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Ⅲ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将6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30例(康复护理干预组)和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组)。结果康复护理干预组总体护理效果优于对照组(86.7%,P0.05),并且在降低心率、心源性休克、猝死、缩小梗死面积、缓解疼痛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Ⅲ期康复护理干预效果优,而且安全、可行,可改善心功能和降低再梗死的发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静  周彬 《吉林医学》2013,34(17):3478-3479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0例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35例,两组给予相同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介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观察两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和心理状态等远期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提高老年AMI患者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在老年AMI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曲哲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7):861+864
目的:观察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临床康复的疗效。方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30例老年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结果:出院时生活能够自理者28例(93.3%),与康复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AMI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可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比较临床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护理实践过程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相关临床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本文选取我院2009年12月至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36例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 (1)在住院时间上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的长于早期康复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且组间比较P <0.05,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各种不良症状发生率组间比较,常规护理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水平显著的高于早期康复组患者的不良症状发生率水平,且组间比较P <0.05,数据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临床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实践过程中,我院采用的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实践意义和显著的临床实践效果,是临床上护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5.
丁岚  丁丽 《农垦医学》2001,23(3):212-213
随着我国心血管疾病康复医学的发展,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康复也日益受到重视。传统的做法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要求卧床1-2个月,但易因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而现行开展的早期心脏疾病的康复医疗认为无并发症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活动对远期预后产生有益影响。我们运用整体护理对20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取循序渐进的为期2周的程序康复活动的护理,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黄荣玲 《基层医学论坛》2013,(18):2377-2377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溶栓的护理干预。方法从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病例中选择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主要采取常规性治疗与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早期溶栓治疗与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2组患者的病情均得到有效控制,观察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早期溶栓治疗与护理干预,有助于提升其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疗效。方法:以43例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程序的AMI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期43例接受传统护理的AMI患者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发生心绞痛例次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焦虑程度从平均(55.1±7.3)分下降到(36.6±5.9)分(P<0.05)。两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心脏功能恢复、焦虑程度改善以及住院天数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疗效肯定,可以明显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促进心脏功能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8.
老年脑中风康复的早期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全国每年脑中风发病人数超过 15 0万人 ,致残率约86.5 % [1]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的方法只重视药物的治疗 ,而忽视了护理的重要性。由于护理的早期干预 ,患者在运动功能恢复、生活活动能力的提高以及并发症的减少等方面 ,均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象与方法一、对象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在急性脑血检形成早期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的效果,寻找降低脑血栓致残率的更有效的康复护理干预方法,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脑血检患者共3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并分析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程度总有效率为73.33%,实验组总有效率达到94.44%,各项评分数据上两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性脑血栓患者的护理过程中,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起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可以使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有效地降低,值得在护理实践中使用.  相似文献   

10.
蔡爱宁  刘超 《大家健康》2016,(11):212-212
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4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42例。在抢救的过程中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方法与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救治情况与临床症状缓解效果。结果:对比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溶栓时间、住院时间、急救时间以及再梗死发生率均少于对照组(P <0.05)。结论:在急救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时候,对患者展开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对缓解患者临床症状具有显著的效果,同时还可缩短患者救治时间,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模式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信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1月收治的AMI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传统康复护理,给予观察组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情况。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及自我效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MI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临床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姜芳 《河北医学》2012,18(11):1634-1637
目的:探讨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老年脑卒中患者预后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6例老年脑卒中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测评项目包括总体治疗评价、Barthel指数、Fugel-Meyer、HAMD.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各项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的总体治疗评价、Barthel指数、Fuge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预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AMI并行PCI术患者62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执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实施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PCI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住院时间、患者舒适度和血管并发症情况,以及出院后3个月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干预前后LVEF和ADL差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住院时间[(7.83±2.09)天]比观察组[(9.13±3.20)天]明显缩短(P<0.05)。两组PCI术后患者舒适度比较,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穿刺点出血和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3个月,试验组MACE发生率(13.33%)低于对照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778,P<0.05)。结论 早期个性化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AMI患者PCI术后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介入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8月~2010年11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行急诊介入治疗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护理,干预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介入治疗后腰酸背疼、失眠、排尿困难、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急诊介入治疗后的心理状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腰酸背痛、失眠、排尿困难以及穿刺点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与对照组相比,采用系统护理干预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减少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治疗后并发生的发生情况,并能很好的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节,为进一步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方法:在入院前急救、住院治疗的基础上,实行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放松疗法、进行用药指导等措施。结果: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而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通过系统性护理干预结合临床救治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得到明显的康复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无并发症的AMI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45例,按无并发症AMI康复程序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照组45例,实施传统护理方法.结果 康复组平均步行距离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焦虑、便秘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  相似文献   

17.
吴倩倩 《吉林医学》2013,34(23):4840-4840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发生便秘的原因和应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两组,干预组采取有计划分步骤的护理干预,包含饮食指导、心理护理、健康宣教、药物治疗、中医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患者便秘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明显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便秘的发生率,避免便秘造成严重并发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早期康复治疗对无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期间病情的影响。方法 82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早期康复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早期康复组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传统康复治疗方案。结果 两组在梗死后心绞痛、再梗死、住院期死亡、Wagnet-Selvester EKG分值、Holter中LownⅢ级以上室性心律失常,平板运动试验阳性等例数的构成,统计学上均无显著差异(P〉  相似文献   

20.
朱月荣   《中国医学工程》2014,(4):176-177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进行系统护理干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近3年我院收住院治疗的6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在急救治疗后采用心内科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急救治疗后采用系统护理干预,比较评价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焦虑、抑郁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试验组焦虑、抑郁改善情况较好,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满意率为91.2%,对照组为61.8%,试验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系统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反应,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