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干预在肺癌化疗后便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随机分层分组法将我院69例肺癌化疗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化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化疗期间采用优质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便秘、腹痛、食欲减退等症状改善情况,同时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便秘、腹痛腹胀及食欲减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量表及SA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肺癌患者化疗后便秘症状,减轻便秘带来的焦虑、烦躁等不良心理情绪,对于提高患者化疗效果,改善化疗后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杨茹 《华夏医学》2014,(3):25-28
目的:探讨心理干预护理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为尿毒症血液透析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7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抑郁自评量表评分(SAS)及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心理干预后,观察组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期间,观察组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毒症血液透析治疗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3.
秦莹  夏莉  王一丁 《当代医学》2010,16(34):102-103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心理影响。方法选择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112例,随机均分为CNP组与常规组,CNP组给予CNP护理干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SAS评分和SDS评分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介入治疗冠心病患者施行CNP护理干预,可减轻焦虑和抑郁的不良负面情绪。  相似文献   

4.
任彩霞 《基层医学论坛》2016,(14):1981-198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增生患者心理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6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常规护理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结果2组护理前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减轻乳腺增生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程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科收治乳腺癌术后初次化疗患者80例,按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包括心理指导、认知教育、放松训练、家庭支持在内的综合护理干预,对每位患者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中文版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综合护理干预能够缓解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情绪障碍的心理干预效果。方法将38例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2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SDS、SAS评分及抑郁、焦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干预可缓解心脏起搏器植入后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7.
吴霞红 《大家健康》2016,(2):248-24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90例尿毒症行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观察组对患者实施全面评估后采取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一般护理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等负性心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透析半年后观察组的 SAS 和 SDS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心理,可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SAS评分及SDS评分均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MA评分及HAMD评分亦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HAMA评分及HAMD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改善(P〉0.05)。结论实施合理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抑郁负性心理,为临床制订恶性肿瘤患者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经验性疗治疗对功能性便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厦门市中医院2009年11月~2011年8月门诊功能性便秘患者40例,给予中西医结合经验性治疗4周,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便秘患者生存质量量表(PAC-QOL)观察治疗前及随访3个月后便秘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随访3个月,SAS、SD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PAC-QOL各维度及自评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低(P〈0.05);FC患者便秘症状总积分与PAC-QOL评分及SDS、SAS评分均成正相关(P〈0.05);FC患者PAC-QOL自评总分与SDS、SAS评分亦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经验性疗法可显著改善FC患者异常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特征及干预效果。方法收集2型糖尿病患者2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9例,观察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强心理干预。评价两组焦虑自评价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结果两组经治疗及护理后,SAS和SDS的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评分改善由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及护理过程中,应重视其心理状态并进行心理,可以解除其不良心理状态,增强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宁杰良 《当代医学》2011,17(7):136-137
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影响,探讨提高老年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各项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及治疗的基础上加行心理护理干预,治疗3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CHF患者入院后应积极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可缓解不良负面情绪,改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负面情绪的影响,为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选择我科收治的68例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测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状态缓解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对心律失常患者实施细致有效的优质护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治疗的信心,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术期心理干预对中年冠状动脉搭桥术(CABG)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将32例中年CABG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16)和观察组(n=16),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围术期心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于术前第3天及术后第5天分别对患者进行调查及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SAS、SDS阳性率及评分明显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低于对照组术后SAS、SDS阳性率及评分,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年CABG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抑郁心理,围术期心理干预能明显减轻中年CABG患者术后焦虑、抑郁情绪,对提高CABG患者生存质量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正性自我暗示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2组均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正性自我暗示.分别于2、4、8周后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测定2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结果 干预前和干预后2周2组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4周观察组SDS、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正性自我暗示能有效改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5.
王婷  邹朝君 《浙江医学》2019,41(13):1436-1439
目的探讨奥瑞姆自我护理训练对脊髓损伤患者院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按电脑随机化法将96例脊髓损伤患者分为观察组(奥瑞姆自我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8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及出院后3、6、12个月功能性评定量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并发症(感染、压疮)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功能性评定量表、ADL、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出院3、6、12个月后,观察组患者功能性评定量表、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DS、S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奥瑞姆自我护理训练能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院外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降低院外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ICU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收治的8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两组进行焦虑和抑郁评分。结果对照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前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护理前(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改善ICU住院患者的焦虑状态和抑郁情绪,提高护理质量,有益于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对剖宫产产妇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8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6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组).观察和比较2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护理前SAS和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优质护理可有效缓解剖宫产产妇的焦虑和抑郁心理,从而有利于产妇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及心理干预的影响。【方法】将88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干预组44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心理干预20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干预前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分,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躯体化、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对MHD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可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癫痫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癫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同的健康教育,但仅研究组实施护理干预。在患者出院1年末时进行效果评价。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进行评定。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及焦虑抑郁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SD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改善癫痫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社会功能恢复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行胸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胸外科常规的护理和非规范的呼吸系统功能锻炼,观察组除进行常规胸外科护理外,还实施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入院24h内(干预前)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出院时(干预后)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呼吸状况,对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