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53例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肱骨远端全骺分离为儿童肘关节比较少见的骨骺损伤 ,极易造成误诊。我院 1995年 9月~ 2 0 0 2年 7月共收治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85例 ,其中 5 3例误诊 ,误诊率 6 2 3%。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3例中 ,男 38例 ,女 15例 ;年龄最小 8个月 ,最大 5岁 ,平均 3 5岁。1 2 误诊及确诊情况  5 3例中误诊为肱骨外髁骨折 13例 ,肘关节脱位 11例 ,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 16例 ,肱骨髁上骨折 13例。误诊为肘关节脱位的 11例均为 2岁以下的幼儿 ,远端移位方向均向内侧 ,根据复位过程中的手感、复位后的X线片及骨折端骨痂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在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例小儿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片与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例中肱骨外髁骨骺骨折11例,肱骨远端全骺分离2例,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7例。X线平片与CT三维重建诊断结果相符的8例,X线平片发现了骨折但CT三维重建检查发现更多骨折的4例,X线平片怀疑有骨折但通过CT三维重建确定诊断的5例,通过CT三维重建检查更正X线平片诊断的3例。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螺旋CT三维重建对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诊断更具优势,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3.
低位肱骨髁上骨折 ,由于其创伤机制和临床特点与肱骨髁上骨折相似 ,曾被看作是肱骨髁上骨折的一种特殊损伤类型。儿童期骨骺板的强度远不及韧带和关节囊 ,作用于肘关节部位的外力在不足以引起韧带和关节囊损伤之前 ,已超过骺板所能耐受的程度 ,从而引起肱骨下端骨骺线水平 ,肱骨小头和滑车骨骺一起与肱骨干分离 ,临床又称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对此少见于文献报导 ,认识不足 ,又兼临床难与肱骨髁上骨折、肱骨外髁骨折鉴别 ,故易造成误诊误治。我院自 1990~ 1998年共收治肱骨髁上骨折患儿 32 4例 ,复阅 X线片及复拍 X线片示肱骨远端全骺分离 2…  相似文献   

4.
庄泽  叶志强  曾春  金文涛  吴杰英 《新医学》2011,42(10):669-671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远端骨折的诊治经验,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62例儿童肱骨远端损伤患者,其中肱骨髁上骨折39例、外髁骨折8例,肱骨远端骨骺滑脱4例,内髁骨折3例,肱骨小头骨折2例、外上髁骨折2例、髁间骨折1例、内上髁骨折1例。通过临床表现、X线片检查、CT、MRI等方法确诊,并通过石膏外固、手法复位闭合克氏针固定术或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等方法治疗。结果:62例中,55例经X线片检查确诊,5例经CT确诊,2例经MRI确诊。患者的随访时间为4~45个月,平均20个月。根据美国特种外科医院(The hospitalfor special surgery,HSS)肘关节评分标准评分并结合影像学评价疗效,其中优54例(87%),良6例(10%),可2例(3%),总优良率97%。随访无发现骨折不愈合、钉道感染、克氏针松动、尺神经损伤、缺血性肌挛缩等并发症。发现肘关节轻度活动受限2例,轻度肘内翻畸形1例,继发创伤性关节炎1例。结论:通过体格检查、分析受伤机制、影像学检查等能有效防止儿童肱骨远端骨折的漏诊误诊,术中精确复位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是儿童肘关节比较少见的骨骺损伤。由于小儿肘部骨骺未完全骨化 ,未骨化的骺板及骨骺在 X线片上均不显影 ,同时肘部一些损伤 X线表现甚为相似 ,往往造成诊断困难、漏诊及误诊 ,延误治疗导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我院自 1993- 0 5~ 2 0 0 1- 0 5共收治此类患者 4 9例 ,其中误诊 2 4例(包括院外误诊 )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5例 ,女 9例。其中 1岁以内 8例 ,1~ 2岁 6例 ,2~ 3岁 5例 ,3岁以上 5例。左侧 7例 ,右侧 17例。误诊为肱骨踝上骨折 6例 ,肱骨外踝骨折 9例 ,肱骨内踝骨折 1例 ,肘关节脱位 8例。 