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膜透析对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该文旨在观察规律性腹膜透析患者(2年左右)和刚开始腹透的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不同,以比较腹膜透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78例腹透患者,规律性腹透(A组)45例,平均腹透龄24±16.6月;刚开始透析(B组)33例,平均腹透龄3.8±3.1月,用SF-36生活质量询问表进行评估。 结果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尤其在躯体痛苦、情感问题所导致的角色限制和情感健康三项指标中差异显著(P均<0.05)。SF-36总分与腹透龄呈正相关(r=0.30,P=0.0039);两组营养状态无显著差异,透析均达充分性水平(P>0.05)。 结论随着腹透治疗的进行,患者生活质量逐步上升,从生活质量角度提示腹透是终末期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2.
目的该文旨在观察规律性腹膜透析患者(2年左右)和刚开始腹透的尿毒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不同, 以比较腹膜透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78例腹透患者,规律性腹透(A组)45例,平均腹透龄24±16.6月;刚开始透析(B组)33例,平均腹透龄3.8±3.1月,用SF-36生活质量询问表进行评估.结果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B组,尤其在躯体痛苦、情感问题所导致的角色限制和情感健康三项指标中差异显著(P均<0.05).SF-36总分与腹透龄呈正相关(r=0.30,P=0.0039);两组营养状态无显著差异,透析均达充分性水平(P>0.05).结论随着腹透治疗的进行,患者生活质量逐步上升,从生活质量角度提示腹透是终末期患者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4例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话回访与家庭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结果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4例家居腹膜透析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护理指导,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电话回访与家庭回访相结合的方式实施家庭护理干预.结果 干预组各项生活质量指标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家庭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家居腹膜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山医科大学学报》2003,24(4):401-403,410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管理对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00年6月~2007年6月于该院行CAPD治疗的97例现存患者纳入研究.其中管理组49例,非管理组48例.管理组在本腹膜透析中心接受长期的患者管理,包括管理前的评估、长期门诊和家庭随访;非管理组则进行常规的电话随访和指导.以KDQOL-SFTM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的抑郁症状,以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ubjectiveglobal assessment,SGA)、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指标评估营养状况,以腹膜尿素清除指数(Kt/Vurea)评估腹膜清除效能,患者24 h尿量评估残存肾功能.干预后1年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评价腹透管理对CAPD患者生活质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同时观察腹透管理对不同透析时间的CAPD患者生活质量改善的差异.结果 管理组腹透患者管理后透析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管理前及非管理组(P<0.05).Hamilton抑郁评分低于管理前及非管理组(P<0.01),SGA、Alb及Kt/V均较管理前及非管理组提高(P<0.05).管理组及非管理组患者残存肾功能均呈下降趋势,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管理组以不同透析时间划分的三个亚组患者在管理后KDTA及SF-36评分均高于非管理组对应亚组,且以腹透时间≤1年组提高最为明显.结论 腹膜透析患者管理能从多个方面提高CAPD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对提高早期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心理问题对长期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病人的焦虑及抑郁状况对生活质量的影响,以及导致病人产生焦虑及抑郁的可能因素。方法79例CAPD病人,采用KDQOL-SFTM1.2中的短表SF-36评估病人的生活质量;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评估病人的心理状态;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握力试验及其他生化指标评估病人营养状况;记录病人的性别、年龄、工作状况、文化程度、医疗负担等资料;根据C-G方程评估残余肾功能。结果①79例CAPD病人中焦虑者43人(54.4%);抑郁12人(15.2%)。②79例CAPD病人生活质量的8个维度均显著低于中国一般人群水平(P<0.05)。③与非抑郁组比较,抑郁组患者在体力作用、总体健康、情感作用、社会功能方面明显低下(P<0.05);与非焦虑组比较,焦虑组在体力状况、总体健康、情感状况、社会功能方面也明显低下(P<0.05)。④抑郁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抑郁组(P<0.01);焦虑组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非焦虑组(P<0.05)。⑤女性的焦虑、抑郁状况较男性严重(P<0.05);与在职组患者相比,非在职组患者的SF-36指数明显下降、焦虑指数和抑郁指数明显升高(P<0.05);无医疗保障组患者的SF-36指数明显低于有医疗保障组,而焦虑指数、抑郁指数明显高于有医疗保障组(P<0.05)。结论CAPD病人中焦虑、抑郁普遍存在,可能与患者的性别、工作状况、医疗负担、营养状况等因素有关,应及早发现并干预病人的心理问题,可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名腹膜透析病人按手术序号的单号和双号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40名病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40名病人仅接受常规护理。结果加强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人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而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其再次住院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改善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对慢性肾衰竭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159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据透析龄分成四组:A组(透析龄≤3个月)49例;B组(3个月〈透析龄≤12个月)38例;C组(12个月〈透析龄≤24个月)35例;D组(透析龄〉24个月)37例。所有入选患者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抑郁量表、SF-36生活质量问卷评估其焦虑、抑郁状态及生活质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59例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焦虑的总发生率分别为17%、27.1%;A组患者的抑郁发生率明显高于B、D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B、C组(P〈0.05),D组患者的焦虑发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焦虑、抑郁与透析龄呈负相关(r=-0.193,P=0.015;r=-0.235,P=0.003),焦虑与抑郁呈正相关(r=0.75,P=0.000);A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多个维度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P〈0.05);患者体力状况、体力作用、疼痛、情感与精神状态、情感作用、社会功能、精力状况此7个维度的评分与透析龄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抑郁、焦虑发病率高,普遍存在生活质量差。但随着腹膜透析患者透析龄增加,抑郁、焦虑的发生率降低,生活质量有所提高。医护人员应根据患者的透析龄进行相应的心理辅导和治疗,减少患者抑郁、焦虑的发生,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祁秀丽 《吉林医学》2014,(3):638-638
