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手足口病主要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急性传染病,可通过空气、唾液以及粪便等进行多途径传染[1].患者中婴幼儿居多,发病率最高的年龄组均在3岁以下.临床表现为发热、口腔溃疡性疱疹及手、足、口、臀部出现皮疹、疱疹,严重的可引起脑膜炎、心肌炎、肺水肿、脑炎等并发症,并导致死亡.2009年7月至2012年7月我院共收治128例手足口病患儿,我们对其实施了精心的护理,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现就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得出结论:通过对患儿做好心理护理、发热护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用药护理等,并做好消毒、隔离,加强健康宣教,可使患儿提早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3.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以柯萨奇病毒A16(Cox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常见,一般发生在4~7月,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的年龄组发病率最高.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肛周、臀部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致死原因主要为重症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患者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经过胃肠道和呼吸道传播,也可以通过接触患儿皮肤上的水疱和分泌物传染.  相似文献   

4.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一种常见的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多发性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是亲密接触、空气飞沫,最易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其传播途径复杂、传染性较强,短时间内即可造成大规模的流行,近年来在托幼机构也常有发生.因此,采取安全合理的护理措施已成为临床研究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5.
小儿手足口病49例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以夏秋季节多见,多发于(4~5)岁的婴幼儿。在国外1957年已有报导,我国于1981年始见于上海。可引起发热、咳嗽、手足、口腔、肛周等部位皮疹、溃疡,少数患儿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个别患儿可引起心肌炎、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性并发症。2003年6月-2003年9月,我院共收治49例手足口病患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并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与体会。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8例手足口病患儿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儿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等全方面优质护理服务,并严密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结果:经过治疗与综合护理后,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未发生一例死亡现象。结论:在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同时,给予优质化的综合护理服务,可有效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极大程度上降低患儿受到病痛的折磨,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与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体会.方法对收治的手足口病108例患儿进行严密隔离,做好消毒、卫生宣教,针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结果94例患儿均不同程度缩短了住院天数,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本病没有针对病因的特效治疗,只有通过提高患儿的免疫力及对症治疗并且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及卫生宣教.  相似文献   

9.
210例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亚芹 《吉林医学》2011,(3):578-579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护理体会。方法:对收治的手足口病210例,集中隔离治疗,针对患儿的临床特点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出院,无任何后遗症。结论:恰当的护理有利于手足口病的治疗,预防及健康宣教对控制本病流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以柯萨奇A组16型,肠道病毒71型多见)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最高。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重症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肠道病毒71型感染引起,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对有HFMD(手足口病)的小儿应做的高效的临床护理。方法:随机将73例HFMD小儿分组:一号组和二号组,其中,1号组37例,二号组36例,用于一号组的HFMD小儿的护理方法:基础护理。用于二号组的HFMD小儿的护理方法:全方位护理。护理后,比较一号组和二号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一号组和二号组的护理效果,二号组的疗效比一号组好,且二号组的手足口病改善状况比一号组的好,住院时间比一号组的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全方位护理是一种高效的综合型临床护理,能使手足口病者得到全方位的护理,进而从更多的方面去规避和改善手足口病,能增进HFMD小儿的改善率、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总结小儿手足口病护理体会。方法:分析12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资料。对所有病例进行消毒隔离、口腔及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精心护理。结果:所有患儿经过精心护理,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经治疗后均痊愈出院。结论:对小儿手足口病患儿提供精心的护理,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儿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综合护理模式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90例手足口病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基础护理方式,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模式,观察2组疗效、症状表现平均改善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时间。结果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症状表现平均改善时间和住院接受治疗平均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护理模式是对手足口病患儿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一种有效方案,对获得良好疗效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2年12月116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实施消毒隔离、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观察患儿护理效果。结果通过护理,所有患者均痊愈出院,其中2例出现惊厥,5例引发脑炎,经针对性处理后均康复。结论小儿手足口病患儿应精心护理,可以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增加患儿治愈效果,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孙香敏  李美艳 《中外医疗》2012,31(1):144-144
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手足口部及臀部皮疹、发热为主要特征的急性隐性传染病,常呈暴发性流行,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本病好发于夏秋季,传染源为患儿及健康带菌者,主要通过空气、唾液、粪便传播疾病,该病是一种自限性疾病,绝大多数病例1周内痊愈,预后良好,很少合并其他脏器及神经系统的损害,但少数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肺水肿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如不及时治疗护理可导致死亡。因此,早期发现重症病例,争取早期干预极为重要。我院2009年5~12月共收治71例患儿,经过精心护理和抗病毒、对症治疗,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王莉 《中外健康文摘》2012,(37):281-282
目的分析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3月62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过精心护理,本组62例患儿均治愈出院,无1例出现皮肤感染及并发症发生.结论手足口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在护理中做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及控制并发症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最佳护理方法,促进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方法:在治疗期间,利用合适的心理护理、有效的基础护理,做好呼吸及消化道消毒隔离,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25例患儿经5~10d 治疗护理,皮疹完全消退,无疤痕,均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对手足口病患儿加强基础和心理护理,及严格隔离措施,密切观察病情,及时诊治处理,能促进康复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8.
李安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425-2426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的98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心理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发热护理、并发症护理和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措施。结果本组患儿均获得良好预后,无并发症患儿的病程为3 d~6 d,平均(4.6±0.9)d;有并发症患儿病程7 d~14 d,平均(10.3±1.2)d。结论科学的临床护理可有效促进患儿病情好转,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对手足口病患儿获得良好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护理措施。方法对60例手足口病患者给予饮食护理、皮肤护理、病情观察、人文关怀、健康指导等护理措施。结果通过认真观察及精心护理,所有患儿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结论掌握手足口病的护理要点,严密观察,精心护理,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并控制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50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抗病毒、抗感染等对症支持治疗,并在此基础上给予积极的护理措施。结果350例患儿均治愈出院,住院时间5 d~8 d,全部患儿未发生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减轻手足口病患儿的痛苦,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