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韦白杨 《右江医学》2005,33(6):679-680
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机体代偿功能障碍,发生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多管道快速补液是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纠正休克的重要措施。由于病人常规穿刺部位被烧伤,体表静脉大多破坏,在休克期穿刺困难或无法静脉穿刺,若不及时建立静脉通道,将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分析颈外静脉留置针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探讨为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的方法,以满足快速补液的要求。解决烧伤护理工作的难点。方法:对2001年11月~2003年5月68例大面积烧伤患者按门诊号的奇偶数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颈外静脉留置针和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观察实验组和对照组穿刺所需时间、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后液体通畅和导管脱出等情况。结果:(1)实验组一分钟内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2)实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3)实验组液体通畅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4)实验组导管不易脱出而对照组导管易脱出。结论:根据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主要病理变化特点应用颈外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能快速建立有效静脉通路。保证输液速度,成功抢救大面积烧伤患者,此方法明显优于肢体静脉留置针穿刺,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当前预防和治疗烧伤后休克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快速有效的补液通路,迅速补充容量,纠正水电质失衡,维持机体有效循环血量,由于小儿生理方面的差别及大面积烧伤后大量体液丢失,体表血管塌陷,给静脉穿刺带来困难,为了预防和治疗烧伤后休克,及时采取补液措施,对穿刺困难的患儿在原行静脉切开术的基础上改为切开皮肤在直视下行静脉穿刺并留置导管,这样既赢得了抢救时间,又保护静脉不受较大损伤,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4.
陈成丽  毛德莲 《微创医学》2003,22(6):945-946
小儿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增高,大量体液外渗,血容量锐减,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扩容治疗,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由于烧伤补液量多,时间长,使用普通针头穿刺,因创面及病情的影响,穿刺较困难,经常不能有效保证补液的需要,延误抢救时机,影响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5.
烧烫伤是一种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小儿烧伤的特点发展快,休克、死亡率较成人高,故烧伤后要立即送医院,及早补液。小儿静脉穿刺是一项难度较大,技术要求较高的护理操作技术。护士应提高烧伤小儿静脉穿刺成功率,减少患儿痛苦。  相似文献   

6.
陈成丽  毛德莲 《医学文选》2003,22(6):945-946
小儿烧伤后毛细血管通透增高 ,大量体液外渗 ,血容量锐减 ,易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 ,扩容治疗 ,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由于烧伤补液量多 ,时间长 ,使用普通针头穿刺 ,因创面及病情的影响 ,穿刺较困难 ,经常不能有效保证补液的需要 ,延误抢救时机 ,影响病人生命。1 对象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我科 2 0 0 2年 2月~ 2 0 0 3年 8月共收治小儿特重烧伤 1 8例 ,最小年龄 1 .5岁 ,烧伤面积 2 5%~ 55%。浅 °~深 °。采用股静脉穿刺置管 1 6例 ,成功率 1 0 0 %。…  相似文献   

7.
赵杏香 《广西医学》2002,24(6):914-915
特大面积烧伤病人 ,烧伤后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 ,机体代偿功能障碍 ,发生休克是烧伤早期导致病人死亡的重要原因 ,因此 ,扩容治疗 ,增加有效循环血量的重要措施是多管道快速补液纠正休克。另外烧伤后用药多 ,需持续静滴用药观察。但是由于机体遭受严重烧伤后 ,全身毛细血管痉挛、充血渗出、血栓形成及表皮真皮间水泡和组织水肿、皮肤脱落 ,常规穿刺部位均烧伤 ,在休克期穿刺比较困难 ,无法静脉穿刺 ,延误抢救时机 ,影响病人生命。1 临床资料1 1 资料 :选取 1997年 7月~ 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烧伤病房住院的特大面积烧伤病人 2 8例 ,烧…  相似文献   

8.
烧伤患者烧伤后血容量骤减及微循环改变,伤后48小时易发生低血溶性休克,必须尽快大量补液、抗休克.同时,患者抢救稳定后需要长期补液治疗和营养支持.由于大量液体丢失血管塌陷,加上暴露头面部及四肢易烧伤,肢体体表静脉大多已破坏,1岁半以上患儿头皮静脉不显露,穿刺部位非常局限,诸多因素导致烧伤患者静脉穿刺输液成为临床烧伤患者护理的一大难题.中心静脉置管因有减轻反复穿刺所造成的痛苦,保持静脉管道通畅,便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减轻护士的工作量等优越性,已日益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于2010年对小儿烧伤患者采取经腹股沟静脉穿刺置管,较好的解决了小儿烧伤患者抢救、补液和营养支持治疗,建立静脉通道难题的问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实验探讨研究低渗性口服补液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我院的有100名被确认患有小儿轮状病毒的患儿,随机分配成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分别为50个人,给予两组同样的基本的饮食环境治疗,在抗病毒、调理饮食基础上,让实验组的患儿们口服低渗性口服液盐治疗,给对照组的患儿们予以普通的静脉注射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身体情况,记录患者静脉补液量、大便排出量以及腹泻等现象,还要对患者的电解质以及血气分析代谢酸中毒的情况进行检验,分为三次进行检查,24小时、48小时、72小时~([1])。结果经过实际情况我们发现,实验组50例患儿中,有效者为48个,无效者2个,而对照组中有效患者为46个,无效患者为4个,检验两者电解质和血气分析时也发现,实验组和观察组两组情况差别不大。结论低渗型口服补液盐和普通的静脉注射治疗对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都安全且有效,但是低渗性口服液盐治疗更加的安全可靠,且静脉输液量较少,还可以把腹泻时间缩短,患病婴幼儿因为药物产生不良反应的几率也大大降低,所以低渗型口服补液盐更优于静脉注射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烧伤小儿外周静脉留置输液术的优缺点及护理技术.方法 2009年12月-2011年5月治疗了92例烧伤患儿,实行了外周静脉留置针输液术进行输液.结果 一次留置管最短3天,最长10天;输液时间最短5天,最长20天;留置管脱出5例,无静脉炎发生,有效保障了小儿烧伤抢救休克、补液的实施.结论 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术具有操作简易、方便、穿刺次数少、留置时间长、补液效果好等优点,非常适用于小儿烧伤输液治疗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虞宙  贡莹 《基层医学论坛》2013,(27):3595-3596
目的探讨指导口服补液盐用法在轮状病毒肠炎患儿饮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160例患儿随机分为指导组和对照组,指导组在饮食护理过程中反复强调口服补液盐在治疗过程中的作用并指导其合理正确服用,对照组仅给予一般饮食指导。对2组患儿静脉补液量、住院时间及总病程进行评估。结果指导组患儿静脉补液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儿住院时间及总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补液盐的应用降低了轮状病毒肠炎患儿脱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率,有助于减少静脉补液量。  相似文献   

