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将选取的90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按照就诊顺序,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施以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辅酶Q10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心功能指标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心功能减退的疗效优于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接受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治疗后,其心功能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76例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与对照组(单纯阿托伐他汀治疗)各38例,对比两组的疗效与心功能。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74%,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间的临床效果对比差异显著(χ2=8.26,P0.05);且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为(47.29±5.16)%,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时间仅为(8.32±2.10)d,较对照组下降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显著(t=10.57,13.54;P0.05)。结论将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确切,有利于患者的病情康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意义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至2015年11月所收治的64例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2例,对照组运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则以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心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31(96.8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5(78.12%),且观察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治疗对于冠心病患者早期心功能减退具有较为良好的改善效果,可以安全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优化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7月-2017年7月于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112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口服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辅酶Q10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生存质量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整体临床疗效、心功能变化及生存质量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具有显著临床优势,值得推广及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通过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治疗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80例,且均在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入院,依随机分组标准分为观察组(40人)和对照组(40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为阿托伐他汀治疗和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治疗。结果:在左心室输血分数、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方面,观察组治疗后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生存质量方面,观察组各项指标得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通过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治疗后,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同时,使心功能状况明显改善,存在一定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辅酶Q10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患者早期心功能减退症状的情况。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患有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80例患者按照住院顺序分组,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照组采用单一的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TC、LVEF、HDL、LDL以及TNF-α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本文中治疗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2.5%(33/4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39/40),有差异和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辅酶Q10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冠心病患者早期心功能减退症状的临床效果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疾病的死亡率,有助于患者正常生活的进行,可借鉴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64例,分为联合组和单用组,联合组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治疗,单用组患者仅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两组心功能参数、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2个月后,联合组患者心搏指数、左室做功指数、每搏输出量、左室每搏做功指数、心脏指数、速度指数六项心功能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改善(均有P0.05);治疗后联合组心搏指数、左室做功指数、每搏输出量、左室每搏做功指数、心脏指数、速度指数六项心功能指标均比对照组高,(均有P0.05);联合组患者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治疗可以改善心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在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8例.两组均给予基础上治疗,此外对照组予以阿托伐他汀,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辅酶Q10治疗.对比两组心功能、血清正五聚蛋白3(PTX...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锦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接收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65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组,即为A组(31例,单用阿托伐他汀治疗)和B组(34例,阿托伐他汀+辅酶Q10),对比两组临床效果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B组心功能改善的程度大于A组,P0.05;B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91.2%)高于A组的(80.6%),P0.05。结论在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中采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治疗,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且效果佳,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阿托伐他汀、辅酶Q10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单纯采用阿托伐他汀加以治疗,实验组以常规组为基点,对患者联合使用辅酶Q10加以治疗,两组患者治心功能指标改善情况及临床治疗效果加以对比。结果实验组经治疗后,患者心功能改善各指标情况均优于常规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 0.05。结论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加以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自身心功能各指标情况,同时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治疗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4月至2015年9月收治并已确诊的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80例,根据所有患者入院的编号进行平均分组,其中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实验组,两组各为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功能变化与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均得到改善,治疗前后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比对照组的疗效更确切,P0.05,两者比较具有统计学的意义;此外,就并发症发生的情况而言,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为%,实验组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对冠心病早期心功能减退患者来说,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辅酶Q10方式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与单纯使用阿托伐他汀的疗效比较,其改善的程度更确切,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高,更具备改善患者预后的特点,因此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  相似文献   

12.
李静华 《当代医学》2016,(23):13-14
目的:对比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随机选取行冠脉搭桥术患者60例为本次观察对象,按患者选择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观察组进行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分别记录2组患者舒张心输出量(CO)、心搏指数(SVI)、心脏指数(CI)、左室作功指数(LVSWI)、肺循环阻力指数(PVRI)及体循环阻力指数(SVRI)等变化情况。结果与术前相比,2组患者术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的CO为(4.5±1.3)(L·min)、SVI为(32.3±6.8)(mL/beat·m)、CI为(2.9±1.4)(L/min·m),分别与对照组的(4.4±1.2)(L·min)、(31.2±7.4)(mL/beat·m)、(2.8±1.3)(L/min·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观察组患者的SVRI为(2013.4±459.6)(dyne/s·cm·m)、LVSWI为(36.4±10.1)(g/m·m)、PVRI为(157.9±95.1)(dyne/s·cm·m),其改善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相比,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可进一步改善患者心功能,减少体、肺循环阻力。  相似文献   