2 4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经髁骨折的临床特点及误诊原因,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方法对我科2008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15例儿童肱骨经髁骨折误诊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例在我院初诊,5例由外院转诊,伤后至就诊时间1 h~4个月,表现为不愿行肘关节自主活动,被动活动时有哭闹,前臂旋转功能受限。首诊均误诊为肘部软组织伤,入院后反复阅初诊时X线片,3例见骨折远端薄层干骺端碎片,12例见尺桡骨与肱骨关系改变,尺桡骨向侧方移位。遂行肘部CT三维重建确诊为肱骨经髁骨折(A型5例、B型9例、C型1例)。确诊后行闭合复位并石膏托固定3~4周。13例随访1~2年,骨折愈合,肘关节无活动受限,未见肘关节内外翻;2例失访。结论肱骨经髁骨折易误诊为软组织损伤,临床上应细致查体和仔细阅读影像学资料,CT三维重建是确诊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诊断及预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诊断及预后评估的准确率。材料与方法:收集120例15岁以下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X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把所有病例分成肱骨小头骨骺分离、肱骨内上髁骨折及全骺分离等三组。同时对各组骨折的机理及X线表现进行分析和随访观察。结果:肱骨小头骨骺分离64例,占53.3%,其中16例治疗后发生不同程度的关节畸形。肱骨内上髁骨折46例,占38.3%,肱骨远端全骺分离10例,占8.3%。结论:骨骺损伤导致血供障碍是造成畸形愈合的重要原因,准确的X线诊断、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减少畸形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是指肱骨远端的四个未骨化或未完全骨化的骨骺损伤,在儿童肘部创伤中较为少见。在X线诊断中,易与肘部骨折脱位相混淆,造成误诊,影响治疗甚至发生肘关节功能障碍。结合我院1993~2001年收治的6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健侧对比X线诊断儿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儿骨折中大约15%涉及到骨骺损伤,其中以肱骨远端骨骺损伤较为常见。由于肱骨远端骨骺二次骨化中心发育未完全,不同患儿骨化程度不一,在X片上不显影或仅部分显影,故早期诊断困难,误诊、漏诊率高。本次研究回顾性分析确诊的肱骨远端骨骺损伤儿童患者,比较单纯患侧与加拍健侧肘关节X片诊断情况,结果提示加拍健侧肘关节X片可以明显提高了此类疾病的诊断率,并有助于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 ,8岁。左侧肘关节摔伤、肿痛、活动受限 1d入院。查体 :左侧肘关节明显肿胀 ,外侧可见约 3cm× 2cm大小的皮下淤血 ,局部压痛明显 ,未触及明显骨擦音 ,关节活动受限。X线片显示左侧肱骨外髁骨折 ,骨折远端连同肱骨小头骨骺向远侧移位 ,密度减低 ,肱骨小头骨骺密度增高 ,骨折片边缘光滑、圆钝。超声检查 :左侧肱骨远端骨骺横切面见骨骺内侧骨膜回声粗糙、欠清晰 ,骨骺内半滑车部实质回声不均匀 ,可见不规整的中等回声 ;骨骺外侧部前纵切面见骨骺外侧部在干骺端部位连续性中断 ,肱骨小头骨化中心与干骺端间可见一不规整的强回声带 ,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儿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影像学表现。方法回顾分析小儿肘关节脱位和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的X线诊断。结果200例小儿肘部外伤病例中,48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误诊为肘关节脱位。结论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表现为桡骨与肱骨小头的位置关系不变,而尺桡骨向内侧移位。肘关节脱位表现为桡骨与肱骨小头的位置关系改变.且尺桡骨向外侧移位。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儿童肘部创伤性病变DR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儿童肘部创伤病变DR的影像学表现。结果:在40例儿童肘部创伤性病变中:21例肱骨髁上骨折(52.5%),7例肱骨外髁骨折(17.5%),6例肱骨内上髁骨折(15%),4例尺骨上端骨折伴桡骨近端向外移位,1例肱骨内髁骨折,1例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结论: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最常见的肘部骨折。肱骨前线是发现这类骨折的最好方法。脂肪垫征阳性与骨折及骨骺分离、骨质损伤高度相关。桡骨肱骨小头线用于判断桡骨头骨折、肘脱位,以及外髁移位性骨折。肱骨远端泪滴影的改变可有助于诊断儿童肱骨隐匿型或无移位性髁上骨折。目前DR检查仍是儿童肘关节损伤最重要的影像诊断方法之一。MSCT和MRI对诊断隐匿性骨折,骨骺、骺板及软组织损伤比DR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是对DR成像不足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13.