目的:研究分析影响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46例接受腹膜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患者出现的营养不良率、腹膜炎并发症的病发率以及心功能衰竭病发率,护理后显著低于护理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研究得出,护理人员依据接受腹膜透析患者的生理及病理特征,制定与之相应的护理对策,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3.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病人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比较两种透析方式的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的关系。[方法]分别对50个血透病人及46个腹透病人用短表36项(SF-36)进行生活质量的调查并用主观整体评估(SGA)分析其营养状态。[结果]两种透析方式在体力、疼痛、情感、疲乏等方面均无差别,社会功能方面腹透病人大于血透病人(P<0.001)。用SGA分析两组病人的营养状态并无差别,生活质量与营养状况成正相关关系。[结论]营养状况与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密切相关,营养状况好的透析病人其生活质量较好,而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病人的生活质量及营养状态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预防性护理对腹膜透析(PD)患者导管感染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周口市中心医院接受PD治疗的84例患者分为A、B两组,各42例。两组患者PD治疗方案一致,A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接受预防性护理。统计两组导管感染发生率,对比护理干预前后两组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评分。结果 B组导管感染发生率(2.38%)低于A组(1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B组SF-36各项评分均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3.69±4.12)分]高于A组[(85.77±4.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性护理可有效降低PD治疗患者腹导管感染发生率,且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可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尿毒症患者8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腹膜透析组(A组,n=40)与血液透析组(B组,n=40)。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透析,分析两组患者透析期间营养状况及生活质量有无差异。结果 治疗前组间尿量、血红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周,相较B组,A组血肌酐、血红蛋白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4周,相较B组,A组血红蛋白明显升高(P<0.05),组间血肌酐无差异(P>0.05),治疗前、疗后12周组间尿量无差异(P>0.05);治疗后24周,相较B组,A组尿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前两组症状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8周,A组降低幅度大于B组(P<0.05),治疗12周,A组继续下降,且下降幅度明显低于B组(P<0.05),后持续下降至第24周。B组自16周起,与组内比较明显下降;治疗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24周均有改善,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腹膜透析与血液透析相比可提高患者透析期间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一种终生维持治疗手段。它是用腹膜作为透析膜,依赖弥漫和超滤的作用达到清除体内过多水份和毒素的目的,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日益加速,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发病率逐渐增加,为了有效保护残余肾,延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腹膜透析广泛用于治疗终末期肾病。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生活质量及其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并研究其相关因素。方法分别选取血液透析患者80例和腹膜透析患者80例,采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腹膜透析组患者精神健康、情感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等维度优于血液透析组(P〈0.05);年龄、文化程度、透析年限、医疗费用、家庭支持、血浆白蛋白均为影响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结论腹膜透析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心理和精神方面优于血液透析。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健康教育对腹膜透析患者并发症、依从性以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主要采取多媒体集体授课的教育形式,并采取个别指导面对面交流,辅以播放VCD光盘,发放家庭腹膜透析手册等.结果:通过规范的健康教育,腹膜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明显减少,依从性及生活质量显著提高.结论:规范的健康教育可以减少腹膜透析患者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从而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契约式管理对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居家腹膜透析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契约式管理,包括签订协议管理、个人自行管理和家庭协助管理。干预3个月后,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生活质量量表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干预前后社会支持和生活质量各纬度得分差值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契约式管理能够提高居家腹膜透析患者的社会支持,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尿毒清颗粒对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取2023年5—7月宜兴市人民医院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1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n=91)采用贝前列素钠片治疗,研究组(n=49)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尿毒清颗粒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各项肾功能指标、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尿毒清颗粒可改善腹膜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及生活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