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消化性溃疡和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 ( 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 :以 4 0 0例胃镜受检者作临床资料 ,通过对胃粘膜标本的 HP检测 ,分析、研究、探索 HP感染患者在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中的发生率 ,并按中医辨证分型。结果 :4 0 0例中 HP感染检出率为 74 .7% ,脾肾湿热型、肝郁气滞型 HP感染率明显偏高 ;胃阴亏虚型次之 ;脾胃虚寒型最低 ,差异显著。结论 :胃癌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 HP感染率最高 ;胃溃疡及萎缩性胃炎的 HP感染率次之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HP感染率相对较低 ,通过宏观辨证与微观辨病结合的研究 ,为中西医结合治疗 HP感染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方法:胃镜检查确诊的494例慢性胃炎患者、160例消化性溃疡伴慢性胃炎患者分别给予胃黏膜组织活检及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分析炎性反应情况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消化性溃伴慢性胃炎Hp感染的阳性率。结果:Hp感染阳性率,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达72.7%、隆起糜烂性胃炎达76%、反流型胃炎达88.2%、萎缩性胃炎达75%,十二指肠溃疡(DU )和胃溃疡(G U )的H p检出阳性率分别是82.1%和86.5%。结论:几种常见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消化性溃疡均伴有慢性胃炎。  相似文献   

3.
对86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及胃粘膜活检,同时用尿素酶试验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结果幽门螺杆菌的检出率为55.81%,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胃炎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与消化性溃疡的分期不具正相关性。认为在治疗慢性胃炎患者时有必要加用杀菌药,幽门螺杆菌感染不是消化性溃疡的直接致病因子  相似文献   

4.
儿童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①目的 探讨儿童消化性溃疡与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及临床特征。②方法 经OlympusGIF XP2 0型纤维胃镜检查 ,取病变部位黏膜活检。Hp感染诊断标准 :于胃窦大弯或后壁距幽门 3~ 5cm内取两块黏膜进行组织切片 ,姬姆萨染色镜下检菌 ,行Hp UT药盒快速尿素酶试验及血清抗Hp抗体检测 ,其中 2项阳性则确诊为Hp感染。③结果 球部溃疡 1 2 0例 ,胃溃疡 2 1例 ,复合溃疡 6例。全部病儿均并发程度不等的慢性浅表性胃炎。Hp检测显示 1 4 7例病儿中尿素酶试验阳性 1 1 1例 (75 .51 % ) ;1 2 9例行姬姆萨染色镜下检菌 ,1 0 8例阳性 (83 .72 % ) ;36例行血清抗Hp抗体检测 ,2 1例阳性 (58.33 % )。 4~ 1 0岁组 ,Hp阳性率 (61 .1 1 % )明显低于 >1 0岁组 (83 .87% ) ,差异有极显著意义 (χ2 =9.57,P <0 .0 1 )。④结论 Hp感染与小儿消化性溃疡密切相关。Hp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高。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导奥美拉唑(Ome)治疗消化性溃疡及伴发慢性胃炎(CG)、幽门螺杆菌(HP)感染80例近期疗效的临床研究结果。以 Ome 20mg/日与法莫替丁(Fam)40mg/日分组治疗四周作对比研究,发现 Ome 不仅对十二指肠溃疡(Du)、胃溃疡(Gu)的愈合率(86.8%、70.4%)优于 Fam(P<0.05),而且对伴发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也明显优于 Fam。Ome 对 Du、Gu伴发 CG 总有效率分别为81.1%、85.2%,高于 Fam(36.4%、29.4%)P<0.01;Ome 对 Du、Gu 伴发的 HP 感染总有效率分别为83.0%、81.5%,而 Fam仅分别为21.2%、17.7%,差异非常显著(P<0.01)。上述结果提示,奥美拉唑不仅有卓越的愈合溃疡作用,对溃疡伴发的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亦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6.
众所周知 ,消化性溃疡是世界性的常见病、多发病 ,但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未全阐明。 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Mar shall和Warren从慢性胃炎患者胃粘膜分离出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 ,随后的研究证明该菌是大多数消化性溃疡的致病菌 ,并得到医学界的认可[1] 。笔者对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做胃镜检查的 2 1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及 10 0例健康人胃粘膜进行了Hp检测 ,并对其结果进行了分析。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310例均是我院门诊及病房有消化道症状的病例 ,其中男性 2 30例 ,女性 8…  相似文献   