Gartland 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29例,手术均采用牵引直视下复位骨折,自肱骨内、外髁向骨折近端以克氏针交叉固定的方法.术后石膏固定3~4周,8~12周拔除克氏针.随访并按照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结果:解剖复位26例,随访6个月~4 a,平均2.5 a.Jupiter肘关节评分系统评价肘关节功能为优21例,良5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9.7%.3例肱骨远端前倾角较小(<30°);2例轻度肘内翻畸形,1例肘关节伸直受限20°.结论:切开复位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 Ⅲ型肱骨髁上骨折可迭较好的复位及固定效果.  相似文献   

14.
婴儿肱骨远端骨骺损伤的超声检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婴儿肱骨远端骨骺损伤时 ,由于次级骨化中心绝大部分未钙化 ,X线片不能显影而致诊断困难 ,尤其骨骺分离极易误诊。超声检查可观察到未骨化骨骺的图像 ,现将应用高频探头超声仪检测的新生儿肱骨远端骨骺分离及实验性骨骺损伤的声像图特征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研究对象 :实验标本为 3例胎龄 7~ 8个月的畸形胎儿。新生儿 1例为出生 3d ,因右肘部扭伤 1d ,外院X线片诊为“右肘关节脱位”行复位治疗失败。使用Acuson 12 8XP 10及Aspen声像仪 ,探头频率 7.0~10 .0MHz。患儿取平卧位上臂外展 3 0°~ 45°或上臂屈曲 90°前…  相似文献   

15.
肱骨小头骨骺分离属关节内骨折,症状轻,加之儿童肘关节骨骺多,临床易误诊,致肱骨小头骨骺提前骨化,肘关节功能障碍。笔者收集我院2001~2005年误诊的7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7例中,男5例,女2例;年龄3~10岁,平均5.5岁。病变位于左侧2例,右侧5例,均误诊为肱骨小头脱位。1.2临床表现与治疗损伤后肘部肿胀、轻度疼痛,肿胀多发生在肘外侧和肘窝部,因患儿小对疼痛部位多不能准确表达,肘关节伸屈活动受限,范围在10~100°之间,在屈曲90~100°时患儿常哭闹并有阻力感觉。摄X线片示肱骨小头骨化中心有轻微向前、向后移位或不移位,骨…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告肱骨远端全骨骺分离21例,对英中19例采用闭合复位,另2例(1例系陈旧性骨骺分离,1例误诊为肱骨外髁骨折)施行手术开放复位。结果复位优良16例,稍差3例,不良2例。本病常因认识不足而误诊,X线的特征性表现是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作者认为早期闭合手法复位很重要,对于尺侧移位者,解剖对位是防止肘内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肱骨外髁骨折是肘部损伤中常见的骨折之一,约占6.7%。但儿童的肘关节脱位发生率却不是很高,因为儿童肘关节周围韧带比骨骼相对发达,肱骨外髁骨折同时合并肘关节脱位在临床上更为少见,容易误诊和漏诊。我院收治肱骨外髁骨折合并肘关节脱位患儿1例,经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肱骨外髁骨折多见于儿童,包括外上髁、肱骨小头骨骺部份、肱骨滑车的桡侧部份骨骺及肱骨外髁干骺端的骨质,属关节内骨折。在儿童肘部骨折中发病率仅次于髁上骨折。若处理不当。常造成肘关节功能障碍。本组病例系指受伤时间在20天以上者。对此类骨折的手术治疗,国内外学者各有不同看法,我院于1978~1984年共收治此种骨折20例,有随访的18例,并对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肱骨内上髁骨骺分离(以下简称分离)是青少年较常见的骨伤科疾病。发生率占全身骨骺损伤的9%,居第二位。由于正常内上髁骨骺部分与肱骨内半滑车重叠,轻度分离时关节正侧位片上显示骨后板是否增宽有一定困难,故易漏诊。本文收集年龄介于肱骨内上髁骨化中心出现后至闭合前且投照位置比较标准的分离和正常肘关节正位片各27例进行对照,发现一个新的对诊断轻度骨骺分离有价值的X线征象—肱骨内上髁骨骺与肱骨内半滑车重叠区消失,称重叠消失征,即肱骨内上髁骨骺与肱骨干骺端之间显示一透光带。  相似文献   

20.
肱骨外髁骨折常发生于儿童肘部,患病率仅次于肱骨髁上骨折。一般多发生6岁左右,最常见的的肱骨远端骨骺骨折。肱骨外侧髁骨折属于关节内骨骺骨折(Salter-Harris IV型骨骺损伤),其诊断十分困难。骨折块因受前臂伸肌总腱的牵拉而使手法复位和对位十分困难。肱骨外髁骨折如果处理方式不当,可导致肘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