压和术后再次治疗影响患者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56眼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均行睫状体光凝,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眼压、视力、眼部自觉症状以及并发症,随访时间3mo以上。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3.5±18.7mmHg,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9.4±9.6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4眼视力无变化,2眼视力提高,10眼视力下降;眼痛均消失或缓解;并发症少,主要有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等。结论:睫状体光凝能有效降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王荣光  戴红蕾  邹留河 《眼科》2003,12(2):81-84
目的 :观察接触性二极管睫状体光凝术治疗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和对角膜植片的影响。方法 :使用IRIS OculightSLX二极管激光系统 ,光凝角巩膜缘外 1 2mm处 ,范围 180°~ 36 0° ,能量 1 7~ 2 6W ,2 0~ 4 0点 ,对 2 4例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共 2 4只眼行 1~ 3次半导体二极管睫状体光凝术 ,随访时间≥ 9个月者被列入本研究。结果 :眼压 :治疗前在用抗青光眼药物的情况下眼压为 (32± 9 7)mmHg(2 7~ 5 9mmHg)。激光治疗后一周内眼压明显降低 ,随访 9~ 16个月 (平均 11 4个月 ) ,末次随访眼压为 (18± 5 8)mmHg(8~ 2 8mmHg) ,眼压平均降低 14mmHg。视力 :末次随访视力从 0 2到手动 ,手术后视力无改变者 16只眼 (6 6 7% ) ,下降者 6只眼 (2 5 % ) ,提高者 2只眼 (8 2 % )。角膜植片 :术前植片透明者 16只眼 ,半透明 2只眼 ,混浊 6只眼 ,术前植片透明眼在术后有 3只眼 (19% )发生排斥反应致植片混浊 ,排斥均发生在术后 3个月内 ,术前植片半透明的 2只眼在术后植片亦变混浊。结论 :接触性二极管睫状体光凝术简单易行 ,安全有效 ,可重复进行。对于多次行其它抗青光眼手术治疗 ,眼压不能控制的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难治性青光眼 ,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远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72眼)行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术前平均眼压为(56.2±12.0)mmHg(36~71mmHg,1kPa=7.5mmHg),术后随访6个月~5a,观察眼部自觉症状、眼压、视力及并发症。结果最后1次随访的平均眼压为(17.3±5.9)mmHg(13~32mmHg),降压成功率为94.4%.2眼发生眼球萎缩。视力提高7眼,视力无变化55眼,视力下降10眼。结论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是一种简单、安全、有效的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难治性青光眼行二极管激光巩膜睫状体光凝 (transcleraldiodelasercyclophotocoagulation ,TDLCP)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观察 6 6例 6 6眼行TDLCP治疗前后用抗青光眼药物的种类、患者的自觉症状、治疗前后眼压、视力及术后并发症 ,随访 1a。结果 抗青光眼药物种类手术前后分别平均为 2 .6种 (1~ 4种 )和 1.8种 (0~ 3种 ) ,治疗后比治疗前用药明显减少 (P <0 .0 0 1)。术后 5 5例疼痛消失 ,9例疼痛明显减轻 ,2例仍有明显疼痛。治疗前后平均眼压分别为 (35 .2± 7.9)mmHg(18~ 80mmHg) (1kPa =7.5mmHg)及(19.5± 6 .2 )mmHg(4~ 6 8mmHg) ,眼压平均下降 15 .4mmHg ,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1)。术后视力提高10眼 ,视力无变化 4 0眼 ,视力下降 16眼。术后并发症为早期前房炎症反应 4 2眼 ,前房出血 5眼 ,角膜水肿 2 3眼 ,术眼光感丧失 5眼 ,眼球萎缩 3眼。结论 虽然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后会发生前房出血、低眼压、眼球萎缩等并发症 ,但其能显著降低眼压、减少患者痛苦并可减少抗青光眼用药 ,因此仍为目前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