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采用Meta分析探讨术中体温保护对老年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 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网(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检索2000年1月—2021年7月的文献,收集关于术中体...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比较不同年龄组人工全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体温的变化情况,以便更好地进行手术后护理工作.方法 对114例首次行单侧人工全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的体温变化进行观察,分别测量术前1 d、手术当天至术后7d每日6AM、10AM、2PM和6PM的体温,将平均体温和最高体温进行比较.同时将患者分为两组:非老年组(≤60岁)和老年组(>60岁).结果 非老年组与老年组术后第2,3天平均体温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术后第3天白细胞计数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非老年组在术后第2.3天体温明显高于老年组,术后第3天老年组的白细胞计数高于非老年组.  相似文献   

4.
体外循环术后体温对手术效果的影响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脏外科手术,由于术中体外循环转机、血液降温与复温、全麻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等原因,极易发生体温不升、发热、反跳性高热现象。体温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能量代谢,可导致人体机能损害,直接影响心脏功能,导致手术失败,危及患者生命。我院1990年12月~2002年12月,对收治的185例体外循环术后患者体温实施预见性护理,均无因体温异常导致并发症发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实施全身麻醉下采用不同的体温保护方式对术中患者中心体温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全麻手术的63例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常规保温组、室温控制组和综合保温组,每组各21例。常规保温组患者采用常规保温方式进行中心体温控制;室温控制组患者采用常规保温联合室温控制中心体温,综合保温组患者采用综合保温联合室温控制中心体温。对3组患者的中心体温进行比较。结果:麻醉15 min后各组体温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但在第60 min与90 min可以看出综合保温组体温明显高于常规保温组与室温控制组(P<0.05);但常规保温组与室温控制组患者体温差异较小(P>0.05)。结论:采用综和保温方式对维持患者术中中心体温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将术中保温措施应用于胎盘早剥患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术后体温以及凝血功能指标造成的影响,分析其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2015年12月—2018年12月间于我院收治的36例胎盘早剥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自愿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n=18)与试验组(n=18)。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手术护理,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术中保温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手术后体温状况以及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后体温状况均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试验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手术后,其凝血功能均受到一定的影响,但试验组患者的凝血功能受影响较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对胎盘早剥患者进行手术时,应用相应的保温措施对手术方案进行配合,利于患者体温维持在正常值范围,减轻由于手术导致的患者出现凝血功能障碍等不良影响,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人工关节手术是通过金属和塑料来置换已彻底恶化了的关节。主要是用于关节的表面。该方法的主要对象是:在末期不仅是软骨,甚至骨头也被磨损的患者;或者是末期的70岁以上的患者。手术的方法是:将关节内已被磨损了的上下骨的表面削去10mm的厚度,然后将制成关节形状的金属和塑料人工关节镶嵌在上下骨上面。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术中体温保护对老年患者前列腺气化电切手术(TURP)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POCD)及脑损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7年9月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TURP老年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常温组(对照组)和体温保护组(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术中给予棉被覆盖非手术区域,静脉输注液和电切冲洗液为室温液,观察组患者给予电热风加温毯覆盖非手术区域,静脉输注液和电切冲洗液为38℃加温液.术前1天(D1)、术后第1天(D2)、术后第3天(D3)采用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进行神经精神功能测定,同时检测患者脑损伤标志物(MBP、NSE和S-100β蛋白)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POCD发病率,及MBP、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变化.结果 在术后D2、D3时间点对照组患者POCD发病率分别为26.67%、6.67%,均较观察组POCD发病率6.67%、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D1时间点,两组患者血清MBP、NSE和S-100β蛋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2、D3时,观察组患者血清MBP、NSE和S-100β蛋白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术中体温保护可有效降低老年患者TURP术后POCD的发病率,降低脑损伤特异性血清标志物MBP、NSE、S-100β蛋白水平,是一种有效的防治POCD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提高基层医院一般洁净手术间的空气洁净等级,积极预防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造成的感染,保障手术成功。方法设置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间,采用改良空气消毒模式,同时做好每例关节置换手术术前、术中、术后的手术间空气细菌监测。结果通过前期的资料收集、分析,获得较可靠的实验数据,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间在应用改良空气消毒模式后沉降菌数量明显少于改良前。结论改良空气消毒模式可达到关节置换手术对手术间空气洁净等级的初步要求,减少沉降菌,有利于基层医院开展此类手术。  相似文献   

11.
我院骨科从 1 988年以来 ,利用人工髋臼 ,股骨头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愈 5 0例股骨头无性坏死、股骨头严重变形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坏死病人 ,现就其护理特点 ,谈谈自己的看法。1 临床资料1 .1 性别和年龄 本组 5 0例病人 ,男性 36例 ,女性 1 4例 ,平均年龄 5 6岁。1 .2 手术类型 Mckee -Farrar型人造髋关节 ,Ring型人造髋关节、charnley型人工髋关节。2 手术前护理2 .1 心理护理 :术前应配合医生对病人及家属进行必要的科普宣传 ,施行手术的必要性 ,可取得效果 ,手术的危险性 ,有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  相似文献   

