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大家健康》2016,(7):285-286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将2014年1~12月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管理,将2015年1~12月设为观察组,在“五常法”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管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室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 <0.05)。观察组器械管理良好率、物品管理良好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取物品所需时间、补充物品所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P <0.05)。结果:使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管理时能有效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且能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可在手术室管理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外科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的实施效果。方法 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外科病房护理工作中实行岗位管理和绩效考核制度与措施,对实施前后的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投诉情况进行记录与分析,同时对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技能及护理质量进行评分与比较。结果实施后患者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患者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和护理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实施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实施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可有效提升护理的满意度,对于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水平十分有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分析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 ~12月我院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收治的需要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研究对象,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2014年1~6月我院未开展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时期进行手术的患者60例,护理人员12人为本次的对照组.观察组实施质量管理小组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各项质量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67%,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1.67%,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质量管理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控制小组管理模式在手术室护理中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手术室护理质量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大大提高,患者的满意度也大大提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黄佩丹 《大家健康》2016,(10):285-286
目的:研究ICU护理安全管理中分组交接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6月在该院采用分组交接班完成ICU护理安全管理的患者80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该院采用床头交接班完成ICU护理安全管理的患者80例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控检查结果、不良事件和患者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护理人员分级护理、医院感染、文件书写、急救安全和病房管理方面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10.00%,实验组护理人员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仅为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6.25%,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仅为8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组交接班模式在ICU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实施价值,以便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方法:我院从2015年开始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对比分析实施前后1年(2014年1-12月与2015年1-12月)护理管理效果。结果: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实施1年后,在护理文书、护理质量、病房、医院感染等方面的管理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绩效考核,不仅可以提高护理管理各个方面的质量,而且可以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中护理质量管理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体检管理科护理人员工作情况作为对照组,将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体检管理科实施的护理质量管理工作情况作为实验组,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医生满意度与体检人员满意度为91例,91.00%,对照组医生满意度为59例,59.00%,体检人员满意度为67例,67.00%,两组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实验组笔试成绩、操作成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在体检管理科实施护理质量管理,不仅能够提高体检管理科护理人员的整体素质,也能提高健康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绩效考核在妇幼保健专科医院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护理工作量、护理质量、岗位系数、护理层级系数为关键指标,赋予其不同的分值权重,对护理绩效考核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离职率、护理质量、护士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评价实施绩效考核的效果.结果 实施护理绩效考核后,护理人员离职率降低,护理质量得到明显改善,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提高,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绩效考核应用在妇幼保健专科医院可显著提高护理质量,增加护理人员和患者满意度,降低护理人员离职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中应用护士例会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以武汉科技大学天佑医院8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实施常规护理管理,于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在常规管理基础上开始实施护士例会,对比护士例会实施前后的护理效果。结果实施护士例会管理后护理人员幸福感、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均高于实施前,护理人员消毒隔离合格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基础护理合格率、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均高于实施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例会后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及护理人员幸福感,可在医院质量持续改进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9.
庄增红 《铁道医学》2014,(10):1237-1240
目的:探讨护理团队对提高手术护理管理质量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本院实施护理团队管理的80例手术患者设为观察组,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常规性护理管理的80例手术患者设为对照组,分别于护理团队实施前后采用自行设计的护理质量调查问卷及患者满意度问卷了解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文书管理能力的评分及满意度,并记录两阶段护理错差率。结果:与未实施护理团队相比,实施后患者对护理人员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解决问题能力、专科知识学习能力、专科操作能力、文书管理能力的评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未实施前相比,实施后配错药、文书归档错误、遵错医嘱、术后压疮发生率显著下降,患者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术室实施护理团队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10.