12.
特大面积瓦斯烧伤病人 ,烧伤后局部组织坏死 ,毛细血管扩张充血 ,通透性增高 ,体液外渗导致有效循环血量锐减 ,早期抢救治疗的关键是快速扩容 ,补足血容量。近年来 ,我院对特大面积瓦斯爆炸烧伤病人的补液问题采取浅静脉穿刺进行 ,均能顺利完成每日治疗输液量 ,较好地配合了救治工作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994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 ,特大面积瓦斯爆炸烧伤病人 34例 ,均为男性 ,年龄 18~ 4 8岁 ,烧伤面积 80 %~ 95 % ,烧伤部位为头、面、颈、躯干、四肢 ,烧伤后入院时间 1~ 6 h,病人休克期 2 4 h输液量最多 10 2 5 0 m l,静脉穿刺…  相似文献   

13.
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主要治疗方法是补液,留置针的最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大面积烧伤休克期的补液要求,临床上广泛应用。一般选择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下肢大隐静脉和股静脉,但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四肢皮肤烧或患者已合并低血容量休克,肢体静脉萎陷,穿刺有一定难度,即使穿刺成功,输液不畅,也很难保证输液速度。我们对在大面积烧伤休克期患者采用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建立通路的方法,取得满意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余文玉 《重庆医学》2005,34(3):475-476
静脉输液是护理工作的基本技术操作,烧伤病儿输液是护理工作中一项较难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烧伤休克期及临床过程中需大量补液的情况下,要建立快速、有效的补液通道[1],传统的方法行静脉切开或2个静脉穿刺,为了减少病儿痛苦,提高护士工作效率,我们采用静脉留置针对烧伤病儿进行头皮静脉、颈外静脉、四肢静脉、创面静脉留置,通过静脉留置,有效地解决了休克期及术中、术后、数日内的补液难题,取得了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柯建敏  边贝奇 《安徽医学》2009,30(6):611-612
目的探讨对小儿烧伤休克期的补液治疗。方法对1998—2008年76例小儿烧伤10%以上、年龄5岁以下、伤后6小时以内入院患儿行混合液体疗法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仅4例出现高热惊厥,对症处理后恢复,所有患者均获治愈。结论混合液体配制合理,有效的补液能够防止休克发生,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在伤后24小时内行削痂术,对照组则在伤后4~6日行削痂术,观察两组患者休克期静脉补液量及尿量、并发症以及治疗结果。结果:伤后第3天实验组尿量、实验组植皮区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创面基本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削痂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液体复苏是治疗失血性休克的重要手段,可经过静脉输入和口服补液两种路径,主要为了快速地补液扩容而改善微循环、纠正休克、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18.
储丽 《中国医药导报》2009,6(14):119-120
小儿重度烧伤面积大。体液丧失多。早期易发生烧伤休克,因此,早期建立稳定的静脉通道、输入足量的液体是抢救小儿烧伤休克的关键。静脉留置针能够解决烧伤患儿持续补液问题,且因其操作简便、副作用小、患者痛苦少、护理工作量较少而深受欢迎。我科自1998年始广泛将静脉留置针应用于小儿重度烧伤治疗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王根厚  刘芳 《新疆医学》1999,29(3):178-179
大面积深度烧伤浅表静脉被毁,致静脉穿刺困难,常采用深静脉穿刺、切开置管输液。我科发生1例股静脉套管针穿刺置管输液致5300ml液体漏入腹腔,经抢救脱险,现报告如下。病历摘要患者男,23岁。以60%Ⅲ°烧伤合并严重吸入性损伤急诊入院。入院后立即行气管切开置管、吸氧,四肢烧伤创面切开减张,双下肢大隐静脉高位切开置管输液抗休克,创面涂磺胺嘧啶银霜。患者平稳度过休克期。伤后第27天在翻身床上行第6次手术。术中见右下肢迅速肿胀,发现静脉置管处有液体渗漏,立即拨除导管,行右股静脉磋商管针穿刺置管输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低渗口服补液盐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方法考虑研究对照需求,纳入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63例参与此次研究,时间选取范围为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并将其设为实验组,予以低渗口服补液盐联合锌制剂治疗;同期纳入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63例设为对照组,予以低渗口服补液盐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在此次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改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总有效率较高,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对比显示,实验组的腹泻病程、大便性状改善时间较短,数据对比在差异上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轮状病毒腹泻患儿实施低渗口服补液盐联合锌制剂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的病情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