7.
<正> 自从1982年Marshall首次分离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y,HP)以来HP与胃十二指肠疾病的关 系一直是胃肠病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免疫学等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大量研究资料表明,HP是慢性胃炎的病原菌;在预先存在十二指肠胃化生的情况下,Hp可感染十二指肠引起十二指肠炎;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炎是消化性溃疡的高度危险因素;一旦根除了Hp,十二指肠溃疡的复发率明显降低。 1 HP与慢性胃炎 早先人们就注意到消化性溃疡常合并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与胃炎的相差性可以有三种解释:(1)胃炎仅是消化性溃疡的结果;(2)胃炎是消化性溃疡的致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及胃粘膜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296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5个证型,观察各中医证候分布与Hp感染、胃镜象的关系。结果:1.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2. Hp感染率最高的是脾胃湿热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的Hp感染率与其它三型的Hp感染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粘膜病变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中检出率最高的均为粘膜红斑。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胃粘膜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胃黏膜幽门螺杆茵(Hp)感染与上消化道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快速尿素酶试验对26075例接受纤维胃镜检查的患者作胃黏膜Hp现症感染检测。结果 上消化道疾病Hp现症感染检出率达94.95%,其中以十二指肠溃疡检出率最高(99.84%);其次为慢性胃炎(94.71%)和胃溃疡(92.36%);胃癌阳性率也达76.95%。结论 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及慢性胃炎关系极为密切。与胃癌之间也可能存在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pylori,Hp)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感染细菌 ,发达国家Hp感染的总发病率为 5 0 % [1] ,而发展中国家的感染率更高[2 ] 。近年来 ,尽管有关其在胃内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有了很大进展 ,但Hp的传播途径尚未完全明了[3] 。多数研究表明 ,人胃是Hp感染的主要储存地。自从1989年Krajden成功地从胃炎病人牙菌斑中分离培养出Hp[4 ] 以来 ,关于口腔作为Hp的另一个聚集地的假说已为人们所关注[5,6 ] 。来自流行病学的报告推测 ,Hp的传播途径可能是口—口和粪—口途径[7,8] 。另有研究提示 ,根除治疗胃内Hp感染后口腔Hp持续存在 …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杆菌(Hp)产毒株之间的关系。方法用定性酶联免疫检测法测定患者血清幽门螺杆菌总抗体和产毒株抗体,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胃溃疡(DU)、十二指肠溃疡(GU)、胃炎组检测Hp-Ab阳性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DU感染Hp率较高;已被Hp感染的DU、GU、胃炎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抗体阳性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等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CagA阳性Hp菌株感染是引起上述疾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测定产毒株Hp抗体,在Hp感染相关特定性疾病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分析1127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疾病的胃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皱襞增粗型、出血型、胆汁返流型、充血渗出型、扁平糜烂型、隆起糜烂型、皱襞萎缩型胃炎的HP感染率分别为69.23%、57.14%、53.85%、52.90%、49.15%、48.00%、36.84%,但无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达82.63%,显著高于胃溃疡的63.10%。男性病人感染率为52.09%,显著低于女性病人的69.38%。这说明慢性胃炎胃镜下形态学差异与HP感染率高低无关,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与HP感染的关系较胃溃疡密切,人群中HP感染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抗幽门螺杆菌(Hp)治疗,观察慢性胃炎患者不同中医证型对其根除率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80例Hp感染的慢性胃炎患者分成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肝郁气滞型各60例,每组再随机分为三联组和四联组两个亚组,每个亚组30例。按三联疗法或四联疗法标准方案给予抗Hp治疗10 d,对其根除率进行比较。【结果】(1)Hp总根除率为78.3%,无论采用三联疗法还是四联疗法,均提示脾胃虚弱组Hp根除率最低,总根除率仅为61.7%,低于脾胃湿热组的88.3%和肝郁气滞组的85.0%(P0.05或P0.01);而脾胃湿热组与肝郁气滞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共有10例患者发生如恶心呕吐、胃痛胃胀等不良反应,其中脾胃虚弱组8例,脾胃湿热组及肝郁气滞组各1例,脾胃虚弱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脾胃湿热组和肝郁气滞组(P0.05)。【结论】不同中医证型的慢性胃炎患者的Hp根除率不同,无论是三联疗法还是四联疗法,脾胃虚弱型的Hp根除率均低于脾胃湿热型和肝郁气滞型。  相似文献   