韩志乐 《大家健康》2016,(11):202-203
目的:探讨于医院儿科系统病房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表现出的有效性。方法:选择该院2014年06月至2016年06月儿科系统病房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临床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实施护理资源整合。通过对比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以突出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职业生命质量得分以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有效实施后,在护理人员工作负荷自评得分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P <0.05)。结论:于医院有效实施分层级护士配置以及护理资源整合,最终可以发挥显著的协同效果,可以将护理人员的职业生命质量显著提高,将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提高,最终有效避免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的情况,将护理质量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五常法"在手术室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到2015年12月作为此次研究的时间段,将2014年1~12月设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管理,将2015年1~12月设为观察组,在"五常法"的基础上实施规范化管理,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室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人员满意度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P0.05)。观察组器械管理良好率、物品管理良好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高,观察组取物品所需时间、补充物品所需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结果:使用五常法进行手术室管理时能有效提高手术室管理质量,且能提高护理人员满意度,可在手术室管理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门诊护理人员应用人性化管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3年度在门诊护理人员中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研究组,2011年度门诊护理人员中未实施人性化管理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期间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及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护士对工作满意度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护理安全事故发生率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护理人员中实施人性化管理,可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同时提高护士对工作满意度,减少护理安全事故发生,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宋晓燕 《成都医学院学报》2021,16(2):194-196,202
目的 探讨在儿科安全管理中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的效果.方法 以2017年1-12月对成都儿童专科医院6 770例住院患儿实施常规风险管理为实施前,以2018年1-12月对7 059例住院患儿实施风险防范式护理为实施后,对比管理前后的各项护理质量指标.结果 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风险防范质量指标中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处理能力、风险管理效果评价有明显提高(P<0.05);实施后家属满意度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指标中护士沟通能力、危重患儿护理质量、专科护理记录质量明显高于实施前(P<0.05);实施前与实施后病房环境安全、急救药品/器械完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风险防范式护理实施后的风险防范能力、家属满意度、护理质量高于实施前;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安全管理中收到良好的效果,可预防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家属满意度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该院选择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间诊治的108例胆总管结石患者,将其均分为练古筝,对照组的54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54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出现几率以及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通过比较,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几率明显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胆总管结石患者围手术期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出现几率,提升患者对护理人员内的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该院ICU病房中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在2014年对护理人员进行常规管理,在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对护理人员进行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对比两种管理模式的效果.结果:与常规管理相比,组长责任制分层管理后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患者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均明显提高,消毒隔离合格率、基础护理合格率、健康教育合格率、护理记录书写合格率明显较高(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组长负责制分层管理能有效提高护理人员幸福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可在ICU护理管理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王方 《基层医学论坛》2016,(8):1113-1114
目的 探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对于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基础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且长期卧床的148例老年患者,为其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合格率,并与开展活动前进行对比.结果 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3.92%,明显高于活动前的75.67%,差异显著(P<0.05);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合格率也由85.81%上升至98.65%,差异显著(P<0.05).结论 老年卧床患者一直都是护理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优质护理服务可使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上升,同时护理人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也得到提高,护理合格率显著上升,促进了护理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根据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护理绩效考核,观察护理绩效考核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17年11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工作的临床护理人员中随机抽取6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管理措施的不同,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研究组采取护理绩效考核管理,参照组采取常规管理。实验结束后,将两组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护理差错等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参照组相比,研究组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明显较高,护理满意度(94.1%)明显较高,且护理差错率(2.9%)明显较低。结论在护理管理中,实施护理绩效考核,不仅可以提升护理质量,还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护理差错情况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绩效考核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绩效考核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提高科室护理管理质量.方法 制订考核标准及护士绩效评价表,对护士进行综合绩效评价,比较实施绩效考核前后的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前,18名护士综合绩效评价得分为(86.66±4.92)分,低于绩效考核后的(96.09±6.8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绩效考核后,患者对护理人员工作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考核前的86.67%(P<0.01).结论 实施绩效考核能使薪酬分配趋于合理,进一步激发护士工作积极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实施绩效考核对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 制定本科室的绩效考核方案及具体的绩效考核标准,考核成绩与当月奖金挂钩,把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未实施绩效考核前与2012年6月至2013年5月实施绩效考核后的护理质量、病人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投诉例数、病人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 实施绩效考核与未实施绩效考核前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对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比较,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投诉例数明显减少,病人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实施绩效考核可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有效地促进护理质量的提高,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杨为 《铁道医学》2014,(10):1243-1246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提高精神科护理质量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患者实施常规性护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成立风险管理小组,重视各种风险的评估、筛查,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对比分析实施预见性护理前后的精神科护理质量。结果: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工作责任心、风险管理能力、与医生配合度、与患者沟通能力等护理质量评分均得到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患者走失、攻击、坠床、自伤、自杀、烫伤等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实施前相比,实施后患者满意率、医生满意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护理责任心,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意外风险事件的发生,提高医生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