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中信中心医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89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单孔组(n=44)与三孔组(n=45)。单孔组行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三孔组行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对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两组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手术情况均显著优于三孔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孔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09%,三孔组为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不会增加并发症,利于患者术后恢复,且与三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淋巴结清扫数目相当,值得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秦海峰  游继军 《当代医学》2021,27(35):141-143
目的 探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和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胸外科治疗的58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肺叶切除术治疗,实验组采用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肺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术中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MVV、FVC、FEV1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MVV、FVC、FEV1指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TNF-α、CYFRA21-1、C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实验组TNF-α、CYFRA21-1、CEA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肺癌患者接受胸腔镜下肺段切除术治疗效果显著,具有较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与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肺癌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的66例肺癌患者,依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胸手术治疗。评价及对比两组的手术指标参数变化情况、心肺功能指标水平情况、免疫功能水平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出血量、引流量少于对照组,切口长度、留置时间、住院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对比术前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的各项心肺功能指标、免疫功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开胸手术比较,临床对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治疗优势更为显著,可缩短留置时间与住院时间,有利于恢复免疫功能,对心肺功能具有良好保护作用,可加速术后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4.
杨毅  吴霞 《大家健康》2013,(21):129-130
目的:对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3年6月160例在本院接受早期肺癌治疗的患者,其中,82例按照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VATS组,78例按照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的患者为OT组。将两组的淋巴清扫组数、手术持续时长、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疼痛评分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淋巴结清扫组数、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VATS组(P0.05)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引流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少于OT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在临床早期肺癌的治疗中具有创口小、痛苦程度低、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各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两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PTL)与传统三孔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TTTL)的临床应用效果,阐述TPTL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胸腔镜下肺叶切除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124例患者按照所行术式的不同分为TPTL组60例(采用TPTL、淋巴结廓清术)和TTTL组64例(采用TTTL、淋巴结廓清术)。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盐酸哌替啶用量、术后拔除胸引管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者的例数。结果:TPTL组患者切口长度[(4.0±0.2)cm]小于TTTL组患者切口长度[(6.2±0.3) cm](P<0.05);TPTL组患者术后盐酸哌替啶的用量[(125±35) mg]小于TTTL组患者术后盐酸哌替啶的用量[(240±46) mg](P<0.05)。TPTL组有2例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TTTL组有11例患者术后6个月患侧上肢活动后不适。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胸引管拔除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TTTL比较,TPTL可以减小切口长度、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比较胸腔镜与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该院收治的100例肺癌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48 h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近期疗效,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均少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FVC、FEV1、PEF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观察组局部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均低于对照组,1年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00%(4/50),低于对照组的24.00%(12/50),差异有...  相似文献   

8.
张勃 《中外医疗》2014,(22):59-6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癌切除术应用于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随机抽取该院2011年6月—2013年6月共收治的68例肺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照组。观察组给予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参照组给予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术后胸腔引流量、切口疼痛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21.2±27.2)mL、(754.2±59.5)mL、(4.1±1.2)分、5.9%,参照组的分别为(188.1±30.4)mL、(932.1±63.2)mL、(8.7±1.8)分、29.4%,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参照组的半年无瘤生存率分别为97.1%、94.1%,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患者行单向式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创伤小、术中出血少、并发症少,操作简单、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肺段切除术与开胸手术治疗早期肺癌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10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35例早期肺癌患者,根据手术方法分为A组(45例,接受胸腔镜肺叶切除术)、B组(48例,接受胸腔镜肺段切除术)、C组(42例,接受传统开胸手术)。比较3组手术后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相关指标、肺功能检查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A、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C组,B组的出血量少于A组(P<0.05)。3组手术时间由短到长依次为A、B、C组,A、B两组手术时间短于C组(P<0.05),A、B两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手术后住院时间由短到长依次为B、A、C组,A、B两组住院时间短于C组,且B组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A、B两组的视觉模拟评分(VAS)低于C组(P<0.05),A、B两组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淋巴结清除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3组患者的肺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3组用力肺活量(FVC)、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2月—2015年6月北流市人民医院胸外科实行全胸腔镜下及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肺癌患者共为68例,其中施行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35例(试验组),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33例(对照组),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枚数、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和手术费用等。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及围手术期死亡病例发生。试验组患者平均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均短于/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的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切口拆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胸腔总引流量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清扫淋巴结站数和淋巴结清扫枚数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手术费用比较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相比,全胸腔镜下手术能够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值得在基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0):50-53
目的研究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90例肺癌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均分为观察组(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对照组(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分析手术前后心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第1秒呼吸率(forced expirarot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和炎症介质[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白细胞介素-6(in terleukin-6,IL-6)],同时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低于对照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VC、FEV1高于对照组,且术后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WBC、CRP、IL-6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临床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12.