14.
魏晓广  郑佳 《中外医疗》2016,(16):173-17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7%,幽门螺杆菌根除率为97.37%,均高于对照组的73.68%和76.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2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消化性溃疡可提高疗效,根除幽门螺杆菌,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5.
幽门螺杆菌与消化性溃疡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Hp的出现使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病在发病学和治疗学上发生了一场革命。目前已经确认Hp与上胃肠道疾病中的四种疾病密切相关 :①慢性胃炎 ;②消化性溃疡病 ;③胃癌 ;④MALT恶性淋巴瘤。其中Hp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Hp领域里的热门课题。1 幽门螺杆菌与十二指肠溃疡幽门螺杆菌引起的胃炎是发生十二指肠溃疡的一个重要基础 ,Hp感染导致胃酸分泌的改变 ,打破了胃粘膜保护因子与攻击因子之间的平衡。 80 % -1 0 0 %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存在Hp感染 ,根除幽门螺杆菌可加速溃疡的愈合及减少溃疡复发。从十二指肠溃疡患者…  相似文献   

16.
龚均 《医学综述》1996,2(11):583-585
<正>1 HP感染对消化性溃疡的影响消化性溃疡患者胃粘膜的HP阳性率较高,十二指肠溃疡为90~100%,胃溃疡为60~80%,比无溃疡者检出率高.显示HP和消化性溃疡的病原关系的证明是HP除菌治疗后消化性溃疡再发率明显降低.据Tytgat报道,统计27组1881例使用各种除菌治疗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HP持续阳性者1年再发率为58%,HP阴性者仅为2.6%,且后者再发病例多数使用NSAIDs.4组胃溃疡报道也得相似结果,HP持续阳性者1年内再发率为53%,阴性者为2%.另有报道表明消化性溃疡应用常规药物加除菌治疗比单用常规药物治疗者治愈率高,说明除菌治疗对化性溃疡治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快速尿素酶试验法分析1127例慢性胃炎十二指肠疾病的胃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情况,结果显示皱襞增粗型、出血型、胆汁返流型、充血渗出型、扁平糜烂型、隆起糜烂型、皱襞萎缩型胃炎的HP感染率分别为69.23%、57.14%、53.85%、52.90%、49.15%、48.00%,36.84%,无显著性差异。十二指肠溃疡HP感染率高达82.63%,显著高于胃溃疡的63.10%。男性病人感染率为52.09%,显  相似文献   

18.
19.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p感染与消化性溃疡穿孔的关系。方法:消化性溃疡穿孔患者87例,术中取材Giemsa染色及尿素酶检测法测定Hp,计算Hp感染率在没有活动性出血,幽门明显梗阻等明显胃切除的情况下,全部采取单纯穿孔修补术,术后予制酸及三联抗Hp感染治疗,定期随访,行内镜检查半年。记录溃疡面变化,计算Hp感染率。结果 消化性溃疡穿孔的Hp感染率高达92%,穿孔修补术后溃疡愈合与Hp感染消除呈高度显著正相关。结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胆碱能神经功能和胃窦部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的关系,测定76例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患者全血和肋液乙酰胆碱,并检测胃窦部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指标,同时测定18例健康对照全血Ach。结果;Ach与CG,Pu和对照组间,不同胃炎程度间,活动性与非活动性胃炎间以及Hp阳怀与阴性间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