12.
术中加温输液对病人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人在手术过程中易发生低体温且常被医务人员所忽视,大约50%手术病人中心体温低于36℃。而人体体温调节系统通常将中心体温设定在37℃。中心体温指机体内部的温度,在正常状态下相当稳定。对人体这一恒温机体而言,轻度低温(34~36℃)是一种不良刺激,机体会做出一系列应激反应。造成术中低温体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手术间的低温环境、大量输入室温下的液体、较长的手术时间、麻醉剂对体温调节的抑制作用、体腔开放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麻醉诱导后不同体重手术患儿体温的变化。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行手术的小儿外科患者30倒,按体重分为10kg以下组和10kg以上组,均采用空调、电热毯、暖风机、被服等保温措施。麻醉诱导后的2h内,每15min测量腋温。结果:患儿体温在麻醉诱导后体温逐渐下降0℃-2.8℃,体重较轻患儿,体温下降较多。结论:围术期麻醉诱导后应特别注意体重较低患儿的体温变化,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低体重儿围术期低温。  相似文献   

14.
对56例全麻下行腹部手术的病人做鼻咽腔温度测定,观察体温对麻醉后苏醒的,结果表明,低温组手术病人的苏醒时间和拔管时间较正常体温组为长,说明维护手术病人的体温有利于患者麻醉后的苏醒。  相似文献   

15.
刘玉琳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22):115-115
目的:观察使用硬膜外镇痛泵对术后病人体温的影响。方法:手术后经硬膜外导管连接镇痛泵,泵内加入镇痛药:吗啡10mg、芬太尼0.2mg、0.75%盐酸布比卡因160mg,以0.9%氯化钠稀释后,以4ml/小时的速度匀速泵入。结果:术后6—8小时体温变化情况,实验组体温升高人数明显多于对照组;1—3天的体温变化情况,实验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镇压痛药泵致发热的作用机理还不十分清楚,据观察由此引起发热的事实是存在的,尤其表现在术后6—8小时体温即升高,甚至高热。  相似文献   

16.
不同温度输液对术中病人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远祝 《中原医刊》2006,33(23):47-48
目的观察不同温度下输液对手术病人体温的影响。方法将60例病人按手术部位不同分为下腹部手术实验组、对照组;下肢手术实验组及对照组。分别于病人入手术室和术终记录肛温和腋温,并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经t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病人的年龄、输入液体量及手术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病人手术前后体温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体温低于术前体温。下腹部手术术前、术后肛温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腋温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病人体温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下肢手术实验组术前、术后肛温与腋温下降幅度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热静脉液体不仅可避免因所输液体温度低而引起的肢体发凉、发麻、寒战,还可以防止术中体温下降。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在关节置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1月在淇县人民医院手术室进行全麻下关节置换手术的8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手术室综合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生命体征、躁动情况、麻醉恢复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躁动发生率[47.6%(20/42)]高于观察组[14.3%(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意识恢复时间、苏醒评分达4分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4/42)]低于对照组[33.3%(1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手术室综合性护理应用于关节置换手术中,可稳定患者麻醉后血压和心率,降低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促进患者术后苏醒,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张慧  戴阿娟 《吉林医学》2011,(24):5169-5170
<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是我国20世纪90年代开展的一项新的关节成形术,随着外科技术的进步,关节置换专用器械的不断升级完善,全膝关节置换术已成为治疗膝关节终极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然而术后疼痛仍是困扰这一手术的主要难题,严重疼痛不但直接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费用,且对膝关节的恢复及早日功能锻炼构成直接影响。在膝关节置换完成后在局部浸润镇痛(LIA)的基础上,增添了关节内置管追加药物的镇痛方法,降低手术24 h以后的休息痛、运动痛,促进关节早日锻炼。对2009年1月~2010年12月实行该手术的手术配合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空气波压力治疗对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恢复及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膝关节置换的患者62例,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术后仅接受常规下肢按摩,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空气波压力治疗,对2组术前及术后KSS评分、凝血综合指数(CI)、肿胀指数进行测定.结果 观察组及对照组术后膝关节评分及功能评分术在后2、4周较术前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观察组术后膝关节评分及功能评分术后2、4周较对照组均有显著性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CI术后2周较术前有显著性升高(P<0.05),观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I术后2周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2、3周肿胀指数较对照组均出现显著性下降(P<0.05).结论 空气波压力治疗可促进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关节功能恢复并改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