13.
张建合 《基层医学论坛》2016,(23):3239-3240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1月收治的142例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1例。观察组通过曲美他嗪联合阿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取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发作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次数为(5.5±1.1)次/周,明显少于对照组的(6.2±1.3)次/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绞痛持续发作时间为(1.9±0.9)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2.8±1.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心绞痛临床效果较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杨茜岚  冯美江  何慧薇  鲁翔 《海南医学》2014,(15):2199-2202
目的:通过将他汀类药物联合规律运动应用于冠心病患者治疗,观察冠心病患者血清还原型辅酶Q10、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脂蛋度白-胆固醇(LDL-C)含量变化。方法选择30例入住我院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同时进行院内无氧锻炼1周和家庭锻炼20周,锻炼计划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血脂,辅酶Q10和心肺功能;采用相关性分析患者载脂蛋白A1变化与血清还原型辅酶Q10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组患者的心肺功能均得到改善,同时LDL-C和甘油三酯下降;两组患者HDL-C和载脂蛋白A1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但瑞舒伐他汀组提高幅度明显高于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血清还原型辅酶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相关性分析显示载脂蛋白A1变化与还原型辅酶Q10呈正相关。结论与阿托伐他汀相比,瑞舒伐他汀联合规律运动能够维持冠心病患者还原型辅酶Q10水平同时使HDL-C上升,对冠心病患者具有更加确切有益的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阿托伐他汀对颈动脉斑块以及颈动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颈动脉斑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低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高剂量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所有患者服药6个月,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的TC、TG、LDL及HDL,并记录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6个月后,发现两组患者均有所好转,同时观察组患者的ESR值为(18.32±4.05)mm/h,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ESR值(22.44±3.89)mm/h。观察组患者的Fb值为(320.56±20.74)g/L,对照组患者的Fb值为(382.62±35.51)g/L,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nbl值为(7.64±1.03)m Pa·s,对照组患者的nbl值为(10.85±2.68)m Pa·s,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nbh值为(5.04±0.74)m Pa·s,对照组患者的nbh值为(6.89±1.32)m Pa·s,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np值为(1.42±0.06)m Pa·s,对照组患者的np值为(2.54±0.32)m Pa·s,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动脉斑块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能够有效的提升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会改变患者的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16.
樊琳 《中外医疗》2014,(30):124-125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的临床效果以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该院确诊收治的150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血脂及炎症因子指标变化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并作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较治疗前血脂水平均有明显改善,观察组的血脂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脂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血脂水平,增强血流动力学变化,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7.
邱建国 《当代医学》2016,(10):139-140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方法选取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按入院编号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最大剂量为10 mg,1次/d)治疗,对照组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1次/d,1片/d)治疗。治疗2个月后,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0%与对照组78.0%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70.6±4.3)、(123.5±5.3)mmHg与对照组(79.5±5.8)、(139.4±5.2)mmHg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2.0%与对照组4.0%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运用。  相似文献   

18.
葛文芳 《基层医学论坛》2016,(20):2805-2806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42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7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β受体阻滞剂以及硝酸酯类药物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阿托伐他汀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为(47.5±7.9)%,左室舒张末期内径为(60.2±4.1)mm,左室收缩末期内径为(45.3±6.1)mm,室间隔厚度为(10.1±1.1)mm,左室后壁厚度为(9.3±2.2)mm,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3.0%,上述各项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可迅速改善心功能,抑制心绞痛等疾病症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王英华 《当代医学》2016,(14):119-120
目的:探究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的治疗效果以及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冠心病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其入院时间的先后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2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治疗,同时使用阿托伐他汀,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曲美他嗪,对比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患者治疗期间的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结果及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上,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全血低切粘度为(7.22±0.12)mPa/s,全血的高切粘度为(5.15±0.11)mPa/s,对照组的全血低切粘度为(9.22±0.52)mPa/s,全血高切粘度为(7.22±0.12)mPa/s。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6%,观察组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冠心病患者施以治疗的过程中,采用阿托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心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探讨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诊治的90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曲美他嗪、阿托伐他汀,观察比较两组TG(三酰甘油)、TC(总胆固醇)、H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S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F(左室射血分数)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TC(2.2±0.6)mmol/L、TG(1.3±0.3)mmol/L、LDL-C(1.4±0.2)mmol/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LVEDD(59.2±3.2)mm、LVESD(45.1±2.6)mm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50.6±5.8)%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有助于改善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与心功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