张林 《求医问药》2014,(18):204-205
目的 :探讨分析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3年2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我们将这3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开放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手术的相关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手术的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置管引流的时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针对性护理措施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患者术后呼吸道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2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124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性护理措施能降低肺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可提高治疗效果,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痛苦,且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肺癌患者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 。 方法 方便选取 2018 年 5月—2021 年 5 月于该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肺癌患者 84 例,根据数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实施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实施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手术,分别记录各组患者临床手术指标及术后恢复情况,评估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手术后不同时间疼痛程度变化,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切口长度(5.42±1.03)cm 低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160.47±11.12)mL 少于对照组,同时手术时间(130.47±5.95)min、术后引流时间(54.24±3.21)h、卧床 时 间 (2.13±1.05)d、住 院 时 间 (12.13±1.33)d 均 短 于 对 照 组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t=42.343、11.990、11.451、18.687、12.855、13.113,P<0.05)。 两组患者均得到有效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术后 1、3 d 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  相似文献   

15.
余小强 《当代医学》2014,(24):55-56
目的 探讨不同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江西省瑞金市人民医院9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行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开胸肺叶切除术,对比观察2组患者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等术中指标、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术后指标以及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病率。结果 除淋巴结清扫数目外,治疗组术中、术后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病率为9.76%,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病率21.4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向式全电视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方政   《中国医学工程》2013,(3):58-58
目的探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例早期肺癌患者,对其实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最后观察效果如何。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无一例死亡,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84.61mL,平均手术时间为140.74min,平均术后住院时间为9.05d,对术后患者走访了3-12个月,没有复发现象。结论实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肺癌效果很好,并且安全微创,对早期肺癌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7.
李剑荣 《中外医疗》2012,31(33):84-85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07年1月—2011年8月住院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24例,采用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治疗,肿瘤直径≤4cm,左肺上叶4例、下叶5例;右肺上叶5例、中叶2例、下叶8例。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肿瘤均完整切除,无破裂,无手术死亡。病理诊断结果为鳞状细胞癌9例,腺癌13例,细支气管肺泡癌2例。术后7例出现胸闷、气短、肺部哮鸣音,无呼吸衰竭等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随访6~12个月,无肿瘤转移及复发。结论早期周围型肺癌经胸腔镜下肺叶楔形切除术治疗安全、可靠,具有患者创伤小、恢复快、痛苦轻、近期疗效确切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军  张福维  刘成昌  陈秀科 《吉林医学》2015,(10):2056-2057
目的:观察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106例肺癌行手术治疗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患者予以常规开胸切除术治疗,研究组53例患者予以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分析两组治疗后临床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出血量、引流量、住院时间及淋巴结清除数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后疼痛及上肢活动受限等不良反应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李宏伟 《甘肃医药》2020,(10):893-894+89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在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1月我院79例早期NSCLC患者临床资料,依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41)、对照组(n=38)。对照组采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胸腔引流量、术中出血量、拔管、住院及手术时间)、术前、术后6个月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MVV)、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及术后1年、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拔管、住院及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MVV、FEV1/FVC、FEV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年、3年无瘤生存率、总生存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胸腔镜下亚肺叶切除术应用于早期NSCLC患者,可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保护肺功能,促进康复,且预后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刘荣幸  何华亨 《海南医学》2004,15(10):77-78
目的 研究和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肺癌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  10例肺癌患者应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加淋巴结清扫术 ,其中右上叶、右中叶各 2例 ,右下叶 1例 ,左上叶 3例 ,左下叶 2例。结果 本组病人创伤明显减轻 ,出血量少 ,术后恢复快 ,无死亡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肺叶切除 ,淋